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图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钢结构数控切割下料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原材料切割下料的加工过程。
木标准规定了数控的工艺规则和允许尺寸公差,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材料的下料。
、数控下料的准备工作2.1材料要求;2.1.1用于切割下料的钢板应经质检部检查验收合格,其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范的相应规定。
2.1.2钢板在下料前应检查钢板的牌号、厚度和表面质量,如材料的表面出现蚀点,深度超过国标钢板负偏差的部位,不准用于产品。
小面积的点蚀在不减薄设计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补打磨直至合格。
2.1.3在下料时必须核对钢板的牌号、规格和表而质量情况,在确认无疑后才可下料。
2.2施工设备及工具2. 2.1切割下料设备主要包括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直条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2. 2. 2在气割前,先检查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和工具,全部运转正常, 并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运行,而且在气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
2. 2.3检测和标识工具分别为:钢尺、卷尺、石笔、记号笔等。
3切割操作工艺3.1在进行自动切割时,吊钢板至气割平台上,应调整钢板单边两端头与导轨的距离差在5mm范围内。
在进行半自动切割时,应将导轨放在被切割钢板的平面上,然后将切割机轻放在导轨上,使有割炬的一侧面向操作者,根据钢板的厚度选用割嘴,调整切割直度和切割速度。
3.2根据自动切割及半自动切割方式的不同,调整各把割枪的距离,确定后拖量并考虑割缝补偿;在切割过程中,割枪倾角的大小和方向主要以钢板厚度而定,在进行厚板气割时,割嘴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 待整个断面割穿后移动割嘴转入正常气割,气割将要到达终点时应放慢速度,使切口下部完全割断。
3.3根据板厚调整切割参数,切割参数包括割嘴型号、氧气压力、切割速度和预热火焰的能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主要根据气割机械的类型和可切割的钢板厚度,对未切割过的钢板,应试割同类钢板,确定切割参数,同时检查割嘴气通畅性。
如下根据工厂实际设备设施情况而定的工艺参数。
(1)公差< 6 mil ==> 上限之孔径+ 2 mil镀铜厚.EX:0.039” + 0.003”/-002”0.042” + 0.002” = 0.044” = 1.1176mm(用1.1∮钻头).P.S.若为中间值,则取偏下限之钻头.(2)公差≧6 mil ==> 中间值孔径+ 2 mil公差+ 2 mil镀铜厚.EX:0.040” + 0.005”/- 002”0.0415” + 0.002” + 0.002” = 0.0455” = 1.1557mm(用1.15∮钻头).P.S.若为中间值,则取偏下限之钻头.C.NPTH钻孔孔径设计:(公差比±2 mil严格时,另议)(1)中间值+1MIL.(2)以选用可采用钻头直径之中心钻头为最佳.7.1.3.除了下列状况外,N PTH须采用后钻外,其余N PTH须前钻.C面或S面有锡边且内缘必须露铜者.工单注明”二钻时C面或S面朝上”7.1.4.SLOT之两端须加钻导屑孔.(1)CNC成型时为SLOT直径减6MILS.(2)PUNCH成型时为SLOT直径加2MILS.P.S.金手指板成型外之SLOT不加导屑孔.7.1.5.孔径>0.256"/6.5mm时(1)须加钻导孔(通常为0.125”/3.175mm)(2)如公差为>±0.005"时,以Routing制作(3)如公差<±0.005"时,尽可能要求客户放宽规格;如客户仍不同意放宽时,则以钻头扩孔制作or以Punch方式处理.7.1.6.成型PIN孔:(1) NPTH孔,直径0.080"/2mm以上;且表面不可有钖环.(2) 每PCS(或Spnl)三颗,位于三个角落,不可过度集中;且以不对称为原则以达防呆之作用.(3)如无NPTH孔时,必须与客户洽谈在板内增设PIN孔或在板外加折断边及PIN孔(0.125"/3.175mm).若客户不同意于板内或加折断边来增设PIN孔,则可选择1个贯孔做为辅助用定位PIN,PIN 钉SIZE须比钻孔孔径小6~8 mil.7.1.7.测试pin孔:(同成型pin孔)(1)NPTH,直径0.080"/2mm以上.(2)每PCS(或STEP)四颗位于四个角落,不可过度集中.7.1.8.最小钻孔孔径为10 mil/0.254mm,最大钻孔孔径为256 mil/6.5mm,;有超过者须反应主管.允许孔位公差为±3 mil7.1.9.孔边缘离成型边须大于10mil(含).7.1.10.目前厂内固定将靶位孔、pin孔之钻头放在T1(3.175mm).靶孔防呆点作法:(1)设于短靶处(如下图),起始靶距为4”.(样品固定为4”)(3)各层制作说明标于该层图标下面.COMP → PAD RING 單邊比1ST 單邊大8 mil CMASK → RING 單邊比外層PAD大3 mil.線寬依MI 裁板圖上標示製作.標示:孔位導通層別、料號、阻抗值及阻抗公差線寬依MI 裁板圖上標示製作.邊比鉆孔大12 mil .邊比鉆孔大12 mil .8.4 《板边工具孔及板框资料》8.5 《钻孔叠板参数表》8.6 《冲孔机底片设计规格》8.7 《内二课自动曝光机底片设计规格》。
湖北中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下料规范要求一、下料1,在计算机上对节点进行1:1放样,放样时应根据设计图确定各构件的实际尺寸。
人工放样在平整的放样平台上进行,凡放大样的构件,应以1:1的比例放出实样。
2,如有代料应有代料通知单;做到专料专用。
严格按照材料使用部位表进行下料,避免长料短用,宽料窄用。
3,下料时,H形和箱形截面的翼板及腹板焊缝不能设置在同一截面上,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并与隔板错开200mm以上。
接料尽量采用大板接料形式。
