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评分表(精华版)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 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 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裁判长扣分: 3(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 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种类扣0.1分扣0.2分扣0.3分刀彩、剑穗掉地或缠身服装、饰物影?服装开纽或撕裂响动作 ?服饰、头饰掉地鞋脱落器械触地、脱?器械触地 ?器械折断(含即将把、碰身、变?器械脱把折断) ?器械掉地形、折断、掉?器械碰(缠)身地 ?器械弯曲变形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出界面手、肘、膝、足、?倒地(双手或肩、头、躯干、失去平衡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器械的附加支撑臀部触地) 遗忘 ?遗忘一次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金沙县鼓场街道学校
2014年冬季八式太极拳比赛评分细则
评比项目评分细则
分值(100分)
表演项目要求思路突出,节目有创新,适合小学生表演。
(50分)进、出场队形整齐有序、精神面貌好。
5分服装服装整齐统一,美观大方,适宜该项运动。
5分
表演性节目要求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完成流畅,动作的连接要合理、
巧妙、流畅、清晰,动作自然大方、表演效果好。
40分
八式太极拳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整个参赛过程要自然流畅,团体精神面貌好,动作舒展,自然洒脱,突出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风格。
(50分)
动作规格动作的准确性:动作姿态正确,动作技术规范;与规格要
求相符,动作方向、路线正确,协调。
10分动作的熟练性:动作熟练、流畅连贯。
10分
动作的一致性:团体动作姿态、方向、节奏等要协调统一,
整齐一致,比赛中出现不整齐、不协调、节奏不一致,酌
情扣分。
10分
动作节奏:动作的节奏应与与音乐节拍相协调,根据抢拍、
拖拍情况酌情打分。
10分
动作的优美性:整套动作要协调、优美、舒展,体现太极
拳的精气神。
10分。
我会从简单介绍24式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开始。
我会逐步深入探讨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包括技术要求、表现要求、裁判标准等方面。
我会总结回顾这些内容,共享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24式太极拳简介24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是根据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进行总结和精简后形成的。
它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结构简单、动作优美,适合新手学习和练习。
24式太极拳不仅在我国内地受到广泛推广,也逐渐传播到国际上,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比赛项目。
2.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在24式太极拳的比赛中,竞赛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赛规则既是比赛的基本框架,也是裁判员评判选手表现的依据。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竞赛规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作规范: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演的24式太极拳动作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动作的幅度、姿势、连贯性等方面的要求。
•时间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24式太极拳的表演,这既考验了选手的技术水平,也考验了选手的表演能力。
•裁判标准:裁判员会根据参赛选手的表演,参照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进行评分和排名。
3.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除了竞赛规则之外,评分标准也是24式太极拳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水平,对于选手在比赛中的评定和排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技术要求:评分标准会对24式太极拳中每个动作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释,指导裁判员如何评判参赛选手的动作是否达到要求。
•表现要求:除了技术上的要求,评分标准也会对参赛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形象、气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定,这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艺术表现水平。
•综合评定:评分标准会结合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综合评定参赛选手的表现,最终确定其得分和排名。
总结回顾总体来说,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依据。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的24式太极拳是一种简化的太极拳套路,它不仅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而且在实战中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评分标准是对24式太极拳表演的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首先,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整体形象。
整体形象包括站姿、步法、手势、眼神等方面的表现。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身体挺直,站姿稳健,步法流畅,手势自然,眼神专注。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整体形象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注重这些细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整体形象。
其次,动作规范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作规范要求表演者在表演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准确、连贯、流畅。
每个动作的起始、转换、收放都要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或者犹豫不决的表现。
评分标准将根据动作规范来评价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中不断地磨练动作,追求动作的规范和精准。
此外,内在功力也是评分标准中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强调内在功力的修炼,包括呼吸、气贯、意念等方面的训练。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内在功力融入到动作中,做到内外结合,动静相济。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内在功力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内在功力的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最后,表演的艺术性也是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中需要考察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在表演太极拳时,要求表演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表达融入到表演中,做到形神兼备,动静相宜。
评分标准将根据表演者的艺术性来评价其表演水平,因此学习者要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表演的艺术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总的来说,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是对太极拳表演的综合评价指标,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太极拳的表演水平。
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赛细则⼀、竞赛项⽬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
