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69.50 KB
- 文档页数:7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
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的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的电器元件或信号的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的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
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的规格、型号、颜色、根数和穿线管的尺寸。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电器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
电气控制原理图讲解一、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的构成
绘制原理图的基本规则 :7点
1)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用细线表示。
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 在原理图中,控制线路中的电源线分列两边,各控制回路基本上按照各电器元件的动作顺序由上而下平行绘制。
3)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
(4)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
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 规定所有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
6)为了查线方便。
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
7) 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
二、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基本线路
以交流异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来研究它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连锁控制等线路。
1.启动控制线路及保护装置
1) 启动控制线路
直接启动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保持自己的线圈得电,从而保证长期工作的线路环节称为自锁环节。
这种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
为了设计、研究分析、安装维修时阅读方便,在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时,必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图样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一、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而不考虑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
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绘制电气原理图遵循的规则(1) 电气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出,而控制电路用细实线画出。
一般主电路画在左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
(2) 电气控制线路内的所有电机、电器和其它元件的通电部分均应在原理图中画出。
(3) 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不按实际位置画出,而是以阅读和分析线路工作原理的需求为主画出。
(4)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可画在线路的不同地方,但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电器的不同部件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来表示。
(5) 图中电器的各个部件,均以“常态”画出,即电器未受激(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 在原理图中,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在表示名称的文字符号后加上一个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7) 控制线路的各分支线路,基本上按动作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平行排列,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处要用黑点标明。
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1) 清楚电路中所用到的各个电器元件及电器元件的各导电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
对于复杂的控制线路,应首先阅读电气元件目录表。
(2) 先看主电路,再看控制电路,最后再看照明、信号指示及保护电路。
(3) 总体检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二、 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床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柜的实际安装位置。
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市由机床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如电动机要和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得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要放在操作方便的地方,一般电气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法1.概述逻辑设计法又称逻辑分析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来进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对于只有开关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控制对象与控制条件之间只能用逻辑函数式来表示,所以才适用逻辑设计法。
而对于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温度、速度、位移、压力等),逻辑分析设计法是不适用的。
由接触器、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属于开关电路。
在电路中,电气元件只有两种状态:线圈通电或断电,触点闭合或断开。
这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状态,可以用逻辑代数来描述这些电气元件在电路中所处的状态和连接方法。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元件,将通电规定为“1”状态,断电则规定为“0”状态;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元件,规定压下时为“1”状态,复位时为“0”状态;对于元件的触点,规定触点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点断开状态为“0”状态。
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时,元件状态常以线圈通电或断电来判定。
该元件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因此,为了清楚地反映元件状态,元件的线圈和其常开触点的状态用同一字符来表示,如K,而其常闭触点的状态用该字符的“非”来表示,如(K 上面的一杠表示“非”,读非)。
若元件为“1”状态,则表示其线圈通电,继电器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断开。
通电、闭合都是“1”状态,断开则为“0”状态。
若元件为“0”状态,则相反。
根据这些规定,再利用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律、公式和定律,就可以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了。
逻辑设计方法可以使继电接触系统设计得更为合理,设计出的线路能充分发挥元件作用,使所用的元件数量最少。
逻辑设计法不仅可以进行线路设计,也可以进行线路简化和分析。
逻辑分析法的优点是各控制元件的关系一目了然,不会遗漏。
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确定实现一个开关量自动控制线路的逻辑功能所必需的、最少的中间记忆元件(中间继电器)的数目,然后有选择地设置中间记忆元件,以达到使逻辑电路最简单的目的。
采用逻辑设计法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所用元件数量少,各元件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给定条件变化时,能指出电路相应变化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