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GB50763-2022是中国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权益,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使得无障碍设计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该规范涉及到的无障碍设计范畴包括建筑、公共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信息与通信等。
其中,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建筑物出入口、室内空间、卫生间、电梯、楼梯、斜坡、栏杆等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车站、车辆、广场、通道等方面;道路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路面、过街设施、路灯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方面;信息与通信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网站、软件、设备等方面。
该规范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设施和服务应该易于识别、易于到达、易于使用、易于理解;应该保证不同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应该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需求等。
总之,GB50763-2022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规范,对于建设一个无障碍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人权的不断重视,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障碍设计旨在提供平等的使用和参与机会,为身体有障碍的人群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阐述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规范,并探讨这些规范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1.人行道设计:人行道应具备一定的宽度,以容纳轮椅和行动不便者的通过。
人行道上的斜坡应符合一定的坡度,便于轮椅上下坡。
同时,人行道上应设置足够的无障碍通道,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2.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应考虑到视觉障碍人士的需要。
例如,在红绿灯上增加声音提示,以提醒视觉障碍人士是否可以通行。
3.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应提供无障碍斜坡或电梯,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安全通过,同时也要考虑到视觉障碍人士的导航需求,例如增加触摸导航标示。
4.标线和标牌:道路上的标线和标牌应具备一定的明显度和触觉性,以帮助视觉障碍人士进行导航。
例如,采用凸起的标线和标牌,方便视觉障碍人士通过触摸来获取信息。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1.入口和出口: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应提供无障碍斜坡或电梯,以便行动不便的人群进出建筑物。
入口处的门禁系统应方便视觉障碍人士使用,例如增加触摸屏幕或语音提示。
2.内部通道和楼梯:建筑物内部的通道应保持通畅,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楼梯旁应设置无障碍斜坡或电梯,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的使用。
3.办公区和公共设施:办公区和公共设施应设置适当高度的桌子和台面,以便于轮椅使用者的使用。
厕所和更衣室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例如无障碍厕所和更衣室。
4.紧急情况处理:建筑物应设置适当的紧急疏散设施,以保证行动不便的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无障碍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无障碍设计不仅仅对身体有障碍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1. 社会包容性:无障碍设计可以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减少弱势群体的排斥和歧视,营造一个更加平等和融洽的社会。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1.建筑物入口和通道: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和通道应该具备无障碍的设计,以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轻松进入和离开。
这包括足够宽度的门、无阶梯的通道、无滑倒的地面材料以及易于使用的门把手和开关。
2.坡道和扶手:建筑物的楼梯入口处应该提供坡道以方便轮椅用户进入。
坡道应该符合特定的坡度和斜角要求,以确保轮椅用户的安全。
此外,楼梯和坡道应该配备适当的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持。
3.电梯和升降平台:建筑物中的电梯应该能够容纳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并且提供易于识别和使用的按钮和指示。
同样,升降平台也应该容纳轮椅,以便让行动不便的人士在楼梯不可行的情况下升降。
4.洗手间和卫生间:建筑物中的洗手间和卫生间应该设计成可以容纳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并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配备易于使用的设备,如无障碍洗手间、护栏和可调节高度的设施。
5.停车场和外部空间:建筑物周围的停车场和外部空间也应该具备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入建筑物。
这包括提供无障碍停车位、通往建筑物的无障碍路径以及易于辨认的导航标志。
6.视觉和听觉指示:建筑物内应该提供适当的视觉和听觉指示,以帮助视觉或听觉有障碍的人士。
这包括明亮的照明、清晰的标志和指示、易于听到的警示声音和紧急情况的警报设备。
7.色彩对比和易于识别:建筑物内外的色彩应该具备足够的对比度,以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辨认。
