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半数致死量测定张玉晴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9
暗纹东方纯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作者:常燕,王兆慧,刘思园,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常燕,王兆慧,刘思园,徐磊,曹军(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摘要:从濒死的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经形态观察、生化、16S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人工感染健康暗纹东方鲀和ICR小鼠等试验可知,该菌对小鼠和暗纹东方鲀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26×106CFU/mL、5.96×104CFU/mL;其16SrDNA序列与维氏气单胞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根据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命名为NT-HV。
选择9种水产常用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新霉素、氧哌嗪青霉素敏感,对养殖场常用的四环素、强力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提示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合理轮换。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致病性;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94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629-042010年10月,江苏某特种水产养殖场养殖的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发生死亡。
病鱼主要表现为腹部极度膨大,肛门红肿,体表及胸鳍、腹鳍和臀鳍残缺,鳍条基部充血、出血。
解剖发现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带血的腹水流出;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胆囊膨大;肠道无食,充满泡沫状黏液,肠黏膜出血。
取症状典型的濒死暗纹东方鲀心脏、肝脏病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
本研究通过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命名为NT-HV,同时对其毒力及药物敏感性进行试验,旨在分析该菌的分类地位、致病因素、筛选敏感药物,为有效防治暗纹东方鲀维氏气单胞菌病提供依据。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检验结果评价余军亮孔晓翠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7-05T06:08:53.08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余军亮孔晓翠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检验结果。
方法调查2019年11月-2022年11月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均检测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情况。
结果突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共28起,中毒人数共166人,检出菌株共309株,其中后厨厨具12株(3.88%),粪便195株(63.11%),呕吐物14株(4.53%),残余食品88株(28.48%)。
沙门菌108株(34.95%),金黄色葡萄球37株(11.97%),致泄性大肠埃希菌125株(40.45%)。
沙门菌中,肠炎44株(40.74%),鼠伤寒25株(23.15%),德尔卑25株(23.15%),14株(12.9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A型17株(45.95%),A-C型12株(32.43%),A-D型8株(21.6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致病性78株(62.40%),侵袭性32株(25.60%),产毒性15株(12.00%)。
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能有效鉴别病原菌菌属与血清类型,明确污染源,对预防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隆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检验结果。
方法调查2019年11月-2022年11月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均检测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情况。
结果突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共28起,中毒人数共166人,检出菌株共309株,其中后厨厨具12株(3.88%),粪便195株(63.11%),呕吐物14株(4.53%),残余食品88株(28.48%)。
沙门菌108株(34.95%),金黄色葡萄球37株(11.97%),致泄性大肠埃希菌125株(40.45%)。
沙门菌中,肠炎44株(40.74%),鼠伤寒25株(23.15%),德尔卑25株(23.15%),14株(12.9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A型17株(45.95%),A-C型12株(32.43%),A-D型8株(21.6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致病性78株(62.40%),侵袭性32株(25.60%),产毒性15株(12.00%)。
科学家改进了检测变异炭疽杆菌的方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保健》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组数据寻找到新的诊断试剂和方法,并对致死性病原菌炭疽杆菌的进化和遗传记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北亚利桑那州大学(NAU)翻译基因组研究所(TGen)和基因组研究所(TIGR)的研究人员们通过对近1000个专一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用极高的分辨率说明了几个不同的炭疽杆菌分离株的遗传和进化类型。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炭疽杆菌双重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刘玉;陈文琦;王平;操敏;韩一芳;张琪;张锦海;王长军
