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吴东红,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

E-mail:hwzy@https://www.doczj.com/doc/4f11940333.html,

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

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

1.1 依恋风格的界定

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种。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家Ainsworth用的即是依恋类型将婴儿区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描述的是一种类型的个体与另一种类型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

“依恋模式”(attachment patterns)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中但是不常用,只是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中共对自我和他人模式的表征后划分的各种不同模式而已。也就是说不同的表征有其相应的标准样式。

在本文中最多的采用的个性与社会化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依恋风格的概念:“期望、需要、情感、情绪调节策略以及由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历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行为的系统模式”,强调的是作为依恋行为倾向的表现。

1.2 依恋风格的稳定性

无论是用何种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都证明早期依恋风格的形成对个体后期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依恋风格是怎样稳定的保持下来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而且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儿期拓展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期,也必然会涉及到依恋风格的稳定性之说。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依恋的稳定性存在两种观点,心理学家Fraley(2002)对其做了元分析和模型验证[18]。

首先是“原型说”(Prototype Perspective)认为早期经验的依恋表征会长期的保留下来并且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对依恋行为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和弗洛伊德(1940)的观点——孩子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是其随后生命阶段依恋关系的原型。原型说还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作为非语言性的表征,信息加工过程的“规则”以及行为策略会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着高度一致性,早期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和信念会在将来的生活中持续使用,而且在原型说中还认为早期依恋关系的原型还会在个体新的经历环境中被激活,还会有助于这些人际交往的质量,同时这些交往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依恋关系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恋稳定性的模型是完美的。

另一个关于依恋稳定性的观点是“修正说”(Revisionist Perspective),其观点认为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是根据新的经历、经验而被影响和改变的,因此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后期生活中的依恋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对依恋的表征不断的被新经验修正,成人阶段早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更不可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但是经过Fraley等人(2002)对其建立数学模型后的追踪研究的元分析认为依恋的发展变化是与“原型说”的推断更为拟合的,从而认为婴儿期与成人期的依恋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原型说更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也是完全符合Bowlby(1982,1988)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解释的,他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又称为心理表征模式,这是一套认知结构,并被整合到其人格中,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影响[3]。这种心理表征可以用于解释早期经历对随后行为与发展的影响,同时心理表征可以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个体的客观看法与经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主观经历特征就能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发展[4]。这也就涉及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功能框架,即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看作是使得人们了解他们经验和帮助他们个人需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一个当与依恋有关的事件发生时在记忆中被激活的非常易接近的认知结构,一旦被激活也就肯定会直接影响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唤醒。接着这些影响又很有可能被伴随着情绪反应的对情境的认知有影响,进而塑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旦对事件的认知确定了,那么情绪反应和行为也就被决定了[5]。而个体对事件的心理表征或认知模式是稳定的,那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其依恋风格也就被稳定下来了。Donald ,Bouthillier,

Danielle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被认为会引导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和情绪调节行为以增加以后在交往中的社会适应,而且这些早期经历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在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和认知组织形式,而且如果不被特殊事件改变的话,在其一生中都是相对稳定的,在婚姻关系中也会影响亲密关系中的情绪调节[6,7]。

2.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adjustment)

依恋风格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那么它的存在就必然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这其中就免不了讨论到社会适应问题。那么怎样才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社会适应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心理健康起作用的呢?我们从一个新的心理学视角——与依恋风格的关系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目前对于社会适应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相应的评估角度也有不同的侧重,主要有进化论的观点:强调在社会适应上人类对动物的继承性和发展,也强调人类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质;有特质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格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行为特征的决定作用;有智力心理学的观点,是从社会能力概念出发考查社会适应的;还有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观点则从人们所面临的适应情境和适应问题出发,将社会适应分为一般的生活适应和应激环境中的应对过程,强调人们在社会适应情境中处理适应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国内所形成的有关理论是陈建文等人(2001)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三个方面加以研究的[9,10]。

尽管以上这些观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其基本的结论都是承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的,而且对于社会适应的指标上也都是采用多个指标。大多数人都将社会适应只是看作人际关系的适应,这是狭义的观点,这也就将情绪适应从中划分出来,而实际上情绪适应亦是通过情绪调节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其中人际关系也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和社会适应的研究相契合的,所以一般指标均涉及到了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

2.1 与依恋风格相关的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研究

在社会适应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行为适应,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它更多的体现在社会适应的方式上,这种适应方式具体到各种指标上就是个体定向行为上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及职业适应和社会定向角度上的社会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及应激情境适应。而情绪适应也使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情绪在个体的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适当的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适应与发展,而个体一旦处于情绪失调状态,就会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从而诱发各种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外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攻击、破坏行为以及多动症等)及内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这同样也是困扰人们的主要情绪障碍)。现存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依恋风格与行为适应及情绪适应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鉴于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所以依恋风格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分别加以论述。

