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摄食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38
§4.1、动物的食物与摄食呼吸和食品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不同点:呼吸作用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食物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能。
呼吸作用的意义:a.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为生物体合成其他物质,提供能量实验:燃烧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二、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主要存在于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食物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均衡膳食。
三、动物的摄食由于各种动物捕捉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他们的食性也多种多样。
所以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捕食器官:1、海葵:触手 2、昆虫:口器昆虫取食的器官叫口器,位于头部的下方和前端,口气的形态结构也变化多端。
虹吸式口器:蝶类咀嚼式口器:蝗虫嚼吸式口器:蜜蜂舐吸式口器:苍蝇刺吸式口器:蚊子3、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用滤过方式获得食物。
摄食-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一、摄食前的一般评价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属于适合摄食的状态。
3、意识水平:用GIaSgOWComaSCale等来评价意识状态,确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可进行清醒进食,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高级脑功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或智力水平有无问题.可采用不同量表进行分析。
二、摄食-吞咽功能评价1、口腔功能的观察:仔细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内知觉、味觉等。
2,吞咽功能的观察:不需要设备,在床边便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B.“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O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L可一口喝完,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HL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三、摄食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先行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速、食欲。
2、准备期: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
3、口腔期:吞送(量、方式、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4、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动物饲养中的饮食行为与消化生理动物的饲养与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食行为与消化生理对于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成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动物的饮食行为和消化生理对于科学饲养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饮食行为的特点动物的饮食行为是指动物在取食、摄食和排泄等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定行为。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各自特有的饮食行为特点。
1. 动物的取食行为动物的取食行为指的是动物为了获取食物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例如,草食动物主要通过低头啃咬的方式取食,而肉食动物则通过捕食、撕咬等方式来获取食物。
2. 动物的摄食行为动物的摄食行为指的是动物将食物送入口中,并进行摄食的过程。
例如,鸟类通过啄食的方式将食物送入嘴巴,反刍动物则通过反刍的过程将食物送入胃中。
3. 动物的排泄行为动物的排泄行为指的是动物将未被消化的食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行为。
例如,哺乳动物通过排泄器官将粪便排出体外,鸟类则通过粪便和尿液的分离排出代谢废物。
二、消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动物的消化系统是用于摄取、吸收和消化食物的器官系统,在不同动物种类中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1. 前端消化器官前端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和胃等器官,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取和初步消化。
例如,在草食动物中,口腔内的牙齿可以将植物的纤维素和细胞壁破碎,进而有利于后续消化的进行。
2. 中段消化器官中段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小肠和大肠,负责将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胃液和胆汁等消化液混合,通过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3. 后端消化器官后端消化器官包括胃肠道末端的结肠和直肠等器官,主要负责残余食物的水分吸收和排泄物的形成。
例如,在结肠中,残余的食物经过水分的吸收,形成固体的粪便,并最终通过直肠排出体外。
三、影响饮食行为与消化生理的因素动物的饮食行为和消化生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种、环境、饲养管理等。
1. 物种因素不同物种的动物对于食物的需求和消化能力存在差异。
中国水产科学 2012年1月, 19(1): 94-104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1-04-24; 修订日期: 2011-07-18.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776047); 973计划项目(2010CB428705).作者简介: 徐佳奕(1987−),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海洋浮游动物学研究. E-mail: jxxjy@ 通信作者: 徐兆礼,研究员. E-mail: xiaomin1957@DOI: 10.3724/SP.J.1118.2012.00094官井洋大黄鱼夏季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徐佳奕1,2, 陈佳杰2, 田丰歌1,2, 徐兆礼21. 厦门大学 海洋学系, 福建 厦门 361005;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90摘要: 2010年6月在福建省官井洋海域收集579尾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标本进行胃含物分析, 同步采集取样点附近水域浮游动物及张网样品, 比较大黄鱼胃含物种类与水域中生物种类组成的相似性。
结果表明: 大黄鱼食物种类共32种, 种类广泛。
大黄鱼主要摄食十足类(相对重要性指标百分比%IRI=49.14%)、鱼类(%IRI= 20.47%)、磷虾类(%IRI =18.31%)和糠虾类(%IRI =2.34%), 具有以游泳动物、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对象的肉食性摄食习性。
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 )(相对重要性指标IRI=976.10, %IRI=35.38%)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 )(IRI= 505.27, %IRI=18.31%)为大黄鱼食物组成中最重要的食物种类。
海区中, 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 占所有浮游动物总丰度的45.03%, 主要优势种为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 , 优势度Y =0.14)、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 , Y =0.09)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 Y =0.06); 张网渔获物共鉴定91种, 主要为细螯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蟳、双斑(Charybdis bimaculata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银鲳(Pampus argenteus )鮻和棱(Liza carinatus )。
为什么人类需要吃食物人类作为生物体,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和正常运转。
食物不仅提供能量,还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那么,为什么人类需要吃食物呢?首先,食物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能量是维持人体正常运作的基础。
人类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如呼吸、消化、运动、思考等,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被分解和代谢,产生能量供给人体使用。
如果长期不摄取食物,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导致虚弱、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其次,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
人体需要摄取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这些物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骨骼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矿物质是构成骨骼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膳食纤维则有助于消化道健康和预防疾病。
只有通过摄食,人体才能从食物中摄入这些必要的营养物质。
再次,食物具有满足人类味觉和社交需求的功能。
人类的味觉和食欲是多样化的,各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同时,食物也是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人类之间常常通过共进餐食物来加强感情、交流思想和传递文化。
因此,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要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食物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幸福感。
人们对于美食和美味的追求,使得各种美食文化和烹饪技艺得以繁荣发展。
食物的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口腹之欢。
对于很多人来说,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和放松的方式,能够增加生活乐趣和满足感。
因此,人类需要吃食物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幸福感。
综上所述,人类需要吃食物的原因包括提供能量、提供营养物质、满足味觉和社交需求,以及增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食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作,也与人类的情感和文化紧密相连。
因此,饮食与人类的需要和幸福感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