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阅读策略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默读时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
对话是语言描写的一种,通过对话可以 表露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 画人物的性格。本文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 的大量对话,我们默读课文时要结合故事情 节,通过对话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体 会人物的品质和性格。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通过人物对话表现 人物的内心想法呢?
1. 人物的对话要有“对象感”,即对话要符合 人物的性格、年龄和身份,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人物 的内心变化。
2. 对话要符合不同的情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中,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内容等是不同的。
范例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 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复习导入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 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 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 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精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哪 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 说的?找出来。
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 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 什么呢?
循循善诱护自尊,知错就改放灰雀
小学语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 RJ
第一课时
语文要素
阅读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 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能体会出列宁对男孩的 尊重与呵护以及男孩的 诚实与天真。
写作 学习课文用对话 来体现人物内心想法 的写法。
生字导学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nínɡ
左右
冻死 天寒地冻 组词 冰冻 忍饥受冻
lěnɡ
笔画
7画
结构
左右
寒冷 冷冻 组词 冷汗 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