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5) 粤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地域、哪个族群的人,比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更喜欢筑城了。
“无邑不城”,只要是人扎堆的地方就得围起来。
学术界也一般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来加以强调:“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我们说,从二里头文化诞生到汉代,在这两千余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都邑)是没有城墙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设防的,你相信吗?“大都无城”,就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要讲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城市这个概念。
城市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聚落形态,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国家与前国家社会的关键区分点。
古代城市往往是区域或社会组织的中心,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都城就是这类城市的重中之重。
可见城市的本质特征中并不包含城墙,有没有城墙是从空间布局、从有无防御设施角度来说的,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城墙。
考古学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防御设施(城墙),“大都无城”概念的提出,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察。
单元考点链接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一、见解新颖1.多角度分析法我们可以在把握主旨的前提下,从题目或材料的各个意义点去分析,探究原因,从而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或主题来。
比如对于“东施效颦”的故事,至少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A.西施角度。
这是常规的角度,不赘述。
B.东施的行为角度。
东施去模仿为什么会更丑?可见,盲目模仿要不得。
东施模仿西施后,乡邻们都避开,可她仍在模仿,可见东施无自知之明。
C.东施乡邻们的行为角度。
东施乡邻们像对待瘟神一样避开东施,为什么就不去帮助她,向她指出?可见我们不能像东施的乡邻那样,我们应该热情地帮助、关心她。
2.逆向分析法即从常人思维的反面去思考分析。
仍以“东施效颦”为例,我们可以从常人的观点“东施无自知之明”出发,作逆向分析:东施为什么要去模仿西施?因为东施知道自己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模仿的愿望是好的,不模仿,那么她就无望使自己变得美些。
这比那些生得丑却自以为不错,不采取措施去改变的人,不是更有自知之明吗?可见,东施是有自知之明的,值得赞颂。
3.假设推理分析法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推究可能产生的结果。
仍以“东施效颦”为例,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假设:假如东施也是个美人,去模仿西施,那会怎样?这样东施自然不会被人嘲笑,但绝对不会变得更美,因为美需要创新。
一味模仿别人,就永远停留在别人之后。
4.追进法即在人们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产生新的认识。
比如“打假”,是商品领域中形成的认识,若再进一层,就会发现众多的领域中都有假可打,有假该打,于是,就有了“校园里也要打假”,“科技领域莫忘打假”的新见解。
注意,立意中追求见解的新颖独到是一定要以切题和深刻为前提的,如果为了追求新颖独到而弄得偏离题意,则为弄巧成拙了。
二、材料新鲜1.材料本身要新鲜也就是说,考生在写作时,最好不用或者少用陈旧的材料,应当自觉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注重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选择新近看到的社会热点、科技信息等。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棚檐.谵.语赡.养父母瞻.前顾后B.肩膀.诽谤.滂.沱大雨气势磅.礴C.阻挠.饶.恕分外妖娆.绕.道行走D.偌.大箬.竹遵守诺.言惹.火烧身解析:选B。
B项的“膀”读bǎnɡ,“谤”读bànɡ,“滂”读pānɡ,“磅”读pánɡ;A 项的“谵”“瞻”都读zhān,“檐”读yán,“赡”读shàn; C项的“饶”“娆”都读ráo,“挠”读náo,“绕”读rào;D项的“偌”“箬”都读ruò,“诺”读nuò,“惹”读r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这个人很有文才,无论是写湖光山色,还是写人情冷暖,都是闪烁其词....,丝丝入扣。
B.面对出国、自考、复读、就业等出路,他思前想后,踌躇满志....,不知如何选择。
C.至于如何拉动经济的增长,我们可以巧立名目....,积极开发新颖别致的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D.他辩论说,这种行为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主导地位,因而使美国居于不可一...世.的强权地位。
解析:选D。
A项“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
B项“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踌躇”不能误解为“犹豫不决”。
C项“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贬义词。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凌寒傲霜的菊花简洁得只有精神。
桃花却是大俗大雅,它既以艳红的色彩妩媚的体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以优雅的诗意淡远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B.国学是以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兼有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的精神气质的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
C.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姓名,年级:时间:第16课项脊轩志学习目标1。
把握“喜”、“悲”统摄全篇的写作特点。
2。
抓住细节描写,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项脊.轩( ) (2)渗漉.()(3)垣.墙()(4)栏楯.( )(5)偃.仰()(6)逾庖.()(7)老妪.()(8)先妣.( )(9)阖.门() (10)象笏.()(11)扃牖..()..( ) (12)枇杷(13)呱.呱而泣()答案(1)jǐ(2)lù(3)yuán(4)shǔn(5)yǎn(6)páo(7)yù(8)bǐ(9)hé(10)hù(11)jiōnɡyǒu (12)pí pɑ(13)ɡū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雨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栏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珊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束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归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雨水(2)栏杆。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应用体验之旅配套训练 粤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一、基础巩固(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 B .张良入谢.谢:辞谢 C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第二次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解析:C 项,再,两次。
答案:C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籍.吏民,封府库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 A .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 .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 .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 .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解析:①④⑤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③⑦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⑥⑧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 洛阳亲友如.相问杀人如.不能举解析:A 项,动词,放弃/动词,放在;B 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 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 项,连词,假如/副词,唯恐。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约为婚姻..⑤所以..遣将守关者⑥臣..时④项伯许诺..③沛公居山东..②臣战河南与将军戮力..不忍..也⑧君王为人..而攻秦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 D.④⑥⑧解析:①结为儿女亲家;②黄河以南;③崤山以东;⑦不同一般的情况,指意外的变故。
