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
- 格式:pdf
- 大小:802.04 KB
- 文档页数:14
化学调质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除臭摘要:试验通过化学调质和压滤的方法,得出试剂配比量。
结果表明,向含水率80%污泥中加入FeCl3、生石灰、过氧化氢、表面活性剂和粉煤灰,混合后压滤脱水,污泥含水率可达到60%,甚至可以达到45%以下,同时可以减小污泥臭味。
关键词:剩余污泥;深度脱水;污泥调质;污泥除臭污泥填埋是中小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
我国规定, 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才能进行填埋,但目前大部分污水厂脱水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
本文利用调理剂的不同特性以及调理剂之间的作用,研究了综合使用若干种调理剂对污泥深度脱水作用,得出调理剂最佳配比。
1.材料与方法1.1深度脱水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用污泥取自天津纪庄子污水厂初次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约为80%。
试验药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FeCl320%溶液、生石灰粉及30%的H2O2、粉煤灰。
压滤设备:泥饼压滤试验采用769P-15A型压片机。
压滤方法:一定量含水率为80%的污泥加水和药剂调质,用滤布包裹,压片机挤压脱水。
操作压力为0.6MPa,保持30min。
1.2除臭试验材料及方法脱臭药剂为工业级壳聚糖和H2O2。
添加壳聚糖脱臭试验:分别取原泥100g 置于7个烧杯中,依次添加壳聚糖0g、0.5g、1.0g、1.5g、2.0g、2.5g、3.0g,搅拌5min。
添加H2O2脱臭试验:分别取原泥100g,置于两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添加壳聚糖2.5g,另一个添加30% H2O21ml,搅拌5min。
污泥臭味的测试采用人工嗅辩法。
2.结果及讨论2.1最佳调理剂配比铁盐属无机絮凝剂,FeCl3絮凝最佳pH为6.8~8.4,因其水解过程会产生H+,降低pH,一般需投加石灰作为助凝剂。
FeCl3在污泥调质过程中生成大而重的絮体,使之易于脱水。
H2O2的使用有助于打破污泥中的长链分子,释放结合水[2]。
表1 添加调理剂与氧化剂的污泥脱水效果如表1示,只添加调理剂FeCl3和生石灰粉,污泥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
污泥深度脱水化学调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污水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处理出的污泥也随之增加,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深度脱水是污泥处理技术中常见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深度脱水存在着能耗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因此,通过化学调理来提高深度脱水效果已成为一种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化学调理对污泥深度脱水效果的影响,明确不同化学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化效果和最优配比,从而为实现污泥高效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污泥深度脱水机理的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污泥深度脱水的原理和机理,为深入研究污泥深度脱水提供理论基础。
2.化学调理剂的筛选选择常用的污泥化学调理剂,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污泥深度脱水试验,并评估各化学调理剂对污泥深度脱水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化学调理剂。
3.化学调理剂最优配比确定选取筛选出的化学调理剂进行摸索实验,确定各化学调理剂的最优配比,以此提高污泥深度脱水效果。
4.应用实例验证将最终确定的化学调理剂在实际污泥处理中进行应用,通过对污泥的深度脱水效果进行评价,验证化学调理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意义1.对污泥深度脱水机理进行探究,促进深入了解污泥脱水的原理和规律,为污泥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2.筛选出最适合的化学调理剂及其最优配比,为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验证化学调理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推广化学调理技术的应用于污泥处理领域。
五、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污泥深度脱水机理、化学调理剂的类型和作用机理等进行文献综述。
2.实验法:在批量实验和试验室条件下,对化学调理剂等进行污泥深度脱水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模型法: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化学调理剂的最优配比。
六、研究进度安排第一至第二周:文献综述,明确污泥深度脱水机理,熟悉化学调理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第三至第六周:开展化学调理试验,测试化学调理剂对污泥深度脱水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最合适的化学调理剂。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污泥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为污泥处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二、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概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其达到固态化、减量化的目的。
该技术可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率,对于后续的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压滤、真空吸滤、离心脱水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物理脱水技术如超声波辅助脱水、微波辅助脱水等逐渐得到应用。
这些技术通过改变污泥的物理性质,提高其脱水性能,从而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改变污泥的表面性质,使其形成絮体结构,从而加速脱水的进程。