2.1.1 早期依恋风格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的影响

在儿童及青少年期的社会适应中,占主要地位的就是学习适应、社会认同感、人际关系

适应以及社会技能和归因方式和情绪适应上。

Moore.S, Leung..C(2002)认为学习适应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成绩的满意度以及在新的环境中解决学校、家庭和生活事件的能力,体现在学校生活中即是每天经历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特别是同伴关系)的处理,这都是社会适应方式的体现。他们得出结论:利用当前关系问卷和关系访谈法测得的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感到更大的满意度,更少的面对生活事件的压力和更少的在同伴关系中体验到孤独感(与过度反应和冷漠型个体相比),而且安全型个体也是能更正确而理智的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事情,而且作为生活平衡的一个方面,从而有更好的人格发展。

在对社会认同感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做了自我认同与依恋风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Korger,2000),而且是与适应有关的(Waterman,1992),自我同一感被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同一性达成、同一性混淆、排他型和延缓型。从依恋的角度来看,理论上认为而且也有实证研究证明,青少年时期的适应是与婴儿期的安全型依恋以及目前的安全型依恋组织有关的(Kobak&Sceery)。很显然青少年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和依恋安全性有关的。虽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作为测量社会适应的工具,并不是婴儿期依恋风格的直接结果,但是从早期的依恋模式到后期的情绪调节或适应中,依恋行为在情绪调节的水平上有其连续性。Marcia(1989)提出利用AAI测得的安全型依恋会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因为青少年在探索他或她周围的新环境时会有一个安全基地,而且可以在家庭中讨论他们的经历和态度,相反,他认为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少的会去探索周围环境而且会导致同一性混淆(如果依恋风格为回避/冷漠型时)或排他型(如果依恋风格为不安全/矛盾型时)。而且利用AAI测量依恋风格时还发现安全型AAI分类与自我同一感相联系,而冷漠型AAI分类和同一性混淆相联系(Zimmermann,Gliwitzky&Beeker,1992, Zimmermann,2000)。而自我认同感是与过度反应的AAI没有关系的[11]。但也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没有显著的差异。Korger(1985)以及Korger和Haslette(1988)发现四种认同水平间的亲子依恋没有差异。Matos,Barbosa,DeAlmeida和Cosra(1999)报告四种认同状态中的三种在依恋风格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有研究者认为,自我认同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亲子关系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方面有影响,并不是对所有方面的自我认同都产生影响。

对于人际环境的适应则主要体现在学校中同伴关系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这是社会适应中最重要的部分。早期利用陌生情境法测的为安全依恋风格的婴儿其青少年期比其他依恋风格的同龄人有更强的友谊群体,而且与他们的约会对象有更亲密和稳定的关系。安全型个体对其同伴有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理解及正确的期待,认为他人是可得的和支持性的,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的依恋个体可能会在与同伴的关系中带来更多的问题,对同伴的不信任和过度的抱怨,会有更不好的人际关系[6]。而且在对中国样本的研究中也有对于依恋风格与人际适应关系的研究(例如,Ka-on Man&P.Nicholas Hamid,1998)。他们从社会心理学中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积极和消极地内部表征的基础上通过依恋风格问卷(ASI)指出有消极的自我模式的两组——过度反应型和恐惧型个体表现出了相似的不安全的人际交往,他们有着高水平的人际交往困扰。恐惧/回避型个体表现出了一个与内向型问题的积极相关,而冷漠/回避型的个体则是过于冷酷的,他似乎完全忽视他人的重要性,因此也就维持了高自尊。而安全型个体比其他类型的个体报告了更少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且与他人形成重要的安全型依恋风格[8]。

而对于应激情境适应与依恋风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体现在社会技能和归因方式上。其中社会技能是社会适应中心理结构心理能量的一方面,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采取有效地应对

策略,应对压力解决问题。Susan Moore ,Cynthia Leung(2002)的研究表明利用同伴关系问卷测得的早期的依恋是与小学和中学的社会技能相联系的[6]。也有理论学家认为依恋的工作模型为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将社会技能划分为多个成分:社会/情绪控制、社会/情绪表现性、社会/情绪敏感性来研究与依恋风格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当前关系访谈为安全型依恋与社会技能之间有较平衡的关系,基本上是社会技能的各个方面按比例地分配于安全依恋风格之中。而对于不安全依恋风格与社会技能方面则有着诸多地不平衡之处。在恐惧型个体中,每个成分都是有缺失的;而在冷漠型和过度反应型个体中各部分的比例有明显的失衡;过多的社会控制导致个体冷漠和恐惧的风格等。只有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才有较高的较平衡的社会技能各成分的分配,以使个体更好的发展[12]。

