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古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9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博、抑、chì shàn(4分)2.D (2分)3.D (2分)4.略(6分)5.《童年》阿廖沙外祖母(3分)6.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
(2分)如: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热爱生命,从安全开始!(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最后一课(节选)13分7.钟声意味着学校法语学习的结束,或最后一课的结束。
不能删除。
“忽然”表现了师生最后一课时学习法语的专注,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
(3分)8.表现了他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3分)9.首先祖国语言是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就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从而去赶走侵略者。
(4分)10.略(符合人物心理和当时情境,语言通顺即可)(3分)(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2分)11.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瞎婆婆给我的“两元钱”或一元钱,而实际上是指乡亲们,尤其是瞎婆婆无私地帮助我,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才是一笔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
(3分)12.①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做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意思接近即可)②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3分)13.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的一元钱的缘由。
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3分)14.从我和母亲、小商贩两方面作答(符合文章的题旨,语言通顺,即可给分)(3分)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4分15.吟余小立阑干外(2分)16.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2分)(二)伤仲永(11分)17.(1)属于(2)此(3)相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在答题纸上答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mào( ▲ )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qìn( ▲ )人心脾的气味,xuàn( ▲ )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
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huò( ▲ )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
懂得品味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2.默写填空(5分)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木兰诗》中体现战场生活中寒夜之艰苦的对偶句是▲,▲。
③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4.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
②在鸟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④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A.④②①③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5.请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补充出横线上的句子。
(2分)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
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ŭ)B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ĭ)脑髓(suǐ)C 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è)D 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菜畦骊歌沼泽荒草凄凄B.环谒屏嶂祈祷来势凶凶C.崎岖炽痛红妆妇儒皆知D.无暇踌躇琐事家喻户晓3、诗文默写。
(8分)(1),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2),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7),关山度若飞。
(8)双兔傍地走,?4、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问题:(4分)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而我不敢有丝毫闪失,干什么都全力以赴,人家还是骂我淘气鬼,讨厌坯,骂我阴丝丝,贼溜溜,从早上骂到下午,从下午骂到晚上。
(1)这段文字选自《简.爱》,作者是国的(2)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一)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3分)6、这首诗表达了是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学期七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照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未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B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试卷自行保管,答题卡全部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晌.午(shă ng)选聘.(pìng)诘.问(jí)慷慨.淋漓(kǎi)B.校.对(jiào)粗拙.(zhuō)挚.友(zhì)至死不懈.(xiè)C.亘.古(gèng)咀嚼.(jué)憎.恶(zèng)鲜.为人知(xiǎn)D.门槛.(kǎn)哺.育(pǔ)呜咽.(yè)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元勋目不窥园深霄大廷广众B.烦燥酣然入梦咳嗽妇孺皆知C.屏嶂苛捐杂税谦逊言外之意D.取缔深恶痛绝默契微不足道3.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什么是英雄呢?挺身而出如陈薇少将者,英雄也;鞠躬尽瘁....如钟南山院士者,英雄也。
我认为这些锋芒毕露....,但生活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也同样值得尊....的时代脊梁固然可歌可泣敬。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20中)2012.4亲爱的同学们:考试是你施展才华、尽显智慧的舞台,所以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语文试卷要特别注意:钢笔书写、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脑髓.()骊.歌() jiǒng()乎不同深suì()祈 dǎo()嗥.鸣( ) 炽.痛( ) 义愤填yīng( )2.按要求默写。
(共8分,每小题1分)A.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B. ,关山度若飞。
C.山脊见来烟,。
D.独坐幽篁里,。
E. ,松柏有本性。
F.此夜曲中闻折柳,G夜发清溪向三峡,H. ,凭君传语报平安。
3. 名著阅读(共4分)于是,我就高高地树在那里。
我曾说过要是让我站在教室的中央受罚,我是无法忍受这种耻辱的。
如今我却在大庭广众中站在耻辱台上示众,我的心情难以言表。
大家站起身来,我呼吸很艰难、喉咙哽咽,但是,个姑娘向我走来,经过我面前,她抬眼看了看我,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多么奇异的光芒!那眼光又给我身体注入了一种多么难以言表的感觉啊!这种新奇的感觉又给了我多大的支撑下去的力量啊!①这段文字选自《简.爱》,作者是英国女作家。
(2分)②文中的“她”指。