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混凝剂、调理剂等。
近年来,针对化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剂的选择和优化上,以实现更好的脱水效果和较低的成本。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泥进行生物处理,达到脱水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培养上,以提高生物法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四、典型技术应用与问题分析1. 典型技术应用目前,机械压滤和化学调理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深度脱水技术。
机械压滤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能耗;化学调理法则具有较好的脱水效果和较低的能耗,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
2. 问题分析虽然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技术仍存在处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其次,部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最后,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污泥,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高效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采用化学和物理的综合方法对污泥进行改性,加入纳米级的无机药剂,使胶粘状的污泥颗粒高速打散成为晶体颗粒状,使污泥表面的吸附水和毛细孔道中的束缚水成为自由水,再采用1.0~5.0MPa高压钢制特种压滤机间隔、递增式施压工艺,使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达到50%以下。
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将含水率从80%左右污泥脱水至50%以下,也可将含水率97%左右的浓缩污泥直接脱水至50%以下,脱水后的泥饼再经24小时(夏季及晴好天气)~72小时(冬季及阴雨天气)自然堆放风干,含水率可降低至20%左右。
脱水后的污泥热值在800~1200kcal以上,可送至燃煤电厂或垃圾电厂与燃煤或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发电,(一般焚烧4~5吨泥饼可节省1吨标准煤),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等其他资源化综合利用,彻底解决污泥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污泥高效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使污泥形成晶体结构后,改变了污泥的显微结构,使泥质具有呼吸性,污泥的降解由厌氧过程转变为好氧过程,污泥中的臭气源如硫化氢、硫醇类等物质与改性剂反应,大大减轻了臭气的产生;污泥中的病菌、寄生虫卵、病毒等也因污泥呼吸性、PH值及泥质结构
的改变和无机质的包覆而失活。
含水80%原污泥经深度脱水后重量比原污泥减少了70%以上,体积减少了60%左右。
污泥调理加板框压滤深度脱水技术本文就污泥调理加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开展阐述,从实际施工中累计经验,并运用到在建项目,提出相应的污泥调理方法,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要解决污泥处理问题,首先要解决污泥的脱水问题。
污泥深度脱水是指对污泥开展调理,破坏细胞壁,释放结合水、吸附水和细胞内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到达60%以下的脱水方式。
较常用的污泥调理剂有三氯化铁、石灰等。
1污泥特性与脱水难度要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到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处置目标,污泥脱水至关重要,只有把污泥水份降至60%以下,资源化综合利用才有可能。
污泥脱水的难易,除与水份在污泥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外,还与污泥颗粒的大小,污泥比阻和有机物含量有关,污泥颗粒越细、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比阻越大,其脱水的难度就越大。
2现常用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虽然目前各方均声称自己的工艺具有专有技术特点,但归纳起来,现深度脱水工艺均带有如下特征:脱水前均需投加药剂对污泥开展稳定调理;大部分采用板框隔膜脱水,极少数采用带机脱水。
3工程案例##市天山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西部的天山路和双流路路口,服务于—河市区段上游地区;该厂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干污泥量13tDS∕d,湿污泥量1300~1500m3∕d,污泥含水率99〜99.13%,折算成80%含水率污泥量为65t∕d o污泥深度处理采用离心浓缩、添加消石灰和三氯化铁调理+隔膜压滤机脱水的工艺。
3.1本工程深度脱水工艺流程本工程采用铁盐石灰加板框压滤工艺,该工艺是在污泥里投加石灰和三氯化铁开展调理,然后通过高压隔膜压榨,使浓缩污泥经压榨后污泥含水率降到60%o3.2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比选石灰加带机压滤工艺污泥脱水效果较好,但石灰用量极大,运行环境条件差,产生的污泥量较大;调理剂加板框压滤工艺目前为厂家保密技术,须采用打包建运的模式操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受调理剂的影响,污泥的病理和毒性尚不明确;相比较之下,三氯化铁、石灰加板框压滤技术深度脱水工艺目前应用较多,工艺技术成熟、脱水效果好、运行情况稳定,使用的药剂较易得到、价格便宜、无毒无害、不产生其它潜在污染,滤液对生物处理无不良影响。
项目名称:污水厂污泥的深度脱水技术研究完成人:黄瑛钱盘生洪锋王瑞慧黄亚继展漫军葛世福郭宏伟曾苏周建强完成单位:东南大学江苏金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环境监测站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简介: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通常占污水处理量的0.3-0.5%。
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导致污泥产量显著增长,已成为我国废弃物处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置及资源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处理过程,也是污泥处理过程中机理极为不清楚的过程之一。
