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电力电子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2
浙大电气工程学院部分专业简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于1981年在国内首批建立理论电工硕士点,1996年起获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今年来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共6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34篇为SCI、EI所检索,编著教材14部,获专利6项。
学科实体建于电气工程学院所属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与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下设一个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
本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12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0%以上。
94年以来,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0名。
主要研究方向电磁装置中综合物理场效应与电磁参数研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电动车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测量技术;生物电磁场仿真研究。
主干课程网络理论;电磁场原理;电工电子学;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电磁场数值分析;电气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指导教师教授: 王小海,杨仕友(博导),姚缨缨,陈隆道副教授: 范承志,孙盾,童梅,陈忠根,贾爱民,姜国均,藩丽萍,王玉芬,应群民,张伯尧,张兆祥高级工程师: 汤巍松,黄海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电力电子技术学科是我国首批设立的重点学科,设有首批博士学位(1981年)和硕士学位(1981年)授予点和电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及浙江省重点学科。
98年来,本学科共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共17项。
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共4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70篇,ISTP收录14篇。
出版著作教材4部。
本学科负责组织了94年第一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97年11月在浙大主持承办了第二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协办了2000年第三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以下哪些电力电子电路类型是正确的()A:整流电路B:直流变换电路C:交流变换电路D:逆变电路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以下哪个不是全控型器件()。
A:晶闸管B:IGBTC:功率MOSFETD:GTR答案:A2.以下哪个不是少数载流子参与工作的器件()。
A:GTRB:晶闸管C:IGBTD:功率MOSFET答案:D3.以下哪些是功率MOSFET特点()A:导通时呈阻性B:所需驱动功率小C:电流型驱动D:开关速度快答案:ABD4.肖特基功率二极管比PN结功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高。
()A:对 B:错答案:B5.IGBT比功率MOSFET的开关速度慢。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以下电路中只有升压能力的是()。
A:Boost电路B:Buck-Boost电路C:Cuk电路D:Buck电路答案:A2.以下电路中能够输出负极性电压的是()。
A:Zeta电路B:Boost电路C:Buck-Boost电路D:Buck电路答案:C3.以下电路中兼具升降压能力的是()A:Zeta电路B:Buck电路C:Buck-Boost电路D:Cuk电路答案:ACD4.正激变换器只能降压,不能升压。
()A:对 B:错答案:B5.Buck电路,相同的占空比控制时,电感电流不连续模式的输出电压比连续模式的输出电压高。
()A:对 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阻性负载,输出电流的谐波中,下面哪次谐波不包含在内()A:7B:2C:5D:3答案:B2.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可以改变交流电的频率。
()A:对 B:错答案:B3.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感性负载,触发角在以下哪些范围内输出不可控()A:Ɑ<ΦB:Ɑ>ΦC:Ɑ<πD:Ɑ>π答案:AD4.AC/AC区分间接变换或直接变换,在于是两级结构还是一级结构。
()A:错 B:对答案:B5.AC/AC间接变换有多种多样的电路拓扑,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应用时,电路效率的要求。
浙大考研之电气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介绍电气工程学院是浙江大学中较为知名的学院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教学研究实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气工程学院的部分专业,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学院的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从而为自己的研究生选择提供参考。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最具代表性的专业之一。
该专业以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研究方向。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学院的教师和研究团队致力于电力系统的优化、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则关注于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电子器件与系统、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控制等。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研究内容则涵盖高电压绝缘材料、高电压绝缘检测与诊断、高电压绝缘物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的另一门重要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技术等。
