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段训练三 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讲写段训练(四)(四升五语文)要把一段话写生动,光靠叙述是不够的,还要从下列几方面下功夫。
1.学会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例1、小姑娘长一副瘦小的瓜子脸,黄黄的,没有红润色,这是标明着缺乏营养的迹象。
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的癣,围着小嘴呈一圈青色,像长了一圈小胡子。
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又长又浓的眉毛是精神的。
耳边垂着两根编得歪歪扭扭的小辫儿,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在脸上飘来飘去。
她穿着厚实的小皮袄,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灯蕊绒外衣,可能是不够长了,袖口和衣襟下边都接了一截相同颜色的新布。
【这个例段是人物的描写。
作者主要抓住小女孩的特征进行描绘。
】思考:1、把描绘小女孩特征的词语用“”画出来,说一说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小女孩怎样的形象?【读一读,练一练:】(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
春风吹拂着大地。
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
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
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
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
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的意思。
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
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例2、《第一次跳伞》中的一段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
如何将作文写生动(五篇范例)第一篇:如何将作文写生动如何将作文写生动阮传印在长期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写得平淡乏味,缺少吸引力,这实在是让老师和学生感到很头疼的一件事,那么,如何将作文写生动呢?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细心观察,捕捉精彩细节细节是对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或事物细微特征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我们的生活像大海,而生活中的细节就是这大海里美丽的浪花,她稍纵即逝,所以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得到。
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即使对于极普通的人、极普通的事也能写出许许多多有意义的细节来。
如一位学生写他的母亲入党后的激动心情,这样写道:“她的眼睛湿润了,鼻尖有点发红,她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微微颤抖了好一阵子,才说:‘我的入党申请写了二十多年了……’”由于作者准确地捕捉了这些精彩细节,所以写来十分感人。
胡晓梦同学在《那远远的云端》中写她的老师有这样一段描写:“那天早会时,全校师生集合在大操场上,校长将给我颁奖。
忽然,他风风火火地闯进我们的队伍,一眼瞄着我挤了进来,没等我明白,他已把我拖出了队伍,郑重地教我:‘一会儿你上台领奖,要先进三步,双手接奖品,然后转身,向全校师生亮一亮奖品,退三步,噢,像这样……’周围的师生全都哗然大笑,他却充耳不闻,仍一本正经的为我做着木偶似的示范动作。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一个看似“老古董”,实则爱生如子的教师形象在纸上活跃起来了。
母亲、教师都是社会上的凡人,入党、领奖也不是生活中的大事,但由于作者细心观察,捕捉了精彩的细节,所以就使文章变得生动、传神。
精彩的细节,常常使一篇文章光彩熠熠,而一篇缺少精彩细节的文章,就像一杯淡而无味的水,难以吸引人,打动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细心观察,努力捕捉那些典型的、有意义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二、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作用不少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平淡无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作用,语言缺乏表现力。
1、这里的房子简陋了一点,房子也分散了一点,显得有点荒凉,但这里却给我带来了特别的感觉。
这里的人没有像繁华都市里的人一脸的麻木与匆忙的表情。
这里的空气新鲜,微风凉爽,阳光和煦,却是个好地方。
2、月亮姑娘那么的美丽、害羞想必应该是看她的人很多,所以便脸蛋红红扯下了一条纱巾,遮住了半边的脸颊了吧!还有一种最为极大的可能那就是月亮姑娘看见了像我这样的帅哥,因此羞红了脸噢!3、月光,有让人感到通体的透明的神奇魔力,会感觉到月光在每一血管里发光。
在月光下,可以让人的心灵平静,弥补心灵的空缺。
4、此刻抬头仰望天空,蓝天似大海,安静,广阔,淡淡的薄云,更像是一缕缕漾在水面的轻纱,真是秋高气爽呀!5、当翠绿的菊叶丛中出现的一个诱人的新蕾时,秋风就悄悄的来到了。
吹跑了夏日的热气,吹黄了绿色的树叶,吹开了含苞欲放的金菊,吹熟了沉甸甸的稻子。
我最喜欢秋天,更喜欢秋意绵绵的河海校园。
6、当月亮冷清的挂在云层间时,我的闹钟响了,我睡眼惺忪地走到阳台上,靠着栏杆站定,向东方远眺。
不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微红,,再慢慢向上扩展,粉色,红色,深红。
红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接着红红的朝霞也出现了。
夏日的太阳似乎懒洋洋的,一边从天边露脸,一边打着哈欠,仿佛是一个从梦中惊醒的孩子,慢吞吞,无精打采。
7、豆大的雨滴重重地把自己摔了下来,在与万物接触地一刹那,泛起了美丽的水花,以最美的姿态注入了泥土中。
紧接着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雨便由远而至,一条条晶莹透明的水帘把天与地连接了起来,雨声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如千军万马般蜂拥而来。
