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8
临床用血检查表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就诊科室:二、临床病史:1. 主诉:2. 过敏史:3. 既往病史:4. 家族病史:三、体格检查:1. 体温:2. 脉搏:3. 呼吸频率:4. 血压:5. 体重:6. 身高:7. 体质指数(BMI):8. 一般状况:四、血液指标检查:1. 血常规检查:a) 白细胞计数:b) 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小板计数:e)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 淋巴细胞百分比:g) 单核细胞百分比:h)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2. 凝血功能检查:a) 凝血时间:b) 凝血酶原时间:c)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 纤维蛋白原浓度:e) D-二聚体:3. 肝功能检查:a)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b)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c) 白蛋白:d) 总胆红素:e) 血清肌酐:4. 肾功能检查:a) 尿素氮:b) 肌酐:c) 尿酸:5. 血糖检查:a) 空腹血糖:b) 餐后2小时血糖:六、血清学检查:1. HIV抗体检测: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3. 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4. 乙型肝炎e抗体检测:七、特殊检查:1. 甲状腺功能检查:a) 甲状腺素(T3):b) 游离甲状腺素(FT4):c) 促甲状腺激素(TSH):2. 垂体功能检查:a) 生长激素(GH):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 促卵泡激素(FSH):d) 促黄体生成素(LH):3. 性激素检查:a) 雄激素:睾酮、雄二酮b) 雌激素:雌二醇、孕酮八、其他指标检查:1. 电解质检查:a) 钠离子浓度:b) 钾离子浓度:c) 钙离子浓度:d) 氯离子浓度:2. C-反应蛋白(CRP)测定:3. 铁代谢指标检查:a) 血清铁(Fe):b) 血清铁蛋白:c) 饱和度(TIBC):4. 血气分析:a) pH 值:b) 二氧化碳分压(PaCO2):c) 氧分压(PaO2):d) 氧饱和度(SaO2):九、医生诊断与建议:1. 诊断:2. 建议与治疗方案:备注:本报告仅为临床检查结果,具体诊断与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评审表姓名:日期:
基本信息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史及诊断:
透析方式:
透析频率:
临床评估
1. 血压控制情况:
2. 体重变化情况:
3. 血液透析后肌酐变化:
4. 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
5. 透析效率评估(Kt/V值):
6. 副反应及并发症:
7.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实验室检查
1. 血压、心率监测:
2. 血常规及电解质测定:
3. 肝脏功能检测指标:
4. 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5. 腹部B超检查结果:
6. 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
营养评估
1. 蛋白质摄入及临床表征:
2. 血清蛋白测定:
3. 肌肉围度及皮下脂肪层厚度:
4. 营养状况评估:
心理评估
1. 焦虑、抑郁情况:
2. 情绪稳定性:
3. 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估:治疗方案评估
1. 固定透析时间及透析量:
2. 透析方式是否合理:
3. 血透膜材料及滤率评估:
4. 血液透析药物治疗方案:
5. 转归及预后评价:
总体评价
根据以上各项评估结果,对该病人当前使用的血液透析技术是否符合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进行评价,并提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评审人签名:日期:。
2022 年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用血专项督查内容和考评方法被查医院:督查项目依法执业情况(19 分) 序号1234内容血液来源于指定的供血机构,无非法采供血现象。
医疗机构之间调剂血液和应急暂时采集血液的应符合规定。
对 2022 年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有记录。
( 5 分)医院有完善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血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无偿献血知识和合理用血知识的全员培训和检查考核制度,培训有课件、有签到、考核有记录。
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医院继续教育内容。
新上岗医务人员应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
( 5 分)与供血单位签定供血协议,并按协议规定提交临床用血计划,血液储存方案合理。
( 2分)评分标准血液来源非指定机构或者有非法自采自供的情况一票否决。
对 2022 年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的不得分,整改不到位的按比例扣分。
无相关制度扣 2 分;未按制度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扣1 分;无培训课件和考核记录扣 1 分;未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扣 1 分,参训医护人员不足 90%扣 1 分;新上岗人员无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考核记录的 1 人扣 1 分。
无供血协议不得分;无血液库存方案扣 1 分;无月、周计划扣 1 分;血液库存不能保证 24 小时血液供应的扣 1 分。
检查方法评分描述输血科设臵与建设(22 分) 5678输血科不得进行独立经济核算,其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医院参照检验科等同类型科室,从医院经费中列支。
禁止将用血量或者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工作的考核指标。
( 5 分)医院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机构、人员及岗位职责明确;履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
( 2 分)设臵独立的按一级业务科室管理的输血科,具备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 5 分)输血科业务用房独立,远离污染区,挨近病区和手术室,业务区与办公区分开,符合人流、物流和卫生标准要求。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评价及考核制度Ⅰ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Ⅱ范围适用于对本院各临床用血科室申请医师的管理。
Ⅲ制度一、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一)输血前评价:主要评价输血前检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大量输血的审批、患者检查及输血适应症的掌控。
(二)输血中评估:主要评价用血医嘱、病程记录、护理记录、输血记录及输血病程。
