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4-油脂和磷脂
- 格式:ppt
- 大小:363.02 KB
- 文档页数:27
3 大豆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大豆磷脂是油脂加工后油脚的主产品,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
卵磷脂占大豆磷脂的29%左右,脑磷脂占31%左右,肌醇磷脂占40%左右。
从生理生化角度,人体日摄入磷脂量以5~7g为宜。
3.1 在面包中的应用在面包中添加0.1%~0.2%的磷脂,面包芯有弹性,结构和气孔都有很大的改进,体积也有相应的增加。
能延长保鲜时间,使产品保持松软,提高营养效价。
3.2 在乳粉中的应用添加0.2%的磷脂,可使乳粉的溶解度显著的加强,分散度90%以上,25℃时速溶90%以上。
喷入磷脂还可避免粉尘,是一种无尘乳粉。
3.3 在糖果中的应用磷脂添加量0.1%~0.3%。
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剂,使奶油与糖迅速地混合,冷却后也不分开。
这就避免了糖果起纹、粒化和走水现象,保持糖果的新鲜和不变味。
3.4 在巧克力中的应用磷脂添加量0.3%~1.0%。
加速可可脂在糖中的溶解速度,能使其完全溶解,均匀地分布于巧克力中。
可大大降低巧克力的粘度,还可降低巧克力的表面张力,吃起来爽口不粘牙,使巧克力表面保持光泽。
3.5 在人造奶油中的应用磷脂添加量0.3%~0.5%,使各类油、乳、水混合均匀,作为抗氧化剂,使人造奶油不致于酸败,保存时间大大延长,煎炸食品时减少喷溅。
3.6 在通心粉和各种面条中的应用磷脂添加量0.1%~0.3%。
可以减少鸡蛋用量,而且使产品煮食时不易变形。
磷脂还能防止面条水分的蒸发,以保持通心粉和各种鸡蛋面条的柔软性,不易干裂抽缩变形,还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3.7 在其他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磷脂用于冰淇淋中,增加光滑性,防止"起沙"现象,减少蛋黄的用量。
在奶酪中加入少量磷脂,能增加凝聚性,防止奶酪的破碎。
可以制备可溶性可可粉,增加其营养功能作用。
适量地加入到肉汁、酱油、蕃茄酱、乳制品、果汁、香肠和小肚之中,能使制品混合均匀,果汁、饮料不产生沉淀,增加其风味。
我公司供应国产及进口磷脂。
2024年磷脂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本文主要对磷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磷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分子,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市场需求、产品开发、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磷脂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市场规模磷脂市场的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磷脂市场规模达到X 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Y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磷脂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健康功能食品的需求增加。
市场需求医药领域磷脂在医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磷脂可以作为药物的辅料用于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率。
同时,磷脂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帮助药物在体内的定向传递和释放。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治疗需求的增加,医药领域对磷脂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食品领域磷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广泛。
磷脂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质感和稳定性,并增加产品的口感和口溶性。
此外,磷脂还可以用于乳制品的乳化和稳定,提高冷冻和解冻过程中的稳定性。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促使食品厂商不断开发新的磷脂产品。
化妆品领域磷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磷脂作为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性和吸附性,在护肤品、彩妆品等产品中有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对天然和功能性化妆品的需求增加,推动了磷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产品开发随着磷脂市场的需求增加,各企业纷纷加大对磷脂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目前,市场上的磷脂产品主要有大豆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等。
在产品开发方面,企业不仅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纯度,还加强在功能性、可溶性等方面的改良和创新。
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关注磷脂的生产工艺和绿色环保等问题,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磷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
大型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渠道优势,占据市场份额的较大部分。
而中小型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定制化服务等方式争取一定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加入到磷脂市场中,通过创新产品和突破性技术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油脂中磷脂测定方法检测意义磷脂广泛存在于油料作物的细胞组织中,是食品工业上的添加剂,油料种子中的磷脂随着制油过程进入油品中,尽管在炼油工艺中进行水化脱磷处理,但由于磷脂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二种属性,故精炼过程中很难处理彻底。
