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
- 格式:docx
- 大小:32.42 KB
- 文档页数:12
4.三袋麦子一、教学目标1.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迫不及待、兴奋”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表格及图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
3.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对三只小动物的做法发表评价,并谈谈自己的做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迫不及待、兴奋”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关键词对表现角色形象所起的作用。
2.借助表格及图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
难点: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三只小动物的不同做法发表评价,并谈谈自己的做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1.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
2.读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篇童话故事,是有关动物的童话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三袋麦子,学生齐读。
(二)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在《蒲公英》一课中,我们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知道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不相同。
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对比阅读和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看看这篇童话故事中又写了哪些角色,他们有怎样不同的表现。
自由朗读课文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3.根据提示,借助表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
环节二、实践——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学法引领,讲述“小猪的故事”1.自由读写小猪的两段话(第2段和第6段),圈画出表现小猪形象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交流:预设一:(1)抓住“开心地喊”及两个“!”,体会小猪的开心和贪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迫不及待”,进一步体会小猪的贪吃。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上“迫不及待”说句话。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胸有成竹,于是。
《三袋麦子》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干”,积累“迫不及待、憨厚可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3.理解故事的内涵,能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干”,积累“迫不及待、憨厚可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内涵,能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童话导入: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土地爷爷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什么礼物,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3.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朗读要求: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指读:棒馒迫磨舔堆获3.注音领读。
4.多音字识记:干干旱数日禾苗枯,干部群众不怕苦。
埋头苦干多打井,井水滋润干涸地。
5.学习新词:迫不及待憨厚可爱哈哈大笑透透风晒晒太阳舔了舔嘴唇用“迫不及待”说句子。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份新年礼物——一口袋麦子。
一起去看看它们吧……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局如何呢?预设:第一部分(1):故事开始:土地爷爷送麦子。
第二部分(2-4):故事发展: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5-9):故事结局:土地爷爷一年后来看望它们,看到了它们的处理结果,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2.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三袋麦子》教案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词语注解等(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 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2、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价小猪、小牛、小猴的?3、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语:小猪开心地喊、迫不及待(读出急迫的心情)。
小牛看了又看,心想(读好心理活动)小猴:全都2、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
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4 三袋麦子朗读课文课文知识点一、生字组词麦mài(麦芽、麦草、燕麦)礼lǐ(礼物、礼貌、礼让)粉fěn(粉笔、粉红、面粉)杂zá(杂志、杂草、复杂)防fáng(防止、防火、预防)霉méi(倒霉、发霉、霉湿)唇chún(嘴唇、红唇、下唇)仍réng(仍然、仍旧、仍就)谈tán(谈话、交谈、谈吐)二、多音字磨mó(磨炼磨刀石)mò(石磨磨面粉)迫pò(迫不及待强迫)pǎi(迫击炮)看kàn(看见看电视)kān(看守看家)秘mì(秘密神秘)bì(秘鲁)三、近义词保存——储存防止——阻止兴奋——高兴礼物——礼品节俭——节约金灿灿——黄灿灿四、反义词憨厚——狡猾聪明——愚蠢开心——伤心拜访——看望五、理解词语礼物:为了表示尊敬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泛指赠送的物品。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
憨厚:朴实厚道。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收获: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②取得的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战果等。
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
抚摸: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六、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小节)土地爷爷在快过年的时候各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口袋麦子做礼物。
第二部分(第2-4小节)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这三袋麦子的三种不同方式。
第三部分(第5-9小节)小猪、小牛和小猴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处理各自的那袋麦子,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七、句子解析1.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土地爷爷分别送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所以才有他们三个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三袋麦子,最后有三种不同的结果。
这为下文做了铺垫。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袋麦子一、教案背景此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机会种地,能不能种成好庄稼?》中的课文《三袋麦子》。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三袋麦子》的主题,培养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保护农业的意识。
2.练习朗读《三袋麦子》,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含义,学会表达个人对农业生产的看法。
2.掌握《三袋麦子》的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通过《三袋麦子》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
2.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教学方法1.导入: 让学生对《三袋麦子》的标题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世界。
2.阅读:采用小组阅读和个人朗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3.师生互动:教授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
4.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标题《三袋麦子》的含义,让学生从字面上看,猜测这个故事可能跟什么有关。
2.通过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大致理解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步骤二:阅读1.教师分组让学生一组一组地朗读故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
2.让学生再次朗读故事,注意停顿、语调等朗读技巧的运用。
步骤三:师生互动1.通过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问题如下:•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认为小文对三袋麦子的期望是什么?•你在故事中看到了哪些细节,是如何看出的?•如果你是小文,你会怎样做?为什么?3.让学生讲述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感受,梳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步骤四: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自我检查。
2.教师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关注农业问题,热爱并保护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达和思维过程,进行评估。
4.《三袋麦子》教案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词语注解等(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 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2、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价小猪、小牛、小猴的?3、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语:小猪开心地喊、迫不及待(读出急迫的心情)。
