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猴王事件
- 格式:docx
- 大小:159.46 KB
- 文档页数:1
猴王事件案例分析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猴王集团公司的陈列室展示了集团鼎盛时期的各类产品,除焊材以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等,这还没有包含其它不便集中展示的产业,如船运业、建筑业、酒店业等等。
至于猴王集团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横跨十几个行业。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一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猴王事件案例参考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猴王事件案例分析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猴王集团公司的陈列室展示了集团鼎盛时期的各类产品,除焊材以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等,这还没有包含其它不便集中展示的产业,如船运业、建筑业、酒店业等等。
至于猴王集团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横跨十几个行业。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一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至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2001年2月,湖北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山里面住着一群猴子,由猴王管理着整个猴群。
猴群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些猴子负责哺育小猴,有些负责保护猴群的领地,有些则外出寻找食物。
最近一段时间,猴王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猴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
仔细一调查,原来是一些猴子在偷懒。
这些猴子每次不把找到的食物全部带回来,而是只带回一部分,因为反正有食物拿回来就能交差,带多带少一个样。
而不偷懒的猴子发现后,就觉得干多干少差不多,也跟着偷懒了。
于是猴王决定改变这种状况,要在猴群中举行一次评选先进与后进的活动,奖励先进,惩罚后进。
但是猴王却为如何评选先进、后进犯了难。
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评选先进呢?猴王想出了几种评价手段:按照是否勤劳、带回食物的多少或者是两个猴子一组对比来评价。
但仔细一想,又都有问题。
如果按照是否勤劳进行评价,会发现这种方式很难操作。
猴王不可能天天看着每只猴子,这就导致善于在猴王面前表现自己的猴子被选中,而这将严重打击真正辛勤劳动的猴子们的积极性。
如果让猴群内互相评价,也存在很多问题,互相评价的结果可能导致猴子们互相照顾,谁也不公正地评价谁;或者互相提意见,影响团结,起不到评价的目的。
如果按照带回食物的数量来评价,可能会出更多的问题:因为猴子有分工,不是所有猴子都要去寻找食物;那么,不负责寻找食物的猴子就没有机会被选中,但是这些猴子在猴群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另外,如果按照这种评价方式,猴子一定都会争着在猴群附近寻找食物,没有人愿意去远处的村庄——距离远,又有危险,而实际上村庄地里的苞谷对于猴子的生活很重要。
如果两个猴子一组互相比较来进行评价一样会出问题,因为除了猴王对很多猴子不了解之外,这样评价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不同工种的猴子之间如何比较呢? 不评价可以吗?干得好的猴子和干得差的待遇都一样,这不是鼓励后进吗?不能让干得好的猴子吃亏。
猴王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于是猴王将猴群的长者叫过来,让长者给出个主意。
长者问猴王:“大王,您想要我出个什么样的主意呢?” “其实也很简单,我要一种能够公平、公正,而且要简单可以操作的评价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猴王出世教学案例9篇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解词:天真地秀、喜有自胜、天造地设、拱伏无违、人而无信、不知求可。
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习提纲1、读通读顺课文,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字词,联系下下文理解词语:天真地秀、喜不自胜、天造地设、拱伏无违、抓耳挠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3、自读第一、二部分,勾画石猴言行的重点句子,批注感受,你认为石猴有()特点。
4、自读第三部分,勾画石猴言行的重点句子,批注感受,你认为石猴有()特点5、回读全文,石猴有()的特点;作者是怎么写的?()。
二、练习提纲1、选词造句:天真地秀、喜不自胜、天造地设。
2、同步迁移练习:同步阅读234页《齐天大圣》本文主要写了()的事,赞扬了孙悟空()特点。
3、课外阅读:选读《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你认为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神?写写读后感。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指导学生,新词,理清思路1、在初读中,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2、理清思路:第一段(1):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状况。
第二段(2、3):石猴寻找山涧源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段(4):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二、抓住石猴言行深读深悟,体会孙悟空人物特点1、导找源头,发现水帘洞(言行)──勇敢、顽皮、机智2、拜石猴为王(言行)──为他人着想。
三、转换迁移,训练运用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2这学期校本教研的内容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一节课,《猴王出世》一课便是我的研讨课内容。
