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及适性(2)
- 格式:ppt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判断1.油墨的干燥(类型,机理,影响)P1332.油墨光学性(颜色):表现形式(反射呈色),呈色方式:网点,墨层(颜色方程),色差△E(计算,说明)。
油墨的光学性能是指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墨膜后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等状态。
决定油墨光学性能的因素是墨膜对辐射光谱的反射、投射与吸收的能力。
3.Tack值,油墨粘性:黏性与印刷关系(第一色,从第2色,3色,4色…),墨丝:斜率(计算),截距。
P145墨丝:拉丝性是指油墨受拉伸作用至断裂时形成丝状的能力。
斜率:d=SLlgt+I–SL截距与油墨的稀稠、软硬度有关,截距越大则有哦越稀软,截距越小油墨稠硬。
截距:I=d104.油墨种类:重印(凸印),平印(胶印),凹印,网印(万能印)(喷墨印刷)平版印刷:1.平张纸胶印油墨:树脂型胶印油墨和树脂型快干亮光胶印油墨。
2.卷筒纸胶印油墨:树脂型非热固轮转胶印油墨和树脂型热固轮转胶印油墨。
3.无水胶印油墨凸版印刷油墨:1。
新闻印刷油墨与卷筒纸轮转书刊印刷油墨2.柔性版印刷油墨:a.水基型柔性版油墨b.溶剂型柔性版油墨c.醇型柔性版油墨凹版印刷油墨:1.溶剂型凹版油墨(A.B.C.D.E.F.P.T.V.W)2.雕刻凹版油墨3.水基型凹版油墨网版印刷油墨:1.塑料丝网油墨2.织物丝网油墨3.金属丝网油墨4.玻璃丝网油墨5.纸类丝网油墨。
5.平印(胶印):平印(涂料纸),卷筒纸(热固性,轻涂纸),无水胶印(单张纸)二.名词:1.表面效率:pse(%)=(100-A%+6%)/2 A=4/3(100-k&n)2.酸值:又称酸价,是指连结料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量或树脂中未参加反应的羧基量。
3.黏度:指流体分子相互吸引所产生的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
4.印刷适性: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总性能。
5.油墨颜色:指墨膜对可见光谱的选择性吸收、透射与反射后呈现的颜色。
6.纸面强度:指纸张表面纤维、胶料、填料或纸张表面材料颗粒间及涂料层与纸基之间的结合强度,它表示了纸张在印刷过程中抗油墨分裂力的能力。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印刷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印刷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学生能了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掌握印刷品质量与材料选择的关系;3. 学生能掌握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印刷品制作的质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印刷材料适性检测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运用印刷材料知识,完成印刷品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印刷材料及适性研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印刷材料选择中关注资源节约和环保;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印刷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印刷材料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印刷材料基本知识:介绍印刷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如纸张、塑料、金属箔等;分析各类印刷材料的优缺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印刷材料的适用范围。
2. 印刷材料适性评价:讲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如表面张力、吸墨性、耐摩擦性等;介绍印刷材料适性检测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评价印刷材料的性能。
3. 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如糊版、蹭脏、墨迹不干等,探讨这些问题与印刷材料的关系;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印刷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二课时:印刷材料适性评价,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课时: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2022-2023学年第1学期“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二次月考班级学号姓名一、混合题(填空题每空、判断题每题均为1分,选择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3分)1.填空:用纸张吸收性测试仪,采用K&N油墨脏污法(已知校正因子R k为3.3),测得某两种纸张的R F、R∞(实验室用白度替代)分别为纸张1(57.96、88.62),纸张2(34.13、58.13),请结合我国标准,计算出纸张1、纸张2的K&N值分别为37.90% 、44.59% ,它们分别是铜版纸、新闻纸(新闻纸/铜版纸)。
2.填空:油墨中加蜡主要是改变流变性;描述物质溶解性的两方面性能是溶解度参数,氢键强度。
3.选择:以下对颜料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粒径为0.1~10μmB.溶于水或溶剂C.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则形态D.赋予油墨颜色4.选择:当切应力大于流体某个确定的应力屈服值时,流体开始流动,随着切应力的增加,流体的剪切速率等比例增加,此流体称为( D )。
A. 牛顿流体B. 假塑性流体C. 塑性流体D. 宾哈姆流体5.选择:以下(C)颜料常用于调整黑墨中的棕黄色相,以提高黑度。
A. 酞青蓝B. 铁蓝C. 射光蓝浆D. 湖蓝色淀6.选择:下列句子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色素炭黑是低结构炭黑,其着色力好、颜色深、光泽性强,适合制造胶印墨B. 填充料可以取代一定比例的颜料,其着色力和遮盖力都很低C. 纸张的酸性越大,pH值越小,越容易腐蚀印版,并延缓油墨印迹的氧化结膜干燥D. 有机颜料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分散在液态介质中,可能跟介质发生化学反应7.判断:当胶印油墨中的连结料碘值<100时,则其能快速氧化成膜,干性良好。
