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后压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
论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桥梁桩基工程的应用前言:随着桩基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后压浆灌注桩显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注浆设备不断开发、新的注浆工艺不断出现。
与此相适应,在工程实践中,压力注浆的质量控制手段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影响后压浆灌注桩工程特性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桩端压力注浆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一、传统钻孔灌注桩与后压浆灌注桩技术分析后压浆灌注桩技术原理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并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埋设在桩身的注浆管,将经过计算得到一定水灰比的水泥浆压入桩端底层。
这些浆液经过渗透、填充、压密及固结等物理或化学形式作用,改变了桩端及其附近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提高桩的承载性。
其施工工艺是:方案设计→钻孔→下钢筋笼→埋设注浆管→清孔→浇注混凝土→成桩→注浆。
后压浆灌注桩技术与传统钻孔灌注桩技术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能够减少桩底沉渣厚度,加固桩端持力层。
在传统钻孔灌注桩清孔时,为了维持孔壁稳定,施工时使用泥浆护壁,这样就不可能将孔底沉渣完全清除干净。
另外,泥浆浓度不容易控制,泥浆太稀会使沉渣冲不出来,泥浆太浓则沉渣多。
还有就是泥浆池未清理,使大量沉淀物被重新送回孔内等都可以造成沉渣清理不净。
在后压浆灌注桩技术中,注入的水泥浆与桩端沉渣混合固化,凝结成一个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的结合体,能够减少沉渣厚度。
同时,水泥浆会沿着桩端持力层的孔隙扩散和渗透,提高桩端土体密度并能有效传递和分担荷载,使桩端土层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桩端阻力。
2、能够改善桩与土界面特征。
在传统钻孔灌注桩进行桩身灌注混凝土施工时,由于灌注导管长而细,且管内充满泥浆,桩身混凝土在导管内落差比较大,非常容易受到导管内泥浆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离析,使桩尖混凝土强度降低,造成灌注桩承载力下降。
另外,护壁需要使用泥浆作护壁液,泥浆循环时在孔壁周围形成泥皮。
桥梁工程压浆技术运用分析1、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压浆技术的应用优势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压浆技术常被用于灌注桩施工,该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1增加强度在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采用压浆技术,能够增强桩端土抗扰动能力,削弱施工中水泡产生的软化效应,有效改善持力层的力学性能,提高持力层的强度指标,进而稳固桩基体系。
若桩端持力层为粘土、粉砂,在压力注浆的情况下,均质土体能够与混凝土浆液形成复合土体,改善持力层传递性能,分散其荷载,从而增强持力层强度。
1.2提高摩阻力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压浆技术可消除桩周土影响,对桩与土的界面特性起到改善作用,能够明显增强桩侧摩阻力,提高桩周土系法向压力。
桩周围的泥皮是影响桩侧摩阻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桩与桩端土会产生相对位移,导致桩侧土改变原有形态,降低桩侧土的强度。
而采用压浆技术能够改善桩端土的力学性能,消除上述不利影响,在注浆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桩侧部位会溢出浆液,这部分浆液渗入到桩与土之间的空隙中,可形成面积较大且强度较高的承载土体,进而有利于增强桩侧摩阻力。
1.3改善荷载传递性能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压浆技术,可通过压实、渗透、胶结等作用,促使桩端形成扩大头,进一步增加桩端与土体的接触面积,起到稳固桩基持力层的效用。
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在应用压浆技术的前提下,桩侧摩阻力性状发挥由桩侧上部过渡到桩侧下部,桩基摩阻力性状发挥由桩侧过渡到桩端,有效改善荷载传递性能。
当桩土发生相对位移时,桩端阻力随着位移的增加而增大,桩侧摩阻力则随之削弱,此时桩端承载力的增强可保证桩身的稳定性。
2、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压浆技术的施工要点2.1浆液制备2.1.1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后压浆技术通常采用普硅水泥或是水下注浆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在制备浆液前,需要对水泥材料进行抽检,以此来确保浆液的质量。
2.1.2浆液拌合用水应当符合混凝土拌制用水的规定要求,使用的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海水进行浆液拌制,一般的饮用水均可满足拌制条件,在使用时不需要进行试验检测。
