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望少儿指纹诊病
望少儿指纹诊病
指纹是指浮露于食指桡侧可见的脉络(即食指掌侧的浅静脉),是由手太阴肺脉分支而来,所以望小儿指纹与诊寸口脉具有近似的临床意义,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望指纹,主要是观察其色泽与形态的变化。
(1)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命关。
(2)望指纹的方法:医生用左手把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地从命关向气关、风关推数次,使指纹明显,便于观察。
(3)望三关辩别疾病轻重:指纹仅见于风关,表示邪浅病轻易治;至气关则病势较重,病邪较深;如由风关、气关透至命关,即指纹伸延到指端,所谓“透关射甲”,则病深而危重。
(4)望指纹的色与形:正常的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颜色的变化: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紫红色为热证;色青主惊、主风、主痛;色淡为虚证。
形态的变化:纹色深浓粗大,为邪盛病重、指纹极细、色淡、多为正虚;纹浮为病在表;纹沉为病在里。
小儿指纹三关示意图
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
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越高,指纹的充盈度就越大,也就是越向指尖方向伸展。
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的缺氧程度,缺氧越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越多,指纹就更显青紫。
故在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色或紫色的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减少、指纹色也变淡。
望小儿指纹要点速记及歌诀
望小儿指纹
1.望小儿指纹的含义
观察3岁以内小儿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的形色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2.望小儿指纹的原理及意义
速记歌诀
小儿指纹察脉络,太渊分支从此过。
望纹切脉同一理,纹色形态诊邪客。
3.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诊察小儿指纹时,可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蘸少许清水后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命关)向指根部(风关)推擦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速记歌诀
儿科诊法指纹分,风气命关手太阴。
红黃隐隐正常色,不出风关邪未深。
4.正常小儿指纹
(1)三关的划分
(2)正常指纹特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不明显浮露,不超出风关,粗细适中。
(3)影响因素小儿指纹受年龄大小、皮肤薄厚、体形胖瘦、气候寒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上要注意排除这些相关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速记歌诀
隐隐风关内,淡红黄相兼。
单枝粗细适,长幼寒温变。
5.病理小儿指纹
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速记歌诀
指纹浮沉主病情,浮浅主表沉里明。
红纹外感紫属热,黄虚黑郁青痛惊。
淡细不泽主虚证,深粗暗滞实热征。
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见之病多凶。
多枝弯曲环形重,单枝斜形属病轻。
详情:网页链接。
小儿指纹脉法导读:小儿形气未充,形体稚嫩,其诊脉方式与成人大不相同。
今天一起来看看小儿指纹脉法的历史发展与临床应用吧~中医的诊脉治病,原有大方脉、小方脉之说。
自宋代太医局,延至元、明、清太医院均有此项设置,统称大小方脉十三科,小方脉即是指专为小儿诊治病证的专科。
既称小方脉、也就相应地有不同于成人的诊断与治病方法,诊看三关指纹即是其中之一。
三关即风、气、命,以标其纹所至而衡量疾病之轻、重、危的程度,亦称虎口三关,指大拇指与食指开口处,观看自虎口至食指的纹脉。
以此为诊的年龄不一,有自出生至3岁,也有至5岁的,大抵5岁以上即可诊脉,14岁同于成人的诊脉者为多。
1早在晋时王叔和《脉诀》中提出平脉无病,如「小儿乳后辄呕逆,更兼脉乱无忧虑」,同时也提出「弦急之时被气缠,脉缓即是不消乳。
紧数细快亦少苦,虚濡邪气惊风助。
痢下宣肠急痛时,浮大之脉归泉路」等脉证和主病的轻重。
及至儿科的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列病脉就更为深入而具体,如:脉弦急,气不和;脉沉缓,伤食;脉促急,虚惊;脉浮为风;脉沉细为冷;脉乱不治。
这些病脉,则为医者所易于掌握其要领。
许叔微《本事方》中指出以一指诊脉:「候小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十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脉紧为风痫,沉缓为伤食,促急为虚惊,弦急为气不和,沉细为冷,浮为风,大小不匀为恶候。
」此种诊脉方法,又称作一指定三关(寸关尺),在京的老医生也曾有人使用。
其一息六七至为平脉,后世多以五至为常脉,在婴儿脉至六数,亦当属于常脉。
因元时朱震亨提出:小儿一岁以上可以看脉,以六至为平和,七八至为数为实热,三四至者为迟为虚弱。
对辨三关手筋脉,提出婴儿生下一月至三岁,若有疾患,须看虎口脉,次指表节为命关,次气关,次风关。
古人所谓「初得风关病犹可,传入气关定难活」是也。
在当时还分男看左手食指,女看右手食指。
实际两手指纹都应察看,不应拘于旧说。
2《全幼心鉴》云:「小儿一岁以前,看虎口食指寅、卯、辰三关以验其病。
辨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又称望小儿食指络脉,是观察3岁以内小儿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形色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唐。
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
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后世医家如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清·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汪宏的《望诊遵经》等,对此法都有详细的论述和发挥,使之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对诊断儿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食指掌侧前缘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循次指内廉,出其端),与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故望小儿指纹与诊寸口脉意义相同,可以诊察体内的病变。
