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182.66 KB
- 文档页数:2
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路洪艳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9(004)034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剂量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MU组60例,用α-2b干扰素300万U肌肉注射;5MU组60例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结果 5MU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显著高于3MU
组;5MU剂量组的完全应答率高于3MU剂量组;5MU剂量组病情稳定率显著高于3MU剂量组;而5MU组的无应答率则显著低于3MU组;但部分稳定率和病情反复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剂量与抗病毒效果有一定的关系.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路洪艳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肝病疗区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J], Harry LA Janssen
2.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J], 徐天敏;童学成
3.多亚型α干扰素与2b型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及远期疗效… [J], 吴
长健;张燕
4.不同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的研究 [J], 路洪艳
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戴颖; 陈川英; 陈芳; 孙杨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哪些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它们分别是普通干扰素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干扰素的优势在于可用于治疗儿童乙肝,用它治疗乙肝的疗程相对较短。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的患者一旦获得应答,维持疗效的时问较长,病情复发的几率较小。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3 种。
此类药物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均可口服),适用范围非常广。
除了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以外,核苷类似物还可以治疗重型肝炎和活动型肝硬化。
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
那么,从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乙肝患者应如何选用抗病毒药物呢?一、应首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阿德福韦酯和恩卡韦的抗病毒效果均较好,而且适合长期使用。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和用药疗程结束后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现象较少。
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疗效。
一般来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用药疗程比其他抗病毒药相对短一些,约为6 个月至1 年。
该药适合年龄较小(如儿童、青少年等)和准备结婚生育的乙肝患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和出现黄疽的乙肝患者不能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进行治疗。
乙肝患者在使用该药期间会出现一过性骨髓抑制及类感冒症状等不良反应。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a 的价格较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的推广使用。
2、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疗效。
阿德福韦醋和恩替卡韦主要用于治疗成年人的乙肝,暂时不用于治疗儿童乙肝。
这两种药物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乙肝患者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这两种药物抑制病毒的速度也较快,尤其在促使乙肝病毒DNA 转阴方面疗效显著。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DNA 转阴的几率可以达到60 %以上。
但是,该病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后,出现乙肝病毒e 抗原与e 杭体的血清学转换较为困难,在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 e 抗原与 e 杭体血清学转换的几率只有20 %左右。
作者单位:230031合肥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感染病科(李尧,梁健,董静,陈照林,周旭,娄方明,杨小康,刘波,宋海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感染病科(张春)第一作者:李尧,女,32岁,硕士研究生㊂E-mail:1473814048@ 通讯作者:宋海燕,E-mail:042899shyan@ ㊃肝硬化㊃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李尧,梁健,张春,董静,陈照林,周旭,娄方明,杨小康,刘波,宋海燕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㊂方法㊀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ETV或ETV联合Peg-IFN-α2b治疗24w,然后两组均继续接受ETV治疗,随访至48w㊂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㊁血清HBV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载量㊂结果㊀在随访24w末,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45.7ʃ3.2)g/L,显著高于对照组ʌ(38.5ʃ4.3)g/L,P<0.05ɔ;观察组血清IV-C㊁HA㊁PⅢP和LN水平分别为(154.3ʃ11.7)μg/L㊁(130.9ʃ17.5)μg/L㊁(110.6ʃ16.2)μg/L和(152.7ʃ14.3)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ʌ分别为(200.7ʃ12.4)μg/L㊁(161.8ʃ18.7)μg/L㊁(157.4ʃ17.3)μg/L和(200.9ʃ16.3)μg/L,P<0.05ɔ;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为1363.8(623.1,2767.6)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ʌ2119.6(1144.9,5094.3)IU/ml,P<0.05ɔ,而血清HBsAg 阴转率为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P<0.05)㊂结论㊀联合应用ETV和Peg-IFN-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血清HBsAg阴转率,可能有助于病情恢复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肝硬化;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2.017㊀㊀Clinical efficacy of entecavir and peginterferon-α2b combin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hepatitis B-induced liver cirrhosis㊀Li Yao,Liang Jian,Zhang Chun,et al.