雨所及之处,无不洗涤一翻。
往日扬起的尘埃又回到了大地的怀抱,雨用自己的纯净在到处洗刷,使一切都那么的干净,铮亮。
8、朗朗的明月遥遥地升挂在高高的天空,发射着盈盈的、溶溶的光华。
有一朵薄丝丝的乌云恰好遮住了圆月的半边,好似一个含情脉脉的姑娘,刚露出俊俏的脸便含羞地扯下一条纱巾遮住半边红红的脸颊。
9、慢慢地,太阳划到了天边,它的脸一点一滴地变红,变红天上的金色慢慢地收起,而夕阳却变得像火一般的红艳,它像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始终绽放着动人的微笑,缓缓下坠。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语句是组成语段的基本单位,能将语句写得具体生动,其组成的语段乃至文章自然也就会具体生动。
因此掌握语句的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语句写具体生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添加因素法这种方法是指在语句的中心词前面或后面添加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从而使语句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
如:例1、鸟飞——傍晚,一只银白色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例2、春雨——春天的小雨从空中飘洒下来,野外的万物都被包围在茫茫的雨幕之中。
这春雨淅淅沥沥,密密斜织着,滋润着世间的万物。
例3、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鲁迅《药》简析:例1在“鸟”前加上“一只银白色”作修饰成分,明确了小鸟的数量与颜色,具体形象。
在“飞翔”前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等词语修饰,则明确了鸟儿飞翔的具体环境和状态。
这样整个句子就具体充实了。
例2在春雨后面增加了描写春雨状态词语和声音的词句,如“飘洒”、“斜织”、“淅淅沥沥”等,春雨就有声有色、形象可感了。
例3是鲁迅先生《药》中对夏四奶奶上坟的描写,语段中的“半白”“褴褛”“三步一歇”“惨白”“羞愧”等修饰词语,不仅写出了夏四奶奶的穷困、衰老的外在形态,也暗示了夏瑜的死给她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沉重打击。
二、采用联想法即围绕要扩展句子的内容,通过联想这一手段,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充实句子内容的目的。
如:例1、黑漆漆的夜,独自走在路上,一点的星光、月光都没有,我们心里真有些怕。
夏天的暴雨之前,天都乌黑了,无论孩子大人,心里也总多少有些凛凛然的,好象天空要有什么异样的变动。
山寺的幽斋中,接连落了几天的雨,天空是那样的灰暗,谁都要感到些凄楚之意。
——郑振铎《向光明走去》例2、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爱心——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以救活一个溺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毛毯,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意者的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
写段训练三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二)五、发挥想象。
想象可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生动活泼,使读者受到感染。
例《荷花》中的一段: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是一段写“我”看荷花时展开的想象。
非常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作者当时迷恋荷花的思想感情。
请你背诵下来。
作文时,展开想象当然不是胡思乱想,必须根据所写内容的需要,为表达中心思想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如下面例段:回家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大爷用焦急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眼睛看酸了,用手背擦一擦;脚冻麻木了,用力跺一跺;站得太累了,就稍稍坐一坐。
从红日初升的早晨,到暮色降临的傍晚,一天、三天、五天……,这时,我觉得老大爷给我的不是五个鸡蛋,而是一颗朴实火热的心。
这段话是从一篇题为《卖鸡蛋的老大爷》一文中节选出来的。
原文讲的是一个卖鸡蛋的老大爷,由于看错了秤少给了“我”半斤鸡蛋后,连续一个星期的时间找“我”补还鸡蛋的事。
颂扬老大爷诚实的美德。
这一段讲的是“我”收了老大爷的鸡蛋后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活动。
小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老大爷是怎样等“我”的情景。
这样“想象”合情合理,既生动地表现了老大爷的品质。
又起到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读一读,练一练:根据下面的提示,选一个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
①由一个饱含着亲人心血的物品想到亲人的辛劳。
②由一只孤燕想象失去母爱的孩子。
③由做的一件错事想到某人生气的样子六、巧用词语。
写话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能使内容形象、生动,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真切。
如:一会儿,只见黄公鸡双翅一展,像只老鹰凌空扑食似的,冲向白公鸡,它用脚抓,用嘴啄,迫使白公鸡后退几步。
但白公鸡也不示弱,它腾空一扑,嘴壳一啄,凶猛异常,把黄公鸡的毛啄掉了一撮。
1、怎样句子写具体生动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在我们日常的写作和交流中,能够写出具体生动的句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它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比如说,不要总是用“好”“坏”“漂亮”“丑陋”这样简单笼统的词,而是选择更精准、更具体的形容词或动词。
比如,形容一个人的笑容,不要只是说“她笑得很美”,可以说“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眼睛弯成了月牙,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这样的描述就比简单的“美”更加具体生动,让人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这个人的笑容。