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向,学院的教师和研究团队致力于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研究。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研究内容包括纳米电子器件与技术、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
光电子技术方向则主要研究光电材料与器件、光通信与光电子器件等内容。
三、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理论、方法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与优化、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机器人与自动化等。
在系统控制与优化方向,学院的教师和研究团队主要从事系统建模与鲁棒控制、多变量控制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方向则关注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内容。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总学时:64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16学分:3.5先修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专业:自动化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一、课程简介《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以及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控制技术三大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熟悉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及技术经济指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运动控制》等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0 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0.1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0.2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自学)0.3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及其相关工业0.4电力电子技术所研究的基本问题0.5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0.6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教学要求:1.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电力电子技术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2.了解电力电子学科的发展历史、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及其相关工业、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10 学时)教学内容:1.1电力电子器件概述1.2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1.3半控型器件——晶闸管1.4典型全控型器件1.5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1.6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1.7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1.8电力电子器件的串联和并联使用教学要求: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特性、应用场合和使用方法。
2.理解各种全控型器件、半控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选择依据.3.了解典型触发、驱动和缓冲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一览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 MORE...·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009-11-24]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2009-11-24] ·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2009-11-24] ·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2009-11-24] · 数据结构 [2009-11-24]· 数值分析与算法 [2009-11-24]· 应用随机过程 [2009-11-24]· 信号与系统分析 [2009-11-24]· 自动控制理论( 1 ) [2009-11-24] 专业核心课程 MORE...· 运筹学(1) [2009-11-24]· 自动控制理论(2) [2009-11-24]· 人工智能导论 [2009-11-24]·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2009-11-24]·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2009-11-24]· 检测原理 [2009-11-24]·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 [2009-11-24]· 过程控制 [2009-11-24]专业限选课程 MORE...· 计算机仿真 [2009-11-24]· 系统辨识基础 [2009-11-24]· 模式识别基础 [2009-11-24]· 计算机控制系统 [2009-11-24]· 数字图象处理 [2009-11-24]· 系统工程导论 [2009-11-24]· CIM系统导论 [2009-11-24]实践与实验课程 MORE...· 自动化专业实践 [2009-11-2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009-11-24]· 计算机原理实验 [2009-11-24]· C++程序设计与训练 [2009-11-24]· 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2009-11-24]· 控制理论专题实验 [2009-11-24]· 过程控制专题实验 [2009-11-24]· 运动控制专题实验 [2009-11-24]· 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 [2009-11-24]新生研讨课和高年级研讨课 MORE...· 智能交通系统 [2009-11-24]· 后基因组信息学 [2009-11-24]· 人造物与自动化 [2009-11-24]· 漫话滤波 [2009-11-24]· 网络动力学探讨 [2009-11-24]· 智能家居专题 [2009-11-24]· 企业信息化概论 [2009-11-24]· 多维空间分布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杂谈 [2009-11-24] · 网络安全研讨(双语课) [2009-11-24]· 互联网学年第一或二学年。
