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 格式:pptx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27
混凝土原材料基础知识外加剂外加剂是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某项或多项性能的一类材料。
其掺量一般只占水泥量的5%以下,却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或调节凝结时间及节约水泥。
(一)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一般根据其主要功能分类:1.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主要有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主要有缓凝剂、速凝剂、早强剂等。
3.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
主要有引气剂、加气剂、泡沫剂等。
4.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主要有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
5.提供混凝土特殊性能的外加剂。
主要有防冻剂、膨胀剂、着色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二)常用高效减水剂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或者在混凝土配合比和用水量均不变的情况下,能增加混凝土坍落度的外加剂。
根据减水率大小或坍落度增加幅度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两大类。
此外,尚有复合型减水剂,如引气减水剂,既具有减水作用,同时具有引气作用;早强减水剂,既具有减水作用,又具有提高早期强度作用;缓凝减水剂,同时具有延缓凝结时间的功能等等。
(1)减水剂的主要功能。
1•配合比不变时显著提高流动性。
2.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时,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
3.保持流动性和强度不变时,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4.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5.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6•配置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聚磺酸盐系列:包括蔡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SF)、三聚氟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MSF)、对氨基苯磺酸盐甲醛缩聚物、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和磺化酮醛树脂等。
如我们常用的FDN,属于蔡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聚竣酸盐系列:有效的控制初期水化过程,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减小。
高效减水剂与普通减水剂差别主要体现在高效减水剂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使流动度不断的增大,或者需水量不断的减少。
而普通减水剂的这一有效范围是较小的。
不能以小掺量时减水剂的作用效果作为减水剂性能判定的依据。
混凝土外加剂作用及种类混凝土的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能显著改善砼的性能的物质。
其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逐渐成为混凝土占的第五种成分。
一、外加剂分类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规定,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
改善工作性的外加剂:减水性、泵送剂、引气剂2。
调节凝结硬化时间的外加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3。
改善耐久性的外加剂:阻锈剂、防水剂、引气剂4。
改善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加气剂、着色剂、膨胀剂、防冻剂二、减水剂减水剂是指在砼坍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加入能显著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一)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减水剂为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由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两个部分组成。
水泥加水拌和,水泥浆成絮凝结构,包裹一部分拌和水,降低了流动性。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其疏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斥力作用使水泥颗粒分开,放出絮凝结构游离水,增加流动性;(2)亲水基吸附大量极性水分子,增加水泥颗粒表面溶剂化水膜厚度,起润滑作用,改善工作性;(3)减水剂降低表面张力,水泥颗粒更易湿润,使水化比较充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图水泥浆的絮凝结构和减水剂作用示意图(二) 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1.增大流动性。
在用水量及水灰比不变时,混凝土坍落度可增大100~200mm,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拌和用水量10%~15%,从而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5%~20%.3.节约水泥.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在减少拌和水量的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4.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减水剂的种类按化学成分主要有木质素系、萘系、水溶性树脂类、糖蜜类和复合型减水剂等。
混凝土外加剂说到混凝土外加剂,什么是混凝土外加剂,所谓的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外加剂也变得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内外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种类以及各种外加剂的特性、适用范围.首先我们将混凝土分为四个种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2》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3》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5》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下来我们就分别详细的了解一下具体的外加剂的的特性、适用范围。
普通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
它的作用是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它的适用范围~特别适用于配制高耐久、高流态、高保坍、高强以及对外观质量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对于配制高流动性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饰面混凝土极为有利。
早强剂: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早强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既具有早强功能,又具有一定减水增强功能。
它的适用范围最适宜初冬和早春季节在低温条件下施工。
缓凝剂:是一种降低水泥或石膏水化速度和水化热、延长凝结时间的添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掺人缓凝剂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水泥的水化硬化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从而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它的适用范围~缓凝剂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大面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冷缝产生的混凝土、需较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及其他需要延缓凝结时间的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及其功能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添加的一种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
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更加耐久、坚固和具有特定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分类以及它们的功能。
混凝土外加剂分类1. 水泥外加剂水泥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与水泥一同使用的外加剂。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机理的不同,水泥外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 凝结剂: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发展。
- 缓凝剂: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具有更长的凝结时间。
- 强化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矿物外加剂矿物外加剂是指由矿物质制成的外加剂。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矿物外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硅酸盐类外加剂:如粉煤灰、矿渣粉等,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 粉状矿渣外加剂:如矿渣水泥、矿渣颗粒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粉状粘土外加剂:如膨润土、粉煤灰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3. 化学外加剂化学外加剂是指经过化学处理的外加剂。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化学外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引气剂:使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减少收缩变形。