整个研讨过程历时一个半月,经过三次修改,最终达到了研讨的目的,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以下便是此次研讨学习的经过和反思。
一、研讨问题的产生。
3月中旬学校便布置了校本教研内容,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
《西游记》案例分析二则《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法律文化巨著,体现了作者对法制理想的追求。
比如小说的主人公孙悟空曾经大闹龙宫、地府,是法律秩序的严重破坏者;甚至还大闹天宫,成为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的反叛者。
他的众师弟们当初也都曾经是程度不同的“违法”者。
比如:八戒借醉酒调戏仙女嫦娥、沙僧打碎琉璃盏,连唐僧的白龙马(小白龙)也因火烧夜明珠而违反了统治秩序和规则。
但是,悟空等人在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教戒后,不仅成为守法者,而且还成为惩罚妖魔鬼怪犯罪的严厉而公正的执法者。
这样,《西游记》全篇主线就成了违法——伏法——守法——执法的历程。
因此,《西游记》的重大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方面,还应当包括其所揭示的法律文化!《西游记》法律文化价值,主要是通过鲜活而典型的案例来直接或间接表现明代及部分唐末宋元时期的法律制度,阐述佛、儒、道各家法律思想。
因此,我们探究《西游记》法律文化的途径之一,是分析与研究小说中数以百计的案例故事。
以下谨选取悟空“强盗”兵器披挂与大圣“监守自盗”蟠桃两个案子加以分析。
一、孙悟空龙宫“强盗”兵器披挂案如果要描绘孙悟空的形象特征,他手里的那根神奇无比的金箍棒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如意”兵器是怎样得到的?是借来的租来的还是抢来的?围绕着它,还有一桩发生在龙宫的“强盗”案件。
古代刑律中的“强盗”也就是我们今天刑法中的“抢劫”,我国台湾地区和一些国家的刑法中现今仍然以“强盗”罪代替“抢劫”罪。
《西游记》第三回叙述了孙悟空得道成仙荣归花果山故里之后,虽然勇武过人,但是手中兵器却“着实榔槺”。
在老猴的建议下,悟空到东海龙宫索兵器,要披挂。
见到龙王,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
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
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
”[1]20从悟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悟空先说出了自己的本领:出家修行练就了一个无生无灭的身体,接着直接说出意图:告求一件兵器。
孙悟空机智勇敢的事例1.引言1.1 概述概述: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智慧和勇敢而著称。
他展现了许多机智勇敢的事例,成为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本文将探讨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展示他的才智和勇气。
孙悟空是一个有趣而多才多艺的猴子。
他具有超凡的智慧和灵活的思维,能够捕捉到他人的意图并采取相应措施。
他的机智经常为他和他的团队赢得战斗。
他的机智不仅体现在他与敌人的战斗中,也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孙悟空还展现了非凡的勇气。
他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从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
他的勇气激励着他的队友并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力量。
他敢于挑战任何敌人,甚至不惧怕神仙和魔鬼的威胁。
他的勇气也体现在他对自己的信念的追求上,他从不屈服于任何外力,始终坚持正义和真理。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详细展示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
第一个要点将讨论孙悟空在与牛魔王的战斗中展示的机智和勇敢,第二个要点将探讨他如何应对黄风怪的威胁。
通过这些例子,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并体会到他作为一个神话英雄的非凡魅力。
总之,孙悟空是一位机智勇敢的角色,在《西游记》中不断展现他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并受到他不屈不挠的精神的鼓舞。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挖掘和探索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以展示他作为一个神话英雄的独特魅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正文部分:2.1 第一个要点:孙悟空的机智表现孙悟空是中国文化中著名的神话人物,他以机智勇敢的形象深入人心。
第一个要点可以探讨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展现出的机智特点。
例如,他在面对困难和敌人时常常能迅速想到变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与牛魔王交战时,他利用变身术将自己变成一只蚊子,从而成功避开了牛魔王的攻击;在与红孩儿进行斗争时,他利用变化之术变成一个老僧,以智慧战胜了红孩儿的凶猛力量。
绩效考核案例为猴王解决方案引言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改进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绩效考核案例,即“猴王”,并给出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在某公司的绩效考核中,有一个员工被称为“猴王”,他总是表现出色,完成任务多,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也不愿意与团队分享知识和经验,给团队合作带来了困难。
问题分析猴王的存在给团队带来了一些问题:1.缺乏协作精神:猴王不愿与团队分享知识和经验,造成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足。
2.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猴王只注重个人绩效,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利益。
