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而冻融循环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对一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详细记录。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物理性能变化,包括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以及外观损伤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
三、试验设备1、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循环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时间。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四、试验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采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为 26 的中砂,含泥量小于 2%。
3、石子:粒径为5-2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值小于10%。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_____%。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子|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件制备1、制作了尺寸为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若干,每组 3 个。
2、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天。
六、试验步骤1、试件养护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初始相对动弹性模量。
2、将试件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试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冷冻液能够充分循环。
3、设定冻融循环制度:一次冻融循环包括在-18℃下冷冻 4 小时,然后在 5℃的水中融化 4 小时,为一个循环。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一 实验背景和目的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定义,冻融破坏是指水工建筑物已硬化的混凝土在浸水饱 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交替变化(气温或水位升降),使混凝土内部孔 隙水形成冻结膨胀压、渗透压及结晶压力等,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 里逐渐剥蚀的一种破坏现象。
我国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呈现“南锈北冻”的分布, 冻融破坏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病害之一,除“三北”地区外,华东、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高山寒冷 地区均存在此类的病害。
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是发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发生于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可见,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验将对室内快速冻融和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服务。
本实验是依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设计二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试块的原料及配合比采用之前抗拉实验的实验材料及配合比进行制作 减水剂 水泥 水 粉煤灰 沙子 小石 中石 密度1.716 171.6 132 92.4 761.26 591.096 886.6442636.716三 试件的成型,养护以及初始值的测定成型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关于养护箱:标准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4h 。
然后拆模并编号。
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试件的尺寸:mm 400mm 100mm 100⨯⨯①本次试验以3个试件为一组,试验龄期为28d (查水利口的规范是90d ,之后也查了普通的混凝土试验规范是28d ,倾向于使用28d ,90d 周期太长),到达试验龄期的前四天将试件在20℃±3℃的水中浸泡四天。
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但在低温环境中,混凝土的性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冻融循环环境下,混凝土易受到破坏。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需要进行低温冻融试验。
本文将提供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的标准。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
三、试验设备1. 混凝土试块模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2. 低温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3. 热水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4. 恒温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5. 大气温度计:量程为-30℃至50℃;6. 电子天平:分辨率为0.01g;7. 摆锤冲击试验机:能够控制冲击能量;8. 液氮桶:用于制备液氮。
四、试验方法1. 制备混凝土试块:按照GB/T 50082的要求,在标准试块模具中制备混凝土试块,并进行养护;2. 预处理试块:将试块放置于温度为20℃至30℃的恒温箱中,养护时间为28天;3. 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块放置于低温箱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冻结时间为2小时。
之后将混凝土试块取出放置于热水箱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融化时间为2小时。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试块表面出现破坏;4. 冲击试验:在混凝土试块表面进行冲击试验,冲击能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记录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
五、试验结果1. 冻融试验:记录试块经过多少次冻融循环后出现破坏;2. 冲击试验:记录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
六、试验评定1. 冻融试验:根据试块经过的冻融循环次数和破坏形态,评定混凝土的低温冻融性能;2. 冲击试验:根据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评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七、试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块在制备和养护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2. 冻融试验过程中,应避免试块受到外部力的影响;3. 冲击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试块表面,避免出现明显的人为痕迹;4.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一、前言在寒冷地区,混凝土承受着频繁的冻融循环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因此,进行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二、试验设备1. 冻融试验箱:用于模拟冬季寒冷天气,产生冻融循环作用。
2. 混凝土试件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
3. 混凝土试件振动台:用于振动混凝土试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4.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5. 试验室温度计:用于测量试验室温度。
三、试验步骤1. 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试件制作规范》GB/T 50080的要求,制备规格为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试件。
2. 养护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应放入水中养护7天以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3. 测量混凝土试件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精确到0.1g。
4. 确定试验参数: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确定试验箱中的冻融循环参数,包括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
5. 安装混凝土试件: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箱内,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6. 开始试验:启动试验箱,按照确定的试验参数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7. 观察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的表面是否出现龟裂、剥落等现象。
8. 测量试验结果:在试验结束后,取出混凝土试件,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尺寸和形状,记录试件的表面龟裂情况。
9. 计算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能指标。
