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用 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剂量,以预防猝 死。但部分患者 存在明显窦缓,可能需 要在植入心 脏起搏器的基础上使用β阻 断剂。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MI后频发复 杂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 性室性心动过速:β阻断剂 可减少这 些患者的猝死和再梗塞,改善患者的预 后;
二尖瓣脱垂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3.对于ß受体高敏状态的患者可用ß阻 利多卡因可缩短旁路前向不应期,因而存在加快预激房颤心室率之风险。
众所周知,β阻断剂对于心肌梗塞后频发复杂 室性早博的治疗效果不会优于甚至可能差于I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但β阻断剂与安慰剂相比,可明显降低
断剂。 患者的再梗塞、猝死和总病死率,越高危的患者使用β阻断剂受益越大。
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在用常用抗心 律 失常药物无效时,可能需使用维拉帕米。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洋地黄类药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终 止,预 防复发和减慢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 率,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2.优点是具有正性变力性,在有器质性心 脏病、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的患 者,出 现上述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时应首选洋 地 黄。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80年代以来,抗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 疗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经导管射频 消融,使一些快速心 律失常,包括预激综 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正 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治疗发 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可植入的自动心脏 起搏转复除颤 装置(ICD)在恶性室性 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在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前提下尽量减 少药物维持剂量。不宜使用胺碘酮治 疗心脏正常的早 搏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IV类药物:钙拮抗剂,只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有 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