接料坡口形式:下料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零件外形尺寸+ 2.0孔距+ 0.5基准线+ 1.04,切割时必须预留焊接及切割收缩余量。
清除切割线两侧50mm 范围内的铁锈、油污。
避免由于铁锈污物等在受热时发生飞溅物堵塞割咀熄火而造成切割边缘的缺陷。
5,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柱底板连接板圆切边应切除掉,如有四周变形较大要及时停止处理。
6,切割后钢板不得有分层。
发现分层要作出标识,并向技术部门报告处理。
切割中割咀的芯距工件表面高度不宜超过10mm。
7,割咀喷出的火焰应符合要求,喷出的纯氧气流网线应笔直而清晰,在火焰中没有歪斜及出叉现象,喷出的纯氧气流网线周围和全长应均匀。
8,多头直条火焰切割注意,将待切割的钢板放在切割平台上、并使其定位,根据排版图调整切割咀的间距,使其达到板宽尺寸,并按工艺要求放出切割余量,主材切割时,确保火焰切割嘴头的平行度及整条板的两面同时受热。
割嘴倾角与割件厚度的关系钢板切割余量半自动,直条机切割工艺参数切割表面缺陷和原因分析火焰切割质量标准机械切割质量标准切割面内凹A ,切割氧压力过高。
B ,切割速度过快。
切割面倾斜A ,割炬与板面不垂直。
B ,风线歪斜。
C ,切割氧压力低或嘴号偏小。
切割面呈波浪 A ,钢板表面有氧化皮铁銹。
B,割嘴到钢板的距离太小火焰太强。
切割面上缘融化A ,预热火焰太强。
B ,切割速度太慢。
C ,割嘴离钢板太近。
11G101与03G101变化解析11G101系列新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11G101系统平法图集较03G101系列图集较大变化有:一、适用范围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二、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
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11G101-1中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筋构造,较03G101有如下变化:1、新图集中各个节点可以进行组合使用;2、柱外侧纵筋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伸入梁内;(与原图集一致)3、A节点,外侧伸入梁内钢筋不小于梁上部钢筋时,可以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钢筋。
(新增的构造)4、所有节点内侧钢筋按中柱节点走;5、BC节点,区分了外侧钢筋从梁底算起1.5labe是否超过柱内侧边缘;超过的,外侧配筋率>1.2%分批截断,错开20d;没有超过的,弯折部分要>=15d,总长>1.5labe,同样错开20d;6、D节点是未伸入梁内的外侧钢筋构造,(与原图集一致)7、E节点是梁、柱纵向钢筋接头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的情况,与节点A组合使用;外侧柱纵筋到柱顶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1.7labe。
板材下料的工艺文件有哪些板材下料的工艺文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下料图纸:下料图纸是板材下料的基础,它包括了板材的尺寸、形状、数量、位置等信息。
下料图纸通常由设计师绘制,用于指导下料工的操作。
2. 下料清单:下料清单是明确规定所需板材的种类、规格、数量等信息的清单。
根据下料清单,可以准确地采购所需板材,并确保下料不会出现材料不足或浪费的情况。
3. 下料程序:下料程序是指下料工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它包括了如何准确测量板材尺寸、如何使用下料设备切割板材、如何处理切割好的板材等内容。
下料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下料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4. 下料规范:下料规范是指下料工作中所需遵守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板材的尺寸允许偏差范围、切割的直线度和平整度要求等。
下料规范的目的是保证下料的质量和精度。
5. 下料工艺控制单:下料工艺控制单是用于记录和追踪下料工序中的各项操作和参数的表格。
例如,板材的长度、宽度、厚度、切割角度等。
下料工艺控制单的目的是确保下料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6. 下料记录表:下料记录表是用于记录下料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表格。
例如,板材的材料编号、批次号、下料工的姓名、切割时间等。
下料记录表的目的是帮助追踪和排查下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7. 下料检验报告:下料检验报告是指对下料后板材的尺寸、形状、质量等进行检验和评估的报告。
下料检验报告的目的是确保下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总结起来,板材下料的工艺文件主要包括下料图纸、下料清单、下料程序、下料规范、下料工艺控制单、下料记录表和下料检验报告等,它们共同指导和记录板材下料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下料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质量。
1 技术准备工作钢管制作前,技术人员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为钢管材料采购、下料、组装、焊接、消应、防腐、产品交付等提供技术支持。
钢管制作所需技术文件一般包括:原材料采购标准、采购清单、制作工艺文件、焊接工艺卡、检验检测计划、发货清单等。
(1) 钢管展开图钢管展开图是工厂制作工艺图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可以绘制下料图、加工图、拼装图、焊接图等。
根据不同的钢管结构,可采取相应的方法绘制展开图。
1) 直管展开图绘制。
直管是钢管的主要结构形式。
如图2-3-1,假设钢管进、出口直径为φ (中性层直径),钢管即为标准圆柱,其展开图是宽度为b 的矩形,矩形长度等于钢管周长,即πφ。