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落后,污泥脱水率不高,脱水泥饼含水率普遍高达80%。
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是经济、高效处理污泥的关键。
申请人在《污水厂污泥的深度脱水技术研究》中,承担了南京市环保局科研项目《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的深度脱水与燃料化技术研究》、江苏省环保厅科研项目《污泥的DME深度脱水与燃料化技术》、南京市建委科研项目《污泥的DME深度脱水技术的机理研究》、企业攻关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小试部分)》、《城市污水厂污泥节能型高干脱水技术合作》等科研项目。
申请人针对我国污泥机械脱水含水率较高的问题(含水率P=80%),率先开发出适合于我国污泥处理的污泥的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该技术通过向污泥添等)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他助剂,改变污泥加适当的无机混凝剂(如FeCl3胶体的性质,从而在机械脱水中大幅度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使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从原来的80%左右下降到60%以下,从而使得污泥后续的焚烧、填埋、堆肥、制建材等都成为可能并节约了近一半的能耗和成本。
该技术后由技术开发委托单位---大型国企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化应用与推广,目前在无锡日脱水污泥规模达到1000吨。
项目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环保部、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建设厅、环保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2011年与大型环保企业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公司签订了500万的专利转让与技术合作合同“节能型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污泥化学曝气调理深度脱水新技术解析2.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3.湖南碧汇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本文简要说明了市政污泥的来源及其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原因,解析了污泥化学曝气调理深度脱水技术原理及其产业化试验取得初步的成果。
关键词:市政污泥;污泥调理剂;化学曝气调理;深度脱水引言:城市污水处理是指为改变污水性质,使其对环境水域不产生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级:一级处理,系应用物理处理法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状态的污染物以及调整污水pH值等,其沉淀物称为初沉污泥;二级处理,系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再应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其沉淀物称为剩余污泥;三级处理,是继二级处理后再对污水进行除磷、脱氮和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其沉淀物称为化学污泥,三级污水处理产生的这三种污泥统称为市政污泥,均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就城市污水处理市场规模而言,随着整体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量持续增长,我国污水处理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需要处理的污泥量同步增长。
据统计,2020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571.36亿m3,产生污泥7288万吨(含水率80%计算),预计到2025年,污水排放量705亿m3,产生污泥量将达到9000万吨(含水率80%计算),这些污泥都需要进行深度脱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污泥深度脱水是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污泥化学曝气调理深度脱水方法,与传统污泥脱水调理方法不同,有其特别的地方,这里进行一些粗浅解析。
正文:市政污水处理产生的初沉污泥、活性污泥和化学污泥,最后均被送往污泥浓缩池,这三种污泥在污泥浓缩池进行混合和均化,成为我们常说的“市政污泥”,这种污泥含水率通常比较高,达到99%或更高,需要进行浓缩,然后才能进行调理脱水。
另外,市政管网封闭程度不同,有些地方管网混入了其他污水和无机物,如雨水、河水、工业污水和砂泥等,混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其他污水,直接影响到市政污泥有机物质含量,如有些县、市或城市郊区污水处理厂,其市政污泥有机质含量只有40%,有些市政中心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质含量达到60%,有些混入食品工业污水的市政污泥,有机质含量甚至高达70%,一般来说,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越高,污泥越难脱水。
污泥化学改性加特种压滤深度脱水干化处置技术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刘帮梁1、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目前我国每天产生含水量80%的湿污泥~万吨(年产湿污泥量3000万吨/年),并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但我国污泥的处理处置普遍没有得到解决,“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置建设的投资需求量及投资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困扰污泥行业发展的主要还是技术问题。
目前国内的污泥处置技术五花八门,既有用来烧砖、烧水泥的,也有填埋、堆肥的,甚至还有用来养蚯蚓的。
一些地方政府被这些五花八门的技术搞晕了头,他们已经无法判断哪些技术可以用、哪些技术更好了。
所以从目前看,主要还是技术、政策和游戏规则三方面的不成熟,导致了污泥市场的投资机会。