四、试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试件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2. 冻融试验箱的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参数应根据混凝土使用环境确定,试验参数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混凝土试件的安装应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限公司
混凝土路面砖抗冻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 检验类别: 样品状态: 尺寸规格(mm ): 检验依据: □GB 28635-2012 环境温度: ℃ 设计抗冻标号: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仪器设备:□TYA-2000A □天平□低温试验机□ 直尺 试验前: □正常□异常 试验后:□正常□异常 强度等级:
检测: 复核:
冻融试件
对比试件
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路面砖
试件的强度损失率
△R (%)
试件编号
浸泡时间
冻融后
破坏荷载 (N )
抗压强度(MPa )
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路面砖抗压强度损失率
破坏荷载(N) 抗压强度(MPa ) 单块值
平均值R
浸泡时长: h 温度: ℃ 单块值 平均值f R
1 月 日 时 分起 月 日 时 分止
2
3
4
5
外观检查
试件编号
检测项目
1 2 3 4 5 铺装面粘皮或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mm ) 铺装面缺棱或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mm )
铺装面裂纹 色差 杂色 平整度(mm ) 垂直度(mm )
每次冻融循环试件冷冻时间(h )
冷冻温度 (℃)
每次冻融循环试件融化时间(h )
融化温度 (℃)
计算公式: 备注:。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一 实验背景和目的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定义,冻融破坏是指水工建筑物已硬化的混凝土在浸水饱 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交替变化(气温或水位升降),使混凝土内部孔 隙水形成冻结膨胀压、渗透压及结晶压力等,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 里逐渐剥蚀的一种破坏现象。
我国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呈现“南锈北冻”的分布, 冻融破坏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病害之一,除“三北”地区外,华东、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高山寒冷 地区均存在此类的病害。
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是发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发生于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可见,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验将对室内快速冻融和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服务。
本实验是依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设计二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试块的原料及配合比采用之前抗拉实验的实验材料及配合比进行制作 减水剂 水泥 水 粉煤灰 沙子 小石 中石 密度1.716 171.6 132 92.4 761.26 591.096 886.6442636.716三 试件的成型,养护以及初始值的测定成型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关于养护箱:标准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4h 。
然后拆模并编号。
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试件的尺寸:mm 400mm 100mm 100⨯⨯①本次试验以3个试件为一组,试验龄期为28d (查水利口的规范是90d ,之后也查了普通的混凝土试验规范是28d ,倾向于使用28d ,90d 周期太长),到达试验龄期的前四天将试件在20℃±3℃的水中浸泡四天。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的应用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尤为重要,因为寒冷环境下混凝土易受到冻融损害。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试验步骤等方面介绍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的应用规范。
二、试验方法1.试验目的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冻性能。
2.试验原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经历一定数量的冻融循环后,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原理是将混凝土试块置于冰箱内进行冻融循环,通过观察试块的外观和测量试块的质量、强度等参数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试验设备(1)混凝土试块模具:模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充分搅拌混凝土。
(3)混凝土振捣器:振捣器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使混凝土试块充分密实。
(4)试验箱:试验箱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保持试验温度。
(5)天平:天平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精确测量试块的质量。
(6)压力机:压力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测量试块的强度。
4.试验步骤(1)制作混凝土试块: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
(2)养护混凝土试块:在试块模具内养护混凝土试块24小时。
(3)振捣混凝土试块:将混凝土试块振捣至密实。
(4)标记混凝土试块:在试块上标记试块编号、试块制作日期和试块养护日期等基本信息。
(5)放入试验箱:将试块放入试验箱内,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6)观察试块外观:每次冻融循环后,观察试块的外观,记录试块表面是否有开裂、剥落等现象。
(7)测量试块质量:每次冻融循环后,取出试块,用天平测量试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8)测量试块强度:在试块的顶部和底部各进行一次压力试验,记录试块的强度。
混凝土中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而冻融循环是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之一,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性能、冻融循环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等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
但是,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的性能会发生变化。
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在冻结时膨胀,冰的体积会比水大,从而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使其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
三、冻融循环试验方法为了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需要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标准试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试验,将混凝土试块放入冰箱中进行冻结,然后取出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放入冰箱中进行融化,重复进行多次。
2.真实环境试验方法: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户外,让其经受真实环境下的冻融循环。
3.快速冻融试验方法:将混凝土试块放入高温环境中,然后快速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多次循环。
四、试验结果分析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外观变化:观察混凝土试块表面的裂纹情况和颜色变化等,以判断混凝土的破坏程度。
2.重量变化:测量混凝土试块在冻融循环前后的重量变化,以判断混凝土中水分的损失情况。
3.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变化: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混凝土试块在冻融循环前后的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判断混凝土的性能变化。
4.微观结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混凝土试块的微观结构变化,以更深入地了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五、改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需要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如下:1.选用高强度水泥:高强度水泥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摘要: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得混凝土遭受着较为严重的冻融循环破坏,冻融循环引起的耐久性损伤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试验将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混凝土;循环测验试验目的:探讨在相同配合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材料:1水泥:采用太行山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1)粗骨料:试验采用5~20mm连续级配石料。