(三)输血后评估:主要评价输血后的疗效及输血严重危害的发生、处理和记录。
二、评价方法(一)评价内容:1.《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病历首页的填写;3.输血前检测;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填写;5.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6.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7.病程记录是否完整;8.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9.临时医嘱与输血的一致性;10.患者病情是否符合临床输血指征;11.输血不良反应的回报。
(二)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就其用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签名。
输血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部、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三)输血科评价:医务部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医务部。
临床医师合理输血评价记录科别 姓名 性别:男/女 病例号 临床诊断 ABO 血型 Rh (D )/L Alb 输血记录 年 月 日 输血开始时间 时 分输血结束时间 时分 输入血液成分:红细胞悬液 U 血 浆 ml 血 小 板 U 冷 沉 淀 U 其它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病人状态 良好□ 一般□ 差□ 输血反应无 □ 有 □发热反应 □ 过敏反应 □细菌感染 □ 血红蛋白尿 □其它□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是□否□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是□否□操作者输血治疗病历记录质量检查督导表住院号患者姓名(第页)门诊号临床输血管理须知1、医务部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医务部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批准机构。
(3)输血申请单需填写完整,特别之一经治医师和主治医师分别签字,输血前化验结果需填写,输血妊娠史需填写。
(4)输血适应症,特别是血浆的适应症要严格掌握。
血浆严禁用于补蛋白、提高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搭配用血。
血浆的适应症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用于大面积创伤、大面积烧伤、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
红细胞悬液的适应症如下:外科:当创伤出血患者血红蛋白<70g/L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7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
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5)输血前除血型检查外,还需感染筛查(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肝功能)。
(6)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再报医务部门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
同时,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XXXXXXX医院-检验科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考核试题(2024年第三季度)姓名: 科室: 检验科考核时间: 2024.08.21 考核分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负责制定本院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负责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及流程。
A、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B、输血科C、医务部D、院长办2.输血前,医师向患者、近亲属或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液成分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替代方法,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A、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B、输血申请单C、输血计划D、输血风险告知书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A、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输血治疗经验C、高级职称D、医患沟通经验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并注明大量输血原因,与输血科沟通后,报医务部门批准签字盖章后,方可备血。
对于急诊抢救的大量用血,可先进行输血抢救再及时补办相关程序。
A、1000B、1200C、1400D、16005.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之内的。
A、1天B、2天C、3天D、5天6.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A、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输血者B、有过敏史C、常规筛查D、仅输注血浆成分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A、3天B、5天C、7天D、10天8.输血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
A、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B、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C、5%葡萄糖液D、平衡盐溶液9.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配血发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至少保存()后,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有记录。
临床输血考核表(临床科室150分)检查科室:ICU 检查日期:2012年8月15日考核内容标准分扣分原因得分临床科室输血管理小组10 未建立小组的扣2分临床输血管理小组未完成相关职责扣2分对每一例输血病人没有进行讨论者一例扣1分,可到扣分输血前告知13 未按照规定进行告知的扣4分未填写《临床用血知情同意书》的扣3分《临床用血知情同意书》填写不全扣3分知情同意书患方未签字扣3分临床用血申请19 未明确输血治疗的原因和目的、或原因和目的不符合输血适应症的。
扣4分4输血申请单填写不正确、不完整、不清楚,有缺项扣3分3检验结果未到时未填写未标明“输血前检查标本已采集送检扣3分查阅输血前检查制度,无制度扣1分,输血前相关指标缺项酌情扣1分,输血相关指标未做不得分,经血传播疾病检查缺项不得分。
(共5分)输血申请单和血液样本除急诊和抢救用血外未在预定输血日期前送到输血科的扣3分血样标本核对、运送、采集管理5 无配血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制度,扣1分。