污泥干化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而目前脱水后污泥干化需利用热源加热污泥蒸发污泥中的水分,多利用蒸汽、烟道气等,造成处理成本高、尾气量大、冷却水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干化设备采用回转窑式、转盘式、空心桨叶式等;干化焚烧投资大,而且在运行过程中还需掺入30%~50%的高热值煤炭导致干化成本高。
降低污泥干化成本是保证污泥干化正常运行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目前普通污泥脱水机如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螺旋脱水机等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在75~85%;脱水后污泥干化需利用热源加热污泥蒸发污泥中的水分,多利用蒸汽、烟道气等,造成处理成本高、尾气量大、冷却水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干化设备采用回转窑式、转盘式、空心桨叶式等;目前有采用脱水后污泥添加固体粉末改性后经新型板框压滤机压滤,使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但添加的固体粉末量较大,只是增加了污泥中固体含量,增加了污泥中灰分,降低了污泥中的有机含量、热值等。
目前的普通板框压滤机及新型板框压滤机压滤压力最大在~,新型板框压滤机只是增加一层橡胶隔膜,隔膜内瞬间通入~压缩空气或水。
2008年,美欣达集团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产业研究所在多年污泥干化处置研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和节能减排环保政策的第三代污泥处置新技术——污泥化学改性加特种压滤系统集成常温干化技术,污泥通过加药改性和机械压滤方式把污泥含水率从80%左右降低至50%以下,再经24~48小时自然风干后含水率已降低至20%左右甚至10%以下,干化后将此送至燃煤电厂或垃圾电厂与燃煤或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发电,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污泥化学调质及深度脱水研究进展胡芝娟,董涛,钱秋兰,沈序辉,赵利卿(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摘要水泥窑协同处置剩余污泥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污泥处置手段。
污泥入窑前的干化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电能,导致成本偏高。
采用化学调质+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以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污泥化学调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区别,以期为污泥化学调质和深度脱水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1.前言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其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5%~1.0%(以含水率97%计)[1]。
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将大量增加。
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含量高、且易腐败产生恶臭,如处置不当,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2]。
与填埋、堆肥和焚烧等目前常用的处置方式相比,用水泥窑来协同处置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理想处置手段。
水泥窑的高温避免了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污泥中的大量重金属被固定在水泥熟料中,从而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一般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在80%~85%,含有大量水分。
目前,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式有两种,湿污泥直接入窑和湿污泥干化后入窑,这些协同处置方式均有工程实例。
重庆拉法基南山工厂将污水厂来的污泥直接泵入分解炉中,由于污泥含水量大,为了避免破坏窑的热工制度,污泥的处理量较小,约为150t/d。
湿泥干化后入窑可采用烟气间接干燥或直接干燥。
我院参与设计的北京水泥厂污泥焚烧项目采用水泥厂高温烟气先对污泥进行间接干燥,然后投入回转窑中焚烧。
我院设计的广州越堡水泥公司水泥窑处置污泥项目则采用烟气对污泥进行直接干燥,然后再入窑焚烧。
湿泥干燥后,含水率降低到30%以下,减少了水分对窑况的影响,污泥处理量显著提高,以越堡为例,处置能力达730t/d[3]。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处理压力也日益增大。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必不可少的副产物。
然而,由于污泥的高湿度和含水量较高,对其的处理和处置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污泥脱水技术主要包括自然脱水、压滤脱水和离心脱水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脱水效率低、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等。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污泥脱水技术,以提高脱水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目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种新型脱水技术通过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使其成为可处理的固体物,从而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一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高温热泡法。
该方法通过将污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并通过蒸发将水分从污泥中脱除。
高温能够改变污泥中水分的物理状态,从而促进水分的脱水。
这种方法具有脱水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对能源的消耗较高。
另一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电化学脱水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直流电场对污泥进行处理。
在适当的条件下,污泥中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并促使水分从污泥中析出。