加之3岁以内的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切脉时只能“一指定三关”,诊脉时又常哭闹,气血先乱,使脉象失真,从而影响诊脉的准确性。
而小儿皮肤较薄嫩,食指络脉易于观察,望指纹较之诊脉更为方便易行,故常以此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弥补小儿脉诊的不足。
诊察小儿指纹时,可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络脉显露,便于观察。
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即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即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
正常指纹特点正常食指指纹在掌侧前缘,纹色浅红,红黄相间,络脉隐隐显露于风关之内,粗细适中。
影响因素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皮肤薄嫩者,络脉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因此,望小儿指纹要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
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中医小儿指纹诊法临床意义综合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沙)5 10 15 摘要:望小儿指纹诊法是三岁以内小儿望诊的重要方法,即通过观察小儿食指桡侧络脉的长短、畅涩、浮沉、颜色等来指导临床诊治的方法。
因小儿起病急,易传变,且素有“哑科”之称,仅靠家属提供的信息有限,故小儿指纹诊法具有简单易行,且容易观察,不易受小儿情绪的影响,故素来成为小儿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小儿指纹诊法的现代研究很多,但对于其临床价值的评价却有极大的差别,为求进一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其临床价值,笔者通过对近50 年来有关小儿指纹诊法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整理,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经过系统分析后得出正常的小儿指纹应为淡紫稍浮,直于关内或隐而不现。
古人“三关侧轻重,淡滞定虚实”之说与现代研究相符合,但“红紫辨寒热”之说及察纹时“男左女右”之说则相悖。
关键词:中医;儿科;小儿;指纹诊法;食指络脉;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272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ut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bservation Of Infantile hand venule in TCMZeng Huan, Gu Xing, Xu Jinyu20Abstract: (Hunan University of TCM,Basic Medical Collage, Changsha 410007)It is quite finite for gathering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from children,who are threeyears or less and can not make themseves clear. Therefor, the way of observing their index collactoral becomes importance and convenient for the pediatrician of TCM, through observing their index collactoral’s length, fluency, sharpness and color,etc. It shows easy and imp ortant in25 30 35 40 collecting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by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infants’ mood.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lots of study on it, but the attitude i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it makes the pediatrician confused. In order to prove the situation, I search several authoritative database inland in nearly 5 decades for gethering the relevant articl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reorganize the data, the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m by statistical methods. It turns out the normal infantile hand venule should be light purplr and float slightly, straight to Feng guan or hide. And the traditional saying is agree with the final conclusion, that is “the three guan refers to patient's condition, the fluency relates to e xcess, otherwise is deficiency”. But the sayings of ”red belongs to heat, as well as purple relates to cold ” and “observe the boy’s left side and the girl’s right one when looking over them” have not been proved.Key words: TCM; Pediatric; Infant; The dia gnosis of observing the infants’ index collactoral; Index collactoral; Preview0引言小儿指纹是中医儿科诊断中重要的诊断方法。
望诊之察指纹
察指纹
察指纹是对三岁以内小儿的一种诊法。
指纹是指虎口至示指掌侧外线所显现的脉络,
示指近掌侧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正常指纹,颜色大部分是红中带黄,隐约而不显露风关之上。
若发生疾病,则指纹的隐显、色泽、部位,多随之而引起变化,
如能掌握其规律,有助于诊断。
看指纹的方法