2) 锥管展开图的绘制如图2-3-2所示,锥管小口直径为1d ,大口直径为2d ,锥管垂直高度为h ,母线长为L ,则此锥管的锥顶角α值计算见公式(2-3-1): Ld d 2s i n 2121-=-α …(2-3-1) 锥管展开圆心角θ值计算见公式(2-3-2):︒⨯-=360212Ld d θ …(2-3-2)扇形区域abcd 即为单节锥管展开图。
3)渐变段展开图绘制渐变管是矩形断面过渡到圆形断面的连接管段,采用圆角过渡,即在方形断面的四个角上,以小圆弧连接并使圆弧半径逐渐变大,以至四个圆弧最后连成一个圆。
通常渐变管圆弧的中心位置和半径按直线规律变化。
如图2-3-3,渐变管从进水口矩形截面(B×H)通过圆弧过渡到直径为D的出水口圆形截面。
渐变管中间任一横截面为带圆角的矩形,其圆角半径值为线性变化的一组数据。
如图2-3-4所示,钢管渐变段展开包括直边区和斜锥管区,其中直边区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斜锥管需通过投影计算圆弧上各对应点素线长度的方法展开。
由于渐变段钢管是分节制作,展开图可以根据线性变化规律,计算出分节位置截面尺寸,在相应视图上均匀量取圆弧上各点1~11以及对应的素线投影位置1'~11',进而求出圆弧上各点锥管的实际长度。
工程图纸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工程图纸设计和绘制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工程图纸是工程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承载了工程设计方案的全部内容。
设计师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第三条工程图纸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具体图纸内容由设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工程图纸的绘制必须统一规范,标准化,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第二章工程图纸的设计要求第五条工程图纸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第六条工程图纸中的文字、标注、符号等必须清晰准确,任何部分不得含糊不清,避免产生歧义。
第七条工程图纸的比例必须符合实际需要,同时保证图纸的版面整洁美观。
第八条工程图纸必须包含完整的图例说明,以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第九条工程图纸中的尺寸、线型、标高等必须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第十条工程图纸中的注记、图例必须清晰易懂,不得使用模糊的语言或图形。
第十一条工程图纸必须包含详细的材料、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信息,以便施工单位准确了解需要使用的材料。
第三章工程图纸的编制程序第十二条工程图纸的编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第十三条工程图纸的编制必须经过设计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的审查确认,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十四条工程图纸的审查确认必须在设计完成之后及时进行,确保施工单位及时得到图纸并开始施工工作。
第十五条工程图纸的变更必须经过设计负责人的书面确认,变更后的图纸必须重新审查确认并通知施工单位。
第四章工程图纸的保管和管理第十六条工程图纸必须妥善保管,严禁随意挪移、涂改或丢失,如有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
第十七条工程图纸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图纸内容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工程图纸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或篡改图纸内容。
铝型材下料尺寸公差规范1. 引言铝型材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在使用铝型材进行加工和制造时,下料尺寸公差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铝型材下料尺寸公差的规范。
2. 下料尺寸公差的定义下料尺寸公差是指铝型材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公差的设定旨在保证下料后的铝型材在装配和使用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够与其他零件正确配合。
3. 下料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中,下料尺寸公差通常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符号和标注方法进行标识。
常见的标注方法有以下几种:•基本尺寸加减法:–单向加减法:使用加号(+)和减号(-)表示上下偏差范围;–双向加减法:使用双竖线(||)表示上下偏差范围。
•公差带宽法:–使用公差带宽表来标注尺寸与公差范围的对应关系。
•公差等级法:–使用公差等级符号(如IT、IT6等)来表示公差范围。
具体使用哪种标注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4. 铝型材下料尺寸公差的规范铝型材下料尺寸公差的规范通常由设计部门或相关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以确保铝型材的加工和制造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尺寸公差:–铝合金型材的强度、密度、热胀冷缩等性能会随着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下料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性能的影响,设定适当的尺寸公差范围。
