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治疗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8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组(S组舒芬太尼5-10μg/天,用药后VAS评分低于3分);常规镇痛治疗组(C组,手术前未行任何镇痛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后8h、16h、24h、48h、72h对所有老年患者行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进行疼痛评估,记录评分。
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组患者手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镇痛治疗组的患者。
常规镇痛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手术后发生剧烈疼痛,需要另外的镇痛药物治疗。
结论舒芬太尼超前镇痛治疗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优,而且是安全的镇痛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患者;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伤害性刺激出现前,或伤害性刺激出现后的较早期,预先采取消除伤害性疼痛刺激传人的治疗措施,则可预防和减轻甚至消除疼痛的发生,相应地由疼痛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也会大大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会显著降低。
称为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1〕。
选择65岁以上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给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治疗,观察其对手术后镇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评级为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年龄65-99岁,平均年龄73.54±9.02岁;男42例,女48例。
体重40-102Kg之间。
其中外伤致股骨颈骨折33例,外伤致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及髋关节退行性变28例。
伴有高血压61例,糖尿病13例,肺气肿55例,冠心病19例,癫痫病4例,脑瘫8例,贫血31例,老年性痴呆16例。
其中患有2种并存病36例,3种并存病30例,4种并存病18例。
1.2 麻醉方法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老年髋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作者:张万龙薛静顾维刚郭隆奎孟蓉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2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老年髋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9例。
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比两组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按压自控泵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3、6、12h Ramsay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按压自控泵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老年;镇痛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3--03骨科手术虽然对器官、脏器损伤较小,但创伤性较大,操作过程中对手术部位的血管、末梢神经等极易造成损伤,因此术后患者疼痛感更为强烈[1]。
自控静脉镇痛(PCIA)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用的一种镇痛方式,多选用舒芬太尼,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单纯舒芬太尼在PCIA镇痛中效果欠佳。
氟比洛芬酯属于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具有靶向镇痛的作用[2]。
基于此,本研究将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应用于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观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9例。
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0~85岁,视听、沟通能力正常。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行pcia:a组: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2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
观察0-48小时内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追加次数,血压、心率、呼吸、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b 组与a组、c组比较,各时段vas评分,三组各时段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键次数b组低于a组、c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于a组、c组(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具有安全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20-02舒芬太尼是目前静脉自控术后镇痛的常用药,但其同传统的阿片类药物一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效应。
本研究主要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55岁,体重50-75kg,随机均分为三组:a 组: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2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毕均静注各组所配制液负荷量2ml后接pcia泵镇痛方法参数设定:持续输注2ml∕h,自控给药剂量。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对骨科手术患者自控镇痛的应用与观察发表时间:2014-07-11T08:45:28.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建平[导读]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强效的镇痛药物,因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患者使用后心血管系统稳定性高等优点。
李建平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中医医院湖南祁东 421600)【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骨科在近期内接诊的97例手术患者,并按照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对97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48例患者为术后单纯实施舒芬太尼镇痛的患者、B组49例患者为患者实施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镇痛的患者,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2、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P<0.05),但在术后12、24小时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
此外,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机率方面比对,B组患者也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
结论: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018-02临床行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多会存在明显的剧烈疼痛,这种术后疼痛感的产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代谢等改变,从而延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增加心肺、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
因此,选择一种合理、安全的术后镇痛是非常重要的。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强效的镇痛药物,因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患者使用后心血管系统稳定性高等优点[1],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但是,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影响,因此,该种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3-08-05T08:54:12.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沈杰[导读] 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循环、呼吸的稳定,促进患者的恢复。
沈杰(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218-01【摘要】目的考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芬太尼对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择期下肢骨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术毕均行PCIA。
PCA配方A组芬太尼1.2mg+0.9%生理盐水至100ml。
B组氟比洛芬酯250mg+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
C组术毕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
计录术后4、8、12、24h(T1—T4)的VAS评分。
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与A组相比术后24小时之内B、C组,恶心、呕吐、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减少。
与A、B组相比T1、T2时C组VAS评分明显降低。
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毕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A中氟比洛芬酯2mg/ml+芬太尼0.005mg/ml,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脂微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经过微球的包裹使其具有靶向性,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性部位,达到抗炎及镇痛作用。
氟比洛芬酯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以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
本研究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找出最佳用药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50岁,体重50-70kg,ASA1-2级。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作用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作用的疗效评价。
方法:设置研究时间区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70例,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期间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归入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
其中采用舒芬太尼镇痛的对象分置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的对象分置研究组。
对比分析药物发挥的临床效用。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术后12h、24h时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引言:舒芬太尼是临床当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但由于药物自身成分特点,患者在用药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现象[1]。
相关研究表明,联合氟比洛芬酯能够进一步发挥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为此,本研究为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展开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设置研究时间区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70例,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期间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归入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5,年龄最大为73,年龄最小为62,平均为(67.78±6.34)岁。
研究所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最大为74,年龄最小为61,平均为(66.87±6.36)岁。
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
两组患者入室后均建立常规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常规的吸氧心电监护工作。
