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安装主要适应症
- 格式:ppt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3
哪些患者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能起到临时性心脏起博与永久性心脏起搏的作用。
临时性心脏起搏的适应证:急性心肌梗死后,有下列心电图改变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同时合并有P-R间期延长、双侧束支阻滞、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每分钟45次以下等;(2) 严重窦性心率过缓和窦性停搏伴有晕厥或持续低血压、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状者;(3)已发生过心脏停搏而又心肺复苏成功,并出现各种严重的房室传导及束支传导阻滞;(4)药物中毒、高血钾引起的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者;(5)Q-T间期延长综合征;(6)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前,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7)显著心动过缓、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又要接受全身麻醉和大手术者。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有显著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2)莫氏Ⅱ型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有症状;(3)双侧束支阻滞并有显著的心动过缓:或伴有P-R间期延长;(4)持续性三束支传导阻滞伴晕厥者;(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6)病态窒房结综合征,同时有房颤、房扑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7)动态心电图检出有窦性停搏3秒钟以上,同时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心脏起搏器上的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根据起搏器的性能和工作方式,规定用几个外文字母代表,1974年起采用3位代码命名,如VVI等,1981年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增补为5位代码。
第1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脏,如A为起搏心房,V为起搏心室,D为心房心室双腔起搏。
第2个字母代表起搏器能感知哪个心腔,如A为感知心房的激动、V为感知心室的激动、D为心房和心室双腔均感知、O为无感知功能。
第3个字母表示起搏器感知心脏自身电活动后的反应方式。
如T为触发型,即感知心脏自身激动后释放一个刺激脉冲;I为抑制型,即感知心脏自身激动后起搏器工作受到抑制暂不发放脉冲刺激;D(或T/I)为既有触发反应又有抑制反应,0为无此项功能;R为逆向反应,即当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时发放脉冲呈逆向反应,与一般起搏器相反。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发表时间:2018-07-30T13:30:28.0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9期作者:魏俊[导读] 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解放军四五一医院干部二区)摘要:目的对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
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关键词:人工起搏器植入术;人工心脏;临床护理经验;健康教育的方法适应证如下:1.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无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4.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禁忌证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准备1.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作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和术中、术后须与医生配合的事项,也须说明可能的并发症,须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备皮,建立静脉通路。
4.心导管室准备手术所需物品。
(1)药品:消毒用碘伏或碘酒、70%乙醇,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2)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导线,备用与起搏导线相匹配的可撕性静脉导引鞘管。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人工起搏器是通过脉冲发生器及起搏电极导线最大限度的模拟心脏电活动规律及特点,辅助心脏恢复并保持基本的节律活动,克服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消除缓慢或/和快速心律失常。
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有阿期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内阻滞等。
一、主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2.自理缺陷与疼痛不适及医源性限制有关3.知识缺乏4.心跳模式改变5.潜在并发症:感染二、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史等,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评估人工心脏起搏器转植入的适应症、禁忌症。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常规备皮;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术中呕吐或窒息;术前医嘱用药及皮试;术前休息及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因素。
3.检查术前有关用物,包括人工心脏起搏器、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电器等。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大致方法,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
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术前禁食6-8h,以防止术中呕吐,造成误吸。
3.手术部位常规备皮。
4.常规遵医嘱行抗生素过敏试验。
5.教会病人测量脉搏。
6.保证充分睡眠,术前遵医嘱予安定10mg肌注。
7.建立静脉通路。
【术后护理】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术侧上肢制动72小时,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使电极与心室壁接触良好,协助病人翻身q2h,避免患侧卧位。
2.2-3天内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起搏器的起搏功能,发现头痛、眩晕、胸闷、气短、打嗝、肌肉痛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伤口处沙袋压迫6-8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告诉病人术后3-5天内术侧上肢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4.遵医嘱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测体温q4h,必要时随时测量。
5.术后72小时内巡视病人每15-30分钟1次,及时发现病人需求予以解决。
6.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饮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Ⅰ类:无争议的,公认必须行永久性心脏起搏者;Ⅱ类:永久性心脏起搏虽对患者有益,但对其必要性尚有不同意见者;Ⅲ类:公认为不需要永久性心脏起搏者,本类情况实际上属于非适应症。
Ⅰ类指征包括:(1)获得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头晕、活动耐力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者。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明显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阻滞者。