(1分)③结合内容分析简爱的性格?(3分)二、古诗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峨眉山月歌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本诗的作者是(朝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2分)5.请描述“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的画面。
(3分)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古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一)根据拼音填写汉字:(6分)1、()tǐng而走险2、义愤填yīng()3、人声dǐng( )沸4、()qiâ而不舍5、()jǐong 乎不同6、坚如pán( )石7、chãn g()罚8、妇rú ()皆知9、jī( )绊10、叱zhà( )风云 11、mò()然 12、一拍jí()合(二)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1、祈祷()2、嫉()妒3、污秽()4、鲜()为人知5、潜()心贯注6、踌()躇7、戛()然而止8、冗()杂(三)默写(1——7题8分)1、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
,,,2、《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军旅生活的诗句是,。
3、《木兰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赶赴战场的句子:,;4、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连续两句有关黄河的诗句:,。
6、请你写出与春雨有关的诗句一句(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
7、,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五)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B、这个消息骇人听闻....,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C、福楼拜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一、书写(5分,其中卷面3分)1.抄写下列诗句,要求做到笔画工整、书写美观、格式规范。
(2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重荷.h ã 浊.流zh ú 哽.住g ěngB .哺.育f ǔ 锲.而不舍qi â 亘.古g ângC .嫉.妒j í 骊.歌l í 胡骑.q íD .屏.障p íng 磐.石p án 炽.痛ch ì 3.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
(4分)走进语文大观园,我们瞻仰了鞠躬尽cu ì_______的邓稼先,目光深su ì_______的贝多芬;还聆听了惊涛澎p ài _______的黄河,端木蕻良掷地有声的sh ì_______言……你一定收获不匪,让我们一起捡拾甜美的果实吧!4.用课文原句填空(11分,每空1分)(1)山际见来烟, 。
(吴均《山中杂诗》) (2)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3)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4)《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
(5)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在寒风冷雨中,你应该高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
”(6)《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
(7)黄河,母亲河!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 ,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初一语文一、积累运用(共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容光huàn( )发惊涛hài()浪胆惊心jì()高山之diā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张明望着面前一字未写的数学试卷,不禁叹道:“真是一纸空文....!”B.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C。
这台话剧,情节紧张激烈,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D.校篮球队虽成绩不理想,但表现还差强人意....。
3。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不是比喻的一项是()(2分)A.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B.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C。
这好像是告诉我们,他们后悔过去到这小学里来得太少.D。
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20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4。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春夜喜雨》-唐杜甫—浪漫主义诗人B.《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C.《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D。
《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豪放派词人5.根据示例,分析下列会意字:(4分)示例:“休"“亻”字旁表示“人",与“木"合起来表示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
旦:众:6。
依照给定的语境和句式仿写:(2分)母亲的一切言行都赋予了孩子一定的精神与灵性,在无形中定格了孩子一定的品质与价值。
母亲的微笑和亲吻是抚慰孩子心灵的最好的良药;母亲的拥抱和鼓励是。
7.补充下列诗句:(9分)(1) ,水村山郭酒旗风。
(2),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东城渐觉风光好,。
(4)。
江船火独明。
(5),草色遥看近却无.(6)乱花渐欲迷人眼,。
(7)城中桃李愁风雨, 。
(8) ,人间遍种自由花。
(9)王师北定中原日,。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二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寒噤 (j ìn ) 锐不可当 (d ǎng ) 拂晓 ( f ó) 文绉绉 (zh ōu )B .接济 (j ì) 尴尬 (g ān ) 狭隘 (y ì) 箱箧 (qi è)C .杀戮 (l ù) 惊悚 (s ǒng ) 愧怍 (zu ò) 噩耗 (è)D .唏嘘 (x ū) 伎俩 (li ǎ) 跋涉 (sh è) 连声诺诺 (nu 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吊唁 张皇失措 疮疤 霹雳 B. 琐屑 荒僻 愧怍 萦绕 C .花甲 癖好 巧妙绝伦蹒跚 D. 狼籍 荒谬 渴慕 取缔 3、“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2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
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
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新建的长江公路大桥所应用的桥梁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斜拉悬索桥。
B.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志们都很尊敬他。
C.有无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4分)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 2012.4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峻.工(jùn)桑葚.(shèn) 斑蝥.(máo) 地窖.(jiào)B、秕.谷( bī) 挑衅. (xìng) 蝉蜕.(tuì) 跻.身(jī)C、殷.红(yīn) 遴.选(lín) 剔.透(tī) 恣.情(zì)D、摩挲.(suō) 颓.唐(tuí) 诅.咒(zǔ) 踌躇.(chú)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及.为相(等到)。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C.遂以名.楼(名字)D.卒.用其人(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b、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③④①②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6、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济南市古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古诗句默写(6分)1.山际见来烟,。