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901st Hospital,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Hefei230031,Anhui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entecavir(ETV)and peginterferon-α2b(Peg-IFN-α2b)combin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induced liver cirrhosis(LC).Methods ㊀40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hepatitis B-induced LC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TV group(control)and38to the combination group(observation)between March2019and March2021.After24week treatment,all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ETV continuously and were followed-up for another24weeks.The liver function indexes,liver fibrosis indexes,serum HBsAg and HbeAg quantification and HBV DNA loads were routinely measured.Results㊀At the end of24week follow-up,serum albumin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45.7ʃ3.2)g/L,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38.5ʃ4.3)g/L,P<0.05]in the control; serum collagen type IV,hyaluronic acid,procollagenⅢpeptide and laminin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were(154.3ʃ11.7)μg/L, (130.9ʃ17.5)μg/L,(110.6ʃ16.2)μg/L and(152.7ʃ14.3)μg/L,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200.7ʃ12.4)μg/L,(161.8ʃ18.7)μg/L,(157.4ʃ17.3)μg/L and(200.9ʃ16.3)μg/L,respectively,P<0.05]in the control;serum HBsAg level was 1363.8(623.1,2767.6)IU/ml,much lower than[2119.6(1144.9,5094.3)IU/ml,P<0.05],while serum HBsAg negative rate was15.8%,much higher than0.0%(P<0.05)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㊀The combination of ETV and Peg-IFN-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hepatitis B LC could decrease serum liver fibrosis markers and increase serum HBsAg negative rates,which might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the entity.㊀㊀ʌKey wordsɔ㊀Liver cirrhosis;Hepatitis B;Entecavir;Peginterferon-α2b;Therapy㊀㊀据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数约为2.96亿,因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㊁肝衰竭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相关疾病年死亡约82万人[1,2]㊂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较强的肝脏代偿功能,通常不伴明显的症状和体征㊂一旦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表现,合并腹腔积液㊁上消化道出血㊁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3-5]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阻止肝纤维化进程,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目的㊂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nterferon -α,Peg-IFN-α)两类[6-8],其中NAs主要代表药物为恩替卡韦(entecavir,ETV)[9],其具有安全性好㊁耐药性低㊁抗病毒作用较强等特点,能有效抑制HBV 复制,间接改善肝功能指标㊂但在实际用药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病毒抗原转阴率低,血清转换率更低,主要由于该类药物不具备免疫调节功能[10,11]㊂Peg-IFN-α可有效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复制,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血清学应答率,可降低病情向肝硬化或HCC发展的几率[12]㊂本研究联合应用ETV和Peg-IFN-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㊀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为26~63岁,平均年龄为(46.8ʃ10.4)岁㊂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肝硬化诊治指南“的标准[13]㊂排除标准:①妊娠㊁哺乳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②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C级);③存在精神异常(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的抑郁症等病史);④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慢性肝病;⑤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㊁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⑥凝血功能异常㊂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性别㊁年龄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巢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㊂1.2治疗方法㊀给予对照组ETV(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04)0.5mg口服, 1次/d;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g-IFN-α2b(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180μg皮下注射,1次/w㊂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24w,之后两组均继续口服ETV,随访至48w㊂1.3实验室指标检测㊀使用山东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K-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生化指标;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计算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BBOTT AXSYM全自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IV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IV-C)㊁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㊁Ⅲ型胶原前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P)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 标记物(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下限为20IU/ml)㊂1.4统计学分析㊀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对计量资料先行Shapiro-Wilk检验,判断是否服从正态分布㊂对符合正态分布者,以(xʃ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者,以M(P25, 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㊀在随访24w时,观察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㊂表1㊀两组肝功能指标(xʃs)比较例数TBIL(μmol/L)ALB(g/L)INR观察组治疗前3815.2ʃ4.436.9ʃ2.4 1.2ʃ0.1治疗24w3814.0ʃ3.140.0ʃ3.9 1.2ʃ0.2随访24w3811.5ʃ2.145.7ʃ3.2①1.1ʃ0.2对照组治疗前4016.0ʃ2.837.5ʃ3.5 1.2ʃ0.2治疗24w4015.5ʃ3.738.9ʃ2.9 1.2ʃ0.1随访24w4014.9ʃ2.938.5ʃ4.3 1.3ʃ0.1㊀㊀与对照组比,①P<0.052.2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比较㊀在治疗24w末和随访24w末,观察组血清IV-C㊁HA㊁PⅢP 