2.炭疽杆菌基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李凤元
3.快速检测炭疽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J], 杜清春;董珊珊;丁奕博;张艳;李伟;王鹏
4.炭疽杆菌RPA等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J], 王素华;袁淑辉;帅江冰;王忠才;蔡军;赵治国
5.科学家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提供新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曲霉菌感染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高静(涡阳县人民医院,安徽涡阳233600)性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大多智力发育正常,性腺发育不良,副性征不发育[2]。
常见的有特纳综合征(核型为45,X )、X X X 综合征(核型为47,X X X )、克氏综合征(核型为47,X X Y )。
本文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有7例,有4例男性核型为47,X X Y ,性染色体多一条,临床表现为身材高大,性发育不良,无精或严重少弱精。
有2例女性核型为45,X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卵巢及子宫发育不良。
有1例为特纳综合征嵌合体,45,X [72]/46,X X [28],临床表现随异常核型比例的增多而加重。
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易位、倒位、缺失等,本文有10例均为平衡易位携带者。
平衡易位是指两条不同源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并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3],因此,临床表现一般正常。
但是患者生殖细胞数分裂时会形成一种叫做四射体的结构,这种四射体可能产生18种配子,最终产生的胚胎中只有一种完全正常,一种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其余16种均为异常胚胎,这些异常胚胎以孕早期自然流产为主[4]。
罗氏易位是一种特殊的染色体重排类型,是指发生在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断裂短臂丢失,长臂融合成为一条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现象。
罗氏易位携带者产生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会形成三体或单体,均会导致早期流产。
染色体多态性是指染色体结构或带型强度的微小变异,通常指异染色质区长度改变,但由于异染色质区主要为非编码的D N A ,没有转录活性,所以一般不影响染色体基因的表达,传统观念认为染色体多态属于正常变异,不具有临床病理意义。
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和对非编码基因的深入研究,有研究发现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多态部分会造成同源染色体配对困难,使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形成异常的配子,最终引发流产、不孕不育[5,6]。
本文有15例患者核型为多态染色体,占不孕不育总人数的11.9%,表明染色体多态性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
2021.12科学技术创新问题和困难解决办法和措施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不凝固怎么办1.应调节PH 值直至它凝固为止2.培养后观察不到细菌菌落怎么办 2.实验失败,再从头开始操作3.如何做到无菌操作 3.应在超净台上操作4.菌落计数不正确怎么办4.应使用菌落计数器等辅助工具进行计数5.操作过程中培养基凝结怎么办 5.应快速倒完且适量水中细菌总数与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程度相关,现今国内外对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有:检测片法、测定细胞重量法、显微记数法、稀释倒平皿法,荧光法等。
在本研究通过平板计数细菌总数测定法,采样分析了梦溪湖4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为梦溪湖水质污染状况评价和水污染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与采样点的布设本文的研究区域为梦溪湖,位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部,其中共分四个区域,均为人工湖,人工湖泊采样点应该尽可能覆盖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面积,寻找能够切实反映水域的水质特征的采样点。
2017年5月确定梦溪湖水体的布点,共布设4个点,6-9月分别于每月的同一天取水样,并在取水的当天做实验,隔天进行菌落计数并记录。
共计16个点,采样点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采样点示意图2材料与方法2.1水样的采集将水面以下0~15厘米的深水样品浸入带塞的灭菌的玻璃瓶中,将玻璃瓶瓶口朝下翻过来取下玻璃塞使水将流入瓶中,在玻璃瓶满时用瓶塞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后尽快检查。
2.2细菌总数测定方法本文使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梦溪湖湖水中细菌总数[1-2]。
2.2.1依照国家卫生部于2001年9月份实施的《生活用水卫生规范》操作[3],按照10倍稀释法和去离子水将水样稀释成倍数不同的水样,每个稀释度重复两次。
然后加入到四十五摄氏度的普通细菌培养基约15mL ,立即充分混匀,等到培养基凝固后,放到三十七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培养四十八小时,取出计数细菌总数。
2.2.2优势菌落种群的鉴定:使用菌落记数方法,通过观察已计数的有菌落的平板上的菌落的颜色、形态等性状,然后根据出现的频率确定优势菌落并进行分离培养。
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检测结果及分析
叶芬;李小霞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30)002
【摘要】院内物体表面的监测是院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其表面细菌数超
过标准,就有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了解各类物表的细菌污染情况,每月对住院部各科的多种物表不定时随机抽样1次,进行表面细菌总数的测定,并以近
两年为时间段,从普通病房抽取不同材质、
【总页数】1页(P160-160)
【作者】叶芬;李小霞
