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14
内容主要为:无障碍服务设施内供使用者操控的照明、设备、设施的开关和调控面板及救助呼叫装置。
(按时间先后,按时间线来理解这个点比较容易记)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1.1 障碍厕所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内部应设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台、挂衣钩和呼叫按钮;10在坐便器旁的墙面上应设高40Omm〜50Omm的救助呼叫按钮;3.11.5 无障碍客房的其他规定:3客房及卫生间应设高40Omm〜50Omm的救助呼叫按钮;4客房应设置为听力障碍者服务的闪光提示门铃。
条文说明:客房床面的高度、坐便器的高度、浴盆或淋浴座椅的高度,应与标准轮椅坐高一致,以方便乘轮椅者进行转移。
在卫生间及客房的适当部位,需设救助呼叫按钮。
PS:比较早的规范。
1、对于无障碍厕所,在坐便器旁的墙面上应设40Omm~500mm的救助呼叫按钮。
2、对于无障碍客房,在客房及卫生间应设高400mm-500mm的救助呼叫按钮。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17.2.8 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障碍卫生间应设置公共求助呼叫信号装置。
2停车库无障碍车位宜设置公共求助呼叫信号装置。
3系统主机宜设于物业管理室或消防控制室。
4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障碍卫生间当采用求助按钮方式时,求助按钮应设于厕位或洗手位伸手可及处;求助按钮宜按高、低位分别设置,高位按钮底边距地0∙8m~L0m,低位按钮底边距地0.4m~0.5m;2)系统应具有确定求助地址的功能;3)无障碍卫生间门口应设置声光报警器。
条文说明:”28无障碍卫生间等场所的呼叫器不宜采用拉线式,拉线式呼叫器紧急情况下极易损坏且不易恢复,导致无法进行再次呼叫。
杭州市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提升整治标准目录1 总则 (1)2基本原则 (1)3 适用对象 (1)3.1 市政设施 (1)3.2 建筑立面 (1)3.3 街道绿化 (1)3.4 城市家具 (2)3.5 城市照明 (2)4 整治目标 (2)4.1 分级目标 (2)4.2 分类目标 (2)5 整治标准 (2)附表: (3)附录一:编制依据 (11)附录二:道路整治技术要求 (12)1 总则为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营造“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特质的城市环境,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杭州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实施导则(通则)》指导下,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及杭州市有关政策文件,有利于在操作层面对市政设施、建筑立面、街道绿化、城市家具、城市照明等各类要素进行提升整治,特制定本标准。
2基本原则(1)依据规划,科学编制;(2)以人为本,简约节约;(3)综合完善,提升功能;(4)体现特色,展示文化;(5)技术引领,注重创新。
3 适用对象列入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范围内的城市市政设施、建筑立面、城市家具以及城市照明设施等。
3.1市政设施市政设施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及道路设施(包括雨水篦子、交通标线、井盖等),高架路、立交桥和随路桥梁,隧通道,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等。
3.2 建筑立面建筑立面包括:建筑外立面及设施,各类广告,店铺招牌,建筑屋顶,沿街绿化等。
3.3 街道绿化街道绿化包括:道路(河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临时花卉等。
3.4 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包括:人行道公共设施,交通、导向、提示标识,监控探头,隔离路障,强弱电箱体,公交候车亭,书报亭,公共自行车亭,架空线及环卫设施等。
3.5 城市照明城市照明设施包括:景观照明、广告灯光及道路路灯等。
4 整治目标4.1 分级目标(1)一类项目:规整、正气、品质,彰显开放大气国际范;(2)二类项目:美丽、温馨、浪漫,突出含蓄好客中国风;(3)三类项目:简约、干净、舒适,展现精致和谐杭州味。
2022-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道路红线”是()。
A.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B.城市道路(不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C.建设范围的边界线D.建设范围内不允许凸出的边界线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第2.0.6条规定,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2.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泥石流大致有三种类型: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人为泥石流B.一个泥石流坡谷就是一个小流域,由清水汇集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四个区域所组成C.在山区,若1h的降雨量大于36mm就可能激发泥石流D.通常地震会直接导致泥石流发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按泥石流沟的形态分类有沟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一条完整的泥石流沟,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一般由清水汇流区、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和泥石流堆积区四个部分组成。
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是1h雨强和10min雨强的共同作用。
10min雨强11mm,1h雨强36mm作为雨强界限值。
地震可能会使山区河流、湖泊改道,或者水库溃坝,直接引发洪水或泥石流。
3.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国家对某些类型的建筑提出了专门的日照要求,下列何者不在此规定范围内?()A.住宅、宿舍、老年人住宅、残病人住宅B.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C.医院、疗养院D.宾馆、高档写字楼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第7.1.2条规定,居住建筑的卧室和起居室(厅)、医疗建筑的一般病房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Ⅳ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教育建筑的普通教室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Ⅳ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且应进行采光计算。
4.下列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中,何者不符合国家条例的规定?()A.出租B.拍卖C.招标D.协议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用协议、拍卖、招标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Codes for accessibility designGB 50763—201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O 1 2 年 9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无障碍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63—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7.3(3、5)、4.4.5、6.2.4(5)、6.2.7(4)、8.1.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3月3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近年来无障碍建设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分析了无障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全国有关位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设与改造。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建筑没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Codes for accessibility designGB 50763—201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O 1 2 年 9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无障碍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63—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7.3(3、5)、4.4.5、6.2.4(5)、6.2.7(4)、8.1.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3月3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近年来无障碍建设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分析了无障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全国有关位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设与改造。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建筑没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该规范是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性规范,对城市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设计依据。
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该规范主要针对公路路基的设计,对路基的土质要求、路基断面设计、路基稳定性、路基排水等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路基设计依据。
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该规范针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对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厚度、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沥青路面设计依据。
四、《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该规范主要针对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对基层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基层施工依据。
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该规范针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生产、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沥青路面施工依据。
六、《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对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了规定,包括施工准备、路基施工、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附属工程等,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施工和质量验收依据。
七、《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该规范对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依据。
八、《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该规范对城市建设领域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强制性依据。
九、《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该规范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无障碍设计依据。
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该规范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地基处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