细节描写也是让句子变得具体生动的关键。
通过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细节,可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描写一个房间,不要只是说“这是一个房间”,可以描述“房间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张古旧的木质书桌,书桌上堆满了泛黄的书籍和一支已经干涸的钢笔。
墙壁上挂着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画中的人物眼神深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窗户边的窗帘随风飘动,透进来的阳光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这些细节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房间的氛围和特点。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比喻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拟人能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排比则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句,让我们对月亮的形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树叶欢快地跳起了舞蹈”,拟人手法让风与树叶都变得活泼起来。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排比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合理的想象也能为句子增色不少。
比如,描述春天的景象,可以想象“春天像一个魔法师,轻轻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大地就变得五彩斑斓,花朵争奇斗艳,树木吐出嫩绿的新芽”。
通过想象,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句子。
4.【句子】如何把句子写细致生动如何把句子写细致生动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结果。
文章语言的好坏,直接受思维的制约。
思维的有序,决定语言的条理。
思维的深度,决定语言的容量。
总之,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训练学生把文章的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就必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看下面几组句子:第一组原句:有枚硬币落在地上。
有枚硬币(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组原句:他吃着饺子。
(描写一个饿汉吃饺子的情形)他一手端着醋碗,另一支手把整个饺子塞进嘴里,并不时地在嘴边扇扇风,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第三组原句:他衣服湿了。
他上衣的前襟、裤子的膝盖全湿了。
这三组句子,虽然每组的内容一样,但是每组的前一句不具体、而后一句具体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怎么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上面这几组句子:第一组:这个句子,由原来的不具体句,改成描写具体细致的句子,是因为逐步扩充了三个内容:第一步----硬币从哪里落?第二步----硬币怎样落的?落地后的状况怎样?第三步----硬币落地后的响声怎样?第二组:由原来的不具体句改成细致生动的句子,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这个饿汉的吃相,比原句增加了动作、神态、声音。
第三组:把“衣服”落实到“上衣的前襟、裤子的膝盖”等部位,这样使句子变得具体。
从这几个句子可以看出,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并不难,只要让学生明白具体生动的句子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观察和比较,在作文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即可,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笔者将自己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秋天来了,落叶如断翅的蝴蝶,做着最后的盘旋。
它们用尽最后的气力甩出极美妙的弧线,落地后仍不甘心,追着秋的舞裙飞旋……秋吹着古老的风笛掠过树叶,叶儿仿佛受到了感染,你催促着我,我催促着你,笑着,闹着,从母亲的怀抱中挣脱。
“我们长大了”,空气中满是叶儿幸福的呼喊。
写段训练三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
1.学会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如下面例段:
小姑娘长一副小的瓜子脸,黄黄的,没有红润色,这是标明着缺乏营养的迹象。
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的癣,围着小嘴呈一圈青色,像长了一圈小胡子。
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又长又浓的眉毛是精神的。
耳边垂着两根编得歪歪扭扭的小辫儿,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在脸上飘来飘去。
她穿着厚实的小皮袄,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灯蕊绒外衣,可能是不够长了,袖口和衣襟下边都接了一截相同颜色的新布。
通过上述描写,一个家庭穷苦,严重缺乏营养的农村小女孩儿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家有盏漂亮的台灯。
它的灯座是块黑色的玻璃盘,放在写字台上,稳稳当当,显得朴素而又庄重。
在玻璃盘上,镶着一只精巧的开关。
开关旁边竖立着台灯的身躯——灯柱。
灯柱分为三节:上下两节是六角形的黑色玻璃菱体,乌亮照人;中间一节是个白色的圆球,晶莹闪亮。
从底盘开始,有一根克罗米银色铁管。
穿过三节玻璃体,直通顶部的灯头,就像脊椎骨一样。
再上面就是一个圆圆的脑袋——灯泡了。
一个用彩色尼龙绸做的美丽的灯罩,像顶大帽子,歪戴在它那光光的脑袋上。
