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武陟县2011年太极拳比赛评分细则评比项目评分细则分值(100分)人数达到比赛要求人数10分服装服装整齐统一,美观大方,适宜该项运动。
10分队列、队形队列、队形的变化,要求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完成流畅,成套动作的连接要合理、巧妙、流畅、清晰,移动路线要合理。
10分精神面貌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整个参赛过程要自然流畅,团体精神面貌好,动作舒展,自然洒脱,突出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风格。
10分太极拳动作规格动作的准确性:动作姿态正确,动作技术规范;与规格要求相符,动作方向、路线正确,协调。
10分动作的熟练性:动作熟练、流畅连贯,10分动作的力度:动作运劲顺达,速度适宜;松懈或过于僵硬要分别进行相应的减分。
10分动作的一致性:团体动作姿态、方向、节奏等要协调统一,整齐一致,比赛中出现不整齐、不协调、节奏不一致,酌情扣分。
10分动作节奏:动作的节奏应与与音乐节拍相协调,根据抢拍、拖拍情况酌情打分。
10分动作的优美性:整套动作要协调、优美、舒展,体现太极拳的精气神。
10分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比赛规程及评分细则[日期:2009-9-18 14:38:50] 阅读:337次[字体:大中小]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比赛竞赛规程一、比赛时间:2009年10月21日比赛地点:武汉理工大学东院体育馆、余区田径场二、竞赛项目: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集体项目),配音乐。
三、参赛办法和人数(一)以学院为单位组队参加。
(二)男、女学生各30名。
四、竞赛办法(一)本次比赛为集体项目。
(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采用原国家体委编印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三)参赛队员服装一律保持整洁统一。
(四)参赛队入场方式及队形自行编排,成套动作完成必须与音乐相符。
(五)比赛出场顺序赛前抽签决定。
(六)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最新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和有关补充规定。
(七)比赛用音乐由大会统一播放。
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一、方法:(一)学生以单人为单位,听音乐进行考试。
(二)太极拳评分标准最高为100分。
(三)根据演练技巧及错误动作进行扣分。
(四)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和补考。
(五)因病、因事未测和不及格者,在测验后一周内由任课教师进行补考。
二、标准:(一)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符合规格要求。
凡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2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3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5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6---10分。
(二)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
(三)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四)没有完成套路: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五)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1—3分。
(六)失去平衡:每出现一次摇晃扣1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2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3分。
(七)重做: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0分(从90分打起),依次类推。
(八)套路考试时间(以24太极拳的音乐时间为准):所做动作应与音乐相符。
凡完成套路超出或不足规定时间达1秒至5秒扣2分,达5.1秒至10秒扣3分,依次类推。
(无音乐除外)(九)动作数量: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3分。
(十)动作方向:凡偏离规定方向45°以上,每出现一次扣1分。
公体部。
杨式竞赛太极拳(40式)评分标准
杨式竞赛太极拳(40式)评分标准
一、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十要》中将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概括为:心静体松,动作柔和;轻灵沉稳,意动势随;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势正劲整。
二、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意识引导动作,注意放松,不用拙力,上下相随,周身协调,虚实分清,重心稳定,呼吸自然。
三、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教学步骤:
1、弄清动作方向: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向、路线、以及手型和步型的变化。
2、要求姿势准确: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必须注意动作的细节。
3、动作贯串完整:体会完整动作应有的手、眼、身、步和脚的协调性。
四、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评分方法:
教学中一般把技术评分分为五档次:
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
(10分一档)
优秀:动作规范,方法清楚,劲力顺达,虚实分明,手眼协调配合,熟练完成套路。
良好:动作规范,方法清楚,经历比较顺达,手眼有配合,能较熟练的完成套路。
中等:动作比较规范,方法比较清楚,能较熟练完成套路。
及格:动作无大错误,方法比较清楚,演练时虽有短暂遗忘和动作不协
调现象,但动作僵劲不太明显,能独立完成套路(遗忘不超过两次)。
不及格:动作不规范,方法不清楚,套路不熟练,(不能独立完成套路)。
太极拳比赛评分标准太极拳比赛评分标准一、评分一般比赛采用10分制, 具体评比、分配方法如下:1. 服装统一整齐,;(2分)2. 精神饱满, 动作整齐;(2分)3. 动作要求 (6分):(1). 动作正确、圆活、连贯、协调。
太极拳风格突出,舒展大方, 周身中正. 虚实清楚, 柔中有刚, 熟练完成全套动作;(2). 全套动作与音乐相配合,动作流畅、圆润、舒缓,连绵不断。
无明显停顿或等音乐的现象;(3). 太极拳路线, 方向准确;(4). 没有明显的.遗漏, 遗忘和严重失误;二、扣分出现以下错误酌情扣分:1. 节奏方面出现一次或屡次明显停顿根据情节轻重扣0.1分--0.5分。
2.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整齐扣0.2分--0.5分。
3. 路线方向错误,根据情节轻重扣0.1--0.3分。
4. 一次或屡次出现遗漏,遗忘和错误动作扣0.1分--0.3分。
5. 动作失衡,不稳,出现明显晃动,扣0.1分--0.3分。
6. 步型、手型没有到位扣0.1分--0.3分。
7. 动作不标准,风格不突出扣0.1分--0.3分。
太极拳评分标准xx-12-27 8:57 | #2楼评分方法:分五档次: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
(5分一档)优秀:动作标准,方法清楚,劲力顺达,虚实清楚,手眼协调配合,熟练完成套路。
良好:动作标准,方法清楚,经历比拟顺达,手眼有配合,能较熟练的完成套路。
中等:动作比拟标准,方法比拟清楚,能较熟练完成套路。
及格:动作无大错误,方法比拟清楚,演练时虽有短暂遗忘和动作不协调现象,但动作僵劲不太明显,能独立完成套路(遗忘不超过两次)。
不及格:动作不标准,方法不清楚,套路不熟练,(不能独立完成套路)。
具体标准(1)没有完成套路: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2)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扣2分。
(3)重做: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0分(从90分打起),依次类推。
24式太极拳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优秀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良好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及格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不及格