电化学脱水法具有操作简单、脱水效率高的优势,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
此外,还有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生物脱水法。
这种方法利用生物菌群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降解和脱除。
通过合理调控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的含水量。
与传统的脱水方法相比,生物脱水法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是其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各种新型技术在不断地被开发和优化。
这些技术有望解决传统污泥脱水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验证这些技术在不同实际情况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包括高温热泡法、电化学脱水法和生物脱水法。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市政污泥处理中的实践发布时间:2021-10-20T14:15:55.81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廖昆[导读] 摘要:在城市污水厂运行中,污泥的产生量十分巨大,若处理不当,会对城市生活环境和污水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污泥处理至关重要。
湖南福城创景环保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摘要:在城市污水厂运行中,污泥的产生量十分巨大,若处理不当,会对城市生活环境和污水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污泥处理至关重要。
在污泥的处理中,污泥脱水是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污泥脱水对后续污泥处理奠定良好基础,为了确保污泥脱水的效果,市政污泥的处理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市政污泥的处理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市政污泥处理;技术实践前言:市政污泥大部分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为了确保市政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做好对污泥的合理、有效处理。
往往污泥内具有很高的含水量,对其后续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为了达到污泥脱水的减量化目的,需要做好对污泥的深度脱水。
随着不断的研究与发展,在市政污泥处理中逐渐产生了成熟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此技术如何在市政污泥的处理中使用,就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
1.市政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市政污泥的产生主要包括两种来源,分别来源生产生活和市政的建设。
生活污泥是由于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垃圾、污水和粪水等进到下水道内,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变质所形成;市政的建设所产生的污泥主要是建设期间的打桩泥浆或者下水道的清理不彻底等导致的,其所产生污泥量十分巨大,产生的速度也非常快。
市政污泥的成分十分复杂,且含大量微生物以及细菌,其通过生活污水或者杂质的腐化而产生,呈现恶臭气味。
如果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发生堆积,势必对城市周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还会对城市持续发展产生不利[1]。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国内外均如此。
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同时污泥又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且污泥中含量高达40%以上的有机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填埋了是一种浪费。
焚烧法的成本很高,一般仅用于量少、有机质含量高、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泥。
而利用污泥生产有机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消除弃置或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和爆炸隐患,节省大量的土地,又利用了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
但是若不对污泥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作为普通有机肥,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
(一)我国污水厂现行污泥处理方式仍以浓缩后再进行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为主,相当一部分污水厂甚至没有浓缩或脱水设施。
调查表明,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在80%以上,平均值接近90%,也就是说,污泥中的水分是干污泥的近9倍。
污水处理厂不仅在污泥脱水工艺技术方面落后,更严重的是脱水后污泥随意倾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现状:1、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推荐土地利用的方式,包括将污泥用于农业、园林绿化,或者是说土壤改良,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的处置方式,处置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主要问题是土地消化能力有限,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污泥产生量和土地利用量存在数量级的差异。
另一个问题是,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必须对污泥进行严格的鉴别和管制,否则污泥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污泥预处理后直接填埋作为我国近阶段污泥处置的一种过渡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