2.深林人不知。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散入春风满洛城。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将军百战死,。
二.名著阅读(4分)7.在《简爱》这部小说中,那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用30字左右概括和其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三.古诗文阅读(30分)(一)古诗鉴赏(10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9.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请圈出句中物象)(4分)10.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4分)(二)课内文言阅读(20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划分句子节奏(4分)①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处)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处)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两处)④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两处)12解释词语(4分)①会宾客大宴:②妇抚儿乳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④稍稍正坐13译句(4分)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14本文多次描述了听众的反应,画出这些句子,并说说有何表达效果?(3分)15.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待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艺人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分)16.写出文中出现的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时间副词(3分)四.课内现代文阅读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17. 这一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国作家。
(3分)18.第一自然段中“监狱大门”指的是(2分)_________________“钥匙”指的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是(2分)_____________19.第一自然段划线句(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分)五.课外阅读(18分)鼾声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
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常,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
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
“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患,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
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
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遥动,筛下一床碎银。
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
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
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
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20.给带点的字注音(3分)风尘仆仆..()粗糙.()哽咽.()21.摘录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分)22.爸爸以前头沾枕头就“鼾声惊天动地”地睡了,而这次为什么迟迟睡不着?“我”为什么要装作打鼾,“仿佛睡得极香极沉”?这些说明了什么?(4分)23.父子躺下后,父亲的内心会怎么样想呢?根据下面的提示,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写下来。
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6分)(1)“月亮在窗外移,树梢遥动,筛下一床碎银。
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此时,父亲在想:(2)“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此时,父亲在想:2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没有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令你难忘的瞬间?(3分)六.作文(50分):《那一次,我》要求:不少于500字。
除诗歌外文体任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要有真情实感。
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卷2012.3一.古诗句默写(6分)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名著阅读(4分)7.在《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那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用30字左右概括和其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女主人公英子,当她得知爸爸去世后,非常镇静,坚强,默默告诉自己:长大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疯”女人秀贞,她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三.古诗文阅读(30分)(一)古诗鉴赏(10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9.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请圈出句中物象)(4分)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10.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4分)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
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二)课内文言阅读(20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划分句子节奏(4分)①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处)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处)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两处)④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两处)12解释词语(4分)①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②妇抚儿乳喂奶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隐约约④稍稍正坐渐渐13译句(4分)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各种声音,应有尽有。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每个人有一百只手,每个手上都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14本文多次描述了听众的反应,画出这些句子,并说说有何表达效果?(3分)这些句子从侧面烘托了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体现“善”。
15.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待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艺人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分)结构:前后照应,使文章完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