和L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㊂2.3两组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变化的比较㊀在治疗24w末,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4w末和随访24w末,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显著低于,而血清HBs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㊂表2㊀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xʃs)变化比较例数IV-C(μg/L)HA(μg/L)PⅢP(μg/L)LN(mg/L)观察组治疗前38331.6ʃ25.0207.3ʃ19.9201.3ʃ21.0376.5ʃ23.0治疗24w38177.0ʃ12.7①140.1ʃ18.7①125.3ʃ17.1①193.4ʃ15.1①随访24w38154.3ʃ11.7①130.9ʃ17.5①110.6ʃ16.2①152.7ʃ14.3①对照组治疗前40329.4ʃ25.2215.2ʃ20.6200.1ʃ20.4371.3ʃ22.4治疗24w40213.7ʃ13.6173.7ʃ19.6169.1ʃ18.6270.5ʃ18.7随访24w40200.7ʃ12.4161.8ʃ18.7157.4ʃ17.3200.9ʃ16.3㊀㊀与对照组比,①P<0.05表3㊀两组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M(P25,P75),%]比较例数HBsAg(IU/ml)HBV DNA(lgIU/ml)HBsAg阴转HBeAg阴转观察组治疗前383132.2(1310.8,5889.1) 4.0(3.0,7.0)0(0.0)0(0.0)治疗24w382261.6(1047.2,4578.3)① 2.0(0.0,5.0)4(10.5)1(2.6)随访24w381363.8(623.1,2767.6)①0.0(0.0,1.0)6(15.8)①5(13.1)对照组治疗前402965.3(1558.3,6001.4) 4.0(2.0,8.0)0(0.0)0(0.0)治疗24w402471.5(1359.7,5592.3) 2.0(1.0,5.0)0(0.0)0(0.0)随访24w402119.6(1144.9,5094.3)0.0(0.0,1.5)0(0.0)2(5.0)㊀㊀与对照组比,①P<0.053㊀讨论乙型肝炎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常见㊁也是很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于感染HBV所导致㊂HBV可长期存在于人体内,约30%左右HBV感染者可演变为CHB,甚至逐渐发展成乙型肝炎肝硬化,其发生与肝脏慢性炎症相关,肝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碎屑样坏死是疾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㊂通常,CHB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出现肝肾综合征㊁腹腔积液和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㊂在临床实践中,治疗CHB患者的主要原则包括改善肝功能㊁抗肝纤维化㊁抗病毒㊁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相关综合措施,除保证合理的营养等一般常规处理外,药物治疗在CHB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病因治疗,即所有符合治疗条件的CHB患者均需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㊂相关研究指出[14],HBV复制是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在临床上需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以达到降低病毒载量㊁避免肝细胞损伤的目的,阻断疾病进展㊂但由于CHB的相关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加之现有抗病毒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目前临床上可用的乙型肝炎治疗方案,要有效地将HBV根除,达到治疗CHB患者的理想终点仍存在较大的难度㊂相关研究表明,CHB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一年后,停止治疗再次复发的风险高达90%,而延长并巩固该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程,直至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㊂ETV在临床上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用药物,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效果,同时可通过磷酸转化与HBV进行竞争结合,强效抑制病毒复制㊁改善肝脏炎症,主要特点是耐药性低㊁不良反应少,且起效迅速[15]㊂与此同时,ETV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使机体更加有效地修复并清除病毒㊂但通常ETV服药周期长,远期预后有待观察,且在停药后还极易复发㊂因此,需要积极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并改善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㊂α-IFN属于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虽不可直接杀灭病毒,但通过提高细胞IFN基因活性㊁加速细胞表面抗病毒蛋白合成,进而有效抑制HBV复制㊂Peg-IFN一周只需注射一次,抑制HBV复制时间较持久㊂为减少肾脏清除率,研制出分子较大且结构稳定的Peg-IFN㊂以Peg-IFN-α2b为例,其属于一种典型的抗病毒免疫调节剂,不仅可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增加复合物抗原表达量,有效增强T淋巴细胞㊁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力,长期有效抑制HBV复制,同时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疗效佳㊁血清学应答率相对高等特点[16,17]㊂在治疗CHB患者过程中,可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增强临床疗效,达到进一步降低病毒耐药性的目的㊂血清PⅢP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可反映肝纤维形成和炎症活动性程度,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临床意义;IV-C作为基底膜的主要构成部分,可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㊂该指标相较于PⅢP,可更好地体现肝纤维化及肝细胞坏死程度[18];HA是一种基质,主要来自于睑脂细胞,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组织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是作为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㊁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LN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性活动性肝炎㊁乙型肝炎肝硬化和HCC患者可见其血清水平明显增高[19,2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α-干扰素治疗结束和后续随访观察时间,联合治疗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ETV单药治疗组(P<0.05)㊂同时,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HBs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㊂本研究表明联合应用ETV和Peg-IFN-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㊂结果还显示,联合用药可提高血清HBsAg阴转率,提高了临床疗效,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理想药物,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㊂由于本研究短暂联合应用长效α-干扰素治疗,未行组织学检查,判断疗效的手段有限,其长期疗效还需要继续观察㊂但联合应用治疗组显示了血清HBsAg水平下降,这可能是良好作用的体现㊂在继续随访观察过程中,如果血清HBsAg水平继续下降,可能预示着进一步的血清学应答,为功能治愈带来了曙光㊂ʌ参考文献ɔ[1]Polaris Observatory Collaborators.Global prevalence,treatment,and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2016:a modelling study.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3(6):383-403. [2]刘雨莹,张娇珍,周海娟,等.