当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对污泥处置认识的提高,污泥填埋将逐步被取缔。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增长,污泥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将污泥的含水率大幅降低,从而实现资源回收与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重要性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有机物。
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降低其含水率,对于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一)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压滤、真空吸滤、离心脱水等方法。
近年来,针对不同特性的污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物理脱水技术。
例如,新型机械压滤技术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了脱水效率;同时,真空吸滤技术结合超声波技术,有效提高了脱水效果。
(二)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污泥的化学性质,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近年来,针对传统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绿色、环保的脱水药剂。
例如,某些生物聚合物类药剂具有良好的脱水效果和生物降解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三)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某些微生物具有较高的脱水效果和抗逆性,通过培养这些微生物并利用其代谢产物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组合法组合法是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水效果。
例如,将机械压滤与生物法相结合,首先利用生物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再通过机械压滤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
这种组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当前问题与挑战尽管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针对不同特性的污泥,如何选择合适的脱水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其次,目前部分脱水技术仍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最后,部分新型脱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进行中试和大规模试验验证。
污泥处置中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应用摘要:污泥作为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产物,伴随当前我国污水产生量的增大,污泥的产生量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而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如何实现污泥的有效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污泥处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我国污泥处置的现状,合理应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十分重要,通过相关技术有效处理污泥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关键词:污泥处置;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技术应用引言近年来,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得到很大发展,结合我国目前污泥问题的现状,采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在探讨污泥处置中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应用时,首先简单介绍了污泥的相关性质,对污泥物质的组成有一定的认识;其次介绍我国相关污泥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我国目前污泥处理的现状进行论述;然后对污泥处置中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优势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我国当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现状,并以某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置中的脱水技术为例进行相关技术的分析。
1污泥的性质污泥是污水处理中的副产物之一,作为副产物其富集了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例如污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难降解的有机物、难处理的微塑料等。
除了这些污染物之外,污泥中也富集了污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因此污泥可以说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根据污泥的组成物质性质,可以通过厌氧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变成甲烷等生物燃料,此外可以通过蛋白质提取技术回收其中的资源。
通过合格处理后的污泥也可以去除其污染属性,从而实现在建材上的合理利用,因此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具有积极意义。
2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污泥性质相比,我国的污泥具有有机物含量低,含沙量较大,产量大的几个特点。