(✕)8. 判断:当胶印油墨中的连结料酸值过小时,容易在印刷中遇水乳化。
(✕)9. 判断:配制油墨用的颜料视比容越小,其在连结料中就越不易沉淀。
(✕)10.名词解释:油墨的屈服值二、简答题(共9分)画出油墨的特性曲线(d-lg t关系曲线),说明斜率和截距的表达含义(课本P196-197)。
实验一油墨基本物理性能测试一.实验内容a.测量油墨中颜料的颗粒度大小;b.测量油墨的色强度大小;c.测量油墨的遮盖力(透明性)大小二.实验目的a.熟悉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b.掌握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测试方法,学习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c.了解和分析试验产生误差的原因。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一)油墨的细度测定实验1.实验原理与仪器结构:油墨的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填充料等颗粒的大小与其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度,即油墨颗粒的粗细程度,它是印刷油墨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一般要求油墨细度在 25μm以下,平印油墨细度为15μm左右。
油墨的细度与印刷有很大的关系,当细度不合格时,反映到印刷中就会出现糊版、堆橡皮等弊病,特别是网纹版印刷时,容易发生网点空虚或扩展,点子边缘不光洁的缺陷,因此油墨细度越细,印出的网点越饱满,画面也越清晰,而且细度好的油墨,着色力也较强,印刷品质量高。
油墨稀释到一定程度后,以刮板细度计测定其颗粒研细程度及分布状况,以微米表示之。
细度计凹槽的深度可由两旁的刻度值读出,稀释后的油墨经刮刀均匀刮下后可从凹槽看出油墨的颗粒直径大小和分布情况。
激光粒度仪定量地测定油墨中颜料与填充料的颗粒大小并给出其分布曲线,并可定量地分析颗粒大小与分布对色强度、透明性的影响。
众所周知,光是一种电磁波。
它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颗粒时,将与之相互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将偏离原来的行进方向。
在激光粒度仪中,光电探测器接收的是光的能量,而且接收器的面积随着接收角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这时在14°附近(设颗粒折射率1.54,该位置对应于1um颗粒散射光能分布的峰值)。
如果激光粒度仪的接收角接近或大于14°,或者激光粒度仪的测量范围下线小于1um,则将带来明显的误差(增加了1um附近的颗粒数量)。
激光粒度仪由测量单元、样品池(静态样品池、动态样品池)、循环进样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
2.仪器校准与实验步骤:⑪.用0.1ml吸墨管量取被测油墨0.1ml。
TYVEK的印刷注意事项第⼀篇:印刷适性特卫强的性质不受⽔的影响,然⽽,某些商业油墨中使⽤的含有⾼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溶剂可能引起⽴即溶涨,或者在印刷完成后的⼀定时间内引起溶涨。
在溶剂导致的变形引起纸张不准和纸张溶涨。
由于这个原因,配制平张平版胶印油墨和凸版印刷油墨时,挥发性溶剂的⽤量必须少于3%关于推荐使⽤的溶剂。
我会在后⾯详细提及。
由于特卫强的吸⽔性不如普通纸张,所有平版印刷/凸版印刷油墨需要更长的时间进⾏⼲燥。
像对所有合成纸⼀样,您必须通过氧化⽽不是⼀通过吸收实⾏⼲燥的油墨。
没有涂层的纺粘纤维有着特殊的纤维旋涡分布结构,这种结构能通过⼤多数种类的油墨显⽰出来。
通过过浅颜⾊和多⽽凌乱的颜⾊图案,可以使这种旋涡的感官效果最⼩化。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不透明的油墨。
当⽤户需要让所印的内容“突出显眼”或者光泽好,或者逼真,或者增加表⾯的抗磨损能⼒时,我们建议采⽤带有涂层的特卫强。
Tyvek的熔点为135℃(275℉)。
在卷筒纸操作过程中,卷筒的张⼒不得超过1。
4N/CM(0.75ib/in)宽度,合成纸的温度不得超过79℃(175℉)我们不推荐使⽤热传递和染料热升华印刷。
因为⽤于传递染料的温度超过了特卫强的熔点。
型号以字母“D”结尾的Tyvek各种产品(例如1073D)和Tyvek1079均经过抗静电处理,以减少纸张处理过程中发⽣的静电现象。
抗静电剂的功能在相对湿度等于或⼤于50%的条件下发挥的最好。
相对湿度⼩于20%时,抗静电剂丧失其有效性,喂纸的难度显著增加。
上述各种型号的产品也经过电晕放电处理,以改善对油墨,涂层和黏结剂的亲和⼒。
型号以字母“B”结尾的Tyvek各种产品如(1059B)未经过处理,主要⽤于需要有最价屏障性能的医疗⽅⾯。
如果印刷⼈员不清楚所使⽤的Tyvek产品是否经过电晕处理,则可以进⾏⼀项简单的滴⽔实验。
⽅法如下:将⼀滴⽔滴到未知是否经过处理的Tyvek1059B和1073B合成纸样品上。
印刷材料及适性印刷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和适用性。
在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
本文将就印刷材料及其适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谈谈纸张这一最常见的印刷材料。
纸张是印刷品质的重要基础,不同类型的纸张适用于不同的印刷需求。
例如,对于需要高清晰度印刷的图片或文字,可以选择光面的铜版纸;而对于需要书写或印刷的文件,可以选择书写纸或复印纸。
另外,还有特殊的纸张材料,如艺术纸、卡纸等,它们适用于特殊的印刷效果或场合。
因此,在选择纸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和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除了纸张,印刷材料还包括墨水和油墨。
墨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和质量。
一般来说,墨水可以分为水性墨水、油墨和溶剂墨水等。
水性墨水适用于纸张印刷,干燥速度快,对环境友好;而油墨适用于印刷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附着力。
因此,在选择墨水时,需要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和印刷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此外,印刷材料还包括印刷机和印刷辅助材料。
印刷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印刷效果和生产效率。