【作者单位】365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检验科;365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医院内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细菌污染调查 [J], 温浩;孙国臣;等
2.医院内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细菌污染调查 [J], 温浩;孙国臣;王君清;接显厚;赵
金梅;田静波
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病人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情况分析 [J], 刘丽平;邬巧玲;李秀华
4.医院内物体表面细菌及乙肝表面抗原监测 [J], 陈安天;黄兆冲;陈美群;顾浩;陈士
宝;施静;陆建昌;杨海斌;林亚平
5.医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J], 潘玉珍;王珂;吴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注射剂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郭慧琳;贺奋义
【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年(卷),期】2011(031)004
【摘要】用体重18 ~ 22g的昆明小白鼠70只,♀♂各丰,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昆明小白鼠测定复方注射剂的LD50,结果LD50为5 260.17 m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 382.7±650.95,根据中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定为实际无毒.【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郭慧琳;贺奋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平凉744000;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平凉7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3
【相关文献】
1.宁夏道地药材铁棒锤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J], 付雪艳;董琳;黄青;马学琴;王学娟
2.Bliss法测定YL-N1415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 [J], 孟红亚
3.人参细粉与超微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与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 [J], 甘露双;孙磊;王多;朱强辉;于海玲;金元哲
4.青银注射液静脉、腹腔注射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J], 陈美娟;肖顺汉;冯文宇;黄新武;秦大莲
5.岗梅根醇提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J], 罗雅劲;孙永学;曾绮雯;郑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古丁,焦油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常福厚;刘素珍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1)003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常福厚;刘素珍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药理教研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3
【相关文献】
1.不同浓度的烟焦油与尼古丁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J], 吴雨径;张晶;赖斌;李屹;魏玉杰;刘惠亮
2.无机盐对香烟中焦油及尼古丁去除的研究 [J], 王怡红;张征林
3.焦油、尼古丁和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影响[J], 王震;魏玉杰;赖斌;刘惠亮
4.焦油和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J], 严政;赖斌;吴贝贝;柳星;李东升;熊晓昉
5.黄芪合剂抗尼古丁和焦油作用的研究 [J], 常福厚;扈廷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方法
顾俊明;王镇山;薛欣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116023)顾俊明,王镇山,薛欣肺部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疾病之一。
虽然抗生素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感染性疾病的预后,但肺炎仍是我国人口主要死因之一。
居第五位。
近年来,耐药菌株增加、机会感染菌发病率增...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顾俊明;王镇山;薛欣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9
【相关文献】
1.肺炎病原体细菌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陆爱玲
2.肺结核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邬碧波;王秀
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微泵与静脉滴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疗效及炎性指标对比 [J], 赵光强;陈燕;王彬;梁桂林
4.肺结核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邬碧波; 王秀
5.两种细菌学检查方法的比较 [J], 陈燕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饮用水中致病菌检测分析
齐林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6(22)9
【摘要】目的:探讨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保证居民安全的食用饮用水,减少水源污染。
方法:应用常规微生物国标检测方法对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两项均符合卫生指标的
饮用水进行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检测,选择石家庄市、邯郸市、张家口市为实验
对象,采集水库、水井、水厂和末梢水样品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大肠菌群、细菌总