阐述后压浆在桩基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后压浆施工技术因施工方法简单、可靠性高、单桩承载力增幅大,在现阶段的桩基施工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使施工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后压浆设计及作业、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问题的处理、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进行了探讨。
标签:后压浆;桩基;施工;应用对于后压浆施工技术的适用地质条件而言,主要是以砂土、粉土以及粉质黏土为主的土质,同时也适用于灌注桩持力层为碎石层,且碎石含量在50%以上的土质。
1 工程情况概述某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设计桩数198根,桩径均为800mm,桩长37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000kN,建筑最终沉降量小于等于50mm。
桩身穿过层厚5.00~6.70m的细砂层,层厚0.80~3.50m的粉土层,层厚0.70~1.70m的粉质粘土层,层厚6.60~9.00m的细砂层,层厚0.30~2.30m的粉质粘土层,层厚3.80~11.00m的细砂层,层厚1.00~2.60m的粉质粘土层,层厚4.40~6.40m 的细砂层,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桩端进入卵石层不小于0.8m。
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设计参数见(表1)。
2 后压浆设计及作业2.1压浆参数设计影响后压浆质量的关键注浆参数包括浆液水灰比、注浆终止压力、注浆流量和注浆量。
注浆浆液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浆液流失,降低后压浆的有效性,水灰比过小会增大注浆阻力,降低可注性。
因此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土层类别、土的密实度、土是否饱和诸多因素确定。
对于饱和土宜为0.45~0.65,对于非饱和土宜为0.7~0.9,对于松散碎石土、砂砾宜为0.5~0.6。
桩端压浆终止注漿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及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宜为3~10MPa;对于饱和土层宜为1.2~4MPa,软土取低值,密实粘性土取高值。
为利于浆液均匀扩散,保证压浆效果,应控制注浆流量,注浆流量一般不宜超过75L/min,实践表明,注浆压力和流量过大容易造成串孔、冒浆、降低压浆的有效性。
后压浆技术在桥梁桩基础沉降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13T10:53:12.39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5月9期作者:徐顺娟[导读] 后压浆施工主要是将有较高压力的水泥浆注入桩端与桩侧徐顺娟 43010419830314****摘要:后压浆施工主要是将有较高压力的水泥浆注入桩端与桩侧,在渗透作用之下,可以对孔隙水进行挤排处理,同时将桩底沉渣摊开,达到对孔隙进行填充的目的。
因此,会形成强度较大的结石体,能替代灌注桩侧面周围位置的扰动土,并加大桩侧土对结石体产生的侧压力以及结石体和土体之间的黏结力,对于桩基承载力的显著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桩基顶面沉降现象,为桩基承载力提供较为可靠的保证,实现对桥梁桩基础质量事故的规避,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关键词:后压浆技术;桥梁桩基础沉降;应用引言近年来,钻孔灌注桩在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
但是,由于钻孔过程中泥浆的影响,桩阻抗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致使大量建筑材料白白地被埋入地下,也使钻孔灌注桩的使用受到局限。
复合式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既能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还可以承受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是一项新的桩基技术,目前已在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后压浆技术特点主体工艺具有较高承载力后,沉降量较低。
与传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相比,承载力提高50% ~ 100%,施工效率更高,达到传统钻孔灌注桩的5 ~ 10倍。
并符合环境工程的要求。
在整个后压浆技术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泥浆循环,只需要稳定的液体。
泥浆排放量很小,避免了泥浆污染问题。
2后压浆操作要求(1)现场准备。
在压浆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需全面、仔细检查各种施工设备,包括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及溢流安全阀等,保证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完成检查工作后,需按照编号顺序,建立压浆管路和浆液分配器之间的连接,利用挂牌一一标注好压浆的回路序号。
各种材料应准备充分,如水泥、膨润土及缓凝剂等。
桩基后压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特别是特大型桥梁形式应用较为普遍。
在施工中,压浆加固技术由于技术成熟,施工简便等原因常常采用,以在必要时对桩基础进行加固或补强。
本文分析了不同压浆形式对压浆效果的影响,并对某工程项目实验进行了研究,以其在铁路、公路的桥梁建设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桩基后压浆技术桥梁施工应用引言:后压浆技术及机理概述1.1概述后压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增强地基基础承载力的工程技术,其主要方法是在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先将注浆管预设于桩体,通过高压泵将水泥浆灌入桩体内,通过水泥浆的填充、压密、劈裂、固结,提高桩基的端承载力和侧面摩擦力,从而增强桩基的整体强度。
