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 格式:ppt
- 大小:612.50 KB
- 文档页数:43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本规程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公路路基和路面施工工程项目的现场测试工作,规定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要求和试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水平。
二、采用标准本规程所采用的公路路基和路面施工项目技术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JTJ151-2005)、《公路路基基础施工质量检验规范》(JTJ152-2005)、《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检验规范》(JTJ153-2005)等相关标准。
三、测试目的1、识别既有路面及路基状况,评定质量。
2、检查路基和路面施工工程是否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合同规定执行。
3、检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4、记录施工质量,为工程管理及售后服务提供数据依据。
四、测试方式1、视察法通过实地验查,直接查看以及破坏检查,路基路面构造层结构及组成材料的性能状况,以及凹陷成熟、抗压强度、抗滑等质量指标。
2、试验室试验用合格仪器,从加荷、抗压、抗滑力、孔隙度、黏度、早期强度等方面,对施工层的质量进行实验检测,以评定质量水平、改进施工过程与施工技术指标。
3、通过检测设备采用内外部在线检测设备,对施工工程内外部物理参数指标进行实时检测,检测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实时发现处理质量问题,以便控制质量,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五、现场测试管理1、负责人定义①质量管理组成员:包括质量管理部门主管、公路项目经理、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等质量管理人员。
②施工现场管理组成员:包括公路项目监理工程师、施工负责人、项目质量检测项目负责人等施工管理人员。
2、现场测试程序①现场测试准备:制定现场测试文件及试验方案,准备仪器设备、试验材料、检测设备等。
②现场测量:对既有路面及路基状况进行视察,检查施工工况,以及采取试验室试验或在线检测等方式进行现场检测。
③现场测试上报:将现场测试结果汇总上报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管理部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审核及整理,准备现场测试报告。
④现场测试结果处理: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分析施工质量,验收工程合格;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质量整改。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高等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的核心要求,只有按照规定的现场测试,才能保证道路的建设质量,保障道路正常安全通行。
全面掌握道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对于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场测试规程1、测试方式:(1)在路基路面现场N点分布,进行抽样试验;(2)采用局部地基试探,测定路基路面抗拉强度;(3)采用现场压实度、坚硬度试验,测定路面层与路基层的密实程度;(4)采用稳定性试验,测定路基路面结构的动力稳定性;(5)采用抗水渗透试验,确定路面层与路基层的抗水学性能;(6)采用水泥硬化度试验,测定水泥硬化程度,确定路面层的耐久性。
2、测试要求(1)测试要求按照《公路路基路面质量检测标准》进行;(2)测试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结果要经过实验室的检验并归档;(3)抽样试验要按照检验标准的规定,采取表面抽样和全部抽样,确保取样全面准确;(4)测试前,要确保试验探头和仪器处于良好状态,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测试可靠准确;(5)测试期间,应当堵住试验区的排水口和下水管,防止试验数据的损失。
三、报表编制1、路基路面现场测试报告要求按照《公路路基路面质量检测标准》规定,完整编制,具体格式如下:(1)测试报告开头,要写明报告的主题,测试时间,测试地点,测试单位,测试人员;(2)测试过程,要具体写明调查背景,测试前准备,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测试结果及其分析;(3)测试建议,要提出对路基路面抗拉强度、坚硬度、结构稳定性、抗水渗透性、水泥硬化度等方面的测试建议;(4)测试结论,要总结测试过程,指出路基路面结构抗拉强度、坚硬度、结构稳定性、抗水渗透性、水泥硬化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形成该段路基路面安全可靠的总体结论;(5)测试报告尾,要详细说明测试结果分析,总结该段路基路面设计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结束语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是检测路基路面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按照规定的测试方式和测试要求严格执行,才能准确检测出路基路面的现场实测结果,准确反映该部路段路基路面的真实状态,确保道路建设质量。
《公路路基路⾯现场测试规程》修订解读2019年12月10日发布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以下简称《规程》),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以下简称原《规程》)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规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工程现场施工控制、施工质量验收和养护状况调查检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同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发展重心正由建设向建养逐步过渡,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设备性能和规范化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检测技术的需求,呈现出科学、准确、高效、智能、无损等的多元化特点。
为此,组织完成了《规程》的修订工作。
二、标准的定位《规程》涵盖了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评价主要技术参数的试验方法,与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公路工程路况评定标准等,共同形成了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评价标准体系。
《规程》以统一和规范公路工程质量评价方法为目标,旨在提高质量评定的试验效率,引导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标准化。
《规程》充分考虑了与其他标准的衔接,以国内外工程实践和先进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安全可靠、先进有效、经济合理、成熟实用为基本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具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对进一步提升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三、《规程》的特点《规程》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吸纳交通运输行业试验检测最新研究成果及各试验检测机构对原《规程》使用经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明确定位,完善结构。
修改“总则”中关于《规程》目的和作用的描述,将“强度和模量”章节与“承载能力”章节合并,增加环境检测的相关试验方法,将“施工控制”章节的名称修改为“其他”。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路基路面现场进行测试和评估是确保路基路面质量的重要措施。
针对此,本规程将从基础材料测试、混凝土现场测试、路面测试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现场测试规程和相关要求,以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一、基础材料测试1、岩土组成岩土的分析测试包括对土的粉砂细密度、比表面积、均匀性指数、含水性等现场测试,主要检测岩土粒径、比表面积、均匀性指数、含水性和表观密度等指标。
2、砂砾性质砂砾的测试包括抽汲实验、湿法投石试验、精细度分析实验、潮湿抗压试验等,其主要检测指标有抽汲值、抗压强度、湿法投石耐力、精细度分析、均匀性指数等。
3、有机质分析有机质分析测试,主要是检测有机污染物,如苯、硫化物、氨基甲酸酯等,并以其含量大小检测以确定路基质量。
二、混凝土现场测试1、试件制作混凝土的现场测试,必须符合有关的标准,混凝土的试件制作必须按照《公路混凝土泵注、扩孔和试件制作规范》的要求,按照试件的规定尺寸,用钢模具制作试件,以保证混凝土试件制作的质量。
2、试件试验混凝土试件的现场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稠度试验、对接接触面的试验、腐蚀性试验、抗膨胀性试验等,在确定混凝土性能指标的试验中,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路面测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面的质量、抗拔力、表观质量、均匀性、抗压强度、接接触面试验、抗拔强度等进行合格检测,以确定路面质量,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四、路基路面评估一般情况下,路基路面评估包括对基础材料、混凝土及路面的质量、均匀性、抗压强度等指标的评估,其重点在于针对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场工况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评估出最终的路基路面质量。