在一项对葡萄牙人样本的研究中,.Moreira.J.M, Bernardes.S等人(1998)考查了其社会技能和成人依恋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利用EPI测得的安全型依恋个体比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个体有更多的社会技能,而回避型个体又比焦虑/矛盾型个体在社会能力的评价上更积极。但是在社会需求上所有的依恋风格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最需求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在这个量表上得了最低分,表明依恋风格的选择并非来自于社会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回避型个体在这个量表上得了最高分,是和这种类型的个体有更多的防御性有关的。这个和前人的研究有些出入,值得再做研究[13]。

而对于归因方式的研究则只有对学校中教室里发生的事件的归因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表明,安全型和冷漠型个体对重要成功事件的归因更多的是其自身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归因,而且认为对成功事件的归因要比对失败事件的归因重要。而过度反应型个体对成功和失败事件的归因只在内部和稳定性的归因上有显著的差异,而恐惧型的个体无论是在内部稳定性还是普遍性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是因为安全型个体和冷漠型个体有对自己积极的工作模式使得他们对失败事件的归因很少会归因于内部的因素(与过度反应型相比)。而冷漠型个体对他人又有消极的期待,更多的认同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在与安全型依恋风格相比时又对失败事件的归因更多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安全型个体对自我和他人都有积极的期待,所以在面对失败的事件时更能开放的接受外界信息并能够现实的看待失败事件,所以安全型个体更能公平的对待失败事件。而过度反应型个体则不然,他们对失败的事件更多的归因于自己内部的原因而且对自我极度的消极认知也使得他们的自尊很低[8]。

在行为适应不良的研究中主要就是指的那些外化的问题行为,如攻击、破坏行为以及多动症等。Karlen Lyons-Ruth(2003)的研究表明:利用AAI测得的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学前期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而不安全/矛盾型儿童比同龄期安全型儿童有更多的抱怨,而且更容易有挫败感。而在学步期儿童中焦虑/矛盾型个体在与其同龄人交往中有更少的社会技能,而且老师认为他们比安全型儿童更有依赖性、紧张和恐惧[14]。而且有研究认为混乱型依恋行为是后期社会分裂行为症状的预兆,而且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能部分的解释后期创伤后造成的分裂行为[15]。

2.1.2 早期依恋风格对成人社会适应的影响

在对成人社会适应的影响上则主要体现在婚恋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中的内化问题行为,如抑郁、孤独感、焦虑和恐惧等。在依恋风格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孤独感的产生可能出现在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或者学校中的同伴关系中(例如,Susan Moore,Cynthia Leung,2002;)。对于孤独感与依恋风格的研究已有许多一致性的结论,表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婚姻关系中均有较少的孤独感,因为他们能够很好的与身

边的人交流,而恐惧型的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关系中均会体会到较多的孤独感;过度反应型个体在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而冷漠型个体在社会关系中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12]。另外一项对于婚恋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依恋与孤独感成显著的负相关,过度反应型以及冷漠型、恐惧型都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这也是与依恋理论相一致的[6]。

而对于抑郁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与依恋对象的消极相互作用在成年期形成了一个社会/亲密关系及自我认知模板中的作用(例如,David C.Zuroff等1995;Thomas Styron等,1997)。而最近Barbara Murphy等人(1997)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消极表征是不是会导致抑郁的出现。研究表明无论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表征如何,对自我模式的消极表征都是与抑郁相关的,也就是说抑郁的得分明显的与恐惧型、过度反应型是正相关的,是Bartholomew&Horowitz(1991)整合了Bowlby(1973)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式: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表征上提出来的。研究发现抑郁与非抑郁群体的群分是根据自我表征而非对他人的心理表征。也就使得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的个体有着较高的抑郁得分,因为他们对自我的表征都是消极的,而安全型个体对自我表征是积极的,所以抑郁得分也就低,而冷漠型个体亦是如此[16]。

自尊心是社会适应中心理结构的一个成分,即对自己存在于某个社会位置及价值的积极信念和情感体验。高自尊者相信,面对所处的社会情境,他们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应该能得到社会的重视。Ka-on M& Nicholas.P.H. (1998)的研究证明依恋风格与自尊有明显的相关。他们认为,自尊和依恋风格都是建立在个体对他们自己如何感觉和认知的基础上的[8]。研究表明,利用依恋关系问卷测得的安全型个体的自尊是最高的,其次是冷漠型个体、恐惧型个体,最低的是过度反应型个体。而且冷漠型个体的自尊均高于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安全型个体本身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且在亲密关系中对亲近感到舒服,因此相应的就比不安全依恋个体的自尊水平高。而冷漠型个体虽然是不安全依恋而且因为对他人的消极期待而回避与别人的亲近,他们通过防御性的对他人亲近的否定和对独立的重要性的强调,而维持他们高的自我价值感,所以冷漠型的个体比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而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的个体都依赖于他人对自己价值的评价,因此自尊水平比较低。而且Bartholomew(1990; Bartholomew&Horowitz,1991)也提出安全型个体是建立在对自我和他人积极认知基础上的,而且有较高的自尊和对他人良好的信任。而过度反应的个体对自我有消极的认知,对他人有积极的期待,导致了过分依赖他人而使自己自尊降低。对自我和他人有消极的认知并且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和回避的恐惧型个体有较低的自尊;而冷漠型个体则有着较高的自尊,因为他们对自我的看法是积极的,只是对他人的作用忽视了[12]。这是与前面的观点一致的。而实际上对于自尊和归因方式与依恋风格关系的研究中是有交互作用存在的。