替诺福韦治疗不同HBV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4):492-495. [3]Lin CL,Tseng KC,Chen KY.Factors perdicting outcomes of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J Formos Med Assoc,2020,119(10):1483-1489. [4]Nahon P,Bourcier V,Layese R.Erad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reduces risk of liver and non-liver complications.Gastroenterology,2021,152(1):161. [5]Wang Y,Zhang G,Mu X,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J Hepatol,2020, 73(1):S532-S533.[6]Hu P,Shang J,Zhang W,et al.HBsAg loss with peg-interferon afla-2ain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partical response to nucleos(t)ide analog:new switch study.J Clin Transl Hepatol,2018,6(1):25-34. [7]Con D,Goodwin T,Majeed A,et parison of48-week efficacyof tenofovir vs entecavir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A net-work meta-analysis.J viral hepatitis,2021,15(1):28. [8]Hsu Y C,Tseng C H,Su T H,et al.Pooling data to assess risks andbenefits of discontinuing nucleos(t)ide analog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Gut,2022,71(6):1238-1240.[9]魏玉,李华河,张献波.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 21(3):137-138.[10]Huang P Y,Wang J H,Hung C H,et al.The role of hepatitis B viruscore-related antigen in predicting hepatitis B virus relapse after ces-sation of entecavir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 negative patients.J viral hepatitis,2021,28(8):1141-1149.[11]Yu Y,Cui X,Zhao J,et al.Effect of entecavir combined withadefovir dipivoxil 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TNF-αand IL-6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cirrhosis.J Oncol,2021,2021(1):1-5.[12]Lee SK,Kwon JH,Lee SW,et al.Sustained off therapy response afterpeglyatedα-interferon favours functional cure and no diease prog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Int,2021,41(2):288-294. [1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6):770-792.[14]Erken R,Loukachov V,Van Dort K,et al.Quantified integrated hep-atitis B virus is related to vir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Hepatology,2022,76(1):196-206.[15]Hou JL,Zhao W,Lee C,et al.Outcomes of long-term treatment ofchronic HBV infection with entecavir or other agen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 in24countrie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18(2): 457-467.[16]Jia N,Gao W,Fan X,et al.Clinical efficacy of PEG-IFN-α-2aand PEG-IFN-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hepatitis B and their value in improving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a comparative study.Oxid Med Cell Longev,2022,2022:1-10.[17]Hu Q,Qi X,Yu Y,et al.The efficacy and satefy of adding on orswitching to peginterferonα-2b i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ong-term entecavir treatment:a multicen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2,56(9):1394-1407.[18]Darabian S,Wade JP,Kur J,et ing FibroScan to ass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arthritis on methotrexate: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 Rheumatol,2022,49(6):558-565. [19]Wang Q,Xie W,Liu L,et al.Serum markers for predicting advanced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dicine,2021,100(18):e25327. [20]Wang J,Zhang Z,Yan X,et al.Albumin-bilirubin as an accurateand simple prognostic scor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related liver cir-rhosis.Dig Liver Dis,2019,51(8):1172-1178.(收稿:2023-09-02)(本文编辑:陈宗炳)。
乙肝治疗走向成功的关键是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2010第20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于3月25-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北京首次举办这一亚太地区肝病学界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和众多亚太及至世界知名的肝病学专家和学者云集一堂,共享最新信息和交流研究经验。
从大会上获悉,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方面,有关乙肝治疗的持久免疫控制等研究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此,本次大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就会议期间发布的关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成果等与记者们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持久免疫控制是迈向继续成功的关键从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来看,乙肝病毒之所以持续感染,主要是机体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
如果调动了有效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被感染细胞有可能获得持续清除。
因此慢性乙肝的治疗单纯抑制病毒是不够的,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是关键。
那么如何来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长期研究表明,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可使e抗原阳性和e抗原阴性患者均有望获得停药后持久的免疫控制。
对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大三阳),使用派罗欣治疗结束后半年获得HBeAg 血清转换的比率为32%,结束1年时升高至42%;对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小三阳),使用派罗欣治疗48周时,停药后1年的持久应答率(持久HBV DNA £ 10,000 cp/ml)为31%。
这是因为其干扰素具有双重抗病毒机制,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可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使得在停药后机体仍具有抗病毒作用,从而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
持久的免疫控制是迈向乙肝治疗继续成功的关键步骤。