近来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对于广泛采用的桥梁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桥梁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平整度。
在铁路、公路经过的一些地区,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如地貌属于山前冲积平原单元,地质在穿过粘土层后,是一层较厚的碎石层,象这样的工程地质条件如果使用传统的桩工艺,则必须加大加深基坑开挖,其工程造价、工期都会受到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对于目前的桥梁特别是高架桥,较多地采用了灌注桩基础形式。
由于桥梁结构形式需要,桩的长度与桩径都比较大,在整个工程中,桩的工程量占了较大比重,因此桩基的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的比重很大,从工程造价控制与施工效率的角度,目前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地采用了后压浆技术。
1.2机理在桩基孔桩施工中,无论如何成孔或清孔,孔中无疑存在着渣滓或杂物,或者在灌注时,由于导管距孔底存在落差,这样导致前期灌入的砼在孔底部(也就是桩的顶端)出现离析现象,出现“虚尖”,使桩端存在薄弱环节。
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桩的承载力会降低。
后压浆技术是与灌注桩工程配套进行的。
具体施工时,先将桩基成桩前,将钢筋配笼、灌注管路、设备等连接于桩孔中,然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成桩后一段时间后进行压浆。
谈后压浆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桩基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桥梁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后压浆技术因其具有造价低、实用性强、承载能力高的特点,它在高速公路的桥梁桩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后压浆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桩基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字】后压浆技术高速公路桥梁桩基应用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后压浆技术概述1、后压浆法的使用原理在对高速公路的桥梁桩基进行施工时,后压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灌注桩的泥皮以及沉渣进行固化,从而确保桥梁桩基的质量稳定性及其承载能力均能达到相关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的后压浆是在桩基成桩前将钢筋配笼、管阀以及压浆管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其安置在桩孔之中,再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使其成桩,待其成桩后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后压浆。
在对桥梁桩基工程进行施工时,压浆管可以通过声波透射法来对桩基是否完整进行检测,对桥梁桩基进行压浆后,既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截面钢筋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对压浆管进行循环利用。
2、后压浆法的作用在高速公路的桥梁桩基建设过程中,后压浆法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桩基底部及其周围的软弱土体进行加固,以此来提高桩基下部的基础地层的强度。
这样做可以使桩基与土层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对土层的力学性质进行改善,最终实现提高桩端的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技术的引用对减小桩基的直径以及提升其承载能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后压浆技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使用还具有以下几种作用:(1)对桩孔底部的沉渣进行胶结;(2)避免桩基在道路投运后出现较大的沉降;(3)对桩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修补;(4)确保桩基的实际承载能力能够达到设计的相关要求;(5)减少或避免桩基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沉降。
二、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及其技术要求1、工艺流程高度公路桥梁桩基工程的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分为三个体系。
桩土体系:设置通达桩端土的注浆管道,即采用桩身混凝土浇注前预设注浆管直达桩端土层面.且端部设置相应的注浆器。
