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 格式:ppt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生通过对《水和溶液》、《我们周围的空气》两单元内容的学习,对空气、水的污染已有所了解,对污染防治措施也有所认识,只是比较肤浅。
本节课通过“保护生命之源”、“还人类洁净的空气”、“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切实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方式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周前准备的“实验探究11-3”和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音像。
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二、推进新课活动1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阅读】先阅读课本P108~109页,然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讨论】列举你所熟知的污染现象,指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交流】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农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讨论】水体污染造成哪些危害?【交流】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形成赤潮和水华。
【讨论】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具体有哪些方法?【交流】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空气C.二氧化碳D.酱油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放出热量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有下列图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加入高锰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熄灭酒精灯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A.木炭B.红磷C.硫D.铁丝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D.空气中的各成分在混合后,各自的化学性质改变6、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的是A.带火星木条B.燃着的木条C.气体颜色D.闻气味7、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 B.O2C.CO2D.PM2.5 8、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氧B.冰水混合物C.高锰酸钾D.洁净的空气9、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将水通电分解10、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气态物质的是A.铁丝B.红磷C.镁带D.乙醇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白醋”,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表:从说明中可知:(1)“白醋”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实验室中的白醋应存放在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倾倒白醋时,标签应________。
空气和氧气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臭氧D.一氧化碳2.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未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自带布袋购物B.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C.使用一次性木筷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3.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5.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D.鼓励乘坐公交出行6.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7.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8.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D.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二.填空题(共7小题)13.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压减化石燃料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⑥调整能源结构.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水倒流,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为,图中的收集装置还可以收集的气体有(填写一种).(2)如图乙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15.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16.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1.新冠肺炎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呼吸受阻,此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D.液氮用作医疗麻醉剂3.(张家界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4.近几年来某县空气质量不断好转,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B.污染治理不达标的家具厂晚间生产C.“煤改电、煤改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5.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A.NO2B.CO C.粉尘D.CO26.(枣庄中考)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煤的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答案:B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B、氧气支持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故选B。
小提示:2、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答案:D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CA、红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白色小颗粒五氧化二磷,故A选项不正确;B、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故B选项不正确;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故C选项正确;D、在未点燃的情况下,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任何现象,故D选项不正确。
综上选C。
4、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