不同的印刷机适用于不同的印刷材料和印刷方式。
例如,胶印机适用于大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纸张和墨水;而数字印刷机适用于小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特殊的纸张和墨水。
印刷辅助材料如印刷版、印刷胶辊等也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质量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印刷材料的选择是印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印刷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一.常用纸张的组成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
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
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1、植物纤维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
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
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
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
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
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
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
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
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
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
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相互粘结起来的随机取向网络层次结构。
包括两层含意:a纤维间自身相互粘结b 随机取向(定向排列)。
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
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造纸纤维原料的分类:①木材类纤维原料:针叶木(木质由95%的管细胞构成,其杂细胞不多,木浆较纯,纤维长,造高强度的高级纸张)阔叶木(木质部由20%~40%是导管,纤维较短,含很多杂细胞,造出的纸疏松,不透明,制造印刷类纸)②非木材类纤维原料麦草(纤维一般长度在1.30~1.71mm之间,制造的纸强度较低,用来制造书写和印刷用纸)芦苇(纤维长度一般在0.95~1.52mm之间,杂细胞含量约占35%,芦苇制造的纸强度低,一般用来制造印刷用纸。
)蔗渣(纤维长度大部分为1.47~3.04mm,用来制造半透明纸,书写纸、印刷用纸。
)棉纤维(棉纤维长度20~56mm。
杂细胞含量很少,用于制造钞票纸、证券纸、晒图纸等高档纸)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纤维素:性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特点:①分子量高,分子大小不均一,分子呈直线状。
②分子间形成氢键,吸水,润胀等都与含有“-OH”有关。
③整个分子具有极性和方向性,在酸性或高温条件下可降解。
半纤维素:性质:在水中润胀度大,易溶于稀碱液。
特点: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多糖,占植物纤维原料的20~30%,②有好几种单糖构成,分子结构中有支链,平均聚合度在150±30木素:特点:组成复杂,分子呈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木素呈黄褐色,一般情况,木素与纤维和半纤维之间有化学键联接,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之间不存化学联接。
性质:木素是疏水性物质,不易吸水润胀。
其他成分:主要有果胶质、矿物质和各种提物。
纤维长度及长宽比对纸张的影响:①长度较长,长宽比较大的纤维抄的纸强度较大。
②纤维长度大于0.3mm时,就不影响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纤维长度小于0.3mm时,抗张强度和耐折度明显变差。
2018平版印刷工理论知识复习题单选题:130道(一)色彩、彩色复制原理1.按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使红光、绿光相混合显示( )。
A.青色B.白色C.黄色D.品红色. C2.饱和度是指颜色的什么。
()A.纯度 B。
灰度 C.黑度 D.色偏度 A3.明度与纯度的关系中,若想纯度最大,明度必须符合下列。
()A.最大B.最小C.较大D.适中 D4.三原色油墨是( )。
DA.红、黄、蓝 B.红、绿、蓝 C.射光蓝D.黄、品红、青5.印刷工作人员最为熟悉的色彩模式是哪种。
()A. RGBB. LAB C .CMYK D .HSB C6.色光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品、青 D.红、黄、绿A7.颜色的三属性是( )。
CA.色度、明度、饱和度 B.色相、密度、饱和度C.色相、明度、饱和度 D.色相、明度、着色力8.胶印中( )是用来传递色彩的基本单元。
CA.油墨B.分色片C.网点D.印版9.色别的深浅反映在网点的( )上。
A.百分比B.形状C.角度D.线数10.白光是由什么光相加而成的。
()DA、绿光+蓝光B、红光+蓝光C、红光+绿光D、红光+绿光+蓝光11.青墨与品红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是( )。
A.蓝墨B.绿墨C.大红墨D.桔红 A(二)印刷工艺原理12.目前多色印刷多采用( )色序。
AA.黑青品黄 B.黄品青黑 C.品青黄黑 D.青黄品黑13.电解质润湿液中所含物质基本上是何种。
( )A.表面活性物质B.非表面活性物质C.能降低导电率的物质D.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B14.润湿液PH控制在下列什么范围。
( )A.3左右B.4左右C.5左右D.6左右 C15.调幅网点的大小是用什么表示的。
( )A.网点覆盖率B.网点形状C.网点角度D.网点线数A16.调频网点表现不同色调层次主要通过什么表示的。
( )A.网点大小B.网点角度C.网点线数D.网点疏密 D17.网点线数越高,图像层次显示出何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