2.2 情绪调节与依恋风格

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情绪适应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社会适应不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情绪调节,而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所使用的情绪调节方式亦会有不同,特别是对负性情绪如焦虑、愤怒、过度悲伤等的调节,个体的依恋风格在其中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在对依恋风格与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的研究上,主要是对于Bowlby和Ainsworth关于面临恐怖和压力时人是需要一个“安全基地”的重要观点的支持。在Shaver等的研究中他们认

为:根据Bowlby(1973)的研究,当个体有需要时,与依恋对象的易获得和有积极的反馈交往助长了个体的安全依恋感,它包括在恐怖情境中可获得他人帮助的积极期望,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且增强了做为条件环境的有效手段在寻求接近和支持方面的信心。Bowlby(1982/1969;1973)的研究中提到在很多的场合,有安全感历史的成人保持着与依恋对象的接近,最后会被保护、被支持以及痛苦的减轻,而且他们极有可能在被威胁或吓倒的时候向他人求助,这是遵循Waters H.,Ridriguez和Ridgeway(1988)的“安全基地”的。这个假设是三种主要的情绪条件倾向组成的:承认并表露悲伤,参与解决问题,寻求支持。安全型的个体可能在与依恋对象的积极交往中能过获得他人积极的反馈,并且能够承认并表露悲伤,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常常能减轻悲伤并消除问题和障碍,而且认为向他人寻求支持是一项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鉴于情绪调节更多的出现在各种压力情境下,许多的实验研究也是做这方面的相关证明,而且表明在面对令人害怕的情境时,安全依恋的个体持有积极乐观的观念,他们更少的用恐惧的词来评价各类压力事件,并且都认为对自己处理悲伤事件的能力持有更乐观的期望。而过度反应性个体在处理压力事件时倾向于陷入对自己的消极想法的悲伤沉思中,而且会自动的把消极情绪从一个回忆起的事件扩展到另一个事件中,他们没有能力调节消极情绪记忆。回避型个体在认知和行为上使自己远离悲伤源,会自动的对痛苦的想法和记忆排斥,心理系统的隔离以及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应不一致。

那么在面对具体的压力情境时,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都有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呢?在对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恐惧与焦虑源——死亡事件的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个体在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死亡事件时,因为对死亡事件的回忆而引导安全型个体更愿意参与社会交往,以更积极的词评价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报告出了较少的关于注射的焦虑。还有Mikulincer和Florian(2000)的研究发现,当无法解决不可解决的死亡问题时,安全依恋的个体会用一种转化了的处理策略——这使他们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以及参与到创造性的以成长为定向的活动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死后他们的后代还是存在的。而过度反应型个体则对事件保持高焦虑,一旦有任何可能是消极事件的发生,例如离异,则他们更易把对离异的回忆与死亡相联系。而回避型个体运用的策略之一是从一开始就把悲伤材料从注意和记忆中排除,他们能很好的停止对可能的压力事件的想象[1]。

在早期婚恋关系中,研究情绪调节在夫妻双方中冲突时的作用。根据依恋理论的两个研究取向都取得了对于成人的依恋风格和情绪调节在冲突的相互作用中相似的预测值。冲突在伴侣之间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在调节他们的焦虑中,成年人会利用沟通策略来反应他们的依恋风格。所以有着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在冲突中会以直接而一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关心,而且会承认他们的伴侣。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个体会从冲突以及与依恋有关的话题争论中转移注意力,表现出低水平的对他们伴侣的支持和有效的讨论技巧,而且在焦虑中表现出低水平的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但是这样做后,他们的冲突会升级并且会有更差的解决方式。