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
太极拳、剑竞赛规则-评分标准与方法评分标准与方法太极拳、剑的评分标准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均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一、太极拳评分标准(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凡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1分;严重不符者扣1.1-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l-2分。
二、太极剑的评分标准(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凡手型(剑指)、剑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平衡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
剑以定式为准,一次总扣,不得超过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一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1一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l分;严重不符者,扣1.l分一2分。
其它错误的扣分标准一、没有完成套路:凡运动员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均不予评分。
二、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0.1-0.3分。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评分细则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有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在发挥其健身功能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将成为亮点。
9---10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8.9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7.9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考试满分为10分,其中2.5分为动作的姿态、重心、稳定,3分为动作的难度,如云手、左右蹬脚、左右下势独立、搬拦捶。
2分为动作的完成分,2.5分为动作的节奏等。
太极拳24式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24式是太极拳入门级别的套路之一,它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理念,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起点。
在学习太极拳24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评分,以便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水平。
下面,我们将针对太极拳24式提出一套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太极拳。
第一式,起势。
起势是整个太极拳24式的开始,要求身体站稳,呼吸自然,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评分标准,站姿端正,呼吸平稳,双手放置得当,得分范围0-10分。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要求身体灵活,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转动自如,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三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要求身体柔韧,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动作流畅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五式,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要求手臂柔软,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倒卷肱要求手臂柔软,身体协调,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协调稳定,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七式,左右拦雀尾。
拦雀尾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八式,单鞭。
单鞭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九式,云手。
云手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十式,高探马。
高探马要求身体稳定,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关于太极拳比赛时间安排的有关事宜
各镇(街道)教委、区属各学校:
现将太极拳比赛时间安排和评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各校做好比赛准备。
一、太极拳比赛时间安排
4月15日上午8:20 周村电大下午 1:40 周村三中
8:55 前进小学 2:00 特教中心
9:40 北门里小学 2:45 市南路小学
10:00 实验幼儿园 3:35 油坊街小学
10:45 中和街小学 4:40 实验学校
4月16日上午8:00 西马小学下午 1:30 萌水教委
8:55 丝绸路小学 3:00 王村教委
9:50 周村二中 4:50 实验中学
10:45 凤鸣小学 5:10 周村一中
11:30 新建路小学
4月17日上午8:40 城北教委
10:00 北郊教委
10:50 南郊教委
以上时间为各单位正式比赛时间,请各校按照时间提前做好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太极拳比赛评分标准
1、参赛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60%。
2、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太极拳的风格与特点。
3、入场退场做到快、静、齐。
4、参赛队员精神饱满、神态自然。
2008年4月7日。
我会从简单介绍24式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开始。
我会逐步深入探讨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包括技术要求、表现要求、裁判标准等方面。
我会总结回顾这些内容,共享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24式太极拳简介24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是根据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进行总结和精简后形成的。
它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结构简单、动作优美,适合新手学习和练习。
24式太极拳不仅在我国内地受到广泛推广,也逐渐传播到国际上,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比赛项目。
2.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在24式太极拳的比赛中,竞赛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赛规则既是比赛的基本框架,也是裁判员评判选手表现的依据。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竞赛规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作规范: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演的24式太极拳动作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动作的幅度、姿势、连贯性等方面的要求。
•时间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24式太极拳的表演,这既考验了选手的技术水平,也考验了选手的表演能力。
•裁判标准:裁判员会根据参赛选手的表演,参照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进行评分和排名。
