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评分细则
- 格式:docx
- 大小:6.55 KB
- 文档页数:2
24式太极拳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优秀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良好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及格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不及格
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教学]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 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 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 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3) 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种类扣0.1分扣0.2分扣0.3分刀彩、剑穗掉地或缠身服装、饰物影?服装开纽或撕裂响动作 ?服饰、头饰掉地鞋脱落器械触地、脱?器械触地 ?器械折断(含即将把、碰身、变?器械脱把折断) ?器械掉地形、折断、掉?器械碰(缠)身地 ?器械弯曲变形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出界面手、肘、膝、足、?倒地(双手或肩、头、躯干、失去平衡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器械的附加支撑臀部触地) 遗忘 ?遗忘一次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2019年XX大学第二届太极拳团体比赛规程一、比赛时间2019年4月18日二、比赛地点XX大学体育馆三、比赛项目十六势太极拳四、组织单位主办:校工会承办:体育部太极养生健生协会五、参赛办法和人数以学院、机构为单位组队参赛,每队人数24人,各学院设领队1名,教练1名。
太极拳比赛报名表在体育部网页“下载专区”下载,填写完成后发送至XXXXXX@,或送至体育部群体办公室XXX室,截止时间为X月28日。
六、竞赛办法1、本次比赛为集体项目。
2、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印制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3、比赛出场顺序赛前抽签决定。
4、比赛服装要求整齐统一,比赛音乐由体育部提供。
5、成套动作完成要与音乐相符。
七、奖励办法设置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若干,最佳表演奖2个,优秀组织奖2个。
如有积分相等则取其动作规格分高者,如仍有相等则名次并列。
本次比赛成绩与运动会太极拳比赛成绩共占70%,培训成绩占30%,处级领导参赛10%,四项成绩相加来决定排名。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XX大学太极拳团体比赛评分细则1、比赛的满分为10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0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0分,入场形式及精神面貌分值为20分。
2、动作质量(50分)凡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腿法、平衡等与规则要求轻微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5分,显著不符者扣1分,严重不符者扣2分。
一个动作出现多次错误时,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同一手型,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5分,二次1分,三次以上扣2分;同一步型、步法、腿法,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1分,二次2分,三次3分,三次以上扣5分;规定套路中漏做或增加一个完整动作,扣3分。
3、演练水平(30分)功力水平(劲力、协调)和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各占5分,共10分。
凡劲力、协调和精神、节奏、风格的任一方面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5—1分;与要求显著不符者,扣1.5—3分;与要求严重不符者,扣3.5—0.5分。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中学太极拳比赛评分表
说明:
入场2分,按时到1分,做到快、静、齐1分。
做操、跑操质量4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整齐、不认真、不按要求做操或跑操,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口号2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喊口号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精神状态2分,精神饱满0.3分,服装统一、干净整洁0.4分,穿运动鞋0.3分。
退场2分,按时收操1分,做到快、静、齐1分。
中学班级两操考核表
说明:
入场2分,按时到1分,做到快、静、齐1分。
做操、跑操质量4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整齐、不认真、不按要求做操或跑操,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口号2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喊口号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精神状态2分,精神饱满0.3分,服装统一、干净整洁0.4分,穿运动鞋0.3分。
退场2分,按时收操1分,做到快、静、齐1分。
中学班级两操考核表
说明:
入场2分,按时到1分,做到快、静、齐1分。
做操、跑操质量4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整齐、不认真、不按要求做操或跑操,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口号2分,每班有一位学生不喊口号扣0.1分,直到扣完为止。
精神状态2分,精神饱满0.3分,服装统一、干净整洁0.4分,穿运动鞋0.3分。
退场2分,按时收操1分,做到快、静、齐1分。
我会从简单介绍24式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开始。
我会逐步深入探讨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包括技术要求、表现要求、裁判标准等方面。
我会总结回顾这些内容,共享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24式太极拳简介24式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是根据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进行总结和精简后形成的。
它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精髓,结构简单、动作优美,适合新手学习和练习。
24式太极拳不仅在我国内地受到广泛推广,也逐渐传播到国际上,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比赛项目。
2.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在24式太极拳的比赛中,竞赛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赛规则既是比赛的基本框架,也是裁判员评判选手表现的依据。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竞赛规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作规范: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演的24式太极拳动作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动作的幅度、姿势、连贯性等方面的要求。
•时间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24式太极拳的表演,这既考验了选手的技术水平,也考验了选手的表演能力。
•裁判标准:裁判员会根据参赛选手的表演,参照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进行评分和排名。
3. 24式太极拳评分标准除了竞赛规则之外,评分标准也是24式太极拳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和表现水平,对于选手在比赛中的评定和排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技术要求:评分标准会对24式太极拳中每个动作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释,指导裁判员如何评判参赛选手的动作是否达到要求。