3.没有长远规划:猴王只关注眼前的任务完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对团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瓶颈。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分享会等方式,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鼓励猴王与团队成员分享经验,让大家能够从他的经验中获益。
2. 设立团队目标明确团队的整体目标,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激励猴王将注意力从个人绩效转移到团队整体绩效上。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
3. 培养人才鼓励猴王在工作中培养新人,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新人,帮助他们成长。
可以设立专门的培养计划,为猴王提供培训和辅导资源,帮助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4. 监督与跟踪建立监督机制,对团队的合作和个人绩效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向员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
结论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解决“猴王”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绩效考核不仅仅应该关注个人的绩效,更应该注重整个团队的绩效和发展,只有团队协作才能推动企业取得更好的成果。
《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归纳2009年7月1996年u月8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传来一个令全国震惊的新闻: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以3.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买下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广告,从而成为令人眩目的连任二届“标王”。
1999年该厂曾以6666万元人民币夺得“标王”。
然而,新华社1998年6月25日报道;“秦池目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今年亏损已成定局总结原因如下:1.未能处理好品牌、市场份额和利润三者之间关系;2.财务资潭有限性制约企业持续发展;3.涉猎业务领域繁杂,相关性差,资源配置分散。
回答问题:1.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目标定位包括哪些内容?2.试述企业集团投资政策及其详细内容。
3.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对秦池酒厂运用财务战略及政策的实践进行分析。
答案答;1.首先,财务战略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
作为一种支持性战略,财务战略的目标定位必须依托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规划.所谓战略发展结构是指管理总部或母公司为谋求竞争优势并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所确立的企业集团资源配置与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总体思路、基本方向与运行轨迹。
(6分)其次,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在集团架构下的协调统一。
无论是多元化抑或一元化,只不过是企业集团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投资战略与经营策略,是企业集团基于各自所属行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规模实力,发展阶段及其目标等一系列因素选定的结果。
就集团整体而言,二者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s分)2,投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目标规划,而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企业的投资及其管理行为所确立的基本规范与判断取向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质量标准、财务标准等基本内容。
(8分)3,秦池酒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能确立并支持名牌的核心产业或主导产品去取市场竞争优势;(2)未能处好企业持续发展需要有持续的财务资源的支持之间关系均表明其在投资政策的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质量标准、财务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3)未能处理好品牌、市场份额和利润三者之间关系。
猴王的烦恼的故事采娃遭遇猴王壮壮完全是个意外。
采娃因为思乡心切,听人说走这条小路,穿过这片林子很快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误闯入了猴王壮壮的地盘。
猴王壮壮,经过一番竞选刚刚当上猴王,并遇到了一件烦心的事情。
在他的地盘里有两群猴子,一群猴子特喜欢吃香蕉,壮壮称为香蕉派,另一群特喜欢吃苹果,自然就叫苹果派了。
两派猴子不愿一起玩,见面就打闹。
打闹的结果,总是苹果派吃亏,因为苹果派猴子数量少。
香蕉派有39只猴子,苹果派只有35只猴子。
壮壮听说,明天还要来6只新猴子。
他在心里盘算,趁这次机会,让两派猴子的数量一样多,这样他们以后打架就可能会少一些了。
可是,壮壮没有念过书,不知道如何分才能使两群猴子一样多。
为这事,他愁得一夜都没合眼。
正在这时,有猴子报告,说采娃他们闯进了猴山,壮壮便下令将他们抓住了。
壮壮看采娃像个有学问的人,对他们很客气,水果管饱管够。
在他们吃饱喝足之后,壮壮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听完猴王的话,时针妹妹哈哈大笑起来:“这还不简单!把6只新来的猴子全部都给香蕉派,这不就行了吗?”“这可不行啊,苹果派35+6=41(只),比香蕉派39只反而多了2只。
”分针姐姐立即纠正道。