浙江大学的最好专业是什么
力学、机械、光学工程、仪器、材料、热能、电气、控制、化工、土木这些传统工科都是浙大原来扬名立万的强项,别的就不说了。
浙
大的很多著名校友都出自这些专业。
值值得得一一提提的的是是浙浙大大的的电电气气学学院院承承担担了了““神神舟舟””44、、55、、66号号的的机机电电一一体体化化项项目目,,该该学学科科是是全全国国首首批批博博士士学学位位授授予予点点和和博博士士后后流流动动站站。
11998888 年年批批准准为为首首批批国国家家重重点点学学科科。
建建有有国国内内唯唯一一的的电电力力电电子子技技术术国国家家专专业业实实验验室室和和电电力力电电子子应应用用技技术术国国家家工工程程研研究究中中心心。
孙玲玲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
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
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
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
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
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
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
197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80年先后和同事们完成了电工实验室的筹建、教材编写、实验项目改革的任务。
2000年后参与完成了下沙校区电工、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室筹建、扩建等工作。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本指导书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本实验指导书是以浙江大学某公司生产的DKSZ-1型变流技术及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为基础编写的,并参考了厂家的实验说明书。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实2-1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由V1、VD1、VD2、C5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S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
由V1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及V2、V3、C6等组成锯齿波形成环节。
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和锯齿波电压u T在V4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
V5、V6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中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实2-2所示。
元件RP1、RP2均安装在DK11组件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
触发电路的±15V电压由左下角的开关控制,其上方的另一个开关为选择开关。
进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时,选择开关拨向“触发电路”。
而做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实验时,将选择开关拨向“单相桥式”。
图实2-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三、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设备1)主控制屏DK01;2)DK11组件挂箱;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4)万用表。
五、预习要求1)阅读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将DK11面板左上角的同步变压器原边绕组接220V交流电压,“选择触发开关”拨向“锯齿波”,面板左下角的±15V开关拨向“开”,其上面的开关拨向“触发电路”。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专业简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于1981年在国内首批建立理论电工硕士点,1996年起获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今年来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共6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34篇为SCI、EI所检索,编著教材14部,获专利6项。
学科实体建于电气工程学院所属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与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下设一个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
本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12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0%以上。
94年以来,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0名。
主要研究方向电磁装置中综合物理场效应与电磁参数研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电动车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测量技术;生物电磁场仿真研究。