•表现要求:除了技术上的要求,评分标准也会对参赛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形象、气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定,这反映了24式太极拳的艺术表现水平。
•综合评定:评分标准会结合技术要求和表现要求,综合评定参赛选手的表现,最终确定其得分和排名。
总结回顾总体来说,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依据。
评分细则
比赛采用10分制, 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6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入场形式及精神面貌分值为1分。
具体评比、分配方法如下:
1. 服装整齐, 色彩搭配协调;(1分)
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0.9分,严重不符者,扣1分
2. 精神饱满, 步法协调;(2分)
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1分,严重不符者扣1.1—2分。
3. 动作要求 (6分):
动作正确、圆活、连贯、协调。
太极拳风格突出,舒展大方, 周身中正. 虚实分明, 柔中有刚, 熟练完成全套动作. 全套动
作与音乐相配合,动作流畅、圆润、舒缓,连绵不断。
无明显停顿或等音乐的现象;太极拳路线, 方向准确。
凡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平衡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
次显著错误扣0.1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太极拳考核评分标准
一、根据动作完成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动作准确性、动作幅度、动作熟练性、动作协调性、总印象等
1、动作的准确性:按动作正确的技术要求,做到姿势正确、到位准确,对所出
现的错误按轻微、显著、严重三种情况进行减分,一般扣1-5分。
2、动作幅度:按动作要求,个别动作幅度小的一般扣1-2分,整套动作幅度小
则扣3-5分。
3、动作熟练性:在完成整套动作过程中稍有停顿现象,扣1-2分;有明显停顿
的,扣3-4分;不熟练停顿、不连贯的除扣以上的分,还要扣不书练分5分。
4、动作协调性: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按连贯、基本连贯、不连贯进
行减分,一般扣1-5分。
5、总印象分:从总体看整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评定:
(1)动作优美性:不太优美的扣1-2分,不优美的扣3-5分。
(2)动作节奏:按太极拳动作速度要求,视其快慢程度和节奏进行扣分1-5分。
二、从整体完成情况评定:
1、能够将整套动作的单个动作连贯完成即为及格以上。
2、在1的基础上动作准确到位、连贯、节奏平稳、动作比较优美的为良好。
3、完成动作准确到位、幅度大、熟练协调、节奏适当、动作优美的为优秀。
大一下学期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
体育教研室
2014年2月。
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1. 介绍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2. 24式太极拳简介在进行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24式太极拳进行简要介绍。
24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专家汇集太极拳各流派之精华所编成的竞赛套路。
其特点是动作简单、连贯,易学易教。
它不仅包含太极拳的传统风格,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理论。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太极拳爱好者,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3. 竞赛规则了解24式太极拳的竞赛规则对于练习者非常重要。
在比赛中,选手需按照规定的套路动作、动作顺序和指定的时限进行表演。
裁判员会对选手的整体表现、动作技术和内在意境等方面进行评定。
4. 评分标准在24式太极拳竞赛中,裁判员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选手的表演进行评定。
主要包括动作规范、内在功力、意境表达等方面。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选手的表现,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表演结束后,裁判员会综合考虑各项评分标准,给出最终的得分。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我对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我认为,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存在有助于规范比赛流程,提高太极拳比赛的专业性和观赏性。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评台,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6. 总结通过深入了解24式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表,我对太极拳竞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技艺,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而在太极拳的不同分支中,24式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套路,也是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入门级套路。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1、集合:大课间下课后按铃声分楼层下楼,不得上厕所,不得喝水,直接到北院集合。
进行曲音乐结束必须站好队列,然后跑步到操场。
每迟到1人扣0.1分。
队伍较乱扣0.1分,集合时不准说话,保持安静,交头接耳、纪律较乱扣0.1分。
2、太极拳三字经诵读:站姿端正,声音洪亮,全体诵读。
每一人不诵读扣0.1分。
3、成体操队形散开时,动作迅速,位置准确。
队形散乱扣0.1分。
4、打拳时动作认真,每一人打闹扣0.2分,左右下式独立时必须蹲下,每一人不蹲下扣0.1分
5、结束:从九四班开始,学生站两队跑步离开操场到教室,自由活动。
解散时要求同1。
太极拳24式评分标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24式是太极拳入门级别的套路之一,它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理念,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起点。
在学习太极拳24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评分,以便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水平。
下面,我们将针对太极拳24式提出一套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太极拳。
第一式,起势。
起势是整个太极拳24式的开始,要求身体站稳,呼吸自然,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评分标准,站姿端正,呼吸平稳,双手放置得当,得分范围0-10分。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要求身体灵活,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转动自如,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三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要求身体柔韧,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动作流畅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五式,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要求手臂柔软,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转动自如,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倒卷肱要求手臂柔软,身体协调,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手臂柔软舒展,身体协调稳定,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七式,左右拦雀尾。
拦雀尾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八式,单鞭。
单鞭要求身体平衡,手臂柔软,动作舒展。
评分标准,身体平衡稳定,手臂柔软有力,动作舒展自然,得分范围0-10分。
第九式,云手。
云手要求身体柔韧,手臂舒展,动作流畅。
评分标准,身体柔韧度,手臂舒展自然,动作流畅有力,得分范围0-10分。
第十式,高探马。
高探马要求身体稳定,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