总的来说,利用各种类型的测量方法对情绪调节的行为方式表现出了较好的预测效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和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相比,安全型依恋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会向伴侣寻求更多的支持,而且更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以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相似的,在他们的关系中报告有高水平安全感的配偶比那些不安全的配偶在冲突解决中会以更富建设性的方法调节他们的情绪。同样,有着安全型依恋的女性比矛盾型依恋的女性在冲突行为中表现出了更少的焦虑和更少的消极行为,而且安全型依恋的男性比回避型依恋的男性表现出了更多的温暖和支持[7]。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的研究来说,有着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比,在冲突的过程中对伴侣的抱怨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对他们伴侣的焦虑有更多的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表现出了对伴侣更多的可得性。同样在后面的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女性比不安全依恋的女性能从他们的伴侣那边得到更好的调节策略。在对他们配偶和孩子的三段式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安全型依恋的丈夫比不安全型依恋的丈夫表现出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和更少的冲突行为。和过度反应型个体相比,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在和她们孩子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更少的焦虑和对谈话过程更少的控制。

3. 研究意义与展望

虽然我们对于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关系论述,但是还是存在许多并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研究的内容上讲。第一,从依恋风格角度,目前的研究中只涉及到了有序的依恋风格,而实际上还存在一种非常重要的依恋风格——混乱型依恋,这种依恋风格的个体对社会适应及情绪健康的影响相当重要,甚至说主要的情绪障碍基本上都是由混乱型依恋风格导致的,这是必须要考虑的。第二,社会适应方面也有并未达成一致的,从社会适应定义的界定到适应指标上都是有争议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各个学派的代表性观点都有局限,在将来的研究中首先就要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作界定,并做出系统的分析。第三,情绪调节相对来说更具争议性,将情绪调节作为一种科学建构的效度本身就不确定,而且对它的界定和检验的过程更是难上加难,如何理解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四,对依恋风格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我们是将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是否合适,应如何更好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从测量方法上讲。第一,主要是临床和发展研究者们假设自我报告法似乎只抓住了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的一部分,不能了解AAI所揭示的深层的心理机制,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运用AAI的研究者们都没有使用其它严格的实验过程和测量(例如语义启动、情感启动、反应时、心理记录等)来验证依恋系统工作过程的一般假设。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试图去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能够弥补这个方面的缺陷。第二,现有对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中认为常使用的方法大多为观察法,在与依恋风格想结合的研究中,如何区分依恋行为和情绪调节行为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确定是如何影响到调节策略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社会适应的,所以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也是要找到一个更好的研究方法。第三,正确的使用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Shaver,P .R.,Mikiulincer,M.(2000):Attachment-related psychodynamics.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V ol.4.(focus on pp3-23 only)

[2]吴薇莉,张伟,刘协和.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4):536-538.

[3]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No.3

[4]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讨论.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29-639.

[5]Collin N, Allard L.M.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he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M.B.Brewer,M.Hewstone(Eds.).Social cogn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75-101.

[6] Moore.S ., Leung.C. Young people’s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2,25:243-255.

[7] Bouthillier, D , Julien. D, Dube. M etal .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dult Attachment Measures in Relation to Emotion Regulation Behaviors in Marit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V ol,9,No.4.

[8]Ka-on Man, Nicholas P.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Prototypes, Self-esteem, Londliness and Casual Attributions in Chinese Trainee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V ol,24,No.3pp:357-371.

[9]陈建文,王滔.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V ol.30,No.3.

[10] 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V ol,2. No.4.

[11]Peter Zimmermann& Fabienne Becker-Stoll.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during adolescence: the influence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2,25,107-124.

[12]Enrico DiTommaso,Cyndi Brannen-McNulty,Lynda Ross,Melissa Burgess. Attachment styles, social skills and loneliness in young adul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35,303-312.

[13].Moreira.J M, Bernardes.S, Andrez. M,etal. Social competence, personality an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 a Portuguese samp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V ol.24.No.4,pp:565-570.

[14] Burgess.K.,J.Marshall.B.,P,Rubin,K.H,etal. Infant attachment and temperament as predictors of subsequent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cardiac physiolog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3,44:6,pp:819-831. [15] Lyons-Ruth.K. Dissociation and the parent-infant dialogue: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from attach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2003.

[16] Murphy .B & Bates.G.W..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7,V ol.22.No.6,pp.835-844.

[17]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18] Fraley.R.C.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6, (2):123-129

[19]Cole.P.M,Martin.S.E,Dennis.T.A. Emotion Regulation as a Scientific Construct: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2004,75(2):317-333

The Relationship of Attachment Style and Socia Adaptation

Wu Donghong, Wang Zhengy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defines attachment style and reviews 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theory, then w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ntegrate the attachment style and behavioral adaptation, emotional adaptation, which are the two aspects of social adaptation . We also give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se studies. Because emotional maladaption can induce problem behaviors, so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ttachment style,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is area. Keywords: attachment style, internal working model, social adaptation, behavioral adaptation, emotional adaptation, emotion regulation

