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九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首航时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沉没。
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D、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
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电子计算机②力学三定律③相对论④电气时代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B、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C、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洲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A、资源问题B、毒品问题C、战争问题D、环境问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图一、图二B、图一、图三C、图二、图三D、图三、图四【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进入21世纪,江汉平原上的农民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他们应用的分别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第一次第二次B、第一次第三次C、第二次第三次D、第三次第三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位史学家说:“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2、通过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下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注重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特点。
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站搜集、整理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课前准备。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了解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科技成果,结合自身体会作好发言准备。
教学方法1、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演示法。
2、教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一、认知科技(自主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史实)二、感受科技(分析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积极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1.开始的时间:2.开始的国家:3.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4.发明成果:计算机网络①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精选第八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用猴毛变出无数个小悟空。
现在,科学技术可以使用使这一幻想变为现实。
该科学技术是( )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C、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A、手工工场的出现B、瓦物改良蒸汽机的问世C、电子的广泛应用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答案】:【解析】:如表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技术基础的是( )A、空间技术B、原子能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计算机技术【答案】:【解析】:(2015.贵州省铜仁)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2015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请问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下列哪次科技革命成果(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以上都不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都是伴随着( )A、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纳米新材料技术的应用C、能源的改进和更替D、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科技进步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时空导航】二战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使得欧美很多国家迅速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与前面的科技革命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学习目标】1、知道并能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2、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问题导学】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__________ 首先兴起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2、主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1、电子计算机:(1)发明:__ 年,________ 国制成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_______________ 代。
(2)发展:电子计算机进入第四代之后,朝着 __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个方向发展,我国研制成功的____________ 计算机属于 ______ 型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 ______________ 。
2、原子能的利用:(1)发明:___ 年,_____ 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 时代。
(2)利用:原子能的利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3、空间技术:(1)发明:_______ 年______ 月, ________ 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进军的新纪元。
(2)发展:1961年 _______ 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__ ;1969年 _________ 人登上________ ;1971 年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 ;1981年________ 制成____________ 。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精选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1999年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计算机领域B、生物工程领域C、原子能领域D、航天技术领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访问互联网B、用手机打电话C、用数码相机拍照D、在电灯下看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统计,从1956年起,美国制造业中“白领阶层”(即技术管理人员)人数超过“蓝领阶层”(即工人)人数,1960年二者的比例为75:25,1990年二者的比例为84:16。
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命改变劳动者构成B、美国实施社会保障政策C、科技转化生产力速度加快D、美国负债严重影响就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助D、对殖民地的掠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范围广、影响大B、起源于美国C、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D、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前不久,李克强总理针对中国计算机网络提出“提网速、降网费”的建议,受到中国网民的调试关注。
总理和百姓所关心的计算机网络讲述是下列哪次事件中首次出现的成果?( )A、法国大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B、电气时代的变迁C、信息时代的来临D、科技发展的历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世界历史的的20世纪的科学技术,本课内容既是世界历史科技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在中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同时对于中学生来说,又是必须要了解的社会常识,因此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属于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第一课。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识记: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能力培养: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联系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我所认识的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勤奋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由于本课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都是属于高端科学技术,学生对这些高端科学技术的了解是备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归纳概括【教学环境】网络、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201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20题的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导入。
)图中的三个人大家认识吗?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http://zonghe.21世纪教育网/DownLoad.aspx?UrlID=6&InfoID=1804131二、【自读思考】(5分钟)1、说一说: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有哪些?说说发明概况和发展简况。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洲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A、资源问题B、毒品问题C、战争问题D、环境问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 5 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二维码微信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技术的突破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推动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材料分析题】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蓄势待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
——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材料二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q-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之所以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这在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精选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发明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电灯泡D、计算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B、火车司机——电力工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生物专家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宅男宅女”“网上饰品店”,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 )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产生了新的工业部门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工厂的发展B、“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水上交通迅速发展C、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D、生物工程——促使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
以下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B、车马劳顿,家书万金C、在线购物,网络订票D、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
它凭借存储容量大、获取资料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与纸质图书并驾齐驱。
这种现象出现在(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工业时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铜仁)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2015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课
题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课型新授时间第周-第课时
学习提示
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疑难点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3、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4、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学习材料:课本p133—p139学习笔记【自主学习】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它以、、
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首先兴起于,随后扩大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国家。
2、计算机网
络技术: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之后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
(时代特征:信息时代)
3、原子能:爱因斯坦的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
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
发展和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4、空间技术: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
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5、基因与克隆:基因工程与、、共
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合作探究】第三次科技科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达标检测】
1、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
出下列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①发送手机短信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
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领域 B.计算机领域 C.生物工程领域 D.航天技术领域
5.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他们共同的影响是()
A.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紧密
C.促进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D.导致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6、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奔月太空中的宇航员
⑴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⑵这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至少写出两项)
⑶试举例说明科技革命对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史林采风】克隆技术
1997年2月22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的克隆出了一只小羊。
这只小羊与它的“父亲”一模一样。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动物克隆试验的成功在细胞工程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克隆技术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