“要不这样吧,香蕉派比苹果派多4只,分6只新猴子时,反过来分,给苹果派5只,给香蕉派1只,这样两派就一样多了,都是40只。
”时针妹妹想了想说。
影子狗在一旁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嘻嘻哈哈地插话说:“可以先把多的扯平了,香蕉派原来不是多4只吗?干脆把这4只拿出来,一边两只,这样两边都是37只了。
然后,再把新来的6只猴子一分为二,每边3只,这样两派不也是40只吗?”猴王壮壮立即摆手,说:“这样不行,香蕉派的猴子不能见苹果派的,苹果派的也不能见香蕉派的,搞到一起非打闹起来不可。
”“嗯,的确是这样。
”采娃点点头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苹果派原来比香蕉派少4只,可以从新来的6只猴子中先分出4只给苹果派,这样一来,两派都是39只了。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经典案例一]《平均数》一课上,在吴老师让学生估算平均数这一教学环节中,一位女同学估算出2000张,只见吴老师来到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
”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
”吴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
”一个“外”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
吴老师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我非常佩服第一次估计比较准的同学,你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
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虽然第一次她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用了童的语言),但是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交流,还能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
”吴老师紧紧地握住小姑娘的手,小姑娘笑得那样甜。
她善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
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吴正宪老师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善于巧妙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做到以情促情。
[经典案例二]在《商不变性质》课上,一开始她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
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
”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地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公司治理》案例研讨个人分析报告工商管理(本)088班_____________ 第_2______组学生姓名学号本次案例题目:猴王集团的破产与“猴王股份”变空壳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问题四: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案例概要:1993年,猴王焊接股份公司从猴王集团中"剥离"出去,改组为猴王股份公司上市,猴王集团公司成为猴王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但此次资产重组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剥离",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从未在人员、资产和财务上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分开剥离。
这也就为后来的猴王集团破产以及猴王股份演变为"空壳"公司埋下了祸根。
猴王股份公司上市以来,经营状况江河日下,1999年开始出现亏损,财务报表也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高额应收账款和长期负债。
当初的一块优质资产沦落到如此凄惨境地,而公司过去披露的信息根本无法自圆其说,怎不让人疑窦丛生?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猴王公司不得不在2000年6月15日公布了其与集团公司的债务往来:自1994年以来,借贷给猴王集团的长期借款高达8.91亿元,到目前为止未还款数额为5.9亿;自1998年4月以来,为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金额45862.4万元,由于日前猴王集团突然宣告破产,将有近3亿元的担保金额血本无归。
这两项数额累计达近9亿元。
而根据猴王公司2000年度中期报告的数据,猴王公司的总资产总共才93408万元。
也就是说,随着猴王集团的破产,猴王股份已经变成了一家空壳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净资产可言了。
广大中小股东此时才方知真相,连呼"中计"。
问题四: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答:股东在行使权利时,应当以诚信原则为行为准则,不得滥用控制权以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来获取自身的私利,在公司营运的各个环节,都不应当以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追求公司的利益。
具体来说:(1)股东自身履行诚实义务:在股东大会的召开和决议过程中,为使小股东利益得到保证,多数派股东在行使表决时应负有诚实义务,其在为自己利益行使表决权的同时,不得不正当地侵害公司和其他少数派股东的利益;(2)董事会监管: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做出的决定应当本着诚实信用原则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不能在形式合法的外表下进行实质违法的行为。
关联交易,欲盖弥彰——猴王股份的陨落案例目标:本案例深入剖析了猴王股份不规范动作的始末,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利用与控股股东猴王集团之间的不法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的内幕。
