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8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1.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1)