磷脂耐温性能差,高温时易炭化,使油脂溢沫变黑,影响油脂的食用品质,同时,油品中磷脂含量过高时,也影响油脂贮藏稳定性,而毛油中的磷脂含量则是确定油脂水化过程中加水量的依据,所以,检验毛油和成品油中的磷脂含量,对于掌握生产操作和保证油脂质量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定性法:(加热试验)(根据GB 5531-85)1、仪器和用具万用电炉;石棉网;lOOml烧杯;300~350℃温度计;铁架台等。
2、操作方法取混匀试样约50m1注入100m1烧杯内,置于带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用铁架台悬挂温度计,使水银球恰在试样中心,加热,在16~18min内使试样温度升至280℃(亚麻油加热至289℃),取下烧杯,趁热观察析出物多少和油色深浅情况。
待冷却至室温后,再观察一次。
3、试验结果植物油脂加热试验仅是鉴别油脂中磷脂含量的简易方法,不是定量分析,因此试验结果以“油色不变”、“油色变深”、“油色变黑”、“无析出物”、“有微量析出物”、“有多量析出物”以及“有刺激性异味”等表示。
微量析出物:有析出物悬浮;多量析出物:析出物成串、成片结团。
二、定量法:(根据GB5537-85)一)钼蓝比色法:检验原理:将含有磷脂的试样与氧化锌一起灼烧,使磷的有机化合物转变成无机化合物,以磷酸盐(主要是磷酸锌)的形式留在灰分中,再加酸溶解,使磷酸根离子与钼酸钠作用生成磷钼酸钠,遇硫酸联氨被还原成蓝色的络合物钼蓝。
产生蓝色的深度与磷的含量成正比。
将被测液与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比色定量,即可测得磷的含量。
将磷的含量再乘以适当的换算系数,即得磷脂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CH2OCOR1CHOCOR2 OCH2P O CH2CH2NH2+Zn 灼烧Zn3(PO4)2+CO2+NO2+H2O OHZn3(PO4)2+6HCl=2H3PO4+3ZnCl22H3PO4+24NaMoO4+21H2SO4=2(Na3PO4·12MoO3)+21NaSO4+24H2O Na3PO4·12MoO3 硫酸联胺MoO2·4MoO3·H3PO4·4H2O(钼蓝)仪器和用具瓷坩埚;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721或UV2401PC);带塞的50ml比色管;移液管(5、10m1);电炉;高温炉;容量瓶(100、500、1000m1);表面皿;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漏斗;坩埚钳;试剂瓶等。
第14章 油脂和磷脂14.1基本要求●掌握油脂和磷脂命名。
●掌握油脂和磷脂结构及理化性质。
●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及重要的生理活性。
14.2基本知识点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油脂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组成的酯。
通常,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肪。
油脂的结构通式为:如果三个脂肪酸相同,属于单甘油酯,如果二个或三个脂肪酸各不相同,属于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是各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
油脂中的脂肪酸有以下特性:(1) 直链、很少带支链,多含偶数碳原子;(2) 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大多为顺式构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为非共轭多烯结构; (3)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于同碳数的饱和脂肪酸。
人体可以合成大多数脂肪酸,但少数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人体不能合成,花生四烯酸体内虽能合成,但数量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这些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的命名常用俗名,系统命名法与一元羧酸基本相同,但有二种编码体系。
Δ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羧基的羧基碳原子开始计数编号;ω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甲基端的甲基碳原子开始计数编号;希腊字母编号规则与羧酸相同,离羧基最远的甲基碳原子为ω碳原子。
脂肪酸系统名称可用简写符号表示,其书写规则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脂肪酸碳原子的总数,然后在冒号后写出双键的数目,最后在Δ或ω右上角标明双键的位置。
油脂的命名通常把甘油名称写在前面,脂肪酸的名称写在后面,称甘油某酸酯。
有时也将脂肪酸的名称放在前面,甘油名称放在后面,称某酰甘油。
混甘油酯用α、β和αˊ标明脂肪酸的位次。
医学上将血液中的油脂统称甘油三酯。
天然油脂是手性分子,其相对构型为L-型。
油脂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
1g 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皂化值与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又称为硬化。
食品添加剂铵磷脂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油脂(通常是硬化植物油)经甘油解制成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的混和物,用五氧化二磷进行磷酸化反应,并用氨中和而得的食品添加剂铵磷脂。
食品添加剂铵磷脂为油质状的半固态。
2结构式其中,R可以是甘油一酯或甘油二酯。
3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技术要求附录 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A.2 鉴别试验A.2.1 磷酸根的鉴别方法A.2.1.1 试剂和材料A.2.1.1.1 无水碳酸钠。
A.2.1.1.2 硝酸。
A.2.1.1.3 钼酸铵溶液。
A.2.1.2 鉴别方法称取1g试样,置于瓷蒸发皿中,加入2g无水碳酸钠,在电炉上加热灼烧,冷却后用5mL水和5mL硝酸溶解残渣,加入5mL钼酸铵,加热至沸腾,产生黄色沉淀。