其陨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长期与控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长期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三个方面未分开,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全。
通过此案例他给我国的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要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避免大股东随意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证券市场要完善我国的上市公司披露制度,加强各项监管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环境。
一、猴王股份简介1993年11月底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焊材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一)基本资料猴王股份公司是由原猴王焊接公司改组,吸收境内法人和内部职工参股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经营范围是:主营焊接材料、焊接设备、机械设备、机械电器设备生产及销售等,兼营房地产开发、汽车运输、广告设计和制作。
公司于1993年9月获得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 000万股。
总股本11 246万股,其中国有股4 256万股,占总股本37.84%,法人股2 915股,占总股本25.92%。
1994年6月,猴王A股的发起主体——猴王焊接公司与其他18家组建了猴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8亿元。
1997年4月,宜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授权经营为名,将猴王股份的国有股权无偿转到猴王集团名下,猴王集团名下,猴王集团才真正成为猴王股份的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1998为34.4%。
1999年为23.9%。
凭借其超强的控制地位,自1994年开始,猴王集团大肆以往来挂账的方式从猴王股份拿钱,到1999年末,累计达8.9亿元,其中财务已做账5.6亿元,未做账3.3亿元。
不仅如此,猴王集团还以猴王股份的资产及信用为担保,,从银行取得3亿元的垡为掩盖其套取上市公司巨额资金的行为,猴王集团大搞以资抵债式的套现,要猴王股份花2亿多元的资金收购其颁布在全国各地、自己收购后难以有效经营的11家焊材厂和3家焊条厂等“垃圾资产”。
案例二:家明是一家企业的职员,去年,他对自己的收支、拥有财产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同时,家明又将年末的财产重新列了一张表格:案例要求:假如你被家明点中,要你为他分析,他的财富是否增加?若增加,是如何增加的呢?答案:A.家明的财富是增加的。
B.家明的财富是减少的。
(错误答案)答案提示:(2)增加的内容及金额:房屋增值:年末房屋价值92 000-年初房屋价值80 000=12 000(元)家具、家庭用品:年末价值7 200-年初价值8 000=-800(元)小汽车:年末价值18 000-年初价值24 000=-6 000(元)银行往来账户:年末金额1 700-年初金额500=1 200(元)欠银行的借款:年末金额27 000-年初金额30 000=-3 000(元)合计:12 000+(-800)+(-6 000)+1 200-(-3 000)=9 400(元)案例一:李军是做杂货生意的,得知你正在学会计,向你寻求帮助。
他向你提供了如下有关他企业的信息资料,旨在了解他在年末经营状况如何、当年的经营业绩怎样:有关会计事项单位:人民币元支付给雇工的工资 3 744年末货车价值 4 800销售成本70 440自付薪水15 600销售收入110 820年末商店和土地的价值60 000钱柜里和银行中的现金 2 100杂项费用(包括电费、电话费等)10 500年末欠供应商的款项 2 400从李军处你还获知当年该地区的地产已经升值。
但是,由于房屋经过一般修缮后又被损坏了,所以总的来说它的价值仍维持在一年前的相同水平上。
另一方面,货车一年前价值6000元,但是,现在经过一年的折旧,价值比以前减少了。
案例要求:(1)评价该杂货商一年来的经营业绩是盈利还是亏损?(2)告诉杂货商年末的财务状况如何?(3)如果不计算折旧在内,该杂货商一年的收益应是多少?答案:(1) A.该杂货商一年来的经营业绩是是盈利的。
B.该杂货商一年来的经营业绩是是亏损的。
案例二:猴王事件
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
其进行股份化改造,并于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今为止惟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
成绩单,一直都不错。
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年~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达2.596亿元,由
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
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集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截止进入破产程序日,猴王集团公司累计欠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债务10亿元。
自1997年始,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从而使得猴王集团的上述行为轻而易举。
2000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猴王股份有限公司1.08
亿元债权,拥有猴王集团公司6.22亿元债权),为尽量减少
自身的损失,要求猴王集团破产还债。
2001年2月,湖北宜
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猴王集团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前途生死难卜。
问题:
1、分析说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压垮的直接原因。
2、指出猴王集团公司与猴王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
主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