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笔算乘法例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2. 新课讲解:以实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关键步骤。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相互交流计算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提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易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家长签字。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 计算实例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 拓展题: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计算过程中易出错。
3. 改进措施:加强乘法意义的讲解,多布置练习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4. 教学亮点:运用实例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笔算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乘法,学会乘法口诀;2.掌握笔算乘法公式和方法;3.能够用笔算法计算两个整数的乘积;4.能够解决与笔算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笔算乘法公式和方法;2.能够用笔算法计算两个整数的乘积。
三、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1.引入乘法的概念: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现在我们学习乘法,乘法是什么?(学生回答)那么,加法和乘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
2.口算练习:1×2、2×2、3×2、4×2、5×2、6×2、7×2、8×2、9×2,我们把这些乘积表现出来,是不是看起来很像加法呢?为什么呢?(学生讨论)3.学习乘法口诀“一乘一得一,一乘二得二,一乘三得三,…,一乘九得九,二乘一得二,二乘二得四,二乘三得六,…,二乘九得十八,三乘一得三,三乘二得六,三乘三得九,…,三乘九得二十七,…,九乘一得九,九乘二得十八,九乘三得二十七,…,九乘九得八十一”,并在黑板上写出口诀的内容。
B. 讲授新知1.讲解笔算乘法公式:a × b = a × (b的各位数字) 之和。
例如:42 × 5 = 42 × (5的各位数字) 之和 = 42 × 51 = 210。
2.通过教师演示,带领学生识别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然后进行笔算乘法的计算。
例如:38 × 4 = 38 × (4的各位数字) 之和。
首先计算4的各位数字:4的各位数字为4,然后计算38 × 44 = 38 × 4 + 38 × 4 × 10 = 152 + 380 = 532。
3.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笔算乘法公式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C. 拓展练习1.练习题:(1)87 × 6;(2)76 × 3;(3)51 × 9;(4)23 × 7;(5)33× 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处理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2. 掌握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3个袋子,每个袋子有4个苹果,他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43×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3乘以2等于6,而4乘以2等于8,所以答案是。
讲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45×3和56×4,引导学生运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4.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连续进位笔算乘法1. 从个位数开始相乘2. 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答案:第1题:23×5=115第2题:46×7=322第3题:34×8=272第4题:57×9=513第5题:68×2=1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加强巩固。
教案:《笔算乘法》-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感。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 正确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加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运算规则。
2. 引入乘法,让学生思考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计算。
3.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模仿计算过程。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和讨论,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四、应用(10分钟)1.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2.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并进行计算。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强调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以及正确进行笔算乘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计算”。
这个细节是整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乘法运算的技能。
详细补充和说明:1. 笔算乘法的步骤:(1)将两个数写成竖式,个位对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乘法运算,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特点,鼓励学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和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5.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3. 小组讨论记录表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对象三年级上册学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案:《笔算乘法例1》年级:三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计算过程中的数位对齐和进位。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
2. 正确进行进位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提问:我们之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如何进行笔算呢?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例题:23 × 4,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笔算。
2. 讲解笔算方法:a. 将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b. 从个位开始,将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相乘。
c. 将得到的结果写在下面,注意数位对齐。
d. 如果有进位,将进位加到下一位的计算中。
3. 示范笔算过程,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笔算乘法的方法。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练习题的结果。
2. 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强调数位对齐和进位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笔算乘法的方法。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正确进行进位运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准确性。
在作业环节,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中的数位对齐和进位。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优质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P76例2,P78例3,P79例4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及连续进位笔算。
2 、通过自学P76-82内容,理解进位乘法的计算以及相应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算理。
3 、主动参与,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讨论。
4 、体会两位数成一位数的计算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
2、竖式的列法及熟练应用3、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
难点:1、连续进位计算2、数学竖式熟练运用和正确使用。
学法指导:1、重视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采用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2、练习形式多样化。
学前准备:小棒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1、口算:10×6 10×840×6 60×8500×6 700×82.笔算:21×4 14×2 33×3221×4 423×2 212×33、口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要求回答竖式要领。
4、自学课本P76页例2。
5、做一做:27 15 214×2 ×5 ×36、自学P78例32 4× 67、做一做:137×6=学生表演方阵有四个,其中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4个方阵是隐含的条件)8、自学P79例46 3 4×2 3 85 0 7 29、P79做一做278×4=?10、巩固练习P77练习十七1 2 P80练习十八1 5 7 8 9课中1、小组合作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自学自出现错误在组内学会。
发言要有秩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优秀3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让同学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出现例1的画面,让同学观察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24×10 = 24024×2 = 48240 + 48 = 2882 4× 1 248 ……24×2的积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2 8 8。
(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同学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
请几名同学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请同学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置进位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篇二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1、通过多元表征间的转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过程,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通过操作,将动作表征(操作)与符号表征(竖式)紧密结合起来,突破“满几十进几”的教学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新知。
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写出完整的分步演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位上数的含义,最后简化中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所学新知。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笔算乘法例一。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家乡的神女湖、兴龙湖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是学生在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之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打下基础。
学习这一内容也是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条件,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加法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让孩子明白乘法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并初步感知优化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并感
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计算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小棒导学卡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计算简单乘法。
【复习乘法的口算和估算】
2﹑数的分解。
【唤起学生凑十数解决问题更简便的数学思维】
二﹑探究新知
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数学问题:3盒彩色笔一共多少枝?
1.探究计算方法。
2.学习笔算乘法。
三﹑知识运用。
1.对比计算。
预设情境出示书上74页的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后展示答案,生在展示的答案中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
【学生在指出错误的过程中完善学习目标3: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一位数的那个因数要去乘多位数因数的每一位,并且要从低位乘起。
】
2.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ppt用拆板块看图的方式展示书上75页第二题。
(分小组完成后汇报结果。
)其中在汇报33×3时,师提问:个位的9和十位的9意义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
【欣赏兴龙湖美景,渗入热爱家乡情怀。
】
3. 拓展练习。
75页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点评。
【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四﹑全课总结:这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书上75页第1题,第4题。
板书设计
附书本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