浅谈压浆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桥工程不断增多,各种问题也随之相继出现,如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桥梁桩基承载力不足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道桥工程的质量。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压浆技术在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期望能够为道桥工程建设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压浆技术;施工方法;应用压浆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快捷、材料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道桥工程中。
对于道路工程而言,应用压浆技术可以改善道路基层、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应用压浆技术可以提高桥梁桩基承载力。
基于此点,本文就压浆技术在道桥工程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浅谈,仅供借鉴参考。
一、压浆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压浆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路面中板块脱空现象而言的。
通过压浆能够充实混凝土板底的脱空部位,恢复板底的密实度,使基层面板的支撑状态得以改善,防止混凝土面板过早损坏。
(一)压浆加固机理概述压浆加固机理主要是通过压浆泵本身的压力把提前拌和的填充料沿输送管均匀挤入混凝土板底的路基土体中,并在填充料渗透和充填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压密挤实,以此来排除土体颗粒中含有的水分和空气,从而使土体的孔隙率有效降低,提高土体本身的密实度。
随着挤入土体中的浆液慢慢地凝固,路基中原有的松散颗粒及裂缝将会被挤实,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防渗透和防水性能高、稳定性较好,能够起到消除路基隐患及加固路基的作用。
(二)压浆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压浆技术施工流程具体施工流程如下:确定需要压浆的具体位置→布设压浆孔→选择压浆材料→对所需材料进行配合比→确定压浆压力值→进行压浆施工→封孔养护①可以使用超声波检测仪确定需要压浆的具体位置。
②在已确定好的位置进行布设压浆孔,通常情况下,布设3个压浆孔即可,孔面积应尽量控制在5㎡/个。
③选择压浆材料时,应尽量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性要好、强度高、具有优良的耐冲刷性能、干缩小、性价比高等。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8T06:09:53.6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38卷1期作者:余利春[导读]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2到30天之间,选取高压注浆泵通过压浆管(埋设于桩侧、桩底)将水泥浆液高压注入到桩侧或桩底位置余利春身份证号:3390051979081466**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2到30天之间,选取高压注浆泵通过压浆管(埋设于桩侧、桩底)将水泥浆液高压注入到桩侧或桩底位置,利用浆液的各类作用,如扩散、填充、压密等,向桩底松软层填实,实现底泥固结及土层挤压的作用。
除此之外,顺着桩身与土层的结合层浆液上返,将泥皮去除,达到桩侧摩阻力大幅度提升的目的,同时,浆液向桩侧土层内横向渗透,达到桩径增大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前言:由于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交通载荷不断提高,对桥梁桩基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增加桩体的承载力、减小桩体沉降量,在有限的桩长条件下满足较高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多的桥梁采用桩底后压浆技术.此工艺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及成本,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简介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来,后压浆是将注浆技术与灌注桩技术有机结合,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成桩后将水泥浆通过预设与钢筋笼上的后压浆装置注入桩底、桩侧,固化沉渣和泥皮,并使桩底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得到加固,从而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提高单方混凝土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桩长及桩数,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后压浆技术的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面认真的勘查工作,并且结合勘查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保证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安全措施等都可以满足相应建设要求,并且应该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一些常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已达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做好材料与设备的选择。