- 防水剂: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 缓蚀剂:减少混凝土中金属的腐蚀程度。
功能与应用不同的外加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以下是常见的功能及其应用:- 提高耐久性:通过使用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性、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 提高强度:凝结剂、强化剂等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发展。
- 改善可塑性和流动性:减水剂、粘土外加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 减少收缩和变形:引气剂等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 提高防水性能:防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结论混凝土外加剂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合理选择适合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加剂是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不可缺少的第5种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是为改进水泥净浆、砂桨和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而掺入的物质。
混凝土应具有耐久、高强、轻质等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外加剂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些性能。
此外,应用外加剂还可以改善施工操作条件,并节约水泥。
一、混凝土外加剂从主要的使用功能来看.混凝土外加剂有四类:第—类能改变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性能,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或泵送剂等。
第二类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第三类能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
第四类能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从化学性质来看,混凝土外加剂大致可分为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减水剂(或引气剂)、无机电解质盐类以及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复合外加剂。
不同的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在近代混凝土外加剂中,表面活性剂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普通的表面活性剂或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别,它们的合成或天然产品大都可以成为制造减水剂、引气剂、起泡剂、消泡剂、调凝剂等的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能显着改变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界面张力。
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材料,加入混凝土中,对水泥颗粒起扩散作用,把水泥凝聚体中的游离水释放出来。
可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但显着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节约水泥。
减水剂品种有木质素系、萘磺酸盐系、水溶性密胺树脂系、糖蜜系等。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特性、适用范围。
1.引气剂可使砂浆、混凝土中产生大量微细的均匀分布封闭气泡。
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
引气剂品种有烷基磺酸钠等。
适用范围:2.调凝剂是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的外加剂,它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影响显着。
调凝剂有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
3.缓凝剂是一种延迟水泥和水的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技术不尽人意。
存在严重渗漏现象,有些建筑每隔三五年就要返修一次,发生高额的维修费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建设部曾对1980~1990 年竣工的建设工程进行渗漏状况的随机抽检,调查了2072 栋建筑,其中有3~4 成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非常严重。
解决的方案是在其层上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离层。
这就是所谓的柔性防水技术。
这种技术,成本费用较高,防水层一旦损坏或失效,渗漏部位难以寻找,修复困难。
是只能“治标”的外防水技术。
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使浇筑后的混凝土细致密实,水分子难以通过,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手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刚性防水技术。
此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出现渗漏现象后修复较容易,无需重新铺设防水层或浇筑防水混凝土。
被称为“治本”的内防水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各种类型的大坝对坝基的要求不容忽视。
要求坝基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压力;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小不均匀沉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大坝抗渗稳定;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渗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等等。
当坝基岩体中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夹层时,由于它们一般都是由一定厚度的各种破碎,软弱物质组成,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抗水性差,与两侧新鲜,坚硬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以保证大坝的安全。
其基本的办法不外乎开挖回填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塞的置换处理,采用抗剪洞塞或传力洞塞及锚固措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经开挖后围岩松弛变形及构造面暴露卸荷后的力学指标如弹性模量的降低,必须采取高压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排水等处理。
要做到这一点,除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参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外,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何为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变混凝土性质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材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而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添加量通常为混凝土总质量的1%~5%。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如减水剂、缓凝剂、加速剂、膨胀剂、氯离子迁移抑制剂等。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2.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3.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4.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便于施工;5.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6.增加混凝土的体积。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原则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外加剂;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外加剂;3.严格按照外加剂说明书使用;4.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成本。
四、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设计规程1.减水剂的配合比设计规程1.1减水剂的作用减水剂是一种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混凝土外加剂。
使用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龟裂。
减水剂可以分为缓凝型、快凝型和超快凝型等几种类型。
1.2减水剂的选用原则1.根据混凝土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减水剂;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减水剂;3.严格按照减水剂说明书使用;4.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成本。
1.3减水剂的配合比设计规程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2.根据减水剂的类型和混凝土的要求,确定减水剂的添加量;3.根据减水剂的添加量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4.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用量;5.计算出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
2.缓凝剂的配合比设计规程2.1缓凝剂的作用缓凝剂是一种可以延缓混凝土凝固的混凝土外加剂。
使用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施工时间,便于施工。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作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进混凝土性能而添加到混凝土中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持久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