因此在实际的污泥处理中,应当切实考虑到我国污泥的基本性质,充分考虑污泥的资源和污染属性,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找到让污泥脱水的“盐”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时间:2009-05-07点击:385未来10年是我国污水处理市场的黄金时代,将建成上千座污水处理厂。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干污泥约180万吨/年,含水80%污泥900万吨;预计未来5年内,每年将产生干污泥540万吨,含水80%污泥2700万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污泥消化池能够正常运行的为数也不多,有些根本就没有运行。
有些地方的污泥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便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发达国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0%~30%。
因此,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脱水和干燥技术将有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各地开始解决污泥问题,除原来的填埋处理外,还出现了不同的处置方法,如堆肥、焚烧、发电等。
近日,记者在杭州国泰环保科技公司了解到一种自主开发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叫人头痛的污泥污泥,很让环保人士头痛的两个字这里所说的污泥,特指污水经处理外排后的那部分剩余物质。
由于一度缺乏实用及适用技术,看似不起眼的污泥,竟成了环保领域的一个“老大难”。
目前仅浙江省年产污泥已在1万吨左右,全国的数量肯定惊人。
多年前,记者曾在宁波市一家大型造纸厂见到过这样的情形:这个厂日处理量为70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每天要产生近百吨的污泥,由于无法及时处置,只能堆放在厂区。
日子久了,就连厂区道路上都被堆上了散发着异味的污泥。
而这种情形在很多污水处理厂都出现过,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人们花大钱把这些污泥提取出来,可是一旦下雨,这些无处可去的污泥就随着雨水去了本不该去的地方。
这一点,记者也曾经在浙江省平阳县小制革基地污染治理现场得到过印证。
就这样,受多年的惯性思维作用,“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置”的后果导致污泥处置成了“老大难”,甚至被有些人称为“世界性的难题”。
难对付的“水”污泥脱水极其重要,说“泥”难治,其实是“水”难治。
记者每次到污水处理厂采访,尽管有大小之差、工艺之别,到最后见到的总是那些污泥,尽管经压滤机挤压,或者被离心机旋甩,总还是湿漉漉、黏糊糊的。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最近一个时期,业内开始流行一种所谓“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一些厂家宣传其机械脱水动辄可以达到含固率50~60%以上,吨泥饼的处理成本只有区区几十元。
随着环保部12月刚刚发布的通知,要求市政污水厂的污泥出厂含固率必须达到50%以上。
根据业内目前的处置水平和投资情况,这一政策几乎是给“深度脱水技术”量身定做的一般。
这种技术的潜在影响力和前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根据常识,一般生物污泥采用加高分子聚合物的机械脱水,只能脱到含固率10~30%。
再深脱,就非得做些特殊的处理了,这种处理叫做“调质”(conditioning)。
调质有多种方法,有热物理法,如“热水解”、“水热干化”、“湿性氧化”等等;有物理法,如超声波、微波等;最多的是化学法,通过添加某些无机化学盐类,可以起到改变污泥分子电荷极性,增加颗粒孔隙、改善压滤特性等效果。
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最普遍也最便宜的技术都是这种化学调质+高压压滤处理的组合。
本文就是我一周来学习的结果,敬希方家指正。
一、神秘配方后面的心态十分有趣的是,每个做化学法调质+深度脱水的技术设备商,都倾向于把自己的技术搞得神秘兮兮的。
参观可以,但是不能进混合和配料车间。
远远看一眼可以,但不能取样。
参观者只能站在板框压滤机旁边,看着源源不断出来的干得像石头的泥饼,惊讶地合不上嘴。
面对如此神奇的技术,怎能不啧啧称赞?作为业内人士,我十分反感这种遮遮掩掩、故弄玄虚、掩耳盗铃般的技术保密。
如果参观者不懂技术,你这么防范也没必要;如果是懂行的,盖住关键部位,就以为别人看不到了、看不懂了?再说,我还发现了一个这些人共同的毛病,我称之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综合症”:恨不能每件事都要注册一个专利,以求“自我保护”。
殊不知,一旦在专利中公布了工艺原理或过程,所谓化学调质技术其实不过是一捅就破的一层窗户纸而已。
有趣之处还在于,这些技术专利的内容实质基本是一样的!都是采用氯化铁(或硫酸铁、聚合硫酸铁)加生石灰进行调质,个别的还要用到矿化剂,采用板框机或高压板框机进行压滤而已!简单搜了一下,就找到了以下专利,以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如下:[2003.11.24] 曾智勇污泥高效脱水调理剂[2003.11.24] 曾智勇一种纳米高效污泥脱水调理剂[2006.11.15]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深度脱水的添加剂[2007.01.19]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制砖简易低能耗干燥方法[2007.04.17] 同济大学一种污泥胶凝固化剂及其应用[2008.03.26]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高干度压榨脱水[2009.08.31] 江汉大学污泥调理剂及其污泥脱水方法[2009.10.01] 厦门水务集团一种污泥脱水方法[2009.12.11]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二次加压脱水方法[2009.12.21] 杭州兴源过滤污泥深度脱水方法[2010.06.13] 东南大学污泥深度脱水的调质混凝剂[2010.06.13] 东南大学一种脱水污泥的二次深度脱水方法[2010.06.13] 东南大学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我搜的不一定完全,仅从上述专利分析,让我觉得是一个湖南的曾先生首先想到了这种方法,三年后一家广州的公司才有了类似的尝试。
之后,才是一流、二流科研院所的教授们回过味儿来,大炒冷饭……专利中所言的配方当然都不会是准确的,而是一个个很宽的范围值。
我很怀疑这种专利的意义何在。
仍做个喝汤的比喻,你喝汤的方法再精妙,都离不开嘴巴;别人也都要用嘴巴吃饭、喝汤。
你总不能不准别人用嘴巴吧?污泥的化学调质都得用到一个铁盐或铝盐,这两种金属盐也同时不是氯盐就是硫酸盐,剩下的钙盐(石灰)、镁盐似乎更没什么可争议的,其它盐类活性差且昂贵,写出来也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所有的专利其实都是这几种基本成分的组合,我真不知论争起来,这专利如何“专”法。
既然原理层面没什么可做区别的,唯一可形成差异的也就是实际应用时的药剂种类、纯度、用量,压滤的压力、时间以及由此造成的压滤效果不同而已。
其实,说得更准确些,应该是污泥的性状不同,一定会造成用量和效果的不同罢了。
二、“新大陆”何以能被重复“发现”中国的事情常常就是这么奇怪。