石料颗粒均匀,针片状颗粒少,级配良好,容重1500kg/m3,表观密度2740kg/m3;(2)细骨料:试验采用干河砂,细度模数2.4,级配面积II,容重1550kg/m3,表观密度2590kg/m3;3.外加剂:(1)减水剂:保定木湖恒源新型建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固含量40%。
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相关配制规范及经验结论确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强度/水灰比/砂比/水泥(kg/m3)/砂(kg/m3)/石(kg/m3)/水(kg/m3)组一:c30/0.54/38%/370/695/1134/200组二:c40/0.42/36e2/633/112/190组三:c50/0.35/34%/514/588/1140/180根据配合比设计指标,对试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进行了测试。
根据3D、7d、28d强度等指标,对本工程应采用的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C30、C40、C50)进行了优化。
2、试块制造细节和材料消耗1试验计划混凝土搅拌、成型依照gbj107一87方法进行,试件24h后拆模,随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室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论文通过试验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1)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按gb/t50081-2002标准试验规范进行试验。
采用100mm×100mm×100mm试块,共3个配比,每组3个,分别测定3d,7d,28d各龄期强度值。
混凝土抗冻性标准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其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混凝土抗冻性标准试验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抗冻性能,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相关规定的标准。
三、试验原理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主要通过冻融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将混凝土试样置于低温环境中,模拟冬季寒冷条件,然后将其暴露在高温条件下,使其经历多次冻融循环。
通过观察混凝土试样的表面和内部的损伤程度,确定其抗冻性能。
四、试验设备1.冻融试验仪:用于模拟低温环境和高温条件,使混凝土试样经历多次冻融循环。
2.模具:用于制备混凝土试样。
3.振动器:用于混凝土试样的振动和密实。
4.天平:用于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和试样。
5.温度计:用于测量试验室和冻融试验仪的温度。
6.其他辅助设备:包括试验中需要使用的工具、试验室设备等。
五、试验样品制备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
2.混凝土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并进行搅拌。
3.模具制备: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动并密实,使其充分均匀。
4.混凝土试样:将混凝土试样养护28天,保证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试样标志:标明试样编号、制备日期、试验日期等相关信息。
六、试验步骤1.冻融试验仪: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冻融试验仪中,设定温度范围和循环次数。
2.试验条件:根据相关规定设定试验条件,包括冻融循环次数、温度范围、升温速率等。
3.试验观测:观测混凝土试样的表面和内部损伤情况,包括开裂、剥落、破坏等。
4.试验记录:记录混凝土试样的损伤程度、试验条件、试验日期等相关信息。
七、试验结果1.混凝土试样的表面和内部损伤程度。
2.试验条件和试验日期等相关信息。
3.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
八、试验注意事项1.混凝土试样的制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其质量和强度满足试验要求。
混凝土抗冻试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性能下降甚至破坏。
因此,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对于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抗冻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混凝土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所经历的冻融循环,观察和测量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变化,从而判断其抗冻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的损伤机理,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改进以及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试件的制备,通常采用标准尺寸的立方体或棱柱体试件。
试件的制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其质量和尺寸精度。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并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混凝土抗冻试验设备有快速冻融试验机,它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
在试验过程中,试件需要浸泡在水中,以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的龄期。
然后,对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和初始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质量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接下来,将试件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进行冻融循环。
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温度通常在-18℃至 5℃之间交替变化,每个循环的时间根据试验要求而定。
经过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取出试件,再次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
在外观检查中,需要观察试件表面是否出现剥落、裂缝等损伤现象,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性能测试则主要包括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等指标的测量。
抗压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质量损失反映了混凝土表面材料的剥落情况;相对动弹性模量则能够反映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是评定混凝土制品耐久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的方法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管、混凝土板、混凝土墙板、混凝土砖、混凝土路面砖等。
三、试验原理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是通过模拟混凝土制品在冬季低温和春季高温交替的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进行的。
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制品的吸水性和干燥收缩性会引起内部应力,从而导致微裂缝的形成和扩展,最终影响混凝土制品的性能。
四、试验设备和材料1. 冻融试验箱:温度范围为-20℃~60℃,湿度范围为30%~90%。
2. 夹具:用于夹持混凝土制品。
3. 计时器:用于记录试验时间。
4. 平衡器:用于称量混凝土制品。
5. 水:用于试件浸泡。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混凝土制品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制备。
2. 混凝土制品的养护:混凝土制品应养护至规定的强度。
3. 试件的制备:试件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制备,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试验要求。
4. 试件的标记:试件应在制备后标记,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记录。
六、试验方法1. 在室温下,将试件放入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设定为-20℃,湿度设定为30%。
2. 经过24小时的低温处理后,将试件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24小时。
3. 将试件放入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设定为60℃,湿度设定为90%。
4. 经过24小时的高温处理后,将试件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24小时。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试验结束。
6.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件的重量和尺寸变化,并观察试件表面是否有裂缝等损伤。
七、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按照相应的标准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
2. 分析试验结果,评价试件的耐久性能。
八、试验注意事项1. 试件应制备规范,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试验要求。
2. 试件应在制备后标记,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