一般来说,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为增塑剂、减水剂、减水减粘剂、延缓剂、早强剂、缓凝剂、气泡剂、抗裂剂、增粘剂等多个种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种类以及它们的作用。
1.增塑剂:增塑剂是将普通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的一种外加剂。
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降低混凝土的黏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通过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它能够改变水泥和粒面接触的性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减水减粘剂:减水减粘剂是一种能够同时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粘度的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4.延缓剂:延缓剂是一种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它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5.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
它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6.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它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7.气泡剂:气泡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生成气泡的外加剂,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
8.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外加剂。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开裂。
9.增粘剂:增粘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粘结性的外加剂。
它可以改善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每种外加剂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持久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规范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的材料,通过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等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和质量,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下面将对混凝土外加剂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要求。
外加剂生产企业应按照标准制定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二、物理性能要求1. 外观:混凝土外加剂应为均匀细颗粒状或均匀液体状,无结块、结晶等现象。
2. 水分含量:粉状外加剂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0%,液体外加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5%。
3. 颗粒形状:粉状外加剂的颗粒形状应均匀细致,没有颗粒状结块现象。
4. 流动性:液体外加剂的流动性应符合标准要求,通过流动性试验来检测。
三、化学成分要求混凝土外加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快凝剂、防水剂等,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要求。
企业应提供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确保外加剂的组成和含量满足规范要求。
四、使用要求1. 使用剂量: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和外加剂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用量,不得盲目增减剂量,并确保按照规范进行加剂。
2. 搅拌要求:外加剂应在搅拌过程中均匀混合,不得有堆积、聚集等现象。
3.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应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进行,加入点应均匀分布,避免一次加入过多或过少。
4. 施工环境: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性能。
五、质量控制要求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外加剂应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包装标识等。
对合格的外加剂应进行包装、储存和运输,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人们开始研究添加外加剂的方法。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强强度、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抗裂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
二、外加剂分类1. 水泥外加剂2. 矿物掺合料外加剂3.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4. 防水、防冻外加剂5. 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三、水泥外加剂标准水泥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加速剂、减水剂、膨胀剂等。
其标准如下:1. 缓凝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2. 加速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3. 减水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4. 膨胀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四、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标准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等。
其标准如下:1. 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2005中的规定。
2. 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2008中的规定。
五、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高效增强剂、高效稳定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高效减水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2. 高效增强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3. 高效稳定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六、防水、防冻外加剂标准防水、防冻外加剂包括防水剂、防冻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防水剂:应符合GB/T18473-2008中的规定。
2. 防冻剂:应符合GB/T26527-2011中的规定。
七、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标准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包括防腐剂、防火剂、纤维增强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防腐剂:应符合GB/T18474-2008中的规定。
2. 防火剂:应符合GB/T8624-2012中的规定。
3. 纤维增强剂:应符合JG/T3064-1999中的规定。
八、添加外加剂的比例根据不同外加剂的性质和用途,添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及作用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材料,主要由水泥、砂子、骨料和水混合而成。
然而,通过添加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以适应各种特殊的工程需求。
外加剂的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加剂类型及其作用。
1.塑化剂(增塑剂):塑化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它们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黏性,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更易于在模具中流动和填充。
塑化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和可泵性,更好地填充细小的空隙和形状复杂的模具。
2.减水剂:减水剂在混凝土中添加后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
它们通过吸附水泥颗粒表面的水分,减少粘附在水泥颗粒之间的水分,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相对含水量。
减水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减少收缩和开裂的风险。
3.加气剂:加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生成大量的气孔,使混凝土具有轻质的性质。
这些气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减少重量,同时提高其隔热性能。
加气混凝土适用于轻质结构和需要减少混凝土重量的工程项目。
4.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工业废弃物,可以作为混凝土的外加剂。
当粉煤灰与水泥一起使用时,它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此外,粉煤灰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5.高性能外加剂:高性能外加剂是一类多功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同时具有增塑、减水、缓凝和抗裂等多种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高强度混凝土和特殊工程。
