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佩秋兰,何须畏惧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古人咏兰七律其一:古人咏兰的七律啊,那可真是一绝。
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打开了古人对兰草喜爱的大门。
我记得朱熹有诗“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你看,他种了几茎秋兰,那帘子后面藏着的,不就是他对兰的深情吗?好像在问兰啊,你是不是不打算随着凉风消逝,而是要一直美到晚清呢?这诗就像一位老友在和兰轻声诉说着自己的期待。
其二:古人笔下的兰在七律里像是被施了魔法的仙子。
像刘伯温写的“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这写得多妙啊!幽兰花在空山中,就像一位美人,让人爱慕却难以相见,那怎么办呢?只好撕裂白绢在明亮的窗前把它画下来。
这就好比思念一个远方的朋友,见不着,只能靠画画来寄托思念,这种感觉多强烈。
其三:说起古人咏兰的七律,那真让我着迷。
李鳝的“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你瞧瞧,夏天刚到春天还没走远的时候蕙兰开花了,茎上的花蕊横七竖八的。
他说蕙兰虽然比不上幽兰的品性,可是要是能种上百亩,那也是很奢侈的愿望呢。
这就好比我们平常人看到一颗美丽的星星,虽然知道它比不上月亮,但是能拥有一大片这样的星星,也是美事一桩。
其四:古人咏兰的七律,每一首都像是一个故事。
比如说方岳的“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自己亲手栽了两三株兰蕊,天气暖和起来,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
坐得久了都不知道室内已经充满了兰香,推开窗户的时候竟然有蝴蝶飞进来。
这场景,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惊喜派对,自己都差点忘了,突然客人就到了,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其五:读古人咏兰的七律,感觉就像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
曹寅的“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兰在幽谷里没人认识,有人种在东边的屋子旁,那香气飘过来。
知道它的清香能除去污秽,更怜惜它细细的叶子巧妙地抵御寒霜。
这兰就像一个低调的高手,在角落里默默散发着魅力,还很坚韧,难道不令人敬佩吗?其六:古人的兰诗七律啊,就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高考语文开放性默(1-50)1.“暗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时指淡淡的花香,有时指女子散发的清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有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3.小明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4.诗词中的兵器意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表达着人们建功立业或渴望和平等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学古诗时,知道古人常常在饮酒时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李白就常有此感叹。
同学小明提醒小明,其实曹操也有同样的诗,比如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面对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历史变迁,古人经常在诗词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如唐宋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孤城”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用来描绘苍凉的意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
他们或以实物喻愁,或借愁绪凭空发愁。
请写出包含“愁”字的古诗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窗户”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较为常见的意象,经常用来表达忧愁苦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兰花的名言名句1.兰花的格言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兰花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
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
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
唐代诗人孟郊《赠别崔纯亮》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唐·李世民《芳兰》。
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
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
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
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
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
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
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
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芳兰》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明·张羽《咏兰叶》。