此外,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标志应该使用易于识别的符号和图标。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是为了创建一个公平和包容的社会。
通过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无论他们的能力和行动能力如何,建筑无障碍设计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和使用建筑物。
因此,建筑师、设计师和政府机构都应该密切遵守这些规范,并确保建筑物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是指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而进行的设计规划。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和机会。
一、入口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入口通道,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不设门槛,便于轮椅、助行设备等进入。
2. 入口处应设置易于寻找的标识,如无障碍入口标志、手触标示等。
二、通道和楼梯设计规范:1. 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尽量避免狭窄和弯曲的通道。
2. 通道地面应平整、无障碍,并且不设门槛。
3. 在楼梯上应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同时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楼梯踏步材料和边缘标志。
三、厕所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厕所,并设置易于识别的标示。
2. 厕所的门宽度应不小于0.9米,配备易于开关的门把手。
3. 厕所内应设置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便于残疾人使用。
四、电梯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电梯,并设置易于找到和使用的标示。
2. 电梯内应设有易于操作的按钮,按钮高度应适宜残疾人使用。
3. 电梯内部的操作面板应有明确的标示和指示,便于残疾人操作。
五、设施配备规范:1. 提供残疾人停车位,停车位宽度应不小于3.6米,且靠近主要出入口。
2. 室内设施应配备易于使用的设备,如易于打开的门把手、易于识别的标示等。
3. 设施设备的操作面板和按钮应易于使用,如易于操作的开关、按键等。
六、视觉辅助设计规范:1. 提供易于寻找、识别的标示,如明显的指示牌、标识图案等。
2. 确保通道、门口等设施有足够的照明,避免黑暗和闪光的光线。
3. 提供易于辨认的颜色和对比度,以方便视觉障碍人士识别和辨认物体。
以上是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建筑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希望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无障碍设计规范解读在无障碍设计规范中,许多方面都需要考虑,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室内装修、信息传达等。
下面对其中几个要点进行具体解读。
1.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建筑物入口:必须设置坡道或者斜坡,以便轮椅或者助行器的人员可以方便进出。
坡道的斜率、宽度、闸口等等也有具体规定。
-电梯:建筑物内必须设置电梯,并且电梯内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和按钮的标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使用。
-走廊和门的尺寸:建筑物内的走廊和门必须保证足够的宽度,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通过。
2.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人行道:人行道必须平坦整洁,没有障碍物。
并且应该设置便利行动不便人员的斜坡和坡道。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应该设置倒计时显示以及具有语音提示的设备,方便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员。
-无障碍通道:公共交通设施如地铁、公交车等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和助行器的人员进出。
3.室内装修的无障碍设计-地面选择:地面材料选择应该平整、稳定,以方便助行器和轮椅的人员。
地面颜色的搭配也应该遵循色彩对比的原则,方便视觉障碍的人员。
-扶手和栏杆:楼梯的扶手和栏杆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设置高度和间距的要求。
并且应该设置定位颜色和感应标识,方便视觉障碍的人员。
-卫生间:卫生间应该设置足够的宽度和空间,以容纳助行器和轮椅的人员。
抓握设施、洗手池等等也应该便于使用。
4.信息传达的无障碍设计-标识和标牌:应该设置清晰明了的标识和标牌,包括楼层标识、危险警示等等。
标识和标牌的颜色对比以及字体大小要合适,方便视觉障碍的人员。
-通知和公告:通知和公告应该以文字、图标和语言的方式进行传达,以方便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员。
-网页和APP设计:网页和APP的设计应该按照无障碍原则进行,包括字体大小、色彩对比、可操作性等等。
总的来说,无障碍设计规范旨在创造一个包容和友好的环境,方便和照顾到所有人的不同需求。
无论是身体上、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存在障碍的人士,都应该能够自如地使用公共场所和设施。
无障碍最新设计规范标准无障碍设计,又称为通用设计或包容性设计,旨在确保产品、环境和服务可以被所有人使用,无论他们是否有残疾。
以下是最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1. 无障碍设计原则:- 公平性: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平等使用。
- 灵活性:设计应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 简单性:设计应易于理解和使用。
- 感知性:确保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接收。
- 容错性:设计应允许错误并易于纠正。
2. 物理环境无障碍:- 无障碍通道:确保所有入口和出口都设有轮椅通道。
- 宽敞的门道:门道宽度应足够容纳轮椅和辅助设备。