2010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法国肝病专家Marcellin等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派罗欣治疗e抗原阴性患者结束后1年时低HBV DNA 水平的患者,在治疗结束5年时有28%发生了HBsAg清除。
“在派罗欣有限疗程的治疗后获得持久免疫控制的患者可免于可能的终生治疗,有望获得表面抗原的清除,同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恩替卡韦和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田英俊【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恩替卡韦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药物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生活质量评分、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HBV-DNA、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24%(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HBV-DNA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肝功能充分改善,促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恩替卡韦;IFN-α-2a;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作者】田英俊【作者单位】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务科,辽宁本溪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6个月或发病时间不明确,但存在乙型肝炎临床表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腹胀、轻度压痛以及肝区疼痛等[1]。
按照患者的症状表现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3个类型。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相关研究显示:没有症状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很容易引发肝硬化等相关疾病[2]。
所以,及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与复制进行抑制,对病情进展的控制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影响[3]。
试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摘要】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明显。
抗hbv药物有α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等。
该文概述了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及联合治疗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45-02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antigen,hbeag)的状况可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两种情况,即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hbv感染常需要数年才发展到严重的结果。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检测指标包括血清学指标(即是否出现hbeag消失或血清学转化,通常表明向hbv携带的转化或血清学恢复),病毒学指标[即hbv-dna 水平呈对数下降或hbv-dna下降到不能检测的水平(<10 uml-1)],生物学指标(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恢复正常)和组织学指标(即坏死性炎症程度和纤维化阶段的改善)。
抗病毒治疗就是要使这些指标好转,并能在治疗结束后得以维持。
1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美国批准治疗hbv感染的药物有7种:α干扰素、α-2α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干扰素因需每天注射或每周3次注射,已被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所替代,后者每周只需1次。
多项试验表明,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 a,可使13%~95%的患者血清hbv-dna下降到无法测定的水平,使38%~79%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为正常,12%~27%的患者hbeag产生血清学转化。
能显著抑制hbv-dna的药物常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在耐药性不同的口服药物中,核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没有交叉耐药性。
国产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和振坤【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020)007【摘要】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IFNα-2b 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半年.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2倍以下,再停用其他药物.应用IFNa-2b,不加用其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药物.结果:治疗前血清层粘蛋白(HA)、透明质酸(LN)、血清Ⅳ胶原(CIV)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升高,至S4水平最高.除S3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血清HA、LN、CIV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LN、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后HBVDN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及肝组织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表明国产IFNα-2b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总页数】2页(P820-821)【作者】和振坤【作者单位】475000,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国产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孙家华2.国产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秦波;郭树华;赵有蓉;张全海;张定凤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戴颖; 陈川英; 陈芳; 孙杨安4.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J], 黄大伟;陆定波;江诗怡;李瀚旻5.国产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和振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王晓莹【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33【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
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A/G)〕、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AST、ALT、TBiL、A/G、HA、LN、PC-Ⅲ、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HA、LN、PC-Ⅲ、Ⅳ-C低于对照组,A/G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4页(P98-101)【作者】王晓莹【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相关文献】1.芪参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2.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3.参灵肝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疗效对肝功能的影响4.恩替卡韦联合/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小板比率指数的影响5.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