后压浆技术在桥梁灌注桩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为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扩大桩径或使桩端嵌入基岩,但是在一些砂层非常厚基岩很深的地区按传统的方法处理就不再合适,此时采用后压浆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字:后压浆技术桥梁钻孔灌注桩Abstract: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is to expand the pile diameter or pile embedded in the rock, but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is no longer appropriate in the area where sand is very thick or has a deep bedrock. Post pressure grouting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Key Words: post-grouting technology, bridges, cast-in-situ bored pile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后压浆技术从1995年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以来,已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大型桥梁建设中的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础开始应用该项技术,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论如何清孔,孔底都会留有或多或少的沉渣;在初灌时,混凝土从细长的导管落下,往往会因落差大而造成桩底部位的混凝土离析形成“干碴石”、“虚尖”;孔壁的泥皮阻碍了桩身与桩周土的结合,降低了摩擦系数。
以上几点都影响到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和侧壁摩擦力。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指预先在桩身设置压浆管,在桩侧、桩端设置压浆阀,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一般3~7天),在压力作用下将配置的水泥浆液压入土体。
第5期2009年5月广东土木与建筑^0.5
於人V 2009
后压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黎见明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广州510100〕
摘要:分析桥梁桩基采用后压浆技术提高桩基承载力和降低桩顶变形的作用机理,并对某施工现场进行不同成孔工艺的桩基静载承载力试验以及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受力对比试验,对后压浆技术的施工效果加以验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承载力;静载试验
八即乜6过尺686&10匕0『?0订010^11^^ 丁6也打0沁奶沧只每匕界#81^吕6?116 ?0皿如廿0打8
(乂仙化中迓1乂七也如如⑶06^311^6^1 0『0^3^^2^0^ 0^3^^2^0^ 510100,匸…仙)
处81201::丁匕6 ^3^6! 30^1^268 ^^6 ^60^3018^ 0『^^6 ^08^-^10^^105 ^60^0010^^ 丈0 10016386 ^^6 ^11618 ^63110^ 03^301^^ 30己^6016386 ^^6 0^6’8 86^1^60^3^100^ ^630^^116?1^6 ^63110^ 03^3011^ 168180『^1^^61601 ^016-^3^10^ 160^0010^16830己 1^6^010600^^311800 168180『1^6^10^1105^1165 30^ 000-510^1105 ^1168316 ^86^ 10乂6:1办 1^6000811^01100 6^3:60180『1^6 ^081-510^1105 160^00105^^
^6^^01^8 :^016^ ^116;^081510^1105;^63110503^3011^;813110103^ 1681
现阶段桥梁建设由江河、湖泊和沿海向外海推进,同时又向大跨、超大跨方向发展,各种类型灌注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单一工艺的灌注桩往往不能满足桥梁的桩基承载力要求。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灌注桩缩颈补强、断面抽淤注浆、桩端压力注浆和桩侧压力注浆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后压浆灌注桩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完善。
后压浆施工是在桩端及桩侧注入高压力的水泥浆,其渗透作用可挤排孔隙水、排开桩底沉渣并填充孔隙,形成更高强度的结石体代替灌注桩侧面附近的扰动土,增大桩侧土体对结石体的侧压力,增强结石体与土体之间的粘结力,大幅提高桩基承载力。
对减小桩基顶面沉降,确保桩基承载力,避免桥梁桩基础质量事故,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后压浆技术
桥梁墩台的桩基础除需满足本身的结构强度、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外,还需对桩基沉降量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身支承能力较大,一般以桩顶沉降量作为桩的设计控制指标。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虚土〉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50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丨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丨压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后压浆技术使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有所变化,即荷载传递减缓、收敛加快、侧阻力发挥更充分。