主干课程网络理论;电磁场原理;电工电子学;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电磁场数值分析;电气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指导教师教授: 王小海,杨仕友(博导),姚缨缨,陈隆道副教授: 范承志,孙盾,童梅,陈忠根,贾爱民,姜国均,藩丽萍,王玉芬,应群民,张伯尧,张兆祥高级工程师: 汤巍松,黄海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电力电子技术学科是我国首批设立的重点学科,设有首批博士学位(1981年)和硕士学位(1981年)授予点和电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及浙江省重点学科。
98年来,本学科共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共17项。
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共4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70篇,ISTP收录14篇。
出版著作教材4部。
本学科负责组织了94年第一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97年11月在浙大主持承办了第二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协办了2000年第三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导师选择指南浙大的电力电子是分项目组的,招人进去大致是分进不同的项目组,这就好比你最初是挂A老师,但你在项目组内被分给B老师的课题,你后面实际跟的是B老师。
整个电力电子专业大致可分为以下项目组:徐德鸿、何湘宁、吕征宇、钱照明、陈国柱、陈辉明、马皓和盛况,所列举的均是课题组的大boss。
徐德鸿是工学部副主任,接的国家课题很多,对学生和底下的老师都比较严厉,每个月发的钱较多,但压力很大,要求每周做报告,近年他很倾向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国,是不需要考托福和GRE的那种公派,以德国、爱尔兰、荷兰等国家居多。
课题组老师包括陈敏、胡长生。
何湘宁为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是IEE、IEEE的双fellow,名头极大,底下学生发钱较少,压力一般,何湘宁老师的课题较杂,底下管辖美国国家半导体联合实验室,现在国半被TI收购,后面实验室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国半实验室的学生每年有去香港实习的名额。
课题组老师包括石健将、邓焰、李武华。
陈国柱老师专业特长在大功率APF,DSTATCOM等FACTS装置上,其他课题有大功率光伏、风电和直流输电,课题组压力较大,发钱较多。
但是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有独挡一面,承担一个大项目的机会,陈国柱老师为钱照明老师的大弟子,在美国做过博士后导师为马科悦,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产业化做得比较好,是杭州圣杭电气的常务副总裁,现在有博士10个左右,课题组的老师还有陈恒林(搞电磁兼容的)。
整体实力呈现上升趋势,。
吕征宇和汪槱生院士是一个组的,吕老师是第一个电力电子博士,发钱一般,底下学生压力较小,吕老师这边也是各个方向均有涉及。
课题组老师还有姚文熙。
钱照明老师是从国外海归回来的,国外人脉极广,欧洲国家电力电子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都是其学生,钱老师是当今电磁兼容的泰山北斗,对学生非常好,钱老师现在已经退休,课题组现在主要是张军明老师负责,底下实验室覆盖电磁兼容、照明、powerland、intersil联合电源管理、高电压高电流变换,以除高电压高电流外都以做小功率为主。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作业姓名:朱江宾学号:714070202004年级:14春学习中心:余杭—————————————————————————————第1章1.把一个晶闸管与灯泡串联,加上交流电压,如图1-37所示图1-37 问:(1)开关S闭合前灯泡亮不亮?(2)开关S闭合后灯泡亮不亮?(3)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断开开关后灯泡亮不亮?原因是什么?解:(1)开关S闭合前,灯泡不亮。
(2)开关S闭合后,灯泡亮。
(3)灯泡不亮,因为晶闸管已关断。
2.在夏天工作正常的晶闸管装置到冬天变得不可靠,可能是什么现象和原因?冬天工作正常到夏天变得不可靠又可能是什么现象和原因?解:在夏天,晶闸管触发电路调试好后正常工作,但到冬天随着温度变化,U GT和I GT的数值增大。
所以原来调整好的触发电路数值已不够,则晶闸管装置变得不可靠。
在冬天,晶闸管触发电路调试好后正常工作,到了夏天随着温度变化,U GT和I GT数值变低了,收外界干扰,出现误导通,所以变得不可靠。
3.型号为KP100-3,维持电流I H=4mA的晶闸管,使用在如图1-38电路中是否合理?(a) (b) (c)图 1-38 习题5图解: (a )mA I mA A I H d 42002.010501003=<==⨯=,,H d I I < 无法导通,不合理。
(b )A I 22102202==H I A I I >==9.957.1/2d R TM U V U >==3112220 故不能正常工作(c )H I A I >==1501/150d A A Id I T 15710057.1150=⨯<==故能正常工作4.什么是IGBT 的擎住现象?使用中如何避免? 解:(1)IGBT 的擎住效应有静态擎住和动态擎住静态擎住:IC 上升,Rbr 压降使NPN 通,经正反馈,寄生等效晶闸管通,IGBT栅极失去控制作用。
动态擎住:关断时产生,J2结反压很快建立, 大,此电流可 在R br 上产生NPN 管导通的正向偏压从而产生擎住现象。
(2)使用时应注意使I C <I CM ,避免静态擎住R G 上升,使关断速度下降,减小重加 避免动态擎住dt dUC ce j 2,dt dU ce ,dt dUce第2章1.出图2-57中①~⑨各保护元件及VD F、Ld的名称及作用。
(LJ为过流继电器)图2-57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保护解:1、交流进线电抗器限流、限du/dt和di/dt2、压敏电阻过压保护3、交流侧阻容保护过压保护4、桥臂电感限du/dt(由元件换流引起)di/dt5、快熔过流保护6、过压保护电容限制关断过电压对元件的损害7、抑振电阻防止LC振荡,限制电容放电电流8、直流侧压敏电阻直流侧过压保护9、过流继电器过流时,继电器开路,保护主电路10、VD F续流二级管为负载电路提供通路,过压保护、提高Ud11、Ld平波电抗器防止直流电流波动(断流)2.GTR、IGBT等过流保护中,为何要采用检测集射极电压作为保护基准?解:以测量集射极电压U-ce作为过流保护原则,在相同的相对测量误差下(ΔU-ce/U-ceg=ΔI c/I cg),GTR工作点仅移至A2点,仍处于准饱和状态,元件关断时功耗因此采用测量U-ce变化来检测工作状态、实现过流保护是安全、可靠的。
3.GTR、P-MOSFET、IGBT吸收电路的基本结构如何?其减少被保护器件开关损耗的机理如何?解:GTR的关断过程 GTR的关断吸收电路原理曲线关断原理电路上图为断开时,减小元件的损耗就是在电流变小的过程中电压推迟升高,加装一个电容,避免大电流高电压同时产生。
