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_中枢兴奋药与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5
第十七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一、Ai型题1.救治新生儿窒息的首选药物是( )A.咖啡因 B.洛贝林 C.尼可刹米D.二甲弗林 E.甲氯芬酯2.具有兴奋大脑皮层作用的药物是( )A.尼可刹米(可拉明) B.洛贝林 C.哌甲酯(利他林)D.胞磷胆碱 E.吡拉西坦3.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是( )A.吡拉西坦 B.尼可刹米 C.胞磷胆碱D.洛贝林(山梗菜碱) E.贝美格4.可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症的药物是( )A.甲氯芬酯 B.尼可刹米 C.洛贝林D.二甲弗林 E.哌甲酯5.下列对尼可刹米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C.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D.对肺心病及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效果好E.对巴比妥类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疗效更佳6.对二甲弗林(回苏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B.安全范围小 C.易致惊厥D.作用快,维持时间短 E.呼吸兴奋作用弱7.主要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是( ) A.尼可刹米(可拉明) B.咖啡因 C.二甲弗林(回苏灵)D.洛贝林 E.甲氯芬酯(氯酯醒)8.咖啡因的作用不包括( )A.兴奋大脑皮层 B.兴奋呼吸中枢 C.升高血压D.兴奋血管运动中枢 E.舒张脑血管9.洛贝林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 一氧化碳中毒 B.新生儿窒息C.传染病所致呼吸衰竭 D.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E.中枢抑制药所致呼吸衰竭10.对中枢兴奋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B.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C.过量均可导致惊厥D.对中枢性呼吸抑制效果好E.对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抑制有较好的作用11.对洛贝林(山梗菜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B.不易引起惊厥 C.直接兴奋呼吸中枢D.安全范围大 E.可用于一氧化碳中毒12.吗啡中毒所致呼吸抑制首选( )A.洛贝林 B.尼可刹米(可拉明) C.咖啡因D.二甲弗林(回苏灵) E.甲氯芬酯(氯酯醒)13.大脑功能恢复药是( )A.胞磷胆碱 B.二甲弗林(回苏灵) C.贝美格D.多沙普仑 E.甲氯芬酯(氯酯醒)14.对多沙普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作用强、起效快、疗效确切 B.安全范围大C.安全范围小 D.较大剂量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E.过量可致惊厥二、A2型题15.患者,女,23岁。
第17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教学要求掌握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熟悉其他中枢兴奋药的特点。
学习重点1.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2. 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教学难点1. 咖啡因的药理作用。
2. 尼可刹米、洛贝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异同点。
重点、难点解析1.中枢兴奋药不良反应的共性中枢兴奋药过量,均易导致中枢过度兴奋、兴奋范围扩大,导致惊厥发生。
2.咖啡因的作用和用途(1)中枢作用。
小剂量(50~200 mg):主要兴奋大脑皮层,提神醒脑。
较大剂量(250~500 mg) :可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血压升高。
中毒剂量(800 mg):可致惊厥。
咖啡因适用于严重传染病及中枢抑制药中毒引起的昏睡、呼吸循环衰竭。
(2)心血管作用。
收缩脑血管: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用于一般性头痛;咖啡因+麦角胺,用于治疗偏头痛。
(3)其他作用。
舒张胆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利尿等。
3. 比较尼可刹米、洛贝林和二甲弗林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药物作用机制强度毒性临床应用尼可刹米(可拉明)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中等中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山梗菜碱(洛贝林)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较弱较小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二甲弗林(回苏灵)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较强较大中枢性呼吸抑制儿科禁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自学。
教学大纲第一节中枢兴奋药一、大脑皮质兴奋药1.咖啡因2.哌甲酯二、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药1.尼可刹米2.二甲弗林3.洛贝林4.贝美格5.多沙普仑第二节促大脑功能恢复药1. 吡拉西坦2. 甲氯芬酯3. 胞磷胆碱主要概念1.中枢兴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