在向光处,医者以左手两手指执患儿示指尖端,另以右手拇指从命关轻轻向风关推按,使指纹浮露,便于察看。
1、浮沉分表里
指纹浮而显现为病邪在表;
沉而隐约多为邪已入里。
2、红紫辨寒热
纹色鲜红而纹体浮露,为风寒发热表证;
深红多为热邪内郁;
淡红多属虚寒,
色青紫多主痛、主惊、主抽搐。
3、淡滞定虚实
凡见指纹色淡,不论新病久病,均属虚证;
指纹郁滯,推之不畅,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病邪稽留,阻遏营卫,均属实证。
4、三关测轻重
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侵,证尚轻浅;
见于气关,为邪已深入,病势正旺;
若从风关、气关透达命关或直透指端爪甲,即所谓“透关射甲”,病多危重。
教你看“指纹”辨识小儿疾病看指纹辨识小儿疾病,这可不是街上那些看手相的骗人的把戏,这可是中医的一个常见的诊断方法,通过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的方法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
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
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
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
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即食指第一节)。
若到了气关(即食指第二节),说明病情较重。
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穿过命关(即食指第三节),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
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
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
儿科绝密,看手指知病症!中医的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全身的神、色、形、态变化来了解疾病情况。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等。
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
自古儿科,称为哑科。
因为孩子太小,不会说话。
一生只能凭借看外表现象以及家长的叙述来诊治疾病。
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就总结出了,儿科诊病绝密:看儿科,望小儿指纹就可治病。
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
观察小儿指纹形色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指纹诊法”,仅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故与诊寸口脉意义相似。
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方法:将患儿抱到向阳光明亮处,医者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握住患儿食指末端,用右手大拇指在其食指掌侧,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几次,也就是从指根向手指尖方向,孩子小用力要适当,使指纹更为明显,便于观察。
观小儿指纹的临床意义:小儿正常指纹,络脉色泽浅红兼紫,隐隐于风关之内,不浮露,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
1,纹位变化,纹位是指纹出现的部位。
以风,气,命三关测轻重:根据指纹在手指风,气,命三关中出现的部位,以测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附近者,表示邪浅,病轻;指纹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指纹过气关达命关者,是邪陷病深之兆;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是所谓“透关射甲”,揭示病情非常危重,绝不可轻视。
2,小儿纹色变化是用红紫辨寒热:纹色的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色的变化。
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
纹色紫红,多主热证。
纹色青,主风证或痛证;纹色青紫或紫黑色,是血络闭郁;纹色淡白,多属脾虚。
3,纹形变化是以浮沉分表里,淡滞定虚实:纹形,即指纹的浅、深、细、粗等变化。
如指纹浮而明显的,主病在表;沉隐不显的,主病在里。
小儿指纹诊法,你了解吗?文章导读中医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虽然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弄懂中医的精髓,但了解一些皮毛还是可以的。
中医中有一种疗法被称为小儿指纹诊法,这种方法据说特别神奇,真的是这样吗?中医的确可以根据观察小儿的指纹,来判断出身体是否健康,下面来看看小儿正常指纹和病理性指纹有什么表现?一、正常小儿指纹 1.指纹特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略紫,呈单支且粗细适中。
2.影响因素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皮肤薄嫩者,指纹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因此,望小儿指纹也要排除相关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二、病理小儿指纹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4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1.三关测轻重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
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据现代研究,心气心阳虚衰和肺热病患儿,大多数指纹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
因指纹充盈度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发展。
血虚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则指纹变淡。
2.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因外邪袭表,正气抗争,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指纹沉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因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外达,故指纹沉隐。