国内这些理工科大学的技术创新实在不怎么“新”,而实际上,中国的曾先生又何尝发现了“新大陆”!翻看一下美国国家环保局1979年出版的、供全体地球人随意下载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设计手册》(Process Design Manual for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一书,在第8章“调质”和第9章“脱水”中,可以查到中国这些专利中几乎所有的实质内容,而且其中的原理、应用方法、类型、经验、造价、运行成本要完整和权威得多。
为了后面分析方便,兹从这本三十年前的美国工程手册中做一些摘录如下:“第8.4节无机化学调质无机化学调质与污泥脱水相关,主要配合真空压滤。
最常用的无机化学药剂是氯化铁(三氯化铁)和生石灰(氧化钙),也有使用硫酸铁的。
首先添加氯化铁,水合后形成正电荷,以中和污泥颗粒的负电荷,使之絮凝;氯化铁也与污泥中的两价碳酸盐形成氢氧化铁,作为絮凝剂。
氧化钙一般配合氯化铁的使用,主要目的是调节pH值、除臭和消毒,此外可增强颗粒结构,提供孔隙,减少其压缩性。
铁盐添加量一般为每吨干基污泥20~63 公斤,而生石灰添加量则为75~277 公斤。
添加铁盐和生石灰将会造成污泥增量,可估算为每增加1公斤药剂,增加1公斤污泥干固体,并减低焚烧热值。
石灰有结垢问题,氯化铁则对设备产生腐蚀。
第9.4.6节关于板框机美国早在1920年就有了第一台用于市政污泥脱水的板框机(列举了板框机的优缺点)。
板框机的运行压力为两种,低压在6.9巴,高压为15.5 - 17.3巴。
进料时间一般为20 - 30分钟,压滤保持时间为1 - 4小时。
各种污泥及其不同比例的混合污泥脱水特性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无机化学药剂添加量和脱水效果(手册以表格形式列举了多组理论设计值、实际运行值,包括添加矿化剂的概念,下详)”。
三十年前的美国工程手册已经如此完备地讲述过的无机化学调质,在21世纪作为“新大陆”一次又一次被中国的科技精英们“发现”,有些还是留学的博士什么的,这现象多少显露出中国工程界的浮躁和浅薄。
教授们应该是懂英文的,否则职称也通不过;留洋博士们更是大桶喝过洋墨汁,想来英文应该是滚瓜烂熟于胸中的,竟然没有一个看过美国环保局的这本书(想来如果看过这本书,也就不好意思去做专利了吧),真是咄咄怪事。
查了查美国专利,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找到了很多石灰法处理污泥,然后焚烧再生,重新获得氧化钙的内容,看来北京奥利爱得的专利也并非头一个。
也许我的英文还不够好,我居然连一个关于“污泥+氧化钙/石灰+氯化铁/硫酸铁/铁盐+脱水/压滤”的组合也没找到。
能够找到的“污泥+氧化钙/石灰+氯化铁/硫酸铁/铁盐”都是日本关于污泥焚烧灰制备水泥或土壤硬化材料的应用。
我想,也许是国外的人不屑于把喝汤的技巧也注册为专利的缘故吧。
一个众所周知的化学常识,恐怕也没有太多可保护的空间。
三、化学品用量与脱水效果工程不是做戏。
扔几个烟幕弹,终有烟幕散去、尘埃落定的时候。
无机化学是最基础的科学,是科学就可以定量分析,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专利在定量方面与美国手册中的数据有何区别。
1、曾智勇专利《污泥高效脱水调理剂》透露,复合重量计为:无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聚合硫酸铁)40~90份,有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聚丙烯酰胺)0.5~12份,石灰粉(CaO计)5~55份。
较佳重量计为:无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50~80份,有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2~8份,石灰粉(CaO计)15~45份。
最佳重量计为:无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65份,有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5份,石灰粉(CaO计)30份。
由于没有用法实例,无法判断其效果。
《一种纳米高效污泥脱水调理剂》透露,复合重量计为:无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聚合硫酸铁)85~98份,有机高分子脱水调理剂(聚丙烯酰胺)0.5~6份,羟甲基纤维素钠(NaCMC) 0.5~6份,纳米材料(TiO2, ZnO, SiO2) 0.5~3份。
同上,由于没有用法实例,无法判断其效果,不论。
2、广州普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专利《污泥深度脱水的添加剂》介绍,对已脱水泥饼进行二次深度脱水,调质添加剂含Fe3+盐0.3~2%和Ca2+盐0.5~5%。
首先将污泥稀释为含水90%,按湿基比例,先加入铁盐,搅拌若干分钟后,再加入钙盐,搅拌后采用板框机在 1.5~2.5MPa下保压30~70分钟,可脱水至含固率35~45%。
该专利列举了6个应用实例,列表如下(三氯化铁价格取1500元/吨、氧化钙取300元/吨、聚丙烯酰胺取36000元/吨,下同):123456初始泥饼含固率%19.40%21.60%19.80%20.50%18.40%19.10%干固体量kg/h194216198205184191三氯化铁添加比例%0.50% 1.00%0.30%0.70% 1.00%0.80%氧化钙添加比例% 1.50% 2.00% 2.50% 3.00%0.50% 2.50%脱水后含固率%42.70%44.20%41.30%46.70%40.90%44.40%干基三氯化铁添加量kg/t.DS50100307010080干基氧化钙添加量kg/t.DS15020025030050250吨湿泥药剂总成本yuan/t23.345.423.840.030.437.2吨脱水药剂成本yuan/t.H2O53.8136.168.3112.263.994.7《污泥二次加压脱水方法》与前面一个专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针对浓缩污泥脱水的,对浓缩污泥脱水前进行调质,采用三氯化铁溶液浓度≥35%,投加量为污泥干基0.3-10%;氧化钙含量≤60%的石灰投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150%。
以18-25MPa压力保压,脱水后泥饼含固率可达40-65%。
根据所给出的实例,应用效果如下(石灰中氧化钙70%):含固率%5%3%1%三氯化铁溶液投加比例% 4.50% 5.00% 6.50%三氯化铁溶液浓度%38.00%38.80%38.80%石灰投加比例%12.50%15.00%20.00%最终含固率%35.5%62.0%58.0%压滤压力MPa393325实际吨干固体量投加三氯化铁kg/t.DS17.119.425.22实际吨干固体量投加氧化钙kg/t.DS87.5105140药剂成本yuan/h 3.2 2.20.7以原含固率20%泥饼计的药剂耗yuan/t12.614.819.6很显然,采用如此之高的压力进行脱水,药剂耗可能非常低,但设备处理量、电耗就会相应提高。
3、同济大学专利《一种污泥胶凝固化剂及其应用》透露,污泥胶凝固化剂由A、B两种组分组成,A组分由氧化镁50-70份、氧化钙10-15份、二氧化硅15-20份、氧化铁3-5份和三氧化二铝2-3份组成;B组分由六水氯化镁45-60份、七水硫酸镁30-50份、硅酸钠5-10份、氯化钠3-5份、氯化钾3-5份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