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mer及CA125在卵巢癌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244.06 KB
- 文档页数:3
血凝五项在常见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血凝五项是一组血液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计数(PLT)。
这些指标与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在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两个主要指标。
PT测量的是凝血通路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时间,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情况。
APTT测量的是凝血通路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常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和凝血酶原的异常情况。
在肿瘤患者中,PT和APTT的延长可能表示肝功能受损或凝血因子缺乏,也可能与肿瘤本身有关,如恶性肿瘤细胞释放凝血酶等物质,刺激血液凝固。
因此,PT和APTT的测量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液中的重要凝血因子,能够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
FIB的测量可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凝血系统状态,对于评估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和止血功能的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血中溶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和溶解有关。
在肿瘤患者中,D-Dimer的升高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在肺癌、胃癌、结肠癌等部分肿瘤患者中更为突出。
因此,D-Dimer的测量对于评估肿瘤患者的血栓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小板计数(PLT)是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能够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
在肿瘤患者中,PLT数量的变化可能反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也可能与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相关。
因此,PLT的测量对于评估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血凝五项的测量在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肝脏功能、凝血功能的状态,识别血栓风险,并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
D-二聚体在卵巢癌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胡玉崇;陆景坤;张捷【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2(012)004【摘要】目的:研究D-二聚体(D-dimer)在卵巢癌诊断和病情监测方面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卵巢癌患者及3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并与42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分别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0.01),而卵巢良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卵巢良性瘤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卵巢癌Ⅱ~Ⅳ期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1);不同病理分级卵巢癌患者的D-二聚体,由G1 ~G3级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判断及肿瘤的进展与分期有着重要的意义,D-二聚体对卵巢癌的实验室诊断有着特别的作用.【总页数】3页(P335-337)【作者】胡玉崇;陆景坤;张捷【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呼和浩特010017;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呼和浩特010010;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学部,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7【相关文献】1.血清胱抑素C、D-二聚体与低密度脂蛋白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李景;高俊峰2.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D-二聚体的测定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吕岩;王瑚3.D-二聚体在未治卵巢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诊断中的价值 [J], 梁凌云;赵骏达;林琳4.糖类抗原125、骨桥蛋白、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孙红丽;栗亚芳;赵子昳5.PLR、D-二聚体和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J], 蔡针针;周军;任真;潘世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3T02:43:34.66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2期作者:钱寅娟1 钱洁2 吴兰1 陈小月1[导读] 分析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2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作为A组,同时选取胃良性病变60例患者作为B组,健康体检的60例人群作为C组,均对其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等]。
结果:A组患者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以及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随着胃癌分期延长其血清中的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会明显提升。
结论:胃癌患者的D-二聚体以及CEA等水平明显提升,可采取以上因子的检测对胃癌进行诊断,使患者及时获得相应治疗。
【关键词】胃癌;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胃癌分期【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2-0058-02胃癌为一种严重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不适时一般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病死率高。
直接浸润、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主要途径,若不能及时获得治疗可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不利于预后。
全球胃癌每年新增病例在100万以上,死亡率位于癌症死因第2位。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每年新病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世界一半,我国胃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第2位。
胃癌预后和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是90%以上,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D-dimer浓度对肺癌病人预后的价值AbstractBackground --–外周血凝血系统中的几种蛋白酶浓度已经证明可以预测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这项研究探讨了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对预测治疗前的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价值。
Methods --—这项研究样本包含了70个肺癌的病人(其中49个是非小细胞肺癌21个是小细胞肺癌)。
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是酶免疫法测定的。
应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Cox比例风险模型. Results –两组病人的D-二聚体浓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组病人的D-二聚体值<150ng/ml (low DD group)而另一组的D-二聚体>150ng/ml (high DD group)。
在不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和病人的体能状态,低值组的生存期明显较高值组的好(高值组的风险比=4.7;95%的可信区间为1.8—11.7)。
(低值组的风险比=3.9;95%的可信区间为1.6—9.2)Conclusions 结论-–这个结果表明D-二聚体的浓度对于预测肺癌病人的临床预后是有价值的。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推进的前瞻性的研究来证实这个结论。
Keywords: D-dimer, lung cancer, prognosis.在肺癌病人体内凝血系统会更容易被激活。
有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具有激活凝血系统,促进增加纤维蛋白降解的活力,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肿瘤细胞所含有的纤溶酶系统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组分、激活潜在的凝血酶和溶解肿瘤相关纤维蛋白网架,来影响肿瘤的浸润性和转移。
已经被证实肺癌病人体内循环系统中纤溶物升高与肿瘤的发生、临床进展和化疗有关。
