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 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 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裁判长扣分: 3(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 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种类扣0.1分扣0.2分扣0.3分刀彩、剑穗掉地或缠身服装、饰物影?服装开纽或撕裂响动作 ?服饰、头饰掉地鞋脱落器械触地、脱?器械触地 ?器械折断(含即将把、碰身、变?器械脱把折断) ?器械掉地形、折断、掉?器械碰(缠)身地 ?器械弯曲变形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出界面手、肘、膝、足、?倒地(双手或肩、头、躯干、失去平衡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器械的附加支撑臀部触地) 遗忘 ?遗忘一次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一、考试内容及分值:拳术套路,按10分制评分,考生得分乘以2即为最后得分。
考点不提供武术专用服装和武术专用鞋,由考生自备。
二、考试细则(一)必须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二)如果未完成全套动作,则计零分并不允许重考。
(三)套路根据规则要求自行编排,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考生考前必须行武术抱拳礼。
(五)考生必须穿武术服、专用武术鞋考试。
三、评分标准(按10分制评分)(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5.0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规则扣相应分值,出现移动、晃动、跳动、遗忘,每一次扣0.1分、附加支撑一次扣0.2分、倒地扣0.3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3.0分)演练水平的评分包括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套路编排的评分。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1.0分):按劲力、协调、节奏、风格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1.00分-0.70分为好;0.69分-0.30分为一般;0.29分-0.01分为不好。
套路编排的评分标准(2.0分);考生完成套路时,要求有以下动作;直摆性腿法(正踢)、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各一种(每缺少一种扣0.1分)、腾空飞脚(缺少扣0.2分)、旋风脚+劈叉(缺少扣0.3分)、腾空摆莲+弓步(缺少扣0.2分)、旋子转体360度或侧空翻(缺少扣1分)。
(三)难度的评分标准(2.0分)见表确定的难度分值计算难度得分。
考生现场完成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见表)。
考生必须根据规定选做难度,确认难度完成程度参照《武术竞赛规则》,规定动作包括基本的步型(弓步、仆步、马步、虚步、歇步)、手型(拳、掌、勾)、手法(5种以上)、步法(5种以上)。
1.在一个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动作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2.晃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支撑时,上体出现的双向位移。
3.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位移。
4.附加支撑:是指由于失去平衡造成手、肘、膝、头部、上臂、非支撑脚触地或借助器械撑地。
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一、方法:(一)学生以单人为单位,听音乐进行考试。
(二)太极拳评分标准最高为100分。
(三)根据演练技巧及错误动作进行扣分。
(四)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和补考。
(五)因病、因事未测和不及格者,在测验后一周内由任课教师进行补考。
二、标准:(一)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符合规格要求。
凡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2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3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5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6---10分。
(二)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
(三)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四)没有完成套路: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五)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1—3分。
(六)失去平衡:每出现一次摇晃扣1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2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3分。
(七)重做: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0分(从90分打起),依次类推。
(八)套路考试时间(以24太极拳的音乐时间为准):所做动作应与音乐相符。
凡完成套路超出或不足规定时间达1秒至5秒扣2分,达5.1秒至10秒扣3分,依次类推。
(无音乐除外)(九)动作数量: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3分。
(十)动作方向:凡偏离规定方向45°以上,每出现一次扣1分。
公体部。
24式太极拳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优秀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良好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及格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不及格
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竞赛细则附件4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分细则首届全国高职高专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细则首届全国高职高专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细则(一)篮球1.定点投篮在规定区域内,延续投篮10个。
距离:男子三分线外,女子4米线外(与三分线为同心园);投篮姿态不限,命中率低于50%,技评最高分为60分。
每人1次机会。
2、综合运球选手从A点动身,用左手运球至B点体前变向运球,右手运球至C点,背后运球后传球至D点,迅速向篮下跑动,接球后低手上篮(不中须补中),抢篮板球后运球至E点,转身运球并传球至F,同时,迅速跑进至F前接球,持球突破接高手上篮。
抢篮板球后运球至A点,重复一次。
须在规定时光内完成考核(男子60〞,女子80〞),每人1次机会。
A-底线与三分线交错点,B-罚球线与罚球弧交错点,C-中线上距边线1米,D罚球弧内,E-三分线弧顶切线上(与底线平行),F-三分线弧顶切线上(与底线平行)。
(二)排球1、自传垫球:选手一次自传接一次自垫,高度不少于头上50公分,不间断20次起评,区域:三米限制区内,每人2次机会。
正面上手发球(男)侧面下手发球(女):在发球区每人发10个球,其中前5个发至A 区(如图),后5个发至B 区(如图),发至指定区域率不少于60%的技评最高分为60分。
每人1次机会。
