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2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说明
一、上交时间:
11.25日下午5:00前将继续教育学分和继续教育证书上
交至教导处,过期不侯。
二、有关要求(注意:不明白的一定要问!!)
1.只办理今年需评聘职称的教师,不接受个人单独办理。
2.填写继续教育证书一律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字体要工整无误,一项内容只占一行。
学分证书按登记顺序整理好,装订在一起,证书顺序一定要和本上的顺序一至。
(注意:
不要把学分证书订在继续教育本上)
3.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计学时学分办法,认真填写。
非法出版和不正当渠道获奖的,严禁填写。
自2018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由学分制改为学时制,每年累计应不少于 90 学时,其中,公需科目应达到 30 学时,专业科目应达到 60 学时。
学时计入:
(1)培训进修类,不超过8学时/天。
(2)自学类,每年累计不超过 40 学时。
(3)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可折算学时,每项(篇、本)计 10学时,折算学时每年累计不超过30 学时。
4.各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按规定时间审验,逾期不再办理,责任自负。
集中培训学分登记说明(一)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学分制进行考核,继续教育的学分计算办法:集中培训按8学时一天按8学时计算)折合成1学分;非集中继续教育培训按10学时折合成1学分。
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考核不合格,不计学分,须重新考核。
单项集中培训学分不能超过15学分。
(二)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周期为5年。
在培训周期内,在职聘任教师必须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其中集中培训160学时、非集中培训200学时),方可结业。
其中新任教师在岗前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试用期的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不完成培训任务,不能转正定级。
(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缺课时数累计达到该次培训课时总数五分之一者,取消其参加该次培训考核资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非集中培训参照执行)。
(四)教师参加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其它专业提高培训班、干部提高班等学习,按所学习课程课时折算,每20学时折合为1学分,但在培训周期内,总计不超过20学分,每年最高计5学分。
(五)网络培训是指区级以上的有组织、经过注册的网络学习活动,其学分按照集中培训10学时记1学分。
(六)由人事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必修公共课培训,按照合格1门课计2个(集中培训)学分;计算机模块培训,按合格一个模块计0.5个(集中培训)学分填写。
交江汉区教师进修学校审核。
(七)参加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其它专业提高培训班、干部提高班学习,按所学课程课时折算,每20学时折合成1学分,但在培训周期内,总计不超过20学分,每年最高计5学分。
(八)据武汉市教育局(武教师[2009]2号)文件精神,从2009年开始,市级培训除了有集中培训计入集中培训的学分外,还有完成后期跟踪的实践研修也计2学分。
但参训教师必须完成以下实践研修任务:1、一篇培训学习总结与体会,并在校内交流;2、一堂以培训内容为主题的公开汇报课;3、一则教育教学反思案例。
教师个人培训登记学分认定操作方法
1、个人申报
(1)每位教师如实填写《2012学年永嘉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个人申报表》;
(2)申报分二项:即平台学分及其他学分。
其中平台学分指已纳入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继
续教育学分,由教师个人进入平台查询。
*说明:
1、平台学分包括自主选课、指令性培训二项,要求培训结束时间在,且成绩合格及以上的;本项(平台学分)考虑到各培训机构录入成绩时间为培训结束后10天内,建议至少7月10日以后进行。
2、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远程培训学时5年不超过50学时。
例如:某教师,本年度又培训了一个24学时的项目,则该项目只能计2学时。
3、查询方法:
(1)个人帐号查询:学员自主选课->成绩与评价->2012(及2013)、自主选课培训(及指令性培训)[共需查询4次],把有效期内的项目整理到2012学年永嘉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个人申报表》(还要排除多余的远程培训学时)。
4、登录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管理平台网址:.cn/login.aspx
登录账号:个人姓名首个字母组合加身份证后六位数字,如陈建玺:账号为cjx887887,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数字。
附件:桐梓县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细则(试行)为了使我市以“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取得实效,将各项培训内容量化折算成学分进行管理,特制订以下学分管理细则。
