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知觉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59
辽宁科技学院教案课题名称第3章旅游者的知觉课次第()次课课时 2课型理论(√);实验();实习();、实务();习题课();讨论();其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知觉的内涵、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知觉的含义、途经与影响,了解旅游知觉的研究意义及旅游者对自我、距离的知觉,以便认识旅游者的知觉规律,为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心理依据。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的知觉难点旅游知觉的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课外学习安排你是怎样通过表情来观察别人的内心世界的?举例说明知觉中的某个心理定势在生活中的表现。
参考资料《旅游心理学》,李祝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旅游心理学》甘朝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学习效果评测课堂提问课外学习指导安排教学后记辽宁科技学院讲稿教学内容备注第3章旅游者的知觉第1节知觉概述一、旅游知觉的概念所谓旅游知觉是指旅游者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旅游知觉的特点1、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
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
2、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
3、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力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稳定性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的心理作用。
像这种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其特征改变,但在知觉经验上却维持不变的心理倾向,即为知觉恒常性。
三、知觉的心理定势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概念、特征;分析影响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因素;理解旅游者只觉得⼼理效应与社会知觉;针对旅游营销引导旅游者⾏成积极的旅游知觉;学习旅游知识。
第⼀节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知觉概述(⼀)什么是知觉?知觉:是⼈脑对直接作⽤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应。
如:汽车由颜⾊、外观、品牌等各种属性组成,我们感觉这些属性,并将他们相互联系、加⼯、综合,在头脑中⾏成“汽车”这样⼀个具体映像。
再如瞎⼦摸象也是⼀个知觉的过程。
再如对⼈的长相、⾐着、谈吐、⾏事等各种特征组成,同样经过我们头脑加⼯、综合,在头脑中⾏成“个体⼈”这样⼀个具体映像。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进⾏各种⼼理活动的基础。
对客观事物的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都是从知觉开始。
它使⼈产⽣需要——产⽣⾏动动机——进⾏实践活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形成知觉——加深了解(对产品知觉度提⾼)——⾏成主观态度——产⽣购买动机(决策)——实施购买⾏为(实践活动)(⼆)旅游者知觉得基本特征(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们对外界的刺激有选择的加⼯能⼒。
知觉具有选择性和选择性注意的特性。
如:智者乐⽔仁者乐⼭智者也就是聪明⼈。
聪明⼈通过事理,反应敏捷⽽⼜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不停地流⼀样,所以⽤⽔来进⾏⽐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
仁厚的⼈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样稳重不迁,所以⽤⼭来进⾏⽐拟。
不过,你如果问⼀般⼈乐⽔还是乐⼭,所得的回答多半是⼭⽔都乐。
因为--“⽔是眼波横,⼭是眉峰聚。
欲问⾏⼈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不能及,也要⼼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差异的。
也就是说,有⼈乐⽔,有⼈乐⼭。
“青⼭⾏不尽,绿⽔去何长。
”再如:萝⼘青菜各有所爱。
再如:同样去⼀个风景区:有的⼈为美⾷,有的⼈为美景,有的⼈为美⼥。
第三章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在探讨旅游消费动机问题时,我们谈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需要则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其中认知过程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行为的必要前提。
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始和基础阶段,也是我们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线索和起点之一。
虽然个体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相同的,但其感知结果却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感知的对象尽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感知的主体情况却各不相同,这导致人们在识别、选择、组织和理解的感知过程中有强烈的主观性。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据客观的事实,而是依据自己感知中的事实。
旅游消费者所感知的事实才真正会影响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可能要分解为两个知识点?)二、旅游知觉的一般规律三、旅游感知与旅游购买决策通过学习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旅游知觉的基本规律、分析影响旅游感知的诸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条件和环境的感知,进而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感知对旅游消费决策及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便在旅游经营管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经营策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知识点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这一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可配画面或视频)旅游消费前阶段——旅游消费者对营销刺激的感知,如我们看到的旅游广告、展销会上看到的宣传资料、网络上看到的景点视频旅游消费中阶段——对旅游活动及各种设施服务的感知,如我们对所下榻的酒店的感知、对景点的感知、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对当地居民的感知旅游消费后阶段——对旅游经历的回忆和评价,如我们整理旅游照片、视频、撰写游记、朋友圈里分享等无不与旅游消费者的感知相关。
这里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感觉、知觉、注意这几种心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