3.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除了竞赛规则之外,评分标准也是24式太极拳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水平,对于选手在比赛中的评定和排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技术要求:评分标准会对24式太极拳中每个动作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释,指导裁判员如何评判参赛选手的动作是否达到要求。
•表现要求:除了技术上的要求,评分标准也会对参赛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形象、气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定,这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艺术表现水平。
•综合评定:评分标准会结合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综合评定参赛选手的表现,最终确定其得分和排名。
总结回顾总体来说,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依据。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的24式太极拳是一种简化的太极拳套路,它不仅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而且在实战中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评分标准是对24式太极拳表演的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首先,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整体形象。
整体形象包括站姿、步法、手势、眼神等方面的表现。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身体挺直,站姿稳健,步法流畅,手势自然,眼神专注。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整体形象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注重这些细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整体形象。
其次,动作规范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作规范要求表演者在表演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准确、连贯、流畅。
每个动作的起始、转换、收放都要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或者犹豫不决的表现。
评分标准将根据动作规范来评价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中不断地磨练动作,追求动作的规范和精准。
此外,内在功力也是评分标准中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强调内在功力的修炼,包括呼吸、气贯、意念等方面的训练。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内在功力融入到动作中,做到内外结合,动静相济。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内在功力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内在功力的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最后,表演的艺术性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需要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表达融入到表演中,做到形神兼备,动静相宜。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艺术性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表演的艺术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总的来说,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是对太极拳表演的综合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1. 介绍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2. 24式太极拳简介在进行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24式太极拳进行简要介绍。
24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专家汇集太极拳各流派之精华所编成的竞赛套路。
其特点是动作简单、连贯,易学易教。
它不仅包含太极拳的传统风格,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理论。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太极拳爱好者,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3. 竞赛规则了解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对于练习者非常重要。
在比赛中,选手需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动作顺序和指定的时限进行表演。
裁判员会对选手的整体表现、动作技术和内在意境等方面进行评定。
4. 评分标准在24式太极拳竞赛中,裁判员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选手的表演进行评定。
主要包括动作规范、内在功力、意境表达等方面。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选手的表现,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表演结束后,裁判员会综合考虑各项评分标准,给出最终的得分。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我认为,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存在有助于规范比赛流程,提高太极拳比赛的专业性和观赏性。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评台,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6. 总结通过深入了解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我对太极拳竞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技艺,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说明越位规则和越位的判罚
太极拳的评分标准中,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其中对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与规格要求不符者,会进行扣分。
具体来说,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1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
如果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扣分不得超过0.3分。
因此,太极拳的腿法需要符合规范,否则会被扣分。
具体来说,太极拳的腿法需要注重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包括脚的起落、腿的抬起高度、膝盖的弯曲程度等,都需要符合太极拳的要求。
同时,腿法的运用也需要与整体动作相协调,以达到最佳的健身养生效果。
至于24式太极拳具体有多少种腿法,以及越位规则和越位的判罚,这与太极拳的评分标准和比赛规则有关,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
一、竞赛项目
1、太极拳:42式太极拳
2、太极剑:42式太极剑
二、竞赛办法
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
(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
(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
(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
(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
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
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
裁判员:4人
记录记时员:1人
检录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