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预测肺癌病人的预后的独立价值。
Methods70个肺癌病人样本是从Mie University Hospital选取的,的平均年龄是65岁(20-83)。
PCT、D-Dimer和CRP检测在评估CAP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体检资料。
结果:低危险组患者PCT 平均值为(0.91±0.13)ug/L,CRP平均值为(30.2±5.3)mg/L,D-二聚体均值为(0.58±0.11)mg/L,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数据明显增大(P<0.05),PCT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1=0.92,CRP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2=0.85, D-二聚体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3=0.82。
结论:PCT、D-Dimer和CRP 指标对CAP患者病情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PCT,D-Dimer,CRP,CAPPCT, D-Dimer and CRP detection in evaluation of severity of CAP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calcitonin (PCT), plasma D- dimer (D-Dimer two) and C reactive protein (CRP) dete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in the role of severity. Methods: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92 case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3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Results: low risk group of patients the mean value of PCT is (0.91 + 0.13) ug/L, the mean value of CRP is (30.2 + 5.3) mg/L, two D- dimer (mean 0.58 + 0.11) mg/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and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0.0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at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1=0.92, PCT),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r2=0.85, CRP and the severity of r3=0.8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 two dimer and disease. Conclusion: PCT, D-Dimer and CRP indexes have significant guiding value in patients with CAP disease.Key words]PCT, D-Dimer, CRP,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尽管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抗生素类药物在不断发展,但该类患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文献报道[1-2]临床病死率高达5%,普通病房病死率高达12%,而ICU病死率更是高达50%以上),因此,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的探讨威士达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近年来,D-二聚体作为体内交联纤维蛋白水解的标志性产物,其临床诊断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
它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排除,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虽然D-二聚体检测已得到普及推广,但在D-二聚体实际检测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对检测参数的认识误区,致使实验室对一些检测结果难以为临床提供合理解释,对由于方法学不同造成的检测结果差异缺乏足够的理解,给科室质量管理带来困惑。
一、不同试剂检测结果不可比性D-二聚体检测的基本原理均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
自1983年Rylatt等最先报道了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后,有20多种D-二聚体单抗研发问世,目前有超过30种检测方法和20多种单抗被使用。
由于方法学上的原因,不同试剂测定同一份标本中的D-二聚体浓度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其原因主要有:1.单克隆抗体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D-二聚体”,在循环体内并不是一个结构简单均一的物质,而是含有D-二聚体结构的大小不同片段的混合物(如DD、DY、XD、XY、DXD、YXD、DXXD等,分子量为190KDa—720KDa)。
针对不同片段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同一份血浆中不同片段的结合能力也不同。
目前尚无国际统一标准的单抗,也无统一的参考方法。
另外,在自动化凝血仪上采用的免疫比浊法测定还受到乳胶颗粒特征的影响,各试剂制造商选择乳胶颗粒大小不等,结合单抗能力也有差异,反应后吸光特性也不一样。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差异和试剂生产工艺的不同,致使各试剂间检测D-二聚体的结果缺乏可比性。
2.报告结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单位D-二聚体检测的报告单位通常包括纤维蛋白原等量单位(FEU)和D-二聚体单位(DDU)两种形式。
FEU是将D-二聚体的量用降解前纤维蛋白原分子的量来表达,因此,用FEU表达的D-二聚体的量相当于用DDU表达的约1.7-2.0倍。
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段元元【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9【摘要】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大理州人民医院的116例卵巢癌患者,在未予以任何治疗前将血清样本送检行CA125检查,待患者术后行手术-病理分期,分为Ⅰ~Ⅳ期,根据分期对患者CA125水平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年龄将116患者分为≤30岁、30 ~50 岁、≥50岁三段,卵巢癌患者CA125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0.0%、94.3%、65.1%,总阳性率为77.6 %,30 ~50岁组患者检出阳性率最高;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FIGO,2000)Ⅰ期检出阳性率为25%,Ⅱ期检出阳性率为54.55%,Ⅲ期检出阳性率为95.12%,Ⅳ期检出阳性率为96.42%.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检出阳性率95.88%,显著高于早期患者.结论血清CA125卵巢癌阳性检出率较高,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3622-3624)【作者】段元元【作者单位】大理州人民医院妇科,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类抗原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J], 杨飞丹;赵娜2.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类抗原125检测对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J], 李轲;谢付静;李军3.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J], 王慧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和人附睾蛋白4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J], 张灵利; 佟桂芬; 宋超; 韩峥5.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J], 王建伟;谢海花;孙嘉峰;赖希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CA125在诊断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的临床价值王永斌;马世兴;谢燃
【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05(18)6
【摘要】CA125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与卵巢癌的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而其它肿瘤(乳腺癌、宫颈癌)有一定的阳性率,但其特异性、灵敏度均低于卵巢癌。
本文应用CA125对卵巢癌、宫颈瘤、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81-482)
【作者】王永斌;马世兴;谢燃
【作者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6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血清CA125、CA72-4、CA199单检及联检对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J], 张继荣;张文杰
2.血清CA125、HE4及MMP-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黄雪梅;赵咏梅;蒲泽晏;余恒勇
3.血清CA125、AFP、CEA联检对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J], 洪波
4.血清CA125、HE4及MM P-10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张燕;史文雯
5.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J], 李飞霞; 田刚; 余婷; 牛星燕; 张冬萍; 彭芸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