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 格式:ppt
- 大小:714.50 KB
- 文档页数:58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针对特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的拟定和安排。
它是实现零件加工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过程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制造企业制定高效的工艺路线。
2.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材料特性、工艺装备条件、工艺控制要求等。
以下是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过程的主要步骤:2.1 确定零件的加工难度首先需要对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进行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难度。
加工难度包括工艺性能、切削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初步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
2.2 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根据零件加工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这些设备包括机床、刀具、夹具等。
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非常重要。
2.3 制定切削参数根据选择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制定合适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
切削参数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2.4 确定工装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工装方案。
工装的设计和使用对于提高加工精度和保证零件一致性非常重要。
2.5 设计工艺文件根据前面的步骤,编制详细的工艺文件,包括加工顺序、工艺参数、工装设计、设备要求等。
工艺文件将作为实际加工的依据,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重要性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3.1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工次数和加工时间,实现生产的高效率。
3.2 保证产品质量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确保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
通过精确的工艺参数和工装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然后再确定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以及切削规范、工时定额等。
这两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应进行综合分析。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的多少等。
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1、先加工基准面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
称为“基准先行”。
2、划分加工阶段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3、先孔后面[1] 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4、主要表面的光整加工(如研磨、珩磨、精磨等),应放在工艺路线最后阶段进行,以免光整加工的表面,由于工序间的转运和安装而受到损伤。
上述为工序安排的一般情况。
有些具体情况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最好分开进行。
因为粗加工时,切削量大,工件所受切削力、夹紧力大,发热量多,以及加工表面有较显著的加工硬化现象,工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如果粗、粗加工连续进行,则精加工后的零件精度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很快丧失。
对于某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还应安排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工序来消除内应力。
(2)、合理地选用设备。
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应在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床上进行,精加工工序则要求用较高精度的机床加工。
粗、精加工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既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又能延长精密机床的使用寿命。
(3)、在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常安排有热处理工序。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一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是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首要步骤,需要考虑:
1)被加工表面的几何特点不同加工表面由不同的机床运动关系和加工方法获得。
外圆表面主要由车削和磨削方法获得。
内孔表面主要由钻削,铰削,镗削,磨
削方法获得,平面主要由刨削,铣削和
磨削方法获得。
所以,被加工表面的几
何特点决定了机械加工方法。
2)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不同加工方法可得到不同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范
围。
在该范围内有一个可以最经济的获
得的加工精度,一般称为经济加工精度。
在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时,应选择经济加
工精度与零件表面要求精度相一致的机
械加工方法。
一般,在精加工之前要安
排半精加工,在半精加工之前要安排粗
加工作为预备加工。
3)零件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
4)生产纲领和投产批量大批大量生产中
应采用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
综合上述,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时,要首先根据表面种类和技术要求,找出可供选用而最后精加工方法及路线。
机械加工中工艺路线的拟定原则作者:裴加梅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02期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加工类型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不但能保证加工质量,还能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加工同一类型的工件表面会有多种加工方法,如何合理选择加工方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件的表面形状、加工技术要求、加工精度、以及工件的整体形状和材料性能等,此外生产量和生产条件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常见的表面加工方法外圆表面加工方案。
根据不同的加工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
精度等级为IT12-IT10.精度要求不高,一般选择粗车一半精车加工方案;IT9-IT6,精度要求较高,此时一般选择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加工方案;当加工精度为IT5以上时,加工精度高,此时一般选择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精磨一超精磨加工方案。
孔加工方案。
精度等级为ITl2-ITl0,精度要求不高,一般选择钻一铰加工方案;IT9-IT6,精度要求较高,此时一般选择钻一粗铰一精铰加工方案;当加工孔径大于20mm时,选择钻-扩-粗铰-精铰等加工方案。
平面加工方案。
精度等级为IT9-IT8,精度要求不高,一般选择粗车一半精车加工方案;IT7-IT6,精度要求较高,此时一般选择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加工方案;当加工精度为IT5以上时,加工精度高,此时一般选择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磨-超精磨加工方案。
加工阶段的划分划分加工阶段可以有效的较少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合理选择和使用设备,有效的避免浪费,节约成本;合理组织生产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阶段,精度要求较高的。
结构形状较复杂的一般需要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并不是所有的工件加工过程都需要划分为这三个阶段,对于一些工件简单,余量较小的毛坯可以省略掉粗加工,对于毛坯余量比较大的工件一般需要粗加工去皮。
工序的划分工序分集中和分散俩个基本原则,工序集中主要指在一道工序中尽可能多的包含加工内容,使工艺过程中总的工序数量减少,最集中的工艺过程只包含一道工序,直接把工件加工到图样要求。
法。
3、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1、所选机床设备的尺寸规格应与工件的形体尺寸相适应;
2、精度等级应与本工序加工要求相适应;
3、电机功率应与本工序加工所需功率相适应;
4、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应与工件生产类型相适应。
工艺装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选择:
1、在中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首先考虑选用通用工艺装备(包括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2、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根据加工要求设计制造专用工艺装备。
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设备投资的当前效益,还要考虑产品改型及转产的可能性,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