(三)足球1、综合技术应用篮球综合运球②跑进运球传球在球场中圈内延续颠球10个,可用除手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颠球,完成后做三个脚内侧路踢停球动作,期间身体不能进入规定区域;随后运球过杆(9根杆,杆距均为2米),若有失误,可将球拿到失误点继续过杆,并在大禁区线前完成射门,须在70〞内完成所有动作。
每人2次机会。
(四)乒乓球1.左推右攻技术:发球机将球发到选手左右半台,在左半台时,选手推挡或反手攻球,而右半台来球以正手攻球回击,测试时光为30秒。
回球失误5次以上者,技评最高分为60分。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有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简化太极拳已经被各高校设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此介绍作者的一种新的、简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简化太极拳镜子反馈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能力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
选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武术的继承,也是符合当今“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教育方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在发挥其健身功能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将成为亮点。
阴阳互变、刚柔相济、随曲就伸等太极原理正在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化教育、社会管理、企业营销等诸多领域,并将会出现以太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教育学”、“太极成功学”等新兴学科。
所以说太极拳独特的文化特征赋予了其自身独特的教化功能。
在高校推广太极拳,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更能够使大学生通过练太极拳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更全面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讲,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健身,可以作为一种理趣来娱乐,可以作为一种功夫来防身,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
现在,太极拳已在全国的高校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在现在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能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提高太极拳在高校更广泛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1、高校太极拳教学中, 存在着重视技术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弊端,教师偏重于动作要领的讲解,导致学生学到的只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理论方面极度欠缺,很多中学生不知道太极拳的基本知识,不懂得太极拳的独有魅力,不知道习练太极拳与其他体育项目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甚至不明白什么是太极拳。
2、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太极拳老师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过程枯燥,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教授动作,没有对学生进行太极拳文化内涵的教育。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原来对太极拳感兴趣的学生丧失了习练太极拳的兴趣,以至于最后停练或是不练太极拳。
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
太极拳、剑竞赛规则-评分标准与方法评分标准与方法太极拳、剑的评分标准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均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一、太极拳评分标准(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凡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1分;严重不符者扣1.1-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l-2分。
二、太极剑的评分标准(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凡手型(剑指)、剑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平衡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
剑以定式为准,一次总扣,不得超过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一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1一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l分;严重不符者,扣1.l分一2分。
其它错误的扣分标准一、没有完成套路:凡运动员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均不予评分。
二、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0.1-0.3分。
太极拳24式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24式是太极拳入门级别的套路之一,它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理念,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起点。
在学习太极拳24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评分,以便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水平。
下面,我们将针对太极拳24式提出一套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太极拳。
第一式,起势。
起势是整个太极拳24式的开始,要求身体站稳,呼吸自然,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评分标准,站姿端正,呼吸平稳,双手放置得当,得分范围0-10分。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要求身体灵活,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转动自如,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三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要求身体柔韧,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动作流畅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五式,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要求手臂柔软,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倒卷肱要求手臂柔软,身体协调,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协调稳定,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七式,左右拦雀尾。