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第三讲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一、什么是亲密关系 1、什么是亲密 是无话不谈? 是允许身体接触? 是彼此懂得和理解?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关系和归属感 2、什么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人类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归属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关系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狭义的亲密关系:特指异性间,例如夫妻、伴侣、恋人等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亲密关系: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如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 二、为什么人类需要亲密关系 1、人是关系的动物: 我们与陌生人和其他人的互动都很重要 事实上,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本性之一 2、归属感的满足: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 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3、亲密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关注两种伴侣:朋友、爱人关系 他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在了解、关系、信赖、互动、信任、承诺这六个方面与其他的关系有所不同 4、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四个特点: (1)亲密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强烈的(对彼此都有显著影响) 有一项特别的研究表明;两组背景相同的男性、女性离婚后,如果没有再婚,平均女性寿命减少2年,男性减少9年 那些单身者中,男性报告比女性的孤独感更深,婚姻使男性摆脱孤独感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男性在离婚后会更快再婚 (2)经常的(经常影响彼此) (3)多元的(影响彼此的方方面面) (4)持久的(影响彼此很长时间) 5、还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特点: 持久的行为上的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对所有年龄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6、亲密关系的形成: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含计分和分类依恋类型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含计分) 0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2.我担心我会被抛弃;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3.我觉得跟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 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4.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5.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我自己在退缩;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6.我担心恋人不会象我关心他(/她)那样地关心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7.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觉得不自在;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8.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9.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1.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会退缩不前;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2.我常常想与恋人形影不离,但有时这样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3.当恋人跟我过分亲密的时候,我会感到内心紧张;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4.我担心一个人独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5.我愿意把我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诉恋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6.我想跟恋人非常亲密的愿望,有时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7.我试图避免与恋人变得太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8.我需要我的恋人一再地保证他/她是爱我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9.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恋人亲近;(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0.我觉得自己在要求恋人把更多的感觉,以及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表现出来;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1.我发现让我依赖恋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2.我并不是常常担心被恋人抛弃;(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3.我倾向于不跟恋人过分亲密;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4.如果我无法得到恋人的注意和关心,我会心烦意乱或者生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5.我跟恋人什么事情都讲;(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6.我发现恋人并不愿意象我所想的那样跟我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7.我经常与恋人讨论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关心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8.如果我还没有恋人的话,我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9.我觉得依赖恋人是很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0.如果恋人不能象我所希望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会感到灰心丧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1.我并不在意从恋人那里寻找安慰,听取劝告,得到帮助;(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2.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恋人却不在我身边,我会感到沮丧;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3.在需要的时候,我向恋人求助,是很有用的;(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5.我会在很多事情上向恋人求助,包括寻求安慰和得到承诺;(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https://www.doczj.com/doc/4f11940333.html,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525心理网 具体来说,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时,我们会产生接近TA的愿望(与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倾向于求助于TA,并且感受到被TA 支持着去探索种种新事物。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亲爱的同学: 以下陈述与你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有关.如果你尚未有恋爱经历,请根据与你亲近的朋友的交往情况作答.每一个陈述有七种选择,即(1)“非常不赞成”(2)“比较不赞成”(3)“有点不赞成”(4)“不确定”(5)“有点赞成”(6)“比较赞成”和(7)“非常赞成”.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条目后的相应数字上打勾.请不要漏答或不答,请放心作答,测试结果完全保密。 7 题目非 常 不 赞 成 比 较 不 赞 成 有 点 不 赞 成 不 确 定 有 点 赞 成 比 较 赞 成 非 常 赞 成