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
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
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
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
元末明初文人张羽《咏兰叶》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范师孔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关于兰花的名言元·谢宗可《并蒂兰》霜节:高尚的气节。
国香:指兰花。
元代诗人谢宗可《并蒂兰》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宋·刘克庄《兰》。
挹(yì译):取出来。
离骚中使用象征的句子1. 《离骚》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这就是象征呢。
江离、芷草、秋兰都是美好的香草,我就像把美好的品德像佩戴香草一样带在身上。
就好比现代人喜欢佩戴漂亮的饰品,那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而我佩戴香草是表明自己追求美好的品德呀。
2.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坠英。
”这里木兰、秋菊象征高洁。
我呀,早上喝木兰上掉下的露水,傍晚吃秋菊的落花,这就像那些高洁的人只与美好的事物相伴,你想想看,谁不想自己周围都是美好的东西呢?3.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申椒、菌桂象征小人,蕙芷象征君子。
那些人把申椒和菌桂混在一起,却不珍视蕙芷,哎呀,这就好比在一个团队里,把那些狡猾捣蛋的人和善良正直的人同等对待,这怎么能行呢?4.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芰荷、芙蓉象征美好的品质。
我把芰荷做成衣服,把芙蓉做成下裳,就好像现代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去定制高级的服装一样,我是在彰显自己美好的品德啊。
5.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草木在这里象征时光的流逝,美人象征理想。
看到草木凋零,我就担心自己的理想像美人变老一样难以实现,这感觉就像你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东西一点点消失,多揪心啊。
6.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于扶桑。
”咸池、扶桑象征高远的境界。
我让我的马在咸池喝水,把缰绳系在扶桑树上,这就像是在说我要让自己置身于高远的境界中,你难道不想追求这样高远的境界吗?7.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琼枝象征美好的事物。
我折下琼枝做菜肴,把美玉磨成细粉做干粮,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据为己有,因为这些东西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飞龙、瑶象象征不凡的助力。
让飞龙为我驾车,用美玉和象牙装饰车子,这就像现在有人为了实现梦想,找到最厉害的团队来帮助自己,谁不想让自己的道路更顺畅呢?9.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云霓象征美好的愿景。
带“秋兰”的诗句“秋兰”开头的诗句1、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出自元·王冕《题画兰卷兼梅花》2、晨霞翠柏足餱粮,秋兰芳芷堪怀袖。
——出自孙应时《答杨霖用韵见赠》3、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出自元·段成己《临江仙》4、秋兰媚幽芳,野竹挺高节。
——出自陈造《再次韵作招隐篇》5、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出自唐·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6、芙蓉为掌衣,秋兰为佩琚。
——出自孙应时《李允蹈以诗见诒走笔和之李号能诗诸贵人客也》7、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
——出自张耒《次韵苏公武昌西山》8、秋兰春蕙相与芳,梅花照景胜暗香。
——出自陈造《赠画士龚子》9、秋兰临涧活,石角带霜饥。
——出自高似孙《句》10、执臂欣逢迎,秋兰在堂下。
——出自晁补之《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11、春筱生嫩筠,秋兰变枯莇。
——出自释遵式《五峰合涧诗·白猿峰》12、姑置芝与椿,秋兰岁相寿。
——出自郑清之《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13、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出自高似孙《秋兰辞》14、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出自唐·白居易《村居卧病三首》15、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出自高似孙《秋兰辞》16、秋兰涧中花,山果路边实。
——出自蔡沈《咏西山》17、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出自蔡沈《夜读苏州诗》“秋兰”结尾的诗句1、雁塔新题墨未乾,去年灯火向秋兰。
——出自林光朝《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2、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
——出自戴复古《浒以秋兰一盆为供》3、因忘归路晚,纫佩得秋兰。
——出自孙嚞《游丹山》4、喂啜有馀味,芬馥逾秋兰。
——出自司马光《晚食菊羹》5、谁把先生号冷官,令名深愧馥秋兰。
——出自徐用亨《嘲教授》6、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出自南宋·范成大《劳畲耕》7、儿曹颇解事,扫径见秋兰。
——出自李洪《移居》8、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
《离骚》节选原文和译文原文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给我本名叫做正则,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