答案:D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解析: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综合检测粤教版必修2(时刻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存(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数正确的一组是( )A.窈.窕(yáo)泠.然(línɡ)蹇.焉(jiǎn) 鼎铛.玉石(chēnɡ)B.栏楯.(shǔn) 追溯.(shùo)扃牖.(yǒu) 万乘.之势(shènɡ)C.慰藉.(jiè) 桂棹.(zhào)愀.然(qiū) 倚.歌而和(yǐ)D.嫔.妃(pín) 逦迤.(yǐ)辇.车(niǎn) 不霁.何虹(jì)【解析】A项,“窈”读yǎo;B项,“溯”读sù;C项,“愀”读qiǎo。
【答案】D2.以下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趋向B.尽态极妍.,缦立远视妍:漂亮C.大母过.余曰过:过问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萦绕【解析】C项,过:看望,看望。
【答案】C3.以下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朝歌夜弦.B.群贤.毕至C.吾家念书久不效.D.歌.窈窕之章【解析】“弦、歌、效”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贤”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答案】B4.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死生亦大矣A.《齐谐》者,志怪者也B.遂心如愿,几家能彀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D.月出于东山之上【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判定句;B项,主谓倒装;C项,被动句;D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A5.名句默写。
(任选三句作答)(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2)明星荧荧,____________;绿云扰扰,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竹篙.艾蒿.缟.素犒.赏槁.木死灰B.痉.挛根茎.颈.椎路径.不胫.而走C.譬.如癖.好秕.谷裨.将劈.波斩浪D.狙.击沮.丧龃.龉咀.嚼越俎.代庖解析:选C。
A.ɡāo/hāo/ɡǎo/kào/ɡǎo;B.jìnɡ/jīnɡ/jǐnɡ/jìnɡ/jìnɡ;C.pì/pǐ/bǐ/pí/pī;D.jū/jǔ/jǔ/jǔ/zǔ。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年他常来第十宿舍下围棋,下完就惬意地侮辱我,因为他总会赢。
不过总的来说,他是温文尔雅的君子。
别人常常对任何事信口开河,他则沉稳多思,那时我就发现,当我们谈到什么时,他总是深思熟虑,随时凝练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他苦读不辍,对发硎新试的知识永远敏感。
A.温文尔雅B.信口开河C.深思熟虑D.发硎新试解析:选D。
A.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B.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C.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D.发硎新试:硎,磨刀石。
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
B.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方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各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解析:选C。
A.成份残缺,缺宾语;B.“冲突双方”缺谓语,或转换了主语;D.主宾搭配不当。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2 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各小题,共计32分)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在启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及其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15,重力加速度g取2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汽车的质量为3000 kgB.06 m/sv=C.在前5 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为25 kJD.在515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约为67.19 m2.质量为20 kg的铁板厚度不计,平放在二楼的地面上。
二楼地面与楼外地面的高度差为3 m。
这块铁板相对二楼地面和楼外地面的重力势能分别为(g取210m/s)( )A.600 J、0B.0、600 JC.1200 J、0D.0、1200 J3.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重力势能是动能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π6B.π4C.π3D.5π124.如图所示,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盒子A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A前、后壁接触,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与A相连.今用外力推A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从释放盒子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B.A对B做的功小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C.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D.A 所受重力做功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大于A 动能的增加量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桌面边缘竖直向上抛出,桌面比地面高h ,物体到达的最高点距桌面高为H ,若以桌面为参考面,则物体落地时的重力势能p E 和整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G W 分别为( )A.0mgH ,B.()mgh mg h H +-,C.mgh mgh -,D.()2mgh mg h H +,6.如图所示,小球从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B.小球的机械能先保持不变而后再逐渐减小C.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不断增大后不断减小7.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m 1<m 2,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 1和F 2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距离.若F 1做的功为W 1,F 2做的功为W 2,则( ) 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QB 段为一半径为R =1m 的光滑圆弧轨道,AQ 段为长度为L =1m 的粗糙水平轨道,两轨道相切于Q 点,Q 在圆心O 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广东省2025届中学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题(五)(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展转B.弥蔓C.票泊D.平淡解析:A项,辗转;B项,充满;C项,漂泊。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走一步都要粘.(nián)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乏累不堪的躯体。
B.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膛。
C.有些人觉得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ní)作态。
D.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只麝香鸭代孵.(fū),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立刻就逃走了。