小牛看了又看,心想(读好心理活动)小猴:全都2、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
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导语】《三袋麦⼦》主要讲了⼟地爷爷分别送给⼩猪、⼩⽜、⼩猴⼀袋麦⼦。
⼩猪收到麦⼦迫不及待地⼏天就吃完了。
⼩⽜留着慢慢吃,第⼆年还剩半袋。
⼩猴把麦⼦全种下地,第⼆年收获了好多麦⼦。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三袋麦⼦》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三袋麦⼦》原⽂ 快要过年了,⼟地爷爷给⼩猪、⼩⽜和⼩猴各送了⼀份节⽇礼物——⼀袋麦⼦。
⼩猪看着⾦灿灿的麦⼦,开⼼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磨成⾯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品。
⼩⽜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看,⼼想:多好的麦⼦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为了防⽌发霉和⾍蛀,⼩⽜经常把那袋麦⼦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猴呢,他觉得⾯前的这袋麦⼦是上等的麦种,便把⼀⼝袋麦⼦全种下了地。
⼀年以后,⼟地爷爷⼜来看望⼩猪、⼩⽜和⼩猴。
他先到⼩猪家,⼩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让我吃到了吃的东西。
”说着,不由得舔了舔嘴唇。
看着⼩猪憨厚可爱的样⼦,⼟地爷爷忍不住哈哈⼤笑。
告别了⼩猪,⼟地爷爷来到⼩⽜家。
⼩⽜告诉⽼⼈:“去年您送我的麦⼦⾄今还没吃完呢。
”⼩⽜抱出那只⼝袋,⾥⾯仍有半袋麦⼦。
⽼⼈点点头。
最后,⼟地爷爷⼜来到⼩猴家。
谈起去年的那袋麦⼦,⼩猴拉着⽼⼈的⼿,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 ⼟地爷爷跟着⼩猴到⾥屋⼀看,啊,麦囤⾥堆得满满的。
⼩猴⾃豪地说:“我把麦⼦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
您带⼀些回家吧!”⽼⼈抚摸着⼩猴的头,兴奋地说:“谢谢你!” 【篇⼆】⼩学三年级语⽂《三袋麦⼦》教案 《三袋麦⼦》是苏教版⼩学语⽂第五册中的⼀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
⽂章写了⼩猪、⼩⽜、⼩猴三个⼩动物对待麦⼦的不同态度,语⾔通俗,情节简单,但⽂章所蕴含的道理和⼩动物鲜明的个性要引导学⽣仔细感悟体味。
教学中,我设计了“读”、“⽐”、“演”、“议”四个环节进⾏扎实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4课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等9个生字。
公英一天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1.自学课文(1)下面先请同学③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①出示认识字“棒、馒、迫、磨、舔、堆、获”指导识字:生:“棒”和“捧”是形近字,读“bàng”不要读成“pěng”。
生:“馒”和“慢”是形近字,读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自读、齐读、赛读。
②出示会写字“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生:“粉”和“份”是形近字,一个是米字旁,另一个的偏旁是单立人。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礼、粉、防、仍、谈”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出示识记词语麦子、馒头、迫不及待、磨成、舔了舔礼物、面粉、防止、发霉、堆满、收获嘴唇、仍有、谈起自读、指名读。
④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生: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生: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生:虫蛀:被虫咬坏。
生: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棒.子馒.头磨.坊土堆.收获.迫.切二、看拼音,写词语。
mài zi lǐ wù fáng zhǐ miàn fěnzá wù fā méi zuǐ chún réng rán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保存——()防止——()反义词:憨厚——()聪明——()四、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礼物一()麦子()的麦子()的食品()地喊道()地说()地说参考答案:一、bàng mán mò duī huò pò二、麦子礼物防止面粉杂物发霉嘴唇仍然三、近义词:储存阻止反义词:狡猾愚蠢四、份堆黄灿灿各种各样开心地神秘兴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课件出示: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一)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生1:一样。
生2:不一样。
(2)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生: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
板书:小猪小牛小猴(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生: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生:种。
为什么要种?板书:种生: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生: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聪明能干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开心)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生:吃。
板书:吃(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生: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板书:憨厚(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的语气。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生: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西。
板书:保存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生:勤劳、节俭、有打算。
板书:勤劳节俭6.指导朗读(二)自学课文(5——9)自然段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的第5-9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1)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出示:憨厚节俭神秘憨厚:老实。
这个词是形容谁的?(小猪)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节约、俭朴…)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3.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板书:→)(小猪的全都吃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板书:吃光了剩一半满满的(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9自然段)(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小猪: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牛:点点头)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5.分角色读课文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
要读谁,像谁。
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
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生:有远见。
2.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辨析组词麦()份()防()仍()表()分()访()扔()二、多音字组词干gān()种zhǒng( ) 磨mó( )干gàn()种zhòng( ) 磨mò( )三、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并各说一句话。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_________地说:“请跟我来。
”(2)土地爷爷 _________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3)小猪看着_________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于是他_________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_________的食品。
参考答案:一、麦子表演份数分开防止访问仍然扔掉二、干净干活种子种地磨面磨坊三、1.意思: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造句: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2.意思: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造句: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四、(1)神秘(2)兴奋(3)黄灿灿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板书设计:小猪吃→吃光了憨厚可爱三袋麦子小牛藏→剩一半勤劳节俭小猴种→满满的聪明能干【教学反思】1.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
如让学生说说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是不难的。
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显得都有些不近情理。
所以在教学种,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种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对麦子的处理方式时,有的说:“我想麦子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有的说:“我想邀请小猪和小牛一起种,让他们也有吃不完的麦子!”有的说:“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会把麦子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精彩的发言!学生能主动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补充创新,相得益彰。
2.让学生演课本剧。
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当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说的,板书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书,也有多媒体的板书。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写好的黑板粉笔板书进行回顾、概括,而不需要多媒体再把课文三个画面呈现了一遍。
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现给学生,结果却显得有些重复啰嗦。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设计要简约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