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
众芳都荟萃于他们周围。
花椒丛菌桂树杂糅相间,岂只把蕙草白芷来连缀。
既遵循正道又走对了路。
桀与纣是如此猖獗恣肆,只因走邪道而难以行步。
形容兰花气质高雅诗句1.《家语》: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解读:兰花拥有独特的气质,不会因为别人是否赏识而影响自己成为优秀者,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困难而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2.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解读:写出兰花无意与百花争艳,独处于深山幽谷之中,蔼然幽香,溢满空谷。
她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3.《画兰》: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空山之中,以天为春。
解读:寥寥十六个字便写出空谷幽兰出尘绝俗的风神韵致,也表现出诗人自己高尚的人品和节操。
4.《咏兰》: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解读:以翠环、苍玉作喻。
把兰花比作翠绿的玉环,把兰叶比作青碧的美玉。
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玲珑剔透,兰叶的柔刚明润,给人一种优雅、娴静的感觉。
5.《兰花·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解读: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李白借咏兰而自伤之词,诗人以“孤兰”自喻。
虽然才华横溢,却只能孤独地开放,虽被欣赏,却不能被重用,在那“幽园”里,被“众草”所遮掩。
6.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解读:先说兰花没有春风桃李的美丽娇艳,紧接着从另一个角度说兰花是花中隐居的处士,宁愿隐匿于深山密林幽谷之中,远离世俗,赞其高洁清雅脱俗之美。
7.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解读:道出了“兰花”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
他吟咏的不是兰的孤高隐逸,而是推崇兰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品格。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解读:用芷草、秋兰等香草,来突出、映衬诗人高尚的情怀、不俗的情趣9.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解读:兰花颜色依时而异,有淡黄、白绿、黄褐、黄绿等等不一。
诗中说能白更兼黄,是指其在开花过程中色泽兼有,瓣白而蕊黄。
10.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解读:既是对兰花香气的赞美,也是对兰花品格精神的称道,它启迪人们,寸心虽不大,但其包孕香气却浓且深。
菊:晋•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王维抒情小诗的艺术特色王维在唐代诗坛中,在艺术成就方面,实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
故王阮亭把他们比于仙、圣、佛,徐而庵把他们比为天、地、人。
不过李白以豪逸取胜,杜甫以沉郁著称,而王维则以冲淡见长。
言才情逸气,不可羁勒,自推李白为独步;论体大思精,格高调雅,当以杜甫为第一:至若描摹物象,意余言外,则王维也不宜多让。
若从艺术造诣上来评价李、杜、王,正如松、竹、梅在岁寒三友中之不可优劣一样;若从艺术风格上来抑扬李、杜、王,又好比长江大河与幽林曲涧之不可偏废一样。
王维擅长山水云石,是南宗画的开山,往往运用画理,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具特征、最富想象的水光山色人诗,使其诗以色泽苍润制胜于人,所以苏东坡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又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善于把音乐中的节奏美,运用到诗作中去,使其诗韵律悠扬,纯乎天籁,人们在反复低吟中,不能不被其优美的音乐性所陶醉,所以王世贞说他的诗“顿挫抑扬,自出官商之表”。
王维又从陶渊明那里撷取其淡远的情韵,从谢灵运那里吸取其工致的笔意,把自然界中最优美、最动人的画面,以极疏、极淡、极其工致的手法表现出来,给人们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所以严沧浪说他的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尽而意无穷。
”建立在绘画、音乐和师法陶、谢基础之上的诗歌创作,是王维独有千古的艺术特色,是构成王维抒情小诗色泽美、韵律美、意态美和笔致美等四美风格的主要支柱。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王维抒情写景的小诗,源虽出于陶、谢,但他在学习陶、谢时,能够“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文心。
物色》),或师其意而遗其辞,或拾其辞而增其意,故往往能给人以一种“袭旧弥新”的感觉。
比如陶渊明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两语,流露出不为识者道、难与俗人言,只可自怡悦的孤高情操,提高了“于不足中见足,于不尽中见尽”的艺术手法。
王维师法其意,曾经分别写下了“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期”(《送别》)、“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答裴迪辋口遇雨怀终南山之作》)和“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等诗句,表达诗人对隐逸的决心、情趣和喜悦。
