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肾功能不全价值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73.21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价值
张蔚;穆丹梅;万霞;张修莉;李雪晶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10)1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6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肾脏形态及血流的观察,对肾内各级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实质回声增强,肾血流明显减少,速度减低,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H)增高.结论超声能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形态的改变,早期反映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其预后评估有重大意义.
【总页数】3页(P847-849)
【作者】张蔚;穆丹梅;万霞;张修莉;李雪晶
【作者单位】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J], 陶莹莹
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改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J], 张岩;瞿国萍;罗伟权
3.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非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J], 马莉;陆琪红;熊金萍;童本德;沈霞;顾艳艳
4.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J], 陶莹莹
5.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J], 陶莹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乔静静;石岩【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8(016)022【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 例CKD 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 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RF)将这80 例CKD 患者分为A 组(n=27,GFR ≥ 90 ml/min)?B 组(n=29,GFR 为60 ~ 89 ml/min) 和C 组(n=24,GFR 为30 ~ 59 ml/min).将这30 例健康人设为健康组.在四组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超声检查.然后比较四组受检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检查的结果显示,A 组患者肾髓质的厚度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B 组患者和C 组患者肾脏的长径均短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其肾髓质的厚度均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C 组患者肾皮质的厚度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结论:对CKD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其肾脏的长径?肾皮质的厚度及肾髓质的厚度,进而可评估其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总页数】2页(P150-151)【作者】乔静静;石岩【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尿动力学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吴清国;黄向华;覃斌;李长赞;季汉初;梁阳冰;梁毅文;张剑歌2.超声检查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多脏器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高泽燕; 刘晓月; 陈丽萌; 谭莉; 张一休; 李建初; 吕珂3.超声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李英楠;吕海涛4.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在肾功能异常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沈碧潇;朱正球;张心怡;何姗姗;马学慧;刘福明;邹冲;黄辉5.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在诊断糖尿病足及评估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J], 黄雅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在尿液形成、排泄代谢产物和调节水盐平衡等功能上出现异常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肾功能不全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下面将介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出现尿量减少的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尿量减少明显。
2.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水平常常升高。
3. 尿液异常,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液中常常出现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成分。
4. 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肌酐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常常高于正常范围。
2. 尿素氮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素氮水平常常高于正常范围。
3. 尿液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液中常常出现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成分。
4. 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可以评估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通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等情况,对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2. CT/MRI,CT或MRI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肾脏的结构,对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有一定帮助。
四、肾活检。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明确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医生可能会进行肾活检,这是诊断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肾功能不全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等多种手段,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和病因等信息。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上述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肾功能不全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肾功能不全评估标准一、引言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和管理肾功能不全患者,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功能不全评估标准的各个方面,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流程以及结论等。
二、评估指标肾功能不全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滤过功能,进而评估肾脏的整体功能状态。
1.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单位为ml/min/1.73m2。
通过检测GFR,可以了解肾脏对毒素的清除能力,从而判断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2.Scr:血肌酐是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肌肉产生,经肾脏排泄。
血肌酐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状态。
3.BUN: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尿素氮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状态。
三、评估标准根据不同的评估指标,可以将肾功能不全分为不同的等级。
目前常用的评估标准包括:1.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CKD):根据GFR和尿蛋白水平,将肾功能不全分为5期。