- 无障碍卫生间: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辅助设施,如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3. 信息和通信无障碍:- 可访问的网站:遵循WCAG(Web内容无障碍指南)标准,确保网站内容对视觉、听力和运动障碍用户可访问。
- 辅助技术兼容性:设计时应考虑与屏幕阅读器、语音识别软件等辅助技术兼容。
4. 视觉无障碍:- 颜色对比度:确保文本和背景之间有足够的颜色对比,以便色盲用户也能区分。
- 图像和图标:提供替代文本(alt text)描述图像内容。
5. 听觉无障碍:- 视频字幕:为所有视频内容提供字幕或字幕选项。
- 音频描述:为视觉内容提供音频描述,以便听力障碍用户理解。
6. 操作无障碍:- 键盘可访问性:确保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键盘操作。
- 简化的界面:提供简化的界面或模式,以减少操作复杂性。
7. 技术标准和指南:- 遵循国际标准,如ISO/IEC 24751-1:2008(信息无障碍)。
- 参考本地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当地的无障碍要求。
8. 持续改进和反馈:- 定期审查和更新无障碍设计规范。
- 鼓励用户反馈,以识别和解决无障碍问题。
9. 培训和意识:- 对设计和开发团队进行无障碍设计培训。
- 提高组织内部对无障碍重要性的认识。
10. 法律和政策遵从:- 确保设计和产品符合相关的国际法律和政策,如美国残疾人法案(ADA)。
通过遵循这些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访问的环境,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服务和产品。
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无障碍设计是一种为了让残疾人和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公共场所和建筑物所提供的服务和便利的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旨在降低或消除环境中的物理和感官障碍,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进入和使用建筑物、设施和服务。
以下是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1.建筑物和设施的无障碍入口和通道:建筑物和设施应提供无障碍入口和通道,能够让轮椅用户、视觉障碍者和行动不便的人轻松进出。
无障碍通道应足够宽敞,没有障碍物,并设有坡道、扶手、人行道斜坡等设施。
2.无障碍停车位: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应设有无障碍停车位,以方便残疾人驾驶员停车。
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入口,并设有足够的空间供轮椅用户开门和转动。
3.无障碍洗手间:建筑物应设有无障碍洗手间,以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需要。
无障碍洗手间应宽敞,设有扶手和足够的腿部空间,以容纳轮椅用户。
4.无障碍信号和指示牌:无障碍信号和指示牌应使用大号字体、高对比度、易于辨识的颜色和图案,以便视觉障碍者能够轻松阅读。
指示牌应设置在易于发现和理解的位置,以帮助人们找到出口、洗手间和其他目的地。
5.触觉和听觉辅助设备: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应提供触觉和听觉辅助设备,以满足盲人、低视力人士和听力障碍者的需要。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盲文标识、震动提示、无障碍电梯按钮和音频指南等。
6.扶手和坡道:在楼梯和坡道上应设有扶手,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梯和坡道。
扶手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方便用户抓住。
坡道应设有合适的坡度,以方便轮椅用户上下。
7.无障碍座椅: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内应提供无障碍座椅,以供行动不便的人休息使用。
这些座椅应稳固、宽敞,并配备扶手和足部支撑。
8.紧急疏散设计:建筑物应具备紧急疏散设施和计划,以确保残疾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安全疏散。
这可能包括无障碍出口、紧急疏散电梯和紧急广播系统。
9.无障碍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部,还包括户外的交通设施和道路。
无障碍交通设施可能包括无障碍人行道、信号灯和盲道等。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是指为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使建筑环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易于进入、易于使用、易于理解、易于退出的设计要求。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入口设计:无障碍建筑应设立无阶梯的坡道或无障碍电梯,以方便行动不便或残疾人进出建筑物。
入口门宽度应符合行动不便人士使用轮椅的需要,门槛应平整,避免高低台阶。
2. 室内空间设计:无障碍建筑应保证室内空间通行无障碍,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供行动不便人士使用。
电梯和扶手电梯的按钮应设置在易于触碰的高度,并配备明确的标识系统。
3. 楼梯和坡道设计:楼梯口应设有扶手,并且扶手应延伸至楼梯的起始和终止位置,以便行动不便人士使用。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规范,以便轮椅使用者顺利上下坡。
4. 厕所和洗手间设计:无障碍建筑应设置无障碍洗手间,洗手间门宽度适宜,洗手池、马桶、纸巾等设施应该符合无障碍标准,以便行动不便人士使用。
5. 照明和声音设计:无障碍建筑应提供充足的照明,并确保照明设备的位置不会造成视线短暂失明。
此外,建筑内部的声音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以避免对听力有障碍的人造成不便。
6. 标识和指示设计:无障碍建筑应配备易于理解和遵循的标识和指示。
标识应具备足够的对比度和可见性,并且应符合行动不便人士的需要。
7. 应急逃生设计:无障碍建筑应设置相应的应急逃生设施,如应急电梯和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这些设施易于使用并且容易找到。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建筑环境,保障各类人群的权益,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规范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满足残疾和行动不便人士的需求,也能提高老年人和其他人群的生活品质。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应该得到各级政府和建筑设计单位的重视和实施,以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公平的社会环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一节:引言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使用便利而对建筑物和环境进行的设计。
