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烹饪原料知识第二章粮食类
- 格式:ppt
- 大小:34.25 MB
- 文档页数:91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笔记。
二、导入新课:图片导入:粮食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食品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民以食为天”道出了粮食的重要性。
我国栽培粮食作物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多年。
同时,我国还是大豆、小米等粮食作物的原产国。
三、新课讲授(一)粮食类原料的组织结构粮食是制作主食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薯类以及它们的制品原料。
粮食类原料中最重要的是谷类粮食,它包括稻、小麦、玉米、高粱等。
这些谷类粮食多为种子作物,种子是其特有的器官。
种子作物基本结吉构大致相同,一般由谷皮、糊粉层、胚、胚乳组成。
(二)粮食类原料的营养特点 (二)粮食类原料的营养特点名称主 要 介 绍碳水化合物 其存在形式主要是淀粉,一般含量在70%—80之间,其主要分布在谷物颗粒的胚乳中。
脂肪谷物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多在2%以下。
但玉米含量较多,约为4%左右,其脂肪含有较多的不饮和脂肪酸和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蛋白质谷物中所含的无机盐含量不是很高,只占8%—10%左右,但是在膳食中比例较大,所以谷物中的蛋白质也是人们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维生素谷物中的维生素主要有VB 族和VE ,它们存在于谷粒的糊粉层和胚乳中,因此在加工时扣失较大,一般保留量只有10%——30%左右。
无机盐 谷物中所含的无机盐总含量1.5%—3%。
绝大多数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但是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水谷物水分含量的正常范围在11%—14%之间。
如果水分水量过少都会影响谷物的质量。
(三)粮食类原料在烹饪中的应用1.制作主食的原料以面粉制作主食,多见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以大米制作主食,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2.制作糕点、小吃的原料以粮食为原料制作的糕点、小吃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米制品有年糕、元宵、粽子等,面制品有馒头、面条、包子、馄饨,烧饼、油条及各种酥点等。
高粱、玉米、荞麦等粮食也可磨粉制成多种食品。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一)米的品种分类 结合图片区分各种米的特点
名称
外形 产地 品质特点
烹饪应用 籼米
粒形细长,色泽灰白,有透明或不透明的。
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为主产区 硬度较小,加工时易碎 干饭、稀粥。
磨粉可作米糕、米粉等。
粳
米
粒形短圆,色泽蜡白,透明或不透明。
华北、东北和江苏等地。
质地硬而有韧性,加工时不易破碎。
制作干饭和稀饭。
糯米
白色不透明,淀粉全都是支链淀粉。
江苏南部及浙江出产较多。
硬度低,煮熟后透明,黏性强、胀性小,出饭率低。
一般不作主食,多用于制作糕点。
第三节谷物制品谷物制品的概念:是以谷类、豆类、薯类等粮食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烹饪原料一、豆制品:是以各种豆类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粮食制品。
豆制品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1)豆浆和豆浆制品:用未凝固的豆浆制成,如豆浆、腐衣、腐竹等;(2)豆脑制品:用点卤凝固后的豆脑制成,如豆花、豆腐脑、豆腐、豆干、百叶等;(3)豆芽制品:成熟的豆粒在适合的条件下发芽形成的芽菜,如黄豆芽、绿豆芽、花生芽等;(4)其他豆制品:指其他的豆制品或用提取的大豆蛋白质人工制成的复制品等,如豆渣、红豆沙、绿豆沙、人造肉等。
1、油皮别名豆腐皮、豆腐衣、挑皮外形及特点将豆浆加热煮熟后再用小火煮浆浓缩,离火保持豆浆表面平静,豆浆表面逐渐凝固成薄膜,用长竹筷将薄膜揭起晾干,即成油皮。
色泽奶黄,有光泽,表面柔软不黏。
烹饪应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菜,还可以制作素鸡,素火腿等。
营养每100可油皮中含50.5克蛋白质,23.7克脂肪,15克碳水化合物。
2、腐衣和腐竹1)概念:腐衣和腐竹都是大豆磨浆烧煮后,将蛋白质上浮凝结而成的薄皮挑出后干制而成的豆制品。
腐衣是片张平摊晾干制成的,色泽奶黄,薄而透明,也叫豆腐皮、油皮。
腐竹则是湿片张卷成杆状烘干而成的制品,又叫支柱、甜竹。
2)应用:烹调前,要先用温水将其泡软。
腐衣和腐竹可单独烹调,也可与其他原料相配,适合多种烹调方法。
烧、制汤、煎炒,凉拌等。
此外,腐衣和腐竹还是制作仿荤菜肴的重要原料,可以制作素鸡、素鸭、素鹅,以及素火腿、素香肠等,有名的菜肴如干炸响铃、烧素鹅等。
3、豆腐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卤等程序制作而成的原料。
1)豆腐的分类:嫩豆腐又称“石膏豆腐”、“南豆腐”,多用石膏(硫酸钙)点制,含水量多,色泽洁白,质地细嫩,适于拌、烩、烧、制作汤羹等。
老豆腐又称“盐卤豆腐”、“北豆腐”,多用盐卤(氯化镁)点制,含水量较少,色泽白中略偏黄,质地比较粗老,适合煎、炸、酿以及制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