(4)症状性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有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被明确证明与心动过缓有关者。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而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7)虽无症状但逸搏心率<40次/分或心搏间歇>3秒者。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或心动过速终止时有>3秒的室性停搏者。
(9)双束支阻滞伴有间歇性完全性阻滞或晕厥发作者。
(10)双束支及三分支阻滞伴有二度Ⅱ型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者。
(11)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持续的不可恢复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
(12)心内手术及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经临时性起搏持医学教育网原创续3~4周仍无恢复迹象者。
(13)原位心脏移植后,供心出现明显窦房结功能低下及完全性房室阻滞者。
(14)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的心脏抑制型反应具有临床症状,或心搏节律达到上述第7款情况者起搏有效,但对血管抑制型引起的症状起搏治疗无效者。
Ⅱ类适应症包括:(1)永久性或间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不论其阻滞部位有无症状,逸搏心率<50次/分者。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
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一、公认的起搏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与缓慢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的症状。
1)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如头晕、黑朦、心力衰竭和晕厥等症状。
2)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而必须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发作者。
(2)房室传导阻滞(AVB):主要取决于有无症状与阻滞部位。
1)有症状的II度以上AVB,不论阻滞部位和类型(莫氏I或II型)。
2)无症状的II度以上AVB,但心室率<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3s。
3)由高度AVB诱发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而需药物治疗者。
4)三分支传导阻滞。
(3)其他1)颈动脉窦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窦引起>3s心脏停搏。
2)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3)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通过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二、有争议的起搏适应证(1)SSS患者心率<40次/分,无症状或未证实与症状有关。
(2)无症状的II度I型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或以下水平或无症状的II度II型者。
(3)无症状的III度AVB,心室率>40次/分。
三、非起搏器适应证(1)SSS患者证实其症状与心动过缓无关。
(2)I度AVB。
(3)无症状的II度I型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上。
(4)单纯分支阻滞或无症状的分支阻滞伴I度AVB。
以上指标根据2012年美国心血管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律协会重新制定的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指南总结而成,当然指南并未涵盖所有的临床情况。
就某一个具体患者而言,安装永久心脏起搏的手术指征并非总是明确的。
通常,不可逆性、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主要指征。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CONTENTS •手术介绍与背景•术前准备与评估•手术过程详解•术后管理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总结与展望手术介绍与背景01永久心脏起搏器定义01永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医疗设备,通过向心脏发送电脉冲来调节心跳速度,保持心脏正常节律。
02该设备由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组成,脉冲发生器植入皮下,导线通过静脉插入心脏内部。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某些心肌病、心脏手术后遗症等。
禁忌症活动性感染、严重出血倾向、未控制的恶性肿瘤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心脏起搏器技术不断发展,经历了从体外到体内、从临时到永久的演变过程。
现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同时,新型起搏器不断涌现,如无线起搏器、可充电起搏器等,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术前准备与评估02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目的、风险和预期结果,确保患者充分理解。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术前禁食、停用某些药物等。
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手术可行性。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和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包括年龄、合并症、心功能等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术前检查与评估解释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复杂性有关,以及医生将采取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鼓励患者提出问题,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手术风险并做出知情决策。
详细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电极脱位、心包填塞等。
手术风险告知手术过程详解03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适用于大多数患者,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手术部位失去痛觉。
全身麻醉对于不能耐受局部麻醉或需要更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可选择全身麻醉。
植入位置确定静脉植入通过穿刺静脉血管,将导线植入心脏内。
起搏器的历史与适应症(一)引言概述: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通过电刺激来调节心脏的节律和心室收缩,旨在帮助心脏患者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本文将介绍起搏器的历史背景以及适应症方面的内容。
正文:1. 起搏器的历史- 马昆先生的贡献: 20世纪初,美国医生马昆首次使用外部电刺激来治疗心脏病患者。
- Early型起搏器: 20世纪50年代,史上第一款率先被使用的起搏器,为患者提供周期性的心脏刺激。
- 传导系统改进: 20世纪60年代,起搏器的设计工艺逐渐改进,使得对心脏的刺激更加精准。
2. 起搏器的适应症- 心房颤动: 起搏器能够通过恒定的心室刺激来帮助管理心房颤动导致的心脏节律紊乱。
- 心脏病患者: 起搏器可以帮助心脏病患者维持正常的心室收缩率,缓解症状。
- 心脏传导阻滞: 患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起搏器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 突发性心脏停搏: 起搏器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的心脏刺激,以防止心脏停搏导致的严重后果。
- 心脏衰竭: 在某些心脏衰竭病例中,起搏器可以提供心脏刺激以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患者的病情。
3. 起搏器的使用限制- 约束活动: 患有起搏器的患者需要注意一些活动,如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 额外手术风险: 安装起搏器需要进行手术,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 资金和技术限制: 由于起搏器是一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因此在某些地区和经济条件下,起搏器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4. 起搏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单腔起搏器: 仅在心房或心室中提供电刺激信号的起搏器。