无障碍设计不仅仅关注残疾人士的需求,也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其他临时或永久性行动不便的人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帮助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以创造一个便利、包容的环境。
第二节:建筑出入口设计1.斜坡坡度建筑出入口的斜坡应符合规定的坡度范围,通常为1:12或更平缓的坡度。
斜坡的表面应平坦、防滑,并能够抵御严峻的天气条件。
2.门的宽度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应宽阔,以适应所有人的使用需求。
通常,门的最小宽度应为1200mm,并且应该能够轻松地推开。
3.门的自动化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门,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
自动门应设置适当的传感器,以便识别到人的接近并自动打开。
4.扶手和栏杆在楼梯、走廊和斜坡等区域应设置扶手和栏杆。
扶手和栏杆的高度应适合人们的使用,并且应该足够结实以提供支撑。
第三节:建筑内部设计1.电梯设计电梯是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多层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电梯应该设在公共区域并方便使用。
电梯门的宽度应适合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通过,内部空间也应足够宽敞。
2.楼梯设计楼梯是很多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对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楼梯的两侧设置扶手和栏杆,并确保其高度和稳定性符合标准。
3.卫生间设计建筑物内部的卫生间应该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包括行动不便的人。
卫生间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如加宽的门、适合轮椅的空间、扶手以及易于操作的水龙头和纸巾盒。
第四节:公共空间设计1.停车场设计停车场是很多人进出建筑物的第一步,因此应该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方便。
建议在停车位、走道和出入口周围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确保其符合标准。
2.走廊和过道设计建筑物内部的走廊和过道应该足够宽敞,以容纳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通过,并且要保持通畅。
此外,走廊和过道的地面应平坦、无滑倒风险。
无障碍设计规范什么是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产品、服务和通信等方面,通过采用可操作、可理解、可感知的设计原则,提升和改善人们的使用体验,使得各个群体都能够独立、平等地使用。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是消除或减轻各个群体(如残障人士、老人和临时有特殊需求人士等)面对居住、工作和社交环境时所遇到的障碍,从而确保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为什么需要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是为了引导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创建产品、服务和环境时,遵循一系列明确的准则和标准,从而确保所产生的成果能够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
通过遵循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为各个群体提供更加友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无障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可达性需求,还可以提升整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用性。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原则无障碍设计规范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可访问性:确保产品、服务和环境对于所有人群都易于访问和使用;2.理解性:确保产品、服务和环境的信息能够简单、清晰地被理解;3.可操作性:确保产品、服务和环境能够被所有人群方便地操作和控制;4.可感知性:确保产品、服务和环境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听觉、触觉、视觉等)传递信息;5.容错性:确保产品、服务和环境能够自动纠正用户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准确操作。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为了满足上述无障碍设计的原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1. 可访问性要求•提供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使用明亮且高对比度的颜色,以便于视觉障碍人士识别;•提供辅助功能,如手动轮椅坡道、电梯等;•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合适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2. 理解性要求•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标;•提供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用户界面;•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指令。
3. 可操作性要求•设计易于触摸和控制的用户界面;•使用明显的可操作元素,如大按钮、大字体等;•提供多种操作方式,如触摸屏和物理按键。
4. 可感知性要求•提供多种感官的信息传递方式;•使用有声音、有光线和有振动的提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