本规程致力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确保公路安全可靠性,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路基路面测试和评估,以保证工程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求遵守国家和地方建设部门的规定,切实履行质量管理义务,以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试验规程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试验规程因检测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试验规程相关要点:《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路基路面的现场调查、工程质量检测以及技术状况检测。
主要内容:涵盖了现场抽样、几何尺寸、压实度、平整度、承载能力、水泥混凝土强度、抗滑性能、渗水、路基路面损坏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例如,压实度检测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路基路面材料和工程情况;平整度检测有 3 米直尺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等。
特点与注意事项:该规程注重与其他标准的衔接,吸纳了先进测试技术,规范了测试数据处理。
在使用时,需合理选择适用的测试方法,关注现场抽样方法的应用,重视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试验项目:包括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如颗粒分析、液塑限测定、击实试验等)、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如固结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等)以及土的化学性质试验等。
这些试验用于确定土的工程性质,为公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操作要求:对于每个试验项目,规程详细规定了试验仪器的要求、试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
例如,击实试验中对击实筒的尺寸、击实锤的重量和落距等都有明确规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集料分类与检测项目: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检测项目包括集料的颗粒级配、密度、吸水率、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等。
这些指标对于集料的质量评价和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与标准:规程规定了各种检测项目的试验方法,如筛分试验用于测定集料的颗粒级配,网篮法用于测定集料的密度等。
对于试验结果,根据不同的公路工程等级和使用要求,规定了相应的合格标准。
《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水泥试验:包括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等试验。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在维护和管理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是关键因素,此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是提高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为了确保路面质量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现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现场测量的管理规程作出以下规定。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拆除和改建的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以及改建后的路网中的路面测量。
三、目的本规程旨在建立和实施现场测试来保证公路路基路面质量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公路质量要求,确保公路安全可靠。
四、原则1、公路路基路面测试应遵循真实、公正、公平、可靠、精准的原则;2、现场测量应当符合测量结果准确无误的要求,并按照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质量要求的完整性;3、测量应有效避免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以预防意外损失。
五、测量工具现场测试应使用具有可靠性的现代化仪器和设备,如温度计、应变计、表面精度计、抗拉强度测定器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六、测量要求1、应记录现场状况,如施工进度、材料测试结果、施工操作法等;2、测量工作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同时注意工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测量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并按记录的要求和现场状况进行;4、测量后,应及时验收和认可测量结果。
七、管理机制为提高现场测量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包括:1、建立测量质量控制责任体系,责任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和监督;2、按照测量工作要求,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和操作规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现场测量操作;3、实施定期抽查和试验,以保证测量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实施质量责任制,对现场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任主体应当及时予以弥补,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类处理。
八、总结本规程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现场测试规程,严格控制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要求的完整性,确保公路质量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系统规范的管理,保证公路建设可以达到有效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术语2.1.1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以m计。
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时,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2.1.2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以m计。
2.1.3路基横坡路槽中心线与路槽边缘两点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4路面横坡对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是指路拱表面直线部分的坡度,对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是指路面与中央分隔带交界处及路面边缘与路肩交界处两点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5路面中线偏位路面实际中心线设计中心线的距离,有一mm计。
2.1.6压实度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1.7平整度路面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的竖向偏差。
2.1.8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2.1.9水泥混凝土强度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在规定条件下养生后的抗压强度。
2.1.10弯沉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值(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01mm为单位表示。
2.1.11构造深度路表面开口空隙的平均深度,即宏观构造深度TD,以mm计。
2.1.12摆值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路面在潮湿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表征值,为摩擦系数的100倍,即BPN。
2.1.13横向力系数与行车方向成20º偏角的测定轮以一定速度行驶时,专用轮胎与潮湿路面之间的测试轮轴向摩擦阻力与垂直荷载的比值,简称SFC,无量纲。
2.1.14渗水系数在规定的初始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渗入路面规定面积的水的体积,以mL/min计。
2.1.15路面错台不同构造物或相邻水泥混凝土板块接缝间出现的高程突变,以mm 计。
2.1.16车辙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车辙深度以mm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