一、学分设置学分设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两大类:(一)基本学分: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学必考课程应取得的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必修课。
每门课程分三个环节进行考试考核:(1)理论环节:修满240个学时,考试考核成绩及格。
(2)研究环节:能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完成本轮“继教工程”规定的校本研究任务,经学校考核和市抽查合格。
(3)实践环节:能将所学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经学校考核和市抽查合格。
以上三个环节都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学分,基本学分修满30学分,即可取得本轮继续教育合格证。
(二)奖励学分:将中小学教师参加选培、自修、教研、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折成学分登记,是对教师扩大知识容量,深化知识内容,提高教研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加分鼓励。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基本学分修满30学分后,才能登记奖励学分。
奖励学分按本管理办法登记,包括选培、自修、教研教学三项内容。
(1)选派培训:包括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班主任、学科骨干等培训。
(2)自修:包括具备合格任职条件后的学历层次提升、获得本科第二学历、普通话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级提升。
(3)教学教研:包括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科研活动或成果获奖、辅导学生参赛获奖等。
二、学分计算与认定(一)基本学分计算与认定:对每门课程分三个环节(理论环节、研究环节、实践环节)进行考试考核,三个环节都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基本学分修满30分为合格。
凭考试考核成绩予以登记。
教师继续教育必学必考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二)奖励学分计算与认定:奖励学分按等级分配学分。
必须是本轮继续教育期间参加的活动或取得的成绩才能登记奖励学分。
奖励学分不重复登记,同类多级培训,只记一次最高学分;同一篇论文既发表又获奖的,只记其中一项学分;同一活动、同一成果获多项奖或多级奖的,只记最高的一项学分。
个人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填写及自查要点一、审核学分是否达标中级、副高、正高I类学分>5,II类学分>20,总分>25初级II类学分>20二、审核学分登记表填写内容是否规范学分登记表正面:1、标注个人姓名、现任职称(晋升职称或职称变更的要确定有证书或聘书)2、年度要填写;人员编号、内部编号、填写日期可不填3、I类学分(1)审核学分证明与学分登记表中人员姓名、性别、年份、继教项目名称,项目完整编号,获得学分数是否一致。
(2)审核学分证明的真伪。
A、必须有两个公章,一个是主办单位公章、一个是主管单位公章。
主管单位公章必须是级继教委员会,能在网上查阅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和举办年份是否存在,主办单位、主管单位是否与学分证明一致。
B、学分证明填写内容的部分不得有涂改痕迹,以免有造假嫌疑。
(3)I类学分小计必须填写正确。
学分登记表反面:继教项目名称要填写,II类学分小计必须填写正确1、市级项目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按市级项目学分证明填写名称和学分学分证明要有姓名,学分证明审核要点参见I类项目,不要求两个公章。
2、自学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完成自学计划,写出**字综述并在科室交流”A、由科主任审核签字B、提交综述材料(2000字1学分)3、论文、综述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发表论文**篇,分别为**刊物,第**作者”查看论文、综述原件,提交目录复印件,按照论文等级给学分4、科研项目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承担**级课题**项,分别列为课题组第**成员”查看项目批文原件,提交复印件,查验是否项目组成员,按照项目等级给学分5、医学著作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编写出版医学著作**部,编写字数**”查看原件,提交封面封底复印件,按照字数给分(1000字1学分)6、出国考察、国内专题调研报告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参加国内外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字”A、院办负责人签字B、提交报告材料,按照字数给分(3000字1学分)7、院内病理讨论会、多科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参加院内病例讨论/ 多科案例讨论及大查房/ 科内学术讲座**次,其中主讲**次”由科主任审核签字8、单位批准的学历学位教育继教项目名称填写格式:“累计参加**月的在职学位教育并考试合格或赴**进修**月”A、单位批准的学历、学位教育,审核当年结业证书或成绩单,必须是就读单位出示的证明,具备公章,累计6个月之内,1个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