这盏台灯陪伴我三年多了,它是我的好伙伴。
我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这是描写台灯的一个段落,作者主要是抓住台灯的形状、颜色和材料的特点进行描绘的。
按照台灯的结构:灯座——灯柱——灯头——灯罩,有次序地从下写到上,描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状物时,就要抓住物体的特点,写出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给人一种具体、真切、生动的印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
春风吹拂着大地。
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
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
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
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
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
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或花草,抓住它的茎、叶、花的特点进行描写。
注意用词写句生动形象。
2.运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的意思。
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
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
我从机舱的窗户向外看,一片片云朵就像一座座盖着白雪的小山。
掠过云朵,我看见了地面上一堆堆的小村庄,房屋像鸽子笼,绿树像小草,汽车像甲虫,公路像一条线,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把“”比作“”,“”比作“”,“”比作“”,“”比作“”。
通过这些比喻,把地面景物变小的样子写得生动有趣极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例段,做练习。
我站在梅关上,举目眺望,山峦重叠,漫山的树林郁郁葱葱。
雄伟的梅岭像一条银色的龙在飞舞,气势磅礴。
在这万绿丛中,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挺立着,像一把把火炬,像一片朝霞。
一阵金风拂过,满山红叶像千万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①用“ ”标出段中的比喻句。
②第一个比喻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二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三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③想一想:这些比喻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三个比喻。
3.学会拟人。
夏天来了。
校园操场周围的小樟树更显得可爱了。
一片片叶子绿油油、光亮亮,好像竖起无数只机灵的小耳朵,倾听着教室里小朋友们的琅琅读书声和清脆甜美的歌儿。
小樟树陶醉啦,舒展着枝条翩翩地随风起舞。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按要求做练习。
秋天,花果山的景色迷人。
青石铺的小路,由山脚盘旋回转,在树林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一条龙在波浪中玩耍。
黄、橙、红、绿各色树林尽收眼底。
那粗大的银杏树,这儿一棵,那儿一棵,穿着一身金袍,很神气地立在山岗上。
那高大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似的,这儿一片,那儿一丛,在翠绿松林的怀抱里,显得十分耀眼。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有关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
(2)在横线上填上拟人的句子,把这段话写完整。
踏进公园大门,上百盆菊花______;那茉莉花______;还有那美人蕉______秋天,公园的花真美!
4.运用排比。
画家喜爱鹰。
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腾的海水送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亮,清脆,好像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和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幻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读一读,练一练:
(1)抬头看那秀美的杨树,刚刚结满的杨絮一串串地悬挂着,像绽开的花蕾,像洁白的棉丝,像晶莹的雪花,是那样的绚丽多姿。
(2)用排比的方法把下面的段落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描绘出这壮丽的山河;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______;假如我是一个作曲家,______;假如我是一个建筑家,______。
(3)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赞美老师的的话。
5.发挥想象。
回家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大爷用焦急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眼睛看酸了,用手背擦一擦;脚冻麻木了,用力跺一跺;站得太累了,就稍稍坐一坐。
从红日初升的早晨,到暮色降临的傍晚,一天、三天、五天……,这时,我觉得老大爷给我的不是五个鸡蛋,而是一颗朴实火热的心。
读一读,练一练:
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
①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6.巧用词语
一会儿,只见黄公鸡双翅一展,像只老鹰凌空扑食似的,冲向白公鸡,它用脚抓,用嘴啄,迫使白公鸡后退几步。
但白公鸡也不示弱,它腾空一扑,嘴壳一啄,凶猛异常,把黄公鸡的毛啄掉了一撮。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这段话中哪个词突出了“春回大地”的特征?用“ ”标出来。
(2)仔细观察妈妈煮饭、炒菜的全过程,以《妈妈是怎样做饭的》为题写一段话。
至少用上5个表示动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