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及适性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285
表面施胶对印刷纸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纸的抗水性能;明显减少胶印中纸张的掉纸毛现象;对油渗性的影响,防止了油的渗透;减少了油墨的渗透,增加了表面纤维间的粘结,改进了纸张的可擦性;明显地增加了纸张的强度。
打浆可使纸张细纤维化。
加入填料的目的使为了改进纸张的印刷适性,如增加白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填料的加入减少了纤维间的结合,所以会使纸张强度明显下降。
抗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度下降较大。
纸张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元素。
结构元素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分布各向异性。
具有孔隙结构。
纤维间的结合,是纸张强度的基础。
大多数纸张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
造纸过程中减少半纤维的含量可以提高纸张的形稳性。
去除木素,防止纸张时间长发黄变脆。
对纸张进行涂布加工的目的:是在表面存在的由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上,覆盖上一层由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
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面。
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印刷时发生透印是由于油墨的连结料渗入纸张内部孔隙,部分取代了孔隙中的空气,导致的散射界面减少,使纸张的光散射能力降低,不透明度变差,表现为透印。
颜料:是决定涂料纸油墨接受性,平滑度,光泽,白度和不透明度的主要部分。
胶黏剂:使颜料粒子间互相黏结,使涂层与原纸间牢固黏结。
助剂:改进颜料的分散性,提高涂层的耐水性,改善涂料的流动。
两面性原因: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过多所致。
*纸张的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低,即在印刷中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克服方法:采用立式加网造纸技术,网部采用两面性同时脱水。
方向性原因: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正面平滑度较高,表面强度低,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反面临界拉毛速度高,网导致背面凹坑更多,背面紧贴网。
反面流失细小填料多。
《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二版)》每章小结及复习题解答第一篇承印材料第一章印刷纸的组成承印材料:是可以承载油墨或粘附性色料,呈现图文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纸张的组成:基本组成——植物纤维辅助材料——填料、胶料、色料等纸张的定义: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互相缔和的随机取向的层次网络。
形成网络的条件:①纤维间不加任何粘和剂能相互粘接②纤维能形成随机取向的层次网络注:在自然界中,能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fiber),而纤维素纤维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木材纤维原料针叶木(软木)和阔叶木(硬木)非木材纤维原料籽毛纤维——如棉纤维韧皮纤维——亚麻、黄麻、大麻、檀皮等草类纤维——稻草、芦苇、玉米秆等废纸--再生纤维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第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组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占原料化学组份的50%以上。
第二类:苯酚类物质——主要组分是木素,占原料化学组分的10%-35%。
第三类:萜稀类——主要组分是松节油,松香酸。
其它组分——脂肪酸、醇类、蛋白质、无机物等植物纤维中的主要组份在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为主要组分,也是成品纸张的主要组分。
1. 纤维素(cellulose)线性高分子&每个基本单元上都有三个醇羟基。
(这些醇羟基对纸张的性质有决定性的作用)2. 半纤维素(semi cellulose)单位重量中含有的羟基个数比纤维素更多,吸水、润涨能力更强。
有利于水化、细纤维化,能提高纸张的柔软性和强度。
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纸张,形稳性较差。
3. 木素(lignin)空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
化学结构极不稳定,易发生氧化。
不吸水,不润涨,对纸张的强度没有贡献。
含量高反而会阻碍纤维素分子间交织。
使纸张耐久性差,易变黄,变脆。
所以制浆过程中要一定程度上除去木素。
辅助材料为改善纸张性能而加入的各种助剂包括填料、胶料、色料。
一、胶料1. 施胶的目的:使纸张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抗拒流体浸润的能力。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一、引言(一)纸张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包括纸张的定量、厚度、平滑度、油墨吸收性、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现就与印刷品色域相关的性能作一下阐述。
(1)定量纸张的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又称为“克重”,是构成纸张规格的基本定量。
目前,生产和印刷部门都在降低定量的同时,保证纸张和印刷品的质量。
纸张的定量太低的话会降低纸张的挺度,进而对单张纸印刷带来困难。
(2)厚度纸张的厚度是指纸张的薄厚程度,是检测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印刷中,要求纸张的厚度要均匀一致,否则会给印刷质量带来大的影响。
厚度影响印刷压力的调节,影响印刷纸的不透明度和可压缩性。
(3)平滑度纸张的平滑度是发映纸张表面平整、光滑程度的性能指标。
纸张平滑度不同,印刷中油墨与纸张接触的紧密程度就不同,最终影响油墨的转移程度及图文是否清晰等方面。
平滑度的测量通常采用空气泄漏法,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采用通过一定体积空气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秒为单位,另一种是用纸张粗糙度——PPS值表示。
(4)耐折度纸张的耐折度表示纸或纸板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其测定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在经来回折叠而使其断裂,以折叠的次数表示,耐折度值是往复的次数,即单位是双折次;分纵向耐折度和横向耐折度两种,一般纵向耐折度比横向耐折度高些,是因为纤维的排列使其在纵向的结合力较大所致。
在联机折页过程中,要求纸张具有较高的耐折度。
否则,容易造成折页作业时纸页出现断裂问题。
(5)白度纸张是图文信息的载体,其白度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色彩。
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通过色料减色法和色光加色法形成色彩。
纸张白度低,则吸收过多的光线,油墨的色彩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图像颜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造成色彩灰暗,对比度差,画面呆板,层次少。
(6)油墨的吸收性能在实际印刷中,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可分为两个阶段:加压渗透和自由渗透,主要取决于印刷压力和纸张表面空隙结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