•几何尺寸公差:–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直径、孔径等几何尺寸的公差控制。
常见的几何尺寸公差包括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圆度、同轴度等。
•位置尺寸公差:–包括位置、对称、平行、垂直、偏移等位置尺寸的公差控制。
通过控制位置尺寸公差,确保铝型材在装配和使用中能够正确定位。
•表面质量公差:–表面质量公差用于控制铝型材表面的光洁度、粗糙度、平面度等。
这些表面质量参数直接影响到铝型材的外观和表面功能。
以上规范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制定。
钢结构厂房施工工艺过程与标准钢结构施工流程、检验细则钢结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线→基础混凝土内预埋螺栓→(钢结构加工制作)门式刚架吊装→吊车梁安装→钢梁安装→屋架、屋面板及屋檐板安装→墙面板安装→钢结构涂装。
一、施工放线(1)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图纸要求,配合土建单位将标高、轴线核实核准。
(2)施工前用经纬仪复核轴线,并用水准仪确定标高,并用墨线在不易损坏的固定物上作好记号,注明标高,并做好记录。
(3)在确定轴线和标高之后,即放好大样之后,再放小样,也就是确定每个钢柱在基础混凝土上的连接面边线及纵横十字轴线,即门式刚架的柱脚位置。
(4)在定位刚架时,要尽量避免刚架柱脚与螺栓的碰撞,以避免刚架柱底面的变形,从而减少与基础混凝土的接触面,以及螺栓的弯曲变形,造成螺栓纠直之后给螺栓带来的强度损耗。
二、基础混凝土内预埋螺栓(1)在基础混凝土浇捣之前,再仔细核对螺栓的大小、长度、标高及位置,并固定好预埋螺栓。
(2)在基础混凝土浇捣之前,黄油及塑料薄膜包住预埋螺栓的丝口部分,以避免混凝土浇捣时对螺栓丝口的污染。
(3)在浇捣混凝土之时,派有经验的专人值班,做好混凝土浇捣时对预埋螺栓定位的影响。
以避免预埋螺栓的位移及标高的改变。
(4)基础混凝土浇捣之后,及时清理预埋螺栓杆及丝口上的残留混凝土。
三、钢结构加工制作工艺过程:1.下料图单①此工序为材料检验部分,其内容包括对工程所选用的型号、规格的确认以及材料的质量检查。
②质量检测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③检验方法:检查钢材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用钢卷尺、卡尺检查型号、规格。
2.放样、号料①放样划线时,应清楚标明装配标记、螺孔标注、加强板的位置方向、倾斜标记及中心线、基准线和检验线,必要时制作样板。
②注意预留制作,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切割、刨边和铣加工余量;安装预留尺寸要求。
③划线前,材料的弯曲和变形应予以矫正。
④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0.5mm对角线差1.0mm宽度、长度0.5mm孔距0.5mm加工样板角度20’⑤号料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外形尺寸1.0孔距0.5⑥质量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测。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主要符号作用效应M--弯矩设计值;N--轴心力设计值;Nb--保险螺栓承受的拉力设计值;V --剪力设计值σt--轴心受拉应力设计值;σe--轴心受压应力设计值;σm--受弯应力设计值;τ--受剪应力设计值;w--受弯构件的挠度。
材料性能和抗力E--木材顺纹弹性模量;ft--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fe--木材顺纹抗压及承压强度设计值;fe,90--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fcα--木材斜纹承压强度设计值;+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v--木材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v--连接物每一剪面的设计承载力;[w]--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值。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A0--截面的计算面积;Ac--承压面面积;Av--剪面面积;I--毛截面惯性矩;S--毛截面面积矩;W--毛截面抵抗矩;Wn--净截面抵抗矩;b--截面宽度;bv--剪面宽度;d--直径;h--截面高度;i--回转半径;l--长度或跨度;l0--受压构件计算长度;lv--剪面长度;r--半径;re--弧形构件的曲率半径;s--螺栓、钉等的间距;t--钢板、层板的厚度;α--夹角;η--坡度;λ--长细比;计算系数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kv--螺栓或钉连接设计承载力的计算系数;ψa--螺栓连接中考虑木材斜纹承压的降低系数;ψv--考虑沿剪面长度剪应力分布不匀的强度降低系数;ψm--弧形木构件抗弯强度修正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木结构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节约木材,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承重木结构(包括由木板组成的承重胶合木结构)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承重木结构应在正常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的房屋结构和构筑物中使用。
工厂工程施工图纸规范工程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和细化施工方案后形成的施工详图,是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和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图纸,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文件。