拦雀尾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八式,单鞭。
单鞭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九式,云手。
云手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十式,高探马。
高探马要求身体稳定,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我会从简单介绍24式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开始。
我会逐步深入探讨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包括技术要求、表现要求、裁判标准等方面。
我会总结回顾这些内容,共享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24式太极拳简介24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是根据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进行总结和精简后形成的。
它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结构简单、动作优美,适合新手学习和练习。
24式太极拳不仅在我国内地受到广泛推广,也逐渐传播到国际上,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比赛项目。
2.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在24式太极拳的比赛中,竞赛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赛规则既是比赛的基本框架,也是裁判员评判选手表现的依据。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竞赛规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作规范: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演的24式太极拳动作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动作的幅度、姿势、连贯性等方面的要求。
•时间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24式太极拳的表演,这既考验了选手的技术水平,也考验了选手的表演能力。
•裁判标准:裁判员会根据参赛选手的表演,参照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进行评分和排名。
3.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除了竞赛规则之外,评分标准也是24式太极拳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水平,对于选手在比赛中的评定和排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技术要求:评分标准会对24式太极拳中每个动作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释,指导裁判员如何评判参赛选手的动作是否达到要求。
•表现要求:除了技术上的要求,评分标准也会对参赛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形象、气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定,这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艺术表现水平。
•综合评定:评分标准会结合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综合评定参赛选手的表现,最终确定其得分和排名。
总结回顾总体来说,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依据。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的24式太极拳是一种简化的太极拳套路,它不仅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而且在实战中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评分标准是对24式太极拳表演的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首先,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整体形象。
整体形象包括站姿、步法、手势、眼神等方面的表现。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身体挺直,站姿稳健,步法流畅,手势自然,眼神专注。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整体形象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注重这些细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整体形象。
其次,动作规范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作规范要求表演者在表演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准确、连贯、流畅。
每个动作的起始、转换、收放都要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或者犹豫不决的表现。
评分标准将根据动作规范来评价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中不断地磨练动作,追求动作的规范和精准。
此外,内在功力也是评分标准中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强调内在功力的修炼,包括呼吸、气贯、意念等方面的训练。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内在功力融入到动作中,做到内外结合,动静相济。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内在功力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内在功力的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最后,表演的艺术性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需要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表达融入到表演中,做到形神兼备,动静相宜。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艺术性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表演的艺术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总的来说,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是对太极拳表演的综合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赛细则⼀、竞赛项⽬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
2、评分⽅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赛采⽤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裁判员执⾏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3)⼀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器械⽅法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4)⼀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步法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5)⼀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步型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裁判员:4⼈记录记时员:1⼈检录员:2⼈。