小儿指纹诊法小儿指纹是指三岁以内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
因食指掌侧前缘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与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
(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小儿皮肤稚嫩,脉象短小不容易把握,独取寸口就有些不太合适,古人根据寸口脉的循行,提出了针对小儿的指纹诊法。
)所以古人提出“一指定三关”,后面我们说的小儿指纹诊法中就围绕这句话来进行的。
1、那什么样的指纹是正常的呢。
我们说知常达变就是要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才能对于复杂的错误进行鉴别。
正常指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呈单支且粗细适中。
(同时还要考虑胖瘦或皮肤的厚薄)。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
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2、那什么是一指定三关呢?一指定三关: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①、三关测轻重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之间)为命关。
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深浅,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根据现代研究,心气心阳虚衰和肺热病患儿,大多数指纹向命关延伸,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
因指纹充盈度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想之间方向发展血虚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则指纹变淡。
②、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因外邪袭表,正气抗争,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指纹深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因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外达,故指纹深隐。
③红紫辨寒热指纹的颜色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
指纹偏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指纹紫红:属里热证。
中医察“指纹”识别宝宝健康
中医一向注重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外观、听取言语、询问症状和切诊脉象等方式来诊断疾病。
现在,中医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指纹来了解宝宝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指纹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观察宝宝的指纹可以了解其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情况。
宝宝指纹纹路的细腻程度、纹线的数量和方向、指纹的位置等都可以表现出宝宝的体质,如脾虚、肾亏、气滞等。
同时,通过观察指纹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脾功能等。
因此,中医建议家长应该认真观察宝宝的指纹,以及时了解宝宝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同时,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宝宝的健康:
1、合理安排饮食精细化的饮食能够给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
降低胃肠不适的风险。
2、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体内能量物质的代谢,也可以加强身体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力。
3、调节心理情绪宝宝的心理情绪通常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家
长需要通过与宝宝的亲密交流,缓解宝宝的担忧和不安,帮助宝宝保持心态平和。
4、注意运动锻炼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还可以
增强其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中医建议家长多关注宝宝的细节、细心照顾,保证宝宝的健康与成长,保证宝宝身体的各项指标正常。
这是中医对宝宝养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关注和参考,从而让宝宝快乐、健康的成长。
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看指纹适用于三岁以内小儿。
诊察时应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正常指纹多是淡紫色隐隐于风关。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自虎口至指端,第一关为风关,第二关为气关,第三关为命关。
望诊注意事项:必须在自然光线下望诊。
按顺序进行,先整体后分部。
查口、查舌可在最后进行。
指纹与症、舌不符,可“舍纹从证”。
三关测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入;指纹达气关,表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指纹达命关,表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指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示病情危重;
指纹辨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
(《幼幼集成》明。
陈复正)
沉浮分表里:指指纹部位而言,指纹浮而显露,疾病在表;指纹沉而不易显露,病邪在里;
红紫辨寒热:指指纹色泽而言,浮红属风寒;浮紫属风热。
淡红多为内有虚寒;指纹青紫多为瘀热内结;
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淡,属气血不足,见于虚证;指纹郁滞(滞即推之不畅)多见于痰阻、湿蕴、食积、邪热郁结所致,为实证;。
述察小儿指纹的适用年龄及其辨证纲要。
小儿指纹诊断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特
别适用于青少年及病症复杂、多种治疗无效的患儿。
小儿指纹辨证采