现场抽问5名医护人员,回答不完善酌情扣分。
(共5分)血样的采集4 护士未按照医院制度核对患者信息,或核对有误、或录入样本号码有误扣4分血样的运送3 血样管、输血申请单未经专门医护人员送输血科者扣3分。
取血管理 5 无制度扣1分。
现场抽问5名医护人员,回答不完善酌情扣分。
(共5分)取血 3 护士未持取血卡、未携带运血箱到检验科输血科取血扣3分发血 4 发出后的血液不合格,由领取血液的人员负责;质量有问题的血液处理,未有记录的扣4分。
输血管理:血液输15 :无程序扣1分,现场抽问5名医护人员,回答不完善酌情扣分。
(共5分)注标准操作程序,输血过程实施监测并记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差错处理登记制度及相应记录。
抽查5份输血病历,查看输血过程监测记录,一份病历无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全酌情扣分(共5分)无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差错处理登记制度扣1分;查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差错处理记录,无记录不得分。
汉源县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质控表(临床科室管理部分)
日期:年月日;科室质控员:得分:
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违反相关法规每项扣10分10 4.18.1.1
2、各项规章制度、预案流程完整可行,实施记录完整查看相关规章制度、预案流程
及记录,缺1项扣2分
10 4.18.1.2
3、进行合理用血评价缺1次扣2分10 4.18.3.1
4、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缺1次扣2分10 4.18.3.2
5、临床输血记录完整规范缺1项扣2分10 4.18.4.1/★4.18.4.2
6、执行应急用血预案不按预案执行,1次扣5分10 4.18.4.3
7、严格执行输血过程质量管理10 4.18.5.3
8、执行输血感染控制方案10 4.18.5.4
9、记录不完整,缺1次扣2分10
10、记录不完整,缺1次扣2分10
科室自查总结:
医务科考核:
考核人:考核时间:
注:1.本检查表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而制定;
2.重点检查血液的管理、合理用血评价和不良反应的登记与反馈,每季度检查一次,由科室自查,医务科考核。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及用血权限制度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手术用血应事先计划安排,对所需的各种成份要严格掌握指征,凡需或可能需输血的患者,必须在入院后抽血检测ABO血型、血红蛋白、血红压积、ALT、HBSAg、抗HCV、抗HIV、RPR等有关检查。
2、推广成份输血、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合理用血,择期手术病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或出血量小于20%、红细胞压积大于35%,一般不输血。
3、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用血,要严格控制,输血科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及库存量,可以适当更改供应血的品种及数量。
4、各科室用血必须落实的七项指标:
(1)不合理用血趋向零。
(2)输血风险谈话率100%。
(3)输血同意书签字率100%。
(4)用血审批率100%。
(5)成份输血率不低于85%。
(6)自体输血率20%。
(7)科学用血普及率90%以上。
5、输血科对各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6、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书》,由主治医师
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2天送交输血科。
用血量大于2000毫升须经医务部批准并提前3天通知输血科,急诊例外。
7、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
各科室:
现将临床合理用血检查考核表下发,请各科完善用血检查、正确填写、合理用血,医务科和输血科将开展检查,检查结果将与个人业绩考核和科室年终目标考核相挂钩。
希各科结合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认真对待输血工作。
医务科
输血科
2012年7月1日
(
临床医师合理输血月评价记录
科别姓名性别:男/女病例号临床诊断ABO血型Rh(D)
酒钢医院临床合理用血检查考核表病区:住院号:经治医生:责任护士:
输血治疗病历记录质量检查督导表
住院号患者姓名(第页)门诊号
临床输血管理须知
1、医务部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医务部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批准机构。
(3)输血申请单需填写完整,特别之一经治医师和主治医师分别签字,输血前化验结果需填写,输血妊娠史需填写。
(4)输血适应症,特别是血浆的适应症要严格掌握。
血浆严禁用于补蛋白、提高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搭配用血。
血浆的适应症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用于大面积创伤、大面积烧伤、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
红细胞悬液的适应症如下:外科:当创伤出血患者血红蛋白<70g/L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7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
内科:血
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5)输血前除血型检查外,还需感染筛查(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肝功能)。
(6)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再报医务部门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
同时,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7)择期手术需要提前一天以上向血库备血。
(8)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在内网上公示。
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9)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明确输血方式(如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的选择权,同意书中明确同意输血次数。
希望各科室在同意书的模板上加上此两项内容。
(10)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还要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记录,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血效果评价的描述,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和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和发血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