0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 1 2 3 4 5 6 7 02我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03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 1 2 3 4 5 6 7 04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 1 2 3 4 5 6 7 0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1 2 3 4 5 6 7 06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1 2 3 4 5 6 7 07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08我非常担心会失去我的恋人。 1 2 3 4 5 6 7 09当我对恋人敞开心扉时,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他(她)的感情一样强烈。 1 2 3 4 5 6 7 11我想亲近我的恋人,但我又总是退缩。 1 2 3 4 5 6 7 12我经常有想要与恋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但这常常会把他(她)吓跑。 1 2 3 4 5 6 7 13当恋人与我太近时,我会紧张。 1 2 3 4 5 6 7 14我容怕一个人独处。 1 2 3 4 5 6 7 15和恋人分享我的个人感受和想法时,我感到很舒服。 1 2 3 4 5 6 7 16我想与人亲近的强烈欲望有时会把人们给吓跑。 1 2 3 4 5 6 7 17我尽量避免与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18我需要大量被恋人所爱的保证,这样我才感到安心。 1 2 3 4 5 6 7 19我感到与恋人亲近是比较容易的。 1 2 3 4 5 6 7 20我感到我有时会强迫恋人对我表示出更多的情感和责任。 1 2 3 44 5 6 7 21我感到要让我依赖恋人是很困难的。 1 2 3 4 5 6 7 22我并不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23我不喜欢和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24如果我不能使恋人对我感兴趣,我就会感到不安或生气。 1 2 3 4 5 6 7 25我与恋人无所不谈。 1 2 3 4 5 6 7 26我感到恋人不像我想要亲近她(他)那样的来亲近我。 1 2 3 4 5 6 7 27我通常和我的恋人探讨我的问题和担忧。 1 2 3 4 5 6 7 28当我不与他人交往时,我就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全。 1 2 3 4 5 6 7 29我感觉依赖人很舒服。 1 2 3 4 5 6 7 30当恋人不像我想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1我不介意向恋人寻求安慰、建议和帮助。 1 2 3 4 5 6 7 32如果我需要恋人但他(她)却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3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向恋人求助是有用的。 1 2 3 4 5 6 7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 1 2 3 4 5 6 7 35我会因为许多事向恋人寻求帮助,包括安慰和宽心。 1 2 3 4 5 6 7 36当恋人有一段时间不在我身边度过时,我会感到很愤怒。 1 2 3 4 5 6 7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人们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恋爱时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生命状态、信仰生活和整个人生,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感到爱与信任,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她)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留下不受欢迎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受任何人欢迎,这一心理暗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根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作过一个有关依恋类型对成人爱情婚姻关系影响的调查,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者的爱情关系维持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回避型依恋者的爱情却大多不超过6年,抵抗型依恋者承认他们的爱情很少有多于5年的。 ·安全型依恋: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因为这很少会发生;我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也有价值;我值得信任,你也值得信任”。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不会要求对方和自己一致,反而给对方空间,让对方做自己;在冲突和伤害中,不受威胁,能够原谅,能够施爱;使对方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得到医治和成长。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 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和不舒服,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他们、更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回应;甚至是在爱侣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中,有时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不安全型依恋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没有价值;我行,你不行;人都不可靠,只能靠自己。”并由此发展出虚假的自尊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是无缺点的。 在亲密关系中:对自己的情绪没有什么了解,对别人的情绪也不了解;对东西比对人更加地的有兴趣(人不能带来安全感,是不可信任的);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很难与人产生亲密感,常常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对亲密关系实际的需要,并可能会以不需要投入情感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快乐感,如:酗酒、吸毒和性泛滥。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吴东红,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 E-mail:hwzy@https://www.doczj.com/doc/4f11940333.html, 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 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 1.1 依恋风格的界定 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种。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 一、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 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 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有 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 为什么你不能长久地保持一段 亲密关系?最新研究发现在亲 密关系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 自己的“依恋类型”预先决定 的。 识别出自己是“回避型的 人”、“焦虑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不管是刚刚开始约会的人还是结婚已40几年的人-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类型里。了解你属于哪个类型,你就可以以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身边周围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单身,正在寻找爱情,那么了解“依恋类型”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伴侣;或者,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亲密关系,这也会有助于你理解你在关系中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管你现在是何种状态,你将开始经历改变,向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行改变。 依恋理论的根据是人们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尽管我们生活在推崇独立的文化氛围里,但是真理胜过一切:人们发现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生活地更健康、寿命更长。 靠近某个特殊的人的需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大脑有个叫作“依恋系统”的生物机制,它包含情绪和行为,他们会确保我们能和爱人紧密呆在一起。 依恋系统向我们解释了当一个孩子和他/她的妈妈分开,为什么会变得紧张不安、发狂地到处找妈妈或者无休止地大哭,直到妈妈回到他/她身边。这个依恋系统也说明了我们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方式。 然而尽管我们都拥有这种依恋需要,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依恋类型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成人依恋类型对研究生恋爱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生依恋与恋爱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测量问卷——关系问卷(RQ)和李归同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RST)对在校的291名研究生的依恋类型和恋爱关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研究生中,安全型依恋的被试,恋爱关系关系满意度较高,而轻视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成人依恋恋爱关系满意度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1 引言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连接,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提出的。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婴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依恋理论的奠基人Bowlby坚持认为依恋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在个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存在个体差异。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Hazan和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Bartholomew和Horowitz根据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维度,两两结合产生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害怕型。 大量的研究(Brennan&Shaver&1995;Collin,1996;Collins&Read,1990;Simpsm,1990)发现,依恋类型部分地可以预测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感觉、思想和行为。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在我国成人依恋对恋爱质量的影响。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石河子大学1—3年级在校研究生为被试,有效被试291名。男生120人(41%),女生171人(59%);正在恋爱中的人225人(77%),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人66人(23%)。 2.2 测量工具 2.2.1 成人依恋问卷:包括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两部分。关系问卷包括四段短文,分别描述四种依恋类型,要求被试从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采用的是李归同修订的,该量表有36个项目,其中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回避,另外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焦虑。 2.2.2 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采用的是Andrew N. Williams编制的关系满意度问卷,共7个项目,采用的是5点记分。 2.3 统计方法 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1.5,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结果 3.1 成人依恋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291名研究生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依恋类型上安全型有150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摘要】:依恋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阐述了儿童的依恋类型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儿童;依恋类型;影响因素 1、引言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是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1]。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4]。 2、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思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1978)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见下表),这一程序用于10-24个月的儿童,因为这时是婴儿表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5] 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按照此法进行检测,安斯沃思把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A型:回避型(20%),B型:安全型(60%-65%),C型:矛盾型(15%),三种类型的行为特征如下: 2.1 安全型(B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同时时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寻求母亲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为不安,有的甚至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 也许我们和亲密伴侣在相处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愉快,也许你要的是亲密,如胶似漆的缠绵,而你的伴侣却恰恰希望仍旧像自己当初那样自由自在,不受约束,那么你们就会出现依恋类型的不匹配。当痴迷性的人爱上了疏离型的人时,,痴迷型的人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为对方的过分依赖而烦恼。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对其主要抚养着(通常为母亲)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普遍认为,只要婴儿饥饿、尿床或者受到惊吓,来自母亲的安抚就会如约而至,婴儿总能在需要的时候享受到母亲的呵护和照料,因此这类小宝宝就会比较容易信任别人,可以舒心的依赖别人,并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安全和友善。结果,这些儿童就会发展处安全型依恋,他们快乐地与别人交往,并且很容易发展处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如果,婴儿无法预料自己在需要照料的时候将会得到怎样的待见,有时母亲会悉心呵护,有时又烦躁焦虑,有时甚至不出现,这些小孩就容易对他们产生焦虑、复杂的感情,这样的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主要抚养着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照顾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最后一种婴儿的抚养着在照顾孩子时,总是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他他人靠不住,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总是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这些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早期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到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第一种是安全型,和儿童的安全型完全相同。第二种是痴迷性,是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这类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依赖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分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恐惧型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吉利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别人喜欢他们,但是更担心自己会因此离不开别人。相反,疏离型的人认为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互相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力更生,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但是,我们的依恋类型并不总是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的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儿童心理学》依恋的类型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儿童的依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不断地反映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依恋类型对情侣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