- 双腔起搏器: 能同时在心房和心室中提供电刺激信号的起搏器。
- 传感器起搏器: 根据患者的运动、呼吸等参数来自动调整起搏器的工作模式。
- 工作原理: 起搏器通过电极将电刺激信号传递至心脏肌肉,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和收缩。
5. 起搏器的监测和维护- 定期检查: 患有起搏器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起搏器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电池更换: 起搏器使用一定时间后,电池可能耗尽,需要进行电池更换手术。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基本原理】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
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一决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4.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5.莫氏Ⅱ型房室阻滞或文氏型房室阻滞经电生理检查属希氏束内或以下阻滞者。
6.有症状的任何水平的永久性或间歇性高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晕厥发作史,心脏停搏>3s。
【禁忌证】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窦房结与房室结功能测定、传染病检查等。
2、术者术前查房,了解病情。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4、适应证:已排除可逆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与毒物作用、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炎等。
5、已停用阿斯匹林等抗栓药。
6、术前小结、术前讨论。
7、术前0.5-1小时抗生素使用1次。
8、建立静脉通道。
【起搏器选择】[1]【操作过程】1、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2、静脉选择:可采用左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或用头静脉切开法,送入导引钢丝,并在透视下确认钢丝进入右心系统。
3、囊袋制作: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至胸大肌筋膜,并在切口下方制作与起搏器大小相适应的囊袋,注意彻底止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而增加起搏器囊袋感染机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起搏器植入适应证-郭继鸿人工心脏起搏临床应用已经50年了。
与其他任何技术一样,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随着技术本身的改进与发展,适应证会不断扩大、完善。
起搏器植入适应证也是同样。
但是也应看到,不同医师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认识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对同一种传导系统病变,在不同的临床状态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很多,包括对植入指南的不同理解、对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不同认识、对起博技术及疗效的不同看法等。
这些差异明显表现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不同观点。
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绝对”适应证,即相关指南中Ⅰ类适应证,这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并有大量明确的循证医学的证据,以及专家一致认为起搏治疗将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
(2)相对适应证:根据病情,起搏能否给患者带来益处和好的疗效,循证医学的证据不足或专家意见尚有不同,这相当于指南中Ⅱ类适应证,而其又分成两个亚类,Ⅱa类:倾向与应当植入,Ⅱb类:不倾向植入。
(3)非适应证:根据病情,专家一致认为起搏治疗对患者无效,甚至有害,即指南中的Ⅲ类适应证。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成3类:病窦综合征,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
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根治性治疗,能够缓解和消除缓慢性心律失常伴发的症状,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不受影响。
以三度房室阻滞为例,过去三度房室阻滞诊断第1年的死亡率高达50%,但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寿命不受影响,因此,应当看成是一种根治的治疗。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包括严重窦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等,是我国目前起搏器治疗中最常见的适应证,约占50%的病例2002年国际起搏器植入指南中病窦的适应证内容如下。
Ⅰ类适应证(1)病窦综合征表现为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必须使用某些类型和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又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2)因窦房结变时性(随代谢增加心率适度增加)不良引起症状者。
医用心脏起搏器适应症有哪些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心脏电活动异常的治疗医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医疗器械。
它通常被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医用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1. 心脏传导阻滞(Heart Block)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心脏自律性细胞传导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电活动延迟或阻断。
医用心脏起搏器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包括:a.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First-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此类型阻滞较为轻微,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心力衰竭等,可能需要起搏器治疗。
b.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Secon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此类型阻滞可进一步细分为Mobitz I型(Wenckebach)和Mobitz II型,其中Mobitz II型阻滞较为严重,往往需要起搏器支持。
c.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此类型阻滞完全中断了房室传导,患者通常出现晕厥、心动过缓等症状,需及时安装起搏器。
2. 心室停搏(Ventricular Standstill)心室停搏是指由于心室起搏点或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导致心室完全停止收缩的情况。
医用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向心室发送电脉冲,刺激心室进行收缩,从而维持正常的心律。
3. 心室颤动及猝死风险(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电活动异常,这可能是突发性心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有心室颤动或有风险的病人来说,医用心脏起搏器可以被安装为除颤器(Defibrillator),以便在发生心律失常时能够立即进行除颤。
4. 心房颤动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Atrial Fibrillation)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房室传导异常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