除了上述外加剂类型,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外加剂,如增强剂、早强剂、防水剂等。
增强剂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早强剂用于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防水剂用于增加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和耐久性,以适应各种特殊的工程需求。
通过选择和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获得满足特定工程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标准一、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
为了满足不同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人们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标准,以期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水泥外加剂1. 水泥外加剂掺量标准水泥外加剂是指在水泥中加入的外加剂,包括早强剂、缓凝剂、减水剂、增塑剂、膨胀剂等。
水泥外加剂的掺量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控制,一般在水泥重量的1%~5%之间。
2. 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
早强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早强剂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5%。
3. 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缓凝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求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缓凝剂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2%。
4. 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外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减水剂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5%。
5. 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外加剂。
增塑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增塑剂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5%。
6. 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体积膨胀的外加剂,可用于制造膨胀混凝土。
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膨胀要求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膨胀剂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10%。
三、矿物外加剂1. 矿物外加剂掺量标准矿物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矿物类外加剂,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矿物外加剂的掺量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控制,一般在水泥重量的10%~50%之间。
2. 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由火力发电厂废弃物处理而成的矿物外加剂,具有良好的水化性能和改良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由于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耐磨性等方面的特性,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中。
然而,混凝土中常常需要添加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能够改变混凝土性质的材料。
二、外加剂的分类1.掺和剂:指以一定比例掺入混凝土中,能够改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等特性的材料。
2.改性剂:指能够改变混凝土初凝时间、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的材料。
3.增强剂:指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的材料。
4.防水剂:指能够提高混凝土抗渗性、防水性等性能的材料。
三、外加剂的作用原理1.掺和剂的作用原理(1)水泥掺和剂:水泥掺和剂能使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更加细致,增加水泥的反应面积,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
(2)矿物掺和剂:矿物掺和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裂缝。
(3)化学掺和剂:化学掺和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裂缝。
(4)纤维掺和剂:纤维掺和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2.改性剂的作用原理(1)减缓剂:减缓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2)加速剂:加速剂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凝结调节剂:凝结调节剂能够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过程,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气泡剂:气泡剂能够产生气泡,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提高混凝土的冻融性能和耐久性。
3.增强剂的作用原理(1)硅酸盐增强剂:硅酸盐增强剂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2)钢纤维增强剂:钢纤维增强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3)有机纤维增强剂:有机纤维增强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混凝土外加剂在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混凝土外加剂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国家现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2. 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内现有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3. 考虑混凝土外加剂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情况;4. 考虑标准的实施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早强剂、保温剂、防冻剂、膨胀剂、气泡剂、颜料等。
四、术语和定义1. 混凝土外加剂:指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2. 减水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水泥浆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化学物质。
3. 增稠剂:指能够使混凝土水泥浆的黏度增加,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的化学物质。
4. 缓凝剂:指能够延缓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调节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5. 早强剂:指能够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提高混凝土的早强性的化学物质。
6. 保温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提高混凝土的保温性能的化学物质。
7. 防冻剂:指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冰点,防止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结冰的化学物质。
8. 膨胀剂:指能够使混凝土体积膨胀,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9. 气泡剂:指能够在混凝土中产生气泡,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
10. 颜料:指能够为混凝土涂层提供颜色,改善混凝土外观的化学物质。
五、标准内容1. 产品分类1.1 减水剂1.2 增稠剂1.3 缓凝剂1.4 早强剂1.5 保温剂1.6 防冻剂1.7 膨胀剂1.8 气泡剂1.9 颜料2. 产品性能指标2.1 减水剂2.1.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1.2 含固量(%):≥352.1.3 密度(g/cm³):1.0-1.2 2.1.4 减水率(%):≥102.1.5 氯离子含量(%):≤0.5 2.2 增稠剂2.2.1 外观:白色粉末2.2.2 含固量(%):≥982.2.3 密度(g/cm³):0.5-0.7 2.2.4 干缩率(%):≤22.2.5 初凝时间(min):≥120 2.3 缓凝剂2.3.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3.2 含固量(%):≥402.3.3 密度(g/cm³):1.0-1.2 2.3.4 初凝时间(min):≥180 2.3.5 终凝时间(h):≤102.4 早强剂2.4.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4.2 含固量(%):≥402.4.3 密度(g/cm³):1.0-1.2 2.4.4 3h强度比(%):≥150 2.5 保温剂2.5.1 外观:白色粉末2.5.2 含固量(%):≥982.5.3 密度(g/cm³):0.5-0.7 2.5.4 导热系数(W/mK):≤0.05 2.6 防冻剂2.6.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6.2 含固量(%):≥402.6.3 密度(g/cm³):1.0-1.2 2.6.4 冰点降低量(℃):≤52.7 膨胀剂2.7.1 外观:白色粉末2.7.2 含固量(%):≥982.7.3 密度(g/cm³):0.5-0.7 2.7.4 膨胀率(%):≥22.8 气泡剂2.8.1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液体2.8.2 含固量(%):≥352.8.3 密度(g/cm³):1.0-1.22.8.4 气泡持久时间(min):≥302.9 颜料2.9.1 外观:颜色均匀,色泽稳定2.9.2 含固量(%):≥982.9.3 密度(g/cm³):0.5-0.73. 产品检验方法3.1 减水剂3.1.1 减水率:按GB8076-2008《混凝土减水剂》中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