太极拳考核评分标准
一、根据动作完成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动作准确性、动作幅度、动作熟练性、动作协调性、总印象等
1、动作的准确性:按动作正确的技术要求,做到姿势正确、到位准确,对所出
现的错误按轻微、显著、严重三种情况进行减分,一般扣1-5分。
2、动作幅度:按动作要求,个别动作幅度小的一般扣1-2分,整套动作幅度小
则扣3-5分。
3、动作熟练性:在完成整套动作过程中稍有停顿现象,扣1-2分;有明显停顿
的,扣3-4分;不熟练停顿、不连贯的除扣以上的分,还要扣不书练分5分。
4、动作协调性: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按连贯、基本连贯、不连贯进
行减分,一般扣1-5分。
5、总印象分:从总体看整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评定:
(1)动作优美性:不太优美的扣1-2分,不优美的扣3-5分。
(2)动作节奏:按太极拳动作速度要求,视其快慢程度和节奏进行扣分1-5分。
二、从整体完成情况评定:
1、能够将整套动作的单个动作连贯完成即为及格以上。
2、在1的基础上动作准确到位、连贯、节奏平稳、动作比较优美的为良好。
3、完成动作准确到位、幅度大、熟练协调、节奏适当、动作优美的为优秀。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武术套路一、测试指标及所占分值类别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实战能力测试指标立定跳远正踢腿腾空飞脚拳术或器械任选一套分值 20分 10分 10分 60分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立定跳远(1)测试方法: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每人测量两次,取中一次最佳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49-1,表49-2。
表49-1武术套路立定跳远评分表(男)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 20.0 300 16.0 280 12.0 260 8.0 240 19.8 299 15.8 279 11.8 259 7.6 238 19.6 298 15.6 278 11.6 258 7.4 237 19.4 297 15.4 277 11.4 257 7.2 236 19.2 296 15.2 276 11.2 256 7.0 235 19.0 295 15.0 275 11.0 255 6.8 234 18.8 294 14.8 274 10.8 254 6.6 233 18.6 293 14.6 273 10.6 253 6.4 232 18.4 292 14.4 272 10.4 252 6.2 231 18.2 291 14.2 271 10.2 251 6.0 230 18.0 290 14.0 270 10.0 250 5.8 229 17.8 289 13.8 269 9.8 249 5.6 228 17.6 288 13.6 268 9.6 248 5.4 227 17.4 287 13.4 267 9.4 247 5.0 225 17.2 286 13.2 266 9.2 246 4.8 224 17.0 285 13.0 265 9.0 245 4.6 223 续表49-1武术套路立定跳远评分表(男)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 16.8 284 12.8 264 8.8 244 4.4 222 16.6 283 12.6 263 8.6 243 4.2 221 16.4 282 12.4 262 8.4 242 4.0 220 16.2 281 12.2 261 8.2 241 ——表49-2武术套路立定跳远评分表(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分值成绩(厘米) 20.0 240 15.8 219 11.6 198 7.4 177 19.8 239 15.6 218 11.4 197 7.2 176 19.6 238 15.4 217 11.2 196 7.0 175 19.4 237 15.2 216 11.0 195 6.8 174 19.2 236 15.0 215 10.8 194 6.6 173 19.0 235 14.8 214 10.6 193 6.4 172 18.8 234 14.6 213 10.4 192 6.2 171 18.6 233 14.4 212 10.2 191 6.0 170 18.4 232 14.2 211 10.0 190 5.8 169 18.2 231 14.0 210 9.8 189 5.6 168 18.0 230 13.8 209 9.6 188 5.4 167 17.8 229 13.6 208 9.4 187 5.2 166 17.6 228 13.4 207 9.2 186 5.0 165 17.4 227 13.2 206 9.0 185 4.8 164 17.2 226 13.0 205 8.8 184 4.6 163 17.0 225 12.8 204 8.6 183 4.4 162 16.8 224 12.6 203 8.4 182 4.2 161 16.6 223 12.4 202 8.2 181 4.0 160 16.4 222 12.2 201 8.0 180 16.2 221 12.0 200 7.8 179 —— 16.0 220 11.8 199 7.6 178 ——(二)专项技术1.正踢腿(1)测试方法:身体正直,挺胸、收腹、立腰。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1. 介绍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2. 24式太极拳简介在进行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24式太极拳进行简要介绍。
24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专家汇集太极拳各流派之精华所编成的竞赛套路。
其特点是动作简单、连贯,易学易教。
它不仅包含太极拳的传统风格,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理论。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太极拳爱好者,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3. 竞赛规则了解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对于练习者非常重要。
在比赛中,选手需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动作顺序和指定的时限进行表演。
裁判员会对选手的整体表现、动作技术和内在意境等方面进行评定。
4. 评分标准在24式太极拳竞赛中,裁判员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选手的表演进行评定。
主要包括动作规范、内在功力、意境表达等方面。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选手的表现,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表演结束后,裁判员会综合考虑各项评分标准,给出最终的得分。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我认为,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存在有助于规范比赛流程,提高太极拳比赛的专业性和观赏性。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评台,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6. 总结通过深入了解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我对太极拳竞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技艺,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