心理学研究进展——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 专业:应用心理学1班 姓名:陈威宇 学号:2013年4月4日00510999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 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不和其他人建立关系。这些和他人的种种关系中,有一种关系是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对我们的人格健全及人生的长足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亲密关系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事件。而在这样重要的一段关系里面,却有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着关系的稳定,每一段的亲密关系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突、矛盾与挑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冲突解决的研究就非常必要了。 所谓亲密关系,有四个主要的特点:关系双方的人际距离十分近,伴侣之间的社会距离很小并涉及到了双方的“个人隐私区”;伴侣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通过直觉理解对方;关系双方是彼此依存的,伴侣的行为使双方有高度相互依赖的感觉;关系双方有高度的亲密感,伴侣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永远在一起或至少很长时间在一起,有高度的亲密感,并且双方都不会轻易用他人来代替对方。由于亲密关系的这四个特点,极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一种依恋的基础之上,这说明亲密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依恋关系的建立。每一段赤诚的亲密关系当中,都有着一段强烈的依恋。正是因为情侣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重大影响。从幼儿开始就有的和母亲的依恋,到成人之后与伴侣建立的依恋。依恋的类型与亲密关系的稳定及健康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要研究亲密关系,那么成人依恋是必不可少的。 依恋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它可以描述为儿章渴望和需要与某个个体保持长期的、持续的亲近,以获得安全和舒适的一种情感连接,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人生经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成人依恋则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而异性配对关系则是成人依恋的主要形式。 成人的依恋其实和儿童的依恋有很大的相同点,儿童时期的依恋类型,也常常就是成人之后的依恋类型,也就是儿童时期的依恋的经历,通过依恋的这样一种形式,到了成人之后,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即影响到我们的亲密关系。因此,亲密关系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依恋的延续与发展。通过亲密关系,可能延续儿时的依恋类型,同时,在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中,由于人生经历及人格特质的不断成长和成熟,亲密关系也是一个治愈、矫正过去的不健康的依恋的大好机会。所以,在很多的情侣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矛盾。而这些矛盾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由于儿童时期不健康的依恋类型造成的。 根据安斯沃斯的陌生情景研究法得出的结论,依恋方式有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这三种依恋类型在亲密关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在面临同样的冲突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正决定了亲密关系的稳定、满意、健康的程度。 安全型:以信任、不担心被抛弃以及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受人喜欢为特征的依恋方式。和对方有着安全依恋关系的个体,有能力作为成人发展出成熟而持久的关系。这样的安全型是目前主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的人都属于这样一种类型。安全型的人在面对情侣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去处理解决。表现在安全型依恋的人对伴侣有一定的信任,并且相信伴侣不会轻易的离开自己,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对方着想。在亲密关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