A.2.2 脂肪酸和铵离子的鉴别方法将1g样品和25mL的0.5mol/L乙醇脂肪酸钾加热回流,冷凝器末端会溢出氨气,并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回流1h后冷却残余物为钾皂。
A.3 磷含量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硫酸。
A.3.1.2 硝酸。
A.3.1.3 高氯酸。
A.3.1.4 钒酸铵-钼酸铵溶液:分别用水溶解20g钼酸铵和1g钒酸铵,将两溶液混合,加入140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A.3.1.5 五氧化二磷标准贮备溶液[1mL溶液含五氧化磷(P2O5)2.00 mg]:将磷酸二氢钾(KH2PO4)在110℃烘2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3.835g (精确至0.0005g),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A.3.1.6 五氧化二磷标准工作溶液[1mL溶液含五氧化磷(P2O5)0.2mg]:准确吸取50.0mL五氧化二磷标准贮备溶液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磷脂油磷脂油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重要脂质。
它是由一个磷酸基与甘油和两个脂肪酸分子形成的化合物。
磷脂油在细胞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首先,磷脂油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磷脂油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形成双层结构,提供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此外,磷脂油还参与了细胞膜的许多生理活动,如信号转导、离子通道的调节和分子运输等。
因此,磷脂油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其次,磷脂油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在水和油之间的亲和力,磷脂油被广泛用作乳化剂。
例如,在乳制品中,磷脂油可以防止脂肪分离,提高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它也被用作面包、糕点和酱料等食品的稳定剂和抗老化剂,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此外,磷脂油还被用于制作食品的营养保健品,因为它富含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磷脂油在医药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磷脂油作为药物的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效。
例如,磷脂油被用于制备口服胶囊、注射液和局部用药等制剂。
此外,磷脂油还被用于制备纳米颗粒药物,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
在肿瘤治疗中,磷脂油还可以与化疗药物结合,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此外,磷脂油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也被广泛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保湿和滋润性能,磷脂油被用作面霜、身体乳液和唇膏等产品的成分,帮助保护肌肤并改善肌肤质量。
磷脂油还可以增加染发剂和洗发水的稳定性和附着性,提供持久的染发效果和洗发体验。
总的来说,磷脂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脂质,在细胞膜结构、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化妆品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磷脂油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深入。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磷脂油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磷脂知识科普磷脂是是什么磷脂是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是生命基础物质, 细胞膜就由4 0%左右蛋白质和50%左右的脂质(磷脂为主)构成。
它是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
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
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基础代谢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磷脂的来源有哪些?磷脂几乎存在于所有机体细胞中,在动植物体重要组织中都含有较多磷脂。
动物磷脂主要来源于蛋黄、牛奶、动物体脑组织、肝脏、肾脏及肌肉组织部分。
植物磷脂主要存在于油料种子,且大部分存在于胶体相内,并与蛋白质、糖类、脂肪酸、菌醇、维生素等物质以结合状态存在,是一类重要的油脂伴随物。
在制油过程中,磷脂随油而出,毛油中磷脂含量以大豆毛油含量最高,所以大豆磷脂是最重要植物磷脂来源。
磷脂的功能有哪些?1.乳化作用:磷脂可以分解过高的血脂和过高的胆固醇,清扫血管,使血管循环顺畅,被公认为“血管清道夫”。
磷脂还可以使中性脂肪和血管中沉积的胆固醇乳化为对人体无害的微粒,溶于水中而排出体外,同时阻止多余脂肪在血管壁沉积,缓解心脑血管壁的压力。
2.增殖作用:人体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是由磷脂所构成的细胞薄膜包覆,磷脂不足会导致薄膜受损,造成智力减退,精神紧张。
而磷脂中所含的乙酰基团进入细胞间隙与胆碱结合,形成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则是各种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可以加快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3.活化细胞: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任。
如果人每天所消耗的磷脂得不到补充,细胞就会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失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