避免损耗出现。
GTR的开通过程 GTR的开通吸收电路原理曲线开通原理电路上图为开通时,减小元器件的损耗就是在电压变小的过程中推迟电流的升高,加装一个电感,避免大电流高电压同时产生。
第3章1、某电阻负载要求(0~24)V 直流电压,最大负载电流I d =30A ,采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如交流采用220V 直接供电与用变压器降至60V 供电是否都满足要求?试比较两种方案的晶闸管导通角、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整流电路功率因数以及对电源要求的容量。
解: 1、 220V 供电 2、 60V 供电 U d =0.45U 2(1+cosa)/2A=121°(38.9°),θ=180°-a=59°(141.1°))37.51(4.81)cos 1(2)(22sin 2A A I I d =+-+=ααππαππαπαπππα22sin 4121222-+=⎪⎪⎭⎫ ⎝⎛=⎰d d dR U dw R U I 2cos 145.0)cos 1(2222ααπ+=+==d d d d d R U R U R U I I T(A V)=(1.5~2)I 2/1.57=80.35~107.13A(49.1~64.4A) U Tm =2202=311V(84.84V)U R =(2~3)U Tm =622.3~933.4V(167.7~254.6V))3082(185021.84220)685.0(3105.022sin 41cos 221222VA VA I U S I U UI s p =⨯===-+===παπαπϕ2、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大电感负载,R d =4Ω,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U 2=220V 。
试计算当控制角α=60°时,直流电压、电流平均值。
如果负载两端并接一续流二极管,其直流电压、电流平均值又是多少?并求此时流过晶闸管和续流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有效值,画出两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解:(1)无续流二极管U d =0.9U 2cosa=0.9×220×cos60°=99V I d = U d /R d =99/4=24.75A (2) 有续流二极管V U U d 5.148260cos 12209.02cos 19.02=+⨯⨯=+=αI d = U d /R d =37.125AA I I d T 33.1237360601802d =⨯-=-=παπA I I d T 34.2137360601802=⨯-=-=παπA I I d dT 33.12371806022=⨯==πα A I I d T 34.21371806022=⨯==πα3、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U 2=220V ,R d =10Ω,求α=45°时直流平均电压U d ,晶闸管电流平均值及有效值,并画出输出直流电压u d 及晶闸管电流i T 波形。
解:U d =1.17U 2cosa =1.17×220×cos45°=182V I d =U d /R d =182/10=182.A I dT =I d /3=18.2/3=6.1AA I I T 5.1032.183d ===4、上题如负载两端并接续流二极管,此时直流平均电压U d 及直流平均电流I d 多少?晶闸管及续流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及有效值各多少?并画出输出直流电压u d ,晶闸管及续流二极管电流波形。
解:[]V U U d 9.186)4530cos(1220675.0)6cos(1675.02=++⨯⨯=⎥⎦⎤⎢⎣⎡++= απ69.18==ddd R U I A 45.536045150360150=-=-=d ddTI I I α AA I I d T 1.10360150=-=αA I I d dDF34.2360)30(3=-= αA I I d DF6.6360)30(3=-= α5、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电阻—电感—反电势负载供电。
E =200V ,R d =1Ω,L d 数值很大,U 2=220V ,α=30°,当(1) L B =0;(2)L B =1mH 时,分别求U d 、I d 和换流重叠角μ。
解:(1)U d ′=2.34U 2cosa=2.34×220×cos60°=257.5VI d =(U d -E)/R d =57.5A μ = 0(2) U d = U d ′- △U d = 257.5-mXBId/2π=257.5-0.3 I d U d =E+I d R d 即 U d -E=I d R d得I d =44.23A U d =244.23V0515.062)(cos 2==+-U X I u coa Bd ααCOS(60°+μ)=0.5-0.0515Μ=63.36°-60°=3.36°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a 相晶闸管VT 1触发脉冲丢失,试画出α=15°及α=60°时的直流电压u d 波形,并画出α=60°时b 相VT 2管两端的电压u T2波形。
解:7、图3-39中的两个电路,一个工作在整流—电动机状态,另一个工作在逆变—发电机状态。
试求(1) 画出U d ,E ,i d 的方向; (2) 说明E与U d 的大小关系; (3) 当α与β的最小值均为30°,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
图3-39解:d U E < d U E >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 30°~150°8、三相半波逆变电路,U 2=100V ,E =30V ,R d =1Ω,L d 足够大,保证电流连续。
试求α=90°时I d =?如若β=60°时,I d =?为什么?解:(1) V U U 090cos 10017.1cos 17.12d =⨯⨯== α A RU E I dd 30=-=(2) V U U d 5.5890cos 10017.1cos 17.12-=⨯⨯-=-=β E U d > 故不满足逆变条件 0≈d I1.直流—直流(DC—DC)变换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它们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解:斩波器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时间比控制和瞬时值控制。
时间比控制又包括脉宽控制、频率控制、综合控制。
时间比控制:通过改变斩波器的通、断时间而连续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瞬时值控制:在恒值(恒压或恒流)控制或波形控制中,常采用瞬时值控制的斩波方式。
2.简述Boost-Buck变换电路与Cúk变换电路的异同点。
解:Boost -Buck变换电路的特点是:(1)输出电压U0可以小于(降压)、也可以大于(升压)输入电压E;(2)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极性。
Cúk变换器也是一种升降压变换器,输出电压可以比输入电压低、也可以比输入电压高,而且输出与输入电压具有反极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