二、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原则1.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必须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统一规范:工程施工图纸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统一格式、标识、图幅,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3.精细化设计:工程施工图纸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细化设计,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4.合理化施工: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必须考虑施工工艺和方法,合理布置施工图纸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5.标注清晰:工程施工图纸必须在图纸上进行清晰标注,包括尺寸标注、材料标注、工艺标注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三、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程序1.收集资料:施工单位必须收集齐全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包括设计说明、标准规范、合同文件等,作为编制工程施工图纸的依据。
2.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和细化施工方案,形成施工详图,并进行审核和确认。
3.编制施工图纸:根据深化设计和细化方案,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施工图纸,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标注和签字确认。
4.审核确认: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认,确保施工图纸内容准确、合理和完整。
5.备案齐全: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编制的施工图纸进行备案,保证施工图纸的合法有效。
四、工程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1.建筑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构造图、围护结构图等,保证建筑结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结构图纸:包括结构平面图、结构立面图、节点细部图、构造图、图样图纸等,确保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给排水图纸: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设备布置图、平面布置图、示意图等,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装修公司设计图纸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装修公司设计图纸的制作和使用,保障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设计图纸的分类1. 按照具体的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图纸分为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给排水设计图纸、电气设计图纸等。
2. 每类设计图纸按照项目的不同阶段,分为施工图纸、施工图、竣工图等。
3. 设计图纸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编号和归档,以便于查阅和管理。
三、设计图纸的制作要求1. 所有设计图纸必须由具有设计资格证书的注册设计师主持制作,不得委托未经批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设计。
2. 设计图纸必须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3. 设计图纸必须具有清晰、准确、完整的信息,包括设计图纸的基本信息、设计单位信息、设计师信息、图纸编码、图纸日期等。
4. 设计图纸必须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有序推进。
5. 设计图纸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查和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使用,未经审查和批准的设计图纸不得擅自变更或使用。
四、设计图纸的保管与管理1. 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设计图纸管理体系,确保设计图纸的安全和完整性。
2. 设计图纸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编号,分门别类地存放,以便于查阅和管理。
3. 设计图纸必须采用防水、防火、防潮等措施进行保管,保证设计图纸的清晰和完整性。
4. 设计单位必须定期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设计图纸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五、设计图纸的使用与传递1. 设计图纸必须按照施工进度和工程实际需要,及时提供给相关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使用。
2. 设计图纸在传递过程中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确认,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设计单位必须建立设计图纸传递的相关记录,包括传递时间、传递单位、接收单位、传递内容等。