解析:粘应读zhān。
答案:A3.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 )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A.句号B.叹号C.逗号D.省略号答案:D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幻想融入中国梦,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密码,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宝。
我们应大力________“航天精神”,坚决信念,同舟共济,不断________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历史业绩,谱写新时代奋斗者的________篇章。
A.弘扬开发壮丽B.发扬开发壮美C.弘扬开拓壮美D.发扬开拓壮丽解析:第一处,“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发挥。
“弘扬”,大力宣扬。
这里是说“中国精神”,应选“弘扬”。
其次处,“开发”的对象是具体事物,运用对象有荒地、自然资源、人才、技术等。
“开拓”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多用于学习、工作和探讨等方面,应选“开拓”。
第三处,“壮丽”常用于形容自然风光、施工场景等宏伟浩大,“壮美”常用来形容山河、诗文、事业等。
应选“壮美”。
故选C项。
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5)(粤教版必修2)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 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鞭辟[bì]入里瑕疵[cī] 感喟[wâi] 皎[jiǎo]洁B.开门揖[yī]盗炽[zhì]烈奇葩[pā] 押解[jiâ]C.引吭[háng]高歌鸟瞰[kàn] 曝[bào]光羞赧[nǎn]D.安步当[dàng]车擂[lâi]台鞭笞[dá ] 桎梏[gù]【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A.辟是多音字,“鞭辟入里”中的辟应读[pì],“感喟”中的喟不能读声旁“半边”,应读[kuì];B.“炽烈”中的炽读[chì];D.“鞭笞”中的笞读[chī]【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声如洪钟认识肤浅无事生非造型B.震臂高呼历行公事真知灼见潦草C.朗朗乾坤异曲同工情有独钟整饬D.以点带面以逸待劳悬梁刺股宣泄【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B.震臂高呼----振臂高呼:振臂,扬起手臂,不是手臂震动。
历行公事----例行公事:例行,按照惯例处理【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能力。
A.毕竟沿用鉴赏B.毕竟采用鉴别C.究竟沿用鉴别D.究竟采用鉴赏【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第一句应用“毕竟”;第二句应用“采用”;第三句应用“鉴别”。
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相当于“终究、到底”。
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袭用:沿袭的采用。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鉴赏:鉴赏和评定(艺术品、文物等)【答案】应选B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解析】根据句意,第一句中“忍无可忍”应改为“被逼无奈”或者“无奈之下”。
忍无可忍: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露出来。
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追究根底。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答案】应选A项。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A项的错误比较明显,犯了一面和两面不相应的错误。
B项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
D项缺少主语,主语被状语掩盖住了;或将“对”删掉,让“法律水平”作主语。
【答案】C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C.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D.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测控点击】本题重在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解析】A项没有错误,该句由两个句子组成,一是总体介绍凤凰电视台的情况,一是分别说明“凤凰”一词和台标的组成。
分清了层次,该选项不难选出。
B项的冒号用错,引号中的内容是作了该句的成分;用了冒号后,该冒号要管到哪里呢?C项的错误是误用了书名号,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推出的是“计划”,不能用书名号。
D项中的问号用错了,因为问号之前,句号之后的“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它作了后面两句的主语,该用句中停顿点号——逗号。
该选项中的分号并没用错,这是逗号活用为分号,以强调“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性。
【答案】A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12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
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①釜鬲:行厨炊具。
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学干诸侯干:求托、请托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困倦,使……疲乏C.及见之,又倨倨:傲慢、放肆D.昭王新说蔡泽说:yuâ,喜欢【测控点击】考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解析】困:使……窘迫、困窘【答案】B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为不可徐公何能及君也B.虽死无所恨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名可法而身死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垂功于天下者苛政猛于虎也【测控点击】考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解析】连词,均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
(A.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代词,怎么。
B.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名词,处所,地方。
D.介词,到;介词,比。
)【答案】C9.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组是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②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⑤乃谢病归相印⑥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④【测控点击】考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①“蔡泽路上被抢劫”不属于表现他智慧与谋略的句子。
③是范雎的行为。
【答案】C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雎见到蔡泽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B.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这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C.太史公认为,蔡泽之所以能够“垂功于天下”,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困于赵而被逐,到韩、魏又失釜鬲之后能够激励自奋。
D.太史公引用韩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立身处世,建立功业要有凭借和条件的道理。
【测控点击】考察对文意的理解。
【解析】蔡泽的到来在当时对范雎并不构成威胁。
【答案】A(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12分)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
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大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大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①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
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扬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