数符合卫生指标的某些饮用水中含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结论:不可忽视规定外的
致病菌污染。
【总页数】2页(P662-663)
【关键词】饮用水大肠杆菌;细菌总数;致病菌
【作者】齐林
【作者单位】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23.1
【相关文献】
1.饮用水中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J], 杨立伟;张晓华;谭红
2.饮用水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技术检测研究 [J], 范宏英;吴清平;吴若菁;寇晓霞;张菊梅;吴慧清
3.离子色谱-安培检测法检测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方法分析 [J], 傅珠婷;石健;蔡萌;李春建
4.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分析 [J], 史芳
5.饮用水中致病菌的检测报告 [J], 王苋;秦丽云;张伯兰;李云;高伟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检验的分级报告
孙敬
【期刊名称】《江西医学检验》
【年(卷),期】1997(015)003
【摘要】3天后发出细菌检验报告不能适合医院中以治疗为主的特点。
不可避免地造成临床凭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现象。
体内的菌群失调导致内源性感染增加。
细菌生长需一定时间,鉴定细菌至少要24小时。
转变医院细菌检验的工作模式就是把3天后报告的内容改成分级报告。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孙敬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技术报告 [J],
2.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00例白带检验报告) [J], 范学财
3.细菌检验的分级报告在临床中的应用 [J], 刘靳波;林燕英;蔡旭;向成玉;杨葵;杨明学;林雁
4.以ICSH分级标准为理念的分级报告模式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的效能探究[J], 张国昌;郝铁
5.现代临床细菌学工作中的分级报告 [J], 戴立人;刘莹;向友华;杨汉菊;吴正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气细菌监测采样的条件控制
王长本;何之荣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检验》
【年(卷),期】1994(009)004
【摘要】通过实验重点观察了沉降法作空气细菌监测时采样高度、采样时间及采样操作中平板盖的放置方法等条件.认为采样高度不同时细菌污染程度相差较大,应控制在一定的采样高度,采样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结果更可靠;采样时平板盖应扣放于平板旁边的无菌处为宜.
【总页数】2页(P227-228)
【作者】王长本;何之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22.12
【相关文献】
1.洁牙室空气细菌监测与感染控制 [J], 张晓梅;石凤群;林德建
2.医院空气中细菌监测取样条件标准的探讨 [J], 尹燕双;赵秀梅;张兰萍
3.空气流量对微孔滤膜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效果的影响 [J], 胡庆轩;徐秀芝;姜黎;刘敏霞
4.平板沉降法不同采样条件对空气中细菌采样结果的影响 [J], 杨洪彩;张晓雪;黎唯
5.微孔滤膜空气微生物采样法及其应用条件的研究 [J], 车凤翔;胡庆轩;徐秀芝;刘敏霞;姜黎;鹿建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获奖成果之二——畜禽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诊断液
王文清
【期刊名称】《湖北畜牧兽医》
【年(卷),期】1989(000)0Z1
【摘要】畜禽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病,由鹦鹉热衣体引起的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畜禽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诊断液荣获湖北省科技198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诊断液适用各种畜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王文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畜禽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诊断液研制成功 [J],
2.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在畜禽病毒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庄金秋;梅建国;王玉茂;谢金文;莫玲;沈志强
3.应用冻干纯锥虫粉制作间接血凝诊断液的诊断效果观察 [J], 余定达
4.应用间接血凝诊断猪衣原体病的报告 [J], 纪强;郭奕亮
5.畜禽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诊断液研制成功 [J], 王文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氏生物诊断镜检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的护理
李春华;孟庆华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布氏生物诊断镜检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的护理李春华孟庆华(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1995年至1997年对50例病原体不明支气管肺炎患者用美国BVPM-15型布氏生物诊断镜(BBDM布氏镜)进行检查,检出病原体,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李春华;孟庆华
【作者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6
【相关文献】
1.超声生物显微镜联合B超检查和诊断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J], 刘志雄;吴国基;吴正秀
2.超声生物显微镜应用于眼前段病变检查对患者的指导与护理 [J], 董飞;忻双华;王惠云;陆勤康
3.布氏生物诊断镜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30例分析 [J], 鞠远荣;孟宪意;付利民
4.布氏生物镜诊断呼吸道感染的价值 [J], 孟宪意;董学斌
5.布氏镜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附四例病例分析 [J], 赵良玉;黄芙蓉;黄权光;王恒孝;李晓冰;周建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