用人体表面指纹图案结构,根据手指不同穴位的位置和形状,综合分
析得出疾病发生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辨证纲要:
1.鬲盛意而张:这种指纹特征说明身体新陈代谢旺盛,但容易感冒、口干舌燥等表现,说明体内阴阳失调,需要通过调理饮食和调整
生活作息来改善。
2.口谷食如牛:这种指纹特征身体比较健康,但容易有食欲不振
等症状,说明消化系统功能降低,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使其恢复正常。
3.太湖寥若谷:这种指纹特征身体容易出现疼痛和肿痛的症状,
说明身体经络不通畅,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解决。
4.手脚四指短:这种指纹特征说明身体易出现心脏病、循环系统
疾病等,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缓解症状。
总之,小儿指纹辨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可以在不
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小儿指纹小儿指诊法。
出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即食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望指纹指纹的色泽、浮沉及部位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史轻重及邪正盛衰情况。
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望小儿指纹,对三岁以下小儿疾病的诊察有一定价值,但必须配合其它诊法,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祖国医学认为,舌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内脏有病变时,可以从舌苔、舌质等方面显现出来,所以观舌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
由于小儿的脉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可靠性较差,舌的变化较脉搏更可靠。
家长可根据舌的变化来调整饮食。
正常小儿的舌苔呈薄白而滋润。
舌苔白厚腻:多为寒湿。
由于受到风寒夹湿所致,常见于感冒、气管炎、腹泻等,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薄、头晕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健脾温胃化湿的食品,如牛肉汤、羊肉汤、洋葱、薏米仁、桔子、香椿、香菜、胡萝卜等。
小儿指纹诊法,写在手上的疾病警报导语: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
观察小儿指纹形色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指纹诊法”,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可以说是宝宝的“健康警报”。
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指纹颜色以及位置来判断他们的健康状况。
今天小编就给家里有宝宝的家长们科普一下小儿指纹的有关中医知识!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似的临床意义。
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
”①观察指纹的机理对静脉的颜色、血液流通情况、血管充盈度等,为观察指纹的基础。
因血液颜色与血红蛋白有关,故贫血儿童,机体处于衰弱状态,或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明显消失,指纹可出现淡或红而乏泽;血液浓缩时,可出现深紫的变化;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或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时,指纹可见较浓现象。
此外,对观察心脏机能情况亦有实用价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的收缩力不足,或周围静脉充盈不足,则血液瘀积,血氧减低,指纹可呈现沉滞。
在受血管的舒张或收缩影响时,指纹亦可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风、气、命三关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指纹是虎口迄于食指一段静脉,由指骨衬垫,血管隐藏有浅深,除个别因生理差异指纹直达命关外,正常儿童一般只限于风关。
在病理情况下以及体虚儿童,特别是危重患儿,大多数指纹均有不同程度的延伸;而当指纹退缩时,则标志着营养改善,病情减轻。
可见,观察“三关”指纹,对分析病情的轻重与增减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③诊疗经验指纹“沉浮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
年龄越小,指纹变化越灵敏,易观察,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左女右无科学依据。
皮肤厚薄、粗糙、细嫩、气候寒冷或炎热均可影响观察。
正常皮肤衬以静脉颜色,指纹多为紫红色。
健康儿童指纹深滞色紫,属于体质健康的表现。
若浮淡红,则为体质虚弱或有病之征象。
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看指纹适用于三岁以内小儿。
诊察时应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正常指纹多是淡紫色隐隐于风关。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自虎口至指端,第一关为风关,第二关为气关,第三关为命关。
望诊注意事项:必须在自然光线下望诊。
按顺序进行,先整体后分部。
查口、查舌可在最后进行。
指纹与症、舌不符,可“舍纹从证”。
三关测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入;指纹达气关,表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指纹达命关,表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指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示病情危重;
指纹辨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
(《幼幼集成》明。
陈复正)
沉浮分表里:指指纹部位而言,指纹浮而显露,疾病在表;指纹沉而不易显露,病邪在里;
红紫辨寒热:指指纹色泽而言,浮红属风寒;浮紫属风热。
淡红多为内有虚寒;指纹青紫多为瘀热内结;
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淡,属气血不足,见于虚证;指纹郁滞(滞即推之不畅)多见于痰阻、湿蕴、食积、邪热郁结所致,为实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