后压浆技术分为桩端压浆和桩侧压浆两种,前者指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利用压力作用,将能固化的浆液经桩端的预留压力注浆装置均匀的注入桩端地层;桩侧压浆则根据桩侧的岩土工程性质及灌注桩参数,在侧面设置1~3层桩侧压浆管阀,并注浆加固桩侧土。
2不同成孔工艺的桩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我们对某施工现场静载试验的桩基础采用不同成孔工艺,达到龄期后进行加载测试,分析桩基承载力的差异。
2.1试验概况
试验区上部土层为新黄土,具有湿陷性,层厚约5.50,其下为古土壤与老黄土相间土层,软塑~硬塑相间,土质均匀。
试验区域共有4根试桩,桩径为01300,桩长分别为35,30,25,300,编号分别为31~34。
其中31~
01994-2010 0111113 ^03(1611110 1011111&1 21601X011101101186.八11比861\^土
2009年5月第5期 黎见明:后压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丫 2009細.5
83采用循环钻成孔,34采用旋挖钻成孔。
31、32在 成桩龄期达到301904时分别进行静载试验,33、34 在304龄期时进行试验,其中34作为对比不同工艺 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的试桩。
试验采用10根锚桩。
2.2试验结果及分析
静载试验结果及桩侧摩阻力测试值见表1,可 见在加载龄期相同〈304〉的情况下,采用旋挖钻成孔 的34较采用循环钻成孔的32桩基承载力明显提 高,其幅度达1.5倍,而31、33则承载力较低,经对 试桩上部约50范围内进行开挖检査,结果显示桩 身粘有厚约5~1000的潮湿泥皮,对桩侧产生润滑 作用,导致桩周阻力减小,桩基承载力降低,这主要 是由于成孔时护壁泥浆未干所致。
相同龄期的桩基采用旋挖钻成孔的桩基侧阻力 较采用循环钻成孔的桩基侧阻力明显增强,增幅为
127^-190^。
但采用循环钻成孔的桩基间隔604后
再进行加载测试,其承载力和侧摩阻力均有不同程 度的提高,31、32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66^和50^, 侧摩阻力提高55^~115^。
综上所述,在成桩前期采用不同成孔工艺对桩 基承载力存在一定影响,采用旋挖钻成孔的桩基承 载力较采用循环钻成孔的桩基承载力高;循环钻成 孔的桩基,其竖向极限承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 逐步发挥作用。
3
桩基后压浆的试验研究
3.1试验概况
沴1300。
第1组试桩采用后压浆工艺(旋挖 钻成孔、泥浆护壁〉,每根桩设置1根桩侧压浆管和
3根桩端压浆管;第2组试桩0=360〉完全模拟试
验区工程桩基设计(常规灌注桩、旋挖钻成孔、泥浆 护壁〉;第3组试桩认^250〉作为后压浆桩的对比 桩,采用常规灌注工艺(旋挖钻成孔、泥浆护壁〉。
各 组试桩桩身同时埋设钢筋计和滑动测微计管进行内 力测试,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加载。
3.2试验结果及分析
静载试验结果见表2,可见桩径和桩长相同、地 质条件接近的桩基,采用后压浆技术后其极限承载 力大幅提高,其幅度达45^以上。
4
结语
后压浆技术是通过加固钻孔灌注桩桩侧土
层、桩端沉渣和桩端持力层,使松散、低强度的土 得以充填、压密、固结和胶结固化,从而减缓桩基 沉降速度,减小桩基沉降量。
在充分考虑泥浆护 壁常规灌注桩基础固有缺陷和施工过程中一些 无法完全控制的质量隐患后,采用后压浆技术 可明显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小桩顶沉降量,同时能对 高速公路桩基长度进行优化,节省工程投资,保证工 程质量。
参
考
文
献
郑健龙,周志刚,张起森.沥青路面抗裂设计理论与方法
[姑]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刘利民,舒翔,熊巨华.桩基工程的理论进展与工程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席宁中丨试论桩端土强度对桩侧阻力的影响[了]丨建筑
科学.2000(6〉
「4〕王伯惠,上官兴.中国钻孔灌注桩新发展[姑]丨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1999巧〉
「5〕龚维明,戴国亮,蒋永生等.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理论与
实践⑴.建筑结构学报,2002〈1〉
「6〕117 024-99标准公路桥涵设计
通用规范「3〕
试验桩共抽取3组,每组3根共9根,桩径均为
表2
试验结果汇总
项目5^1乩1
3013&2汕2
3023&3舶
303桩长〈0〉
25
25
25
36
36
36
252525最大加载量(匕⑴26000260002600022000220002400018000
18000
18000
累计沉降量〔00〉14.25613.24912.82640.71240.06340.52540.2840.96940.198
极限承载力(謂)
彡26000
22000
18000
表1
各试桩试验结果对比
项目
31
32
33
34①
②
①
②
最大加载量(^^〉500070005200480054008000极限承载力(匕X 〉3000
500032006400
36008800极限承载力时新黄土21.33
12.8817.5237.6414.6050.91粧侧摩阻力
古土壤12.6420.3723.6640.4940.1157.01(啦
?〉
老黄土
16.66
34.92
23.74
36.72
37.06
53.91
51
@ 1994-2010 011111& 八1011111^1 21601X01110 ^!!!)!^!!!!!^ 1101186.八 11比叱〜已丄 11^011^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