桂诗词桂花诗词今天给各位分享桂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桂花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咏桂花的古诗词咏桂花的古诗词桂花,又名岩桂、木犀、金粟、九里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古人深爱桂花,每到金秋时节,就呼朋引伴,赏玩讴歌,留下了大量经典的咏桂诗词。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唐】李德裕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宋】杨万里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咏桂【宋】杨万里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凝露堂木犀【宋】杨万里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
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鹧鸪天【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摊破浣溪沙【宋】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咏岩桂【宋】朱熹一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二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株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木犀【宋】朱淑真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咏桂花【宋】吕声之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
既佩秋兰,何须畏惧
作者:张琳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期
读书读的久些、读的多些的女人,大概都曾有过或正在经历着迷茫、彷徨,因为想要体验的人生可能不再只是简单的举案齐眉、相夫教子,而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更广阔的天地走走,把书中不同的人生都体味一番。
过得潇洒畅快,该是何等的妙事,更不枉匆匆此生。
但古往今来女人所受的桎梏至今难以破除,人言可畏,大抵自己都怕吧,怕被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怕活成别人口中的剩女……事实上,佩以秋兰,又何须畏惧。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该是多美的画面。
美好的事物需要去追求,自身的美也需在不断的经历和追求中得以提升。
若是心中向往这样的美,便不该畏惧人言,不该照着别人的模板去刻画自己的人生。
二十几岁的女人,先前的很多同学朋友可能都已经结婚生子。
他们谈到你时总是担忧的语气,像是你已被狠狠甩出本该运行的轨道,对他们的美满望尘莫及。
实际上,你们有着不同的经历,旁人的生活不尽美满,你的生活也不尽是悲哀。
也许你在攻读更高的学位,对自己喜欢的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愈发不满足自己的眼界,愈发能体会进步的快乐;也许你在职场上打拼,尽管不易,得到认可和收获之时的喜悦却足以令你忘却所有心酸;对人情冷暖、处世之道的体会更加深刻,便有更广阔的胸怀、更坦然的处世态度。
没有家庭琐碎占据精力,可读书、写字、旅行,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
苟余情其信娉以练要兮,长顑颔以何伤?诚然,旁人的美好也许你还未拥有,但何须自怨自艾,毕竟人生属于你自己。
要活出的,该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佩以秋兰的女子,即便孑然一身,也不觉孤单,因为心中已有向往的美和追求,因为同样能够把日子过得精彩充实。
佩自立之秋兰,便多了份独立的美。
古时女子的地位低,绝大多数是附属品,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没有独立的资本。
如今却不同,平等开放的大环境下,女人可以读书、工作,有机会不断提升自我,追究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佩自立之秋兰,自然是要跳出依赖和依附的心理,而选择自立。
嫁与富家做全职太太日子看起来着实让人羡慕,但始终是依附与人的。
世事难料,若遇上变故,单是心理上就能以应付。
而海伦那样的女子,却在经历着命运的种种不幸后,坚强而自立的活出了自我。
每每读《我生命的故事》,海伦经历的痛苦都一遍又一遍震撼着我的内心,却又给人鼓舞和振奋。
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她并未向命运屈服或是将命运依附与他人,展示了坚强、自立之美。
真正自立的女人是美的,是自由的,是坚强的。
佩自立之秋兰,你可以从容妥当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有选择的资本;心灵上也是自由、自立的,不被患得患失的恐惧绑架,那份真切的踏实感源于自立。
因而你看待事物也便多了份淡然与客观,更有精力去整理自己的思绪。
还需佩自律之秋兰,才可拥抱更美好的自己。
当你追求的人生之美格局更大,你需要自律,来战胜前行路上的心魔。
享受安逸是人的惰性使然,但安于那份安逸往往会困住你前行的脚步;严于律己的过程或许是痛苦的,但带来的美好会让你觉得无比值当。
严歌苓是我喜欢的
女作家之一,她有许多畅销作品,如大家熟知的《金陵十三釵》等还被改编为影视剧。
这位当过兵的女作家对自己有纪律要求,坚持每天写作、定期游泳,几十年如一日。
她说:当你懂得自律,许多困难都不算什么。
的确,自律远不比放纵、安逸来的舒服,但它带给你的将是更坚毅的性格,更健康的身体,更清醒的头脑,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精力去追求心之向往。
把让你身材走样、皮肤变差的坏习惯改掉,对熬夜和垃圾食品说不;把毫无意义的追剧停掉,多些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对待工作,联系亲友,亲近自然,或是思考人生。
长此以往,你的人生便得到了延伸,也不再有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混乱。
佩自律之秋兰,方可拥抱新的美好。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带上这份女子该有的傲气吧。
何须畏惧人言,而失掉自己的独特美,放弃对心之所向的追求。
既佩秋兰,以美而积极的姿态立于茫茫人海,宛若盛开的花朵散发芳香,又何必担心无人赏识,无人陪伴。
觅一同德君子,再去体味人生接下来的五味陈杂,看云卷云舒,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