4. 设计单位必须对设计图纸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设计图纸的正常使用。
化工制图工艺图要求规范引言化工制图是化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用于精确描述化工工艺,方便工程实施和设备运行。
工艺图是化工制图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描述化工过程中的设备布置和流程流动。
为了保证工艺图的可读性和一致性,本文将介绍化工制图工艺图的要求规范。
图纸规范要求纸张尺寸工艺图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A系列纸张,常用的尺寸有A0、A1、A2、A3和A4,其中A0最大,A4最小。
选择合适的纸张尺寸可以保证图纸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图框和边框每张工艺图应有明确的图框和边框,图框用于装载工艺图的内容,边框则用于标注图纸的相关信息,例如图号、图名、比例尺等。
图框和边框的设计应简洁明了,便于查看。
符号使用工艺图中应使用统一的符号,便于读者理解和识别。
符号应准确、简洁明了,并符合相关行业的规定。
如果工艺图中使用了非常规的符号,需要在图例中进行说明。
比例尺工艺图中的比例尺应明确标注,以便读者了解实际尺寸和图上尺寸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比例尺可以选择1:100、1:200等常用比例尺,但对于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比例尺。
工艺图绘制要求设备布置工艺图中的设备布置应准确反映实际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位置。
设备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排列,减少管道的交叉和交错。
同时,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应清晰明了。
线型使用工艺图中的线型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常见的线型有实线、虚线和粗细不同的实线。
实线通常用于表示主要设备和管道,虚线用于表示辅助设备和辅助管道。
文字使用工艺图中的文字应清晰可读,大小适中。
文字应与图纸内容相关,并采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
如果有特殊要求,例如标注特定参数或说明,可以使用不同字体或加粗处理。
标注要求工艺图中的标注应准确、简洁明了。
标注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尺寸、编号、流体名称、流量等重要信息。
标注应放置在易于查找和识别的位置,避免遮挡其他重要内容。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工制图工艺图的要求规范。
在制作工艺图时,我们应遵循纸张尺寸、图框和边框规范,使用统一的符号和比例尺,准确反映设备布置和流程流动。
下料图设计规范
一.成品检验图:
1.重点尺寸(必检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包括外形,总厚度,补强
+面版厚度,底胶到四周外形边,FPC定位等尺寸)
2.英文需改为中文
3.有歧义需添加说明(如到面版边或到玻璃边,视窗边等)
4.对照工程图,注意版本的变更
二.面版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R角可不标示数字序号,
可抽检)
2.外形尺寸公差一般为±0.1mm,视窗到边的尺寸公差为±0.1mm。
如客户特
别要求的需注意,对照工程图检查,其余尺寸为默认公差(一般为±0.15mm).
3.如果外形是弧形或复杂多段线,需标明末端尺寸和最大外形尺寸以及最大点
测量点
4.logo不清晰需放大示意,需清晰明了
三.上线凹槽检验图,下线(+PC)凹槽检验图,PC凹槽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R角可不标示数字序号,可抽检)
2.四周银胶定位孔。
标注凹槽的大小以及间隙。
如果是下线和上线在同一位置开凹槽(压合处),需要形成0.3-0.5mm台阶以便插入FPC(此前提需满足此处凸台不会与客户机壳产生干涉)
四.PC板结构
1.不管采用大片还是小片工艺,PC板上的直角尽可能地倒圆角,用以避免由于直角重复镭射烧焦而引起面版不平整的问题。
2.如果单独PC凹槽需要用CNC下料,则需要增加四角的银胶圆孔定位(CNC 不能铣定位十字架)。
五.线路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线路尺寸取正公差时不大于面版外形取负公差时尺寸,另为避免线路与玻璃一样大组合偏差,线路会凸出玻璃。
故线路在玻璃的基础上单边内缩0.1mm,DST 宽度不足时可内缩0.05单边。
3.线路四周直角可适当倒角,如R0.5MM(开线路模具时四周倒角R0.5)
六.补强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PC补强生产一般用CNC下料,如果一款TP有俩个或者俩个以上的补强,需要分别作图,即一个补强一张下料图。
3.若是PET补强,镭射下料即可。
七.补强双面胶,底胶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补强双面胶外形和底胶外形分别在补强和承托板基础上内缩0.1mm。
(底胶有空间可内缩单边0.2mm),开模具再在此基础上内缩0.1mm,模具需注意设计低刀(底胶内框及撕手处等)
八.铣槽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如果是大片铣槽,建议在客户要求的尺寸上外扩0.5mm,.再CNC下料。
标示铣槽方向性。
如果是小片铣槽,则公差以工程图为准,深度和宽度公差一般为±0.1mm。
3.如果铣槽深度不一,需增加侧视剖面图
九.保护膜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对于单层保护膜,要求是5PCS每条。
带撕手(不对称)的正反面保护膜需要镜像开刀模下料,外形公差一般为±0.1mm
OCA,DST,FPC,强化玻璃都有单独的设计规范,在此不重复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