其中,1-3期为轻度肾功能不全,4期为中度肾功能不全,5期为重度肾功能不全。
2.终末期肾病(ESRD):当肾功能不全进展到严重阶段,导致GFR降至15ml/min以下时,称为终末期肾病。
此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四、评估流程肾功能不全的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因。
2.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采集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如GFR、Scr、BUN等)、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4.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肾功能不全的分级标准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级,从1级向5级病情逐渐加重。
1级: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90ml/min,则为肾功能不全。
目前只是出现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属于储备代偿期。
2级: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尿素氮和肌酐都会有轻度偏高,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
3级:肾小球滤过率一般为30~59ml/min,肾功能明显下降,已经开始进入失代偿期,可出现全身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
4级: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至15~29ml/min,会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
5级: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会出现无尿现象。
肾功能评分标准背景肾功能评分标准是用于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的一种指标。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肾功能的健康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肾功能评分标准,供医生参考使用。
评分标准1. 尿量:评估患者每天的尿量,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小于500毫升:0分- 500-1000毫升:1分- 大于1000毫升:2分2. 血清肌酐浓度:测量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小于1.2毫克/分升:0分- 1.2-2.0毫克/分升:1分- 大于2.0毫克/分升:2分3. 血尿素氮浓度:测量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小于20毫克/分升:0分- 20-40毫克/分升:1分- 大于40毫克/分升:2分4. 肌酐清除率:通过测量血清肌酐水平和尿量来计算肌酐清除率,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大于90毫升/分钟:0分- 60-90毫升/分钟:1分- 小于60毫升/分钟:2分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各项评分相加,可以得到患者的肾功能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肾功能越差。
医生可以根据评分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注意事项- 本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 评分结果只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医生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 肾功能评分标准可能会因医院和地区而有所差异,医生需根据当地的标准来做出评估。
以上是一份肾功能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医生在评估肾功能时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肾内科学(医学高级):肾功能不全考点巩固(三)1、单选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不能明确者,确诊的方法是()。
A.补液试验B.血浆尿素氮与肌酐比值测定C.尿液诊断指标检查D.肾活检病理学检查E.影像学检查正确答案:D2(江南博哥)、单选下述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是()。
A.尿红细胞数B.尿蛋白量C.尿白细胞数D.尿管型数E.尿比重低且固定于1.010正确答案:E3、单选男性,35岁,慢性肾炎8年,水肿、少尿1个月,呕吐3天,血压165/95mmHg,两肺底散在水泡音,颈静脉怒张,BUN42mmol/L,血钾7.0mmol /L,最佳处理措施是()。
A.5%的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B.10%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C.10%GS500ml+50%GS40ml+普通胰岛素18U,静脉滴注D.急诊血液透析E.急诊腹膜透析正确答案:D4、单选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是()。
A.高磷血症、低钙血症B.食欲不振、呕吐C.血阴离子间隙增加,HCO-3浓度下降D.血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升高E.血肌酐>707μmol/L正确答案:C5、单选下列不是肾性骨病原因的是()。
A.代谢性酸中毒B.骨化三醇缺乏C.营养不良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磷中毒正确答案:E6、单选男性,31岁,因受凉感冒,出现咳嗽、发热(最高体温38.6℃),静脉给予NS500ml+青霉素钠盐800万U,vd,1次/日;阿昔洛韦1.25g+5%GNS500ml,vd,1次/日。
2天后,患者尿量每天350ml左右。
尿常规:蛋白(++),隐血(+);BUN24.2mmol/L,Cr1224.0μmol/L,钠129.0mmol/L,氯92.0mmol/L;ALP170IU/L,γ-GT51IU/L,LDH190IU/L,SGOT、SGPT 及其他指标正常;血尿酸614μmol/L;B超示双肾形态和大小正常若患者系阿昔洛韦中毒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关于其肾活检病理学改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文章目录一、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二、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什么会有贫血三、预防肾功能不全的运动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1、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1.1、ARF是由各种原因使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1.2、进一步确定为是少尿型、非少尿型,还是高分解型。
1.3、注意以下两点:1.3.1、应用利尿剂后可使尿钠排出增多,故此时不可依靠尿钠排出量及钠排泄分数作为诊断依据。
1.3.2、有蛋白尿或糖尿者及应用甘露醇、右旋糖酐或造影剂后,均可使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故不应作为诊断依据。
1.4、还应排除慢性肾衰竭。
应用B超测量肾脏大小和指甲肌酐测定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
B超肾脏不小,肾实质厚度不薄支持急性肾衰竭。
指甲肌酐代表了病人血清中3个月以前的血肌酐水平,因此如果指甲肌酐正常也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2、肾功能不全导致什么并发症2.1、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2.3、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2.4、消化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厌食、恶心、岖吐、腹胀、呕血或便血等,出血多是由于胃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引起。
2.5、血液系统并发症由于肾功能急剧减退,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起贫血,但多数不严重。
少数病例由于凝血因子减少,可有出血倾向。
2.6、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高血钾症、低钠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是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3、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有哪些3.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3.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肾衰分级标准
《肾衰分级标准》
一、肾功能评价
肾功能评价可以采用下列几种常见的检查指标:
1. 肌酐:肌酐的正常参考值是0.5~1.3mmol/L之间,肌酐小于正常参考值的,说明肾功能减退,可视为肾衰的症状。
2. 尿液比重:检测尿液比重,正常参考值在1.010~1.020之间,偏低于正常参考值,说明肾衰性尿比重升高,是肾功能受损的较为明显的表现。
3. 电解质:电解质也是一个重要的肾功能评价指标,正常参考值见表1:
表1:电解质正常参考值
钠:136~145mmol/L
钾:3.5~5.2mmol/L
氯:98~106mmol/L
钙:2.1~2.6mmol/L
磷:0.8~1.3mmol/L
如果正常参考值偏低,则表明肾衰性电解质异常,肾功能受损。
二、肾衰分级标准
根据肾功能评价,可以将肾衰分为以下4个等级:
1. 轻度肾衰:肾功能正常,但尿比重和电解质参考值有所偏低,且肌酐为0.5mmol/L~1.3mmol/L之间。
2. 中度肾衰:尿比重和电解质参考值较偏低,肌酐为
1.3mmol/L~
2.0mmol/L之间。
3. 严重肾衰:尿比重和电解质参考值偏低,肌酐为2.0mmol/L~
4.0mmol/L之间。
4. 急性肾衰:尿比重和电解质参考值偏低,肌酐大于4.0mmol/L。
B超诊断肾功能不全价值评价
发表时间:2016-08-08T16:43:02.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作者:许欣
[导读] 对B超应用于肾功能不全检查的价值进行评价。
(黑龙江省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超声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目的对B超应用于肾功能不全检查的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肾功能不全B超检查的患者45例,组成观察组,并选取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比较,观察患者的影响超声特点,并进行记录评价。
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长度增加,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长度减小,同时急性肾炎恢复期及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的患者肾长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的数据具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其影像特点也具有不同。
结论 B超应用于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扫描,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B超;肾功能不全;诊断价值
肾功能不全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多由于肾脏因其他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及症状,属于综合征[1]。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及时准确的发现肾功能的改变并对改变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同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为化验室试验检测,但随着影像技术在医学的发展,B超逐渐在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中发挥作用,其不仅可以多方位的对肾脏进行观察,还可以通过某些参数的变化来预测肾功能的未来变化趋势,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了科学依据[2]。
为进一步对B超应用于肾功能不全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特选取90例患者参与本次试验进行研究探讨,具体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进行肾功能不全B超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构成观察组,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39±1.4)岁,男性29例,女性16例,其中急性肾功能不全者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3例;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9例患者为男性,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4-63岁,平均(32±1.1)岁。
所有参与人员均自愿,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获得患者的所有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P>
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病人采取俯位或仰位置于检查床上,选用TOSHIBA-400型号的双凸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设置在3.5-5.0MHz范围内,将探头置于检查者肾区进行多方位的探查,对肾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进行详细观察,通过肾脏长轴切面的显示来测量肾的厚度及长径,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构成比或者率进行相关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取t检验的方式,以α=0.05为检测标准,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形态变化
通过对参与者肾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得肾长径及厚度数据,经对比,观察组中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者肾长度长于对照组,而患慢性肾小球肾炎者肾长度比对照组短,而处于急性肾炎恢复期和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的患者肾长度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3肾脏影像学改变
通过实验可知,该实验共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6例,部分患者肾脏增大,大多数患者肾脏无异常,其形态也无变化,对于肾脏缩小者,其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影像显示:肾脏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肾脏表面不平坦光滑,内部紊乱,并伴有3mm小结节的出现,肾实质
变薄,光点不同程度增加,与集合系统的边界不清晰或者消失,且集合系统回声增强,整体好似一质地不均的具有强烈回声的团块,有少量肾积水的出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中5例肾结核患者为双肾的肾功能不全,2例患者双肾增大并发肾积水,4例患者左肾体积增大,右肾较小,内部出现混合回声,主要为强回声,伴有声影,呈结石样象。
3讨论
正常肾脏为蚕豆形,表面被膜,光滑完整平坦,肾皮质与髓质间具有明显界限,超声检查时皮质部回声低于肝脏[3]。
B超检查可见血管呈放射状,自肾门部开始,在肾窦、肾椎体及髓质、皮质交界处走行,皮质部血管逐渐增多变细。
临床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形态及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往临床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检查不能够观察到其肾脏的改变,静脉肾盂造影术价值较低,又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逆行造影术操作复杂,患者检查过程较痛苦,极易引发感染;肾图对于肾脏功能的变化只能进行粗略的估计,不能够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目前B超已成为临床诊断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其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无痛苦,扫描时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反复观察,患者经济负担低,可以明显观察患者肾脏的大小改变及内部结构的分界和损伤情况,可准确预测患者肾脏未来的发展状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4]。
实验结果显示:B超可以清楚地显示患者肾长径及厚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可发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长度加长,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长度减小,其他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B超还清楚地观察到患者在影像学上的改变,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B超应用于临床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方便快捷,经济实惠,还可降低患者痛苦,准确把握病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荣.B超在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16,32(2):392-393.
[2]吴作辉,闵杏珍,胡瀚中.彩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2):134-137.
[3]李晓云,赵夏夏,焦建中,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无创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34(1):5-7.
[4]祝志敏,陈菲,曾碧丹,等.超声弹性成像在移植肾检查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7):1072-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