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田艳春;张宇;刘艳芳【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手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00 mL与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50μg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200 mL与舒芬太尼150 μ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仅为50 μg,明显低于对照组(150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疗效确切,可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增强患者舒适感和满意度,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5(018)012【总页数】3页(P1519-1521)【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骨科手术;镇痛【作者】田艳春;张宇;刘艳芳【作者单位】沈阳市妇婴医院,沈阳110011;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沈阳110023;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沈阳110023【正文语种】中文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flurbiprofen axetil combined with sufenta nil injection o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TIAN Yan-chun1,ZHANG Yu2,LIU Yan-fang2 (1.Shenyang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Shenyang 110011,Chin a;2.Shenyang Fifth Hospital,Shenyang 110023,China)Key words: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Sufentanil;Orthopedic surgery;Analgesic effect 骨科手术术后的急性疼痛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1]。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0336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荟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黄谋建(兴国县第二医院,江西 赣州)0 引言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对治疗有更高的要求,且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恢复的时间也就更长。
尤其是出现骨折、坏死症状的老年患者,需要的住院时间会更久[1]。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重建关节功能,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在手术进行之前,首先应当进行麻醉镇痛,以便于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麻醉,结果显示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且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前来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调研,通过回顾式分析的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结局讨论,并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患者男性人数16例,女性人数16例,年龄56-82岁,平均(67.12±2.46)岁;研究组,患者男性人数17例,女性人数15例,年龄55-83岁,平均(66.94±3.15)岁。
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都应先进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身体体征并且给予常规吸氧。
在麻醉开始之前,应当先进行诱导麻醉,然后泵注药物,实施麻醉。
研究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规格:每支50 mg ,批号:5602F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 mg 复合舒芬太尼(规格:每支0.5 mg/10 mL ,批号:20140527,宜昌人福药液有限公司生产)1 mg 进行麻醉镇痛[2]。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2134·药物与临床·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宫风山(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山西 运城 044000)0 引言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心理及精神障碍,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则可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影响术后恢复[1]。
舒芬太尼是临床中常用的镇痛药物,但是单用的情况下会造成诸多的不良反应,比如呼吸抑制、嗜睡等。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将其与舒芬太尼合用,则能够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地恢复[2]。
本次研究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13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排除了严重心、肝、肾、肺器质性病变患者、精神病患者、术后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
观察组: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5.53±6.25)岁;体重60-80kg,平均(72.15±7.52)kg。
对照组: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36.24±6.30)岁;体重56~80kg,平均(71.35±8.27)kg。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麻醉:所有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建立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术前麻醉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mg/kg、阿曲库铵0.15mg/kg、咪达唑仑0.04mg/kg静脉注射,等到患者的意识消失、肌松满意之后再行气管插管;术中吸入1%~2%七氟醚以及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根据监测的病人生命体征变化,调整七氟醚及丙泊酚的剂量;根据手术情况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2~3mg/次,术后给予患者1.0mg 新斯的明以及0.5mg阿托品以拮抗肌松药残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康复影响临床探讨摘要】目的:讨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康复影响,为日后的临床镇痛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
观察组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
结果:经过临床镇痛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静息12h疼痛评分为2.0±0.7分,静息24h疼痛评分为2.1±0.6分;被动活动12h疼痛评分为2.7±1.1分,被动活动24h疼痛评分为2.8±1.0分。
对照组患者静息12h疼痛评分为2.4±0.9分,静息24h疼痛评分为2.4±1.0分;被动活动12h疼痛评分为3.6±1.3分,被动活动24h疼痛评分为3.7±1.2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束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通过对患者实施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无论是在静息状态,还是在被动活动状态,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低,是理想的镇痛方法,日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镇痛;多模式【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60-0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较高,难以忍受。
对于多数患者来讲,该项手术本身就是巨大的伤害,术后所要承受的痛苦,几乎是在挑战人体的承受极限。
为此,几乎所有的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都要实行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现今,患者在术后会实行多模式的镇痛治疗,但要想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完成较高水平的镇痛治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观察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效果
作者:何文学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
(1.9±0.4),对照组为(3.8±1.1),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输注药物二十分钟、运动器材和运动后明显升高(P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镇痛泵;髋关节置换术;运动性疼痛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的常见手术类型,临床表明,实施该类手术的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早期运动促进术后康复,而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引起疼痛加剧,对患者的活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从而对术后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1-2]。
因此,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特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的64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的64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每组各32名,观察组中有18名为男性,14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0.03±8.39)岁;对照组中有17名为男性,15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
(71.63±8.91)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镇痛,用药剂量为2μg/kg,与5mg托烷司琼及100ml生理盐水混合,持续背景剂量(2ml/h)+PCIA(0.5ml/次),锁定时间为15分钟,术后静息无痛;运动前半个小时经静脉缓慢静注生理盐水10ml;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舒芬太尼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运动前半小时将50mg氟比洛芬酯和生理盐水稀释为10ml之后经静脉缓慢滴注。
效果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开始输注、输注后10分钟、20分钟、运动前、运动后五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往往会对一些组织细胞造成破坏,从而导致了大量炎症介质以及其他致痛物质激活酶激活和释放,患者会表现出炎症、发热、疼痛等症状。
在以往的时候临床医师主要关注的是术后病人静息无痛,而没有对患者运动性疼痛的关注。
随着早期康复理念的推广应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往往需要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而训练过程中会出现疼痛加剧的现象,对患者的运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甚至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预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运动性疼痛镇痛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依然是阿片类镇痛药,但这种药物往往会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处理过程中逐渐引入了多模式复合镇痛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镇痛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是一种新型Nsaids,该药物在使用后能够迅速发挥镇痛效果。
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在用药后十五分钟便可发挥镇痛作用,最强镇痛效果持续时间为五个小时。
国外著名医学研究者Cashman等通过研究表明[6],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作用在外周的同时,还能够对中枢炎性介质的产生发挥抑制作用。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镇痛,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杨琳,程平瑞,江伟航,等.氟比洛芬酯复合喷他佐辛静脉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1):34-35.
[2]贺纯静,聂浩雄,郭春芮,等.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1):13-15.
[3]李琳琳,柏晓漫,陈鹏.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8):1457-1459.
[4]宋闯.氟比洛芬酯对直肠手术病人IL-2和IL-8及术后镇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
[5]杨蓓.小剂量氯胺酮、氟比洛芬酯及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2.
[6]潘立岩.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D].中国医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