2、评分⽅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赛采⽤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裁判员执⾏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3)⼀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器械⽅法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4)⼀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步法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5)⼀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步型错误内容,均⼀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裁判员:4⼈记录记时员:1⼈检录员:2⼈。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1. 介绍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2. 24式太极拳简介在进行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24式太极拳进行简要介绍。
24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专家汇集太极拳各流派之精华所编成的竞赛套路。
其特点是动作简单、连贯,易学易教。
它不仅包含太极拳的传统风格,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理论。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太极拳爱好者,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3. 竞赛规则了解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对于练习者非常重要。
在比赛中,选手需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动作顺序和指定的时限进行表演。
裁判员会对选手的整体表现、动作技术和内在意境等方面进行评定。
4. 评分标准在24式太极拳竞赛中,裁判员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选手的表演进行评定。
主要包括动作规范、内在功力、意境表达等方面。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选手的表现,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表演结束后,裁判员会综合考虑各项评分标准,给出最终的得分。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我认为,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存在有助于规范比赛流程,提高太极拳比赛的专业性和观赏性。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评台,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6. 总结通过深入了解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我对太极拳竞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技艺,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项目:1、男子青年组传统太极拳9人组别:男子青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项目:2、女子中年组太极拳规定套路22人组别:女子中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3、男子中年组太极拳规定套路10人组别:男子中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项目:4、女子中年组传统太极拳28人组别:女子中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5、女子老年组太极拳规定套路8人组别:女子老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6、男子老年组传统太极拳器械17人组别:男子老年组时间:6月10日上午太极拳、器械成绩临场记录表项目:1、男子中年组传统太极拳32人(空18号)组别:男子中年组时间:6月10日下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2、男子老年组太极拳规定套路10人组别:男子老年组时间:6月10日下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3、男子老年组传统太极拳12人组别:男子老年组时间:6月10日下午项目:4、女子中年组传统太极器械34人组别:女子中年组时间:6月10日下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1、男子青年组传统太极器械8人组别:男子青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2、女子中年组太极器械规定套路14人(空11号)组别:女子中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项目:3、男子中年组太极器械规定套路8人组别:男子中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4、男子中年组传统太极器械34人组别:男子中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5、女子老年组太极器械规定套路10人组别:女子老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6、男子老年组太极器械规定套路5人组别:男子老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7、女子老年组传统太极器械4人组别:女子老年组时间:6月11日上午裁判长:记录员:项目:集体项目12组时间:6月11日下午裁判长:记录员:。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第四届中国焦作市老年健身运动会太极拳个人成绩表
摘要:
一、引言
二、太极拳个人成绩表的概述
三、比赛成绩的具体内容
四、比赛的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
正文: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喜爱。
第四届中国焦作市老年健身运动会太极拳个人成绩表,展示了参赛者在太极拳比赛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这一传统运动的热爱和执着。
本届运动会太极拳个人成绩表涵盖了老年的各个年龄段,共有数百名选手参赛。
比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分别进行了太极拳、太极剑等项目的角逐。
成绩表详细记录了每位选手的比赛成绩,包括太极拳比赛的个人全能、单项比赛的成绩,以及团体比赛的成绩。
从比赛成绩的具体内容来看,参赛选手们在太极拳的个人全能比赛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太极拳方面的扎实功底和技艺。
在单项比赛中,选手们分别参加了太极拳的慢、快、柔、刚等不同风格的比赛,表现出了太极拳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团体比赛更是考验了选手们的团队协作和默契,他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太极拳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老年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太极拳技艺的平台,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和传承。
太极拳比赛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之,第四届中国焦作市老年健身运动会太极拳个人成绩表,充分展示了老年朋友们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出色表现。
杨式竞赛太极拳(40式)评分标准
杨式竞赛太极拳(40式)评分标准
一、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十要》中将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概括为:心静体松,动作柔和;轻灵沉稳,意动势随;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势正劲整。
二、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意识引导动作,注意放松,不用拙力,上下相随,周身协调,虚实分清,重心稳定,呼吸自然。
三、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教学步骤:
1、弄清动作方向: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向、路线、以及手型和步型的变化。
2、要求姿势准确: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必须注意动作的细节。
3、动作贯串完整:体会完整动作应有的手、眼、身、步和脚的协调性。
四、杨式竞赛40式太极拳评分方法:
教学中一般把技术评分分为五档次:
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
(10分一档)
优秀:动作规范,方法清楚,劲力顺达,虚实分明,手眼协调配合,熟练完成套路。
良好:动作规范,方法清楚,经历比较顺达,手眼有配合,能较熟练的完成套路。
中等:动作比较规范,方法比较清楚,能较熟练完成套路。
及格:动作无大错误,方法比较清楚,演练时虽有短暂遗忘和动作不协
调现象,但动作僵劲不太明显,能独立完成套路(遗忘不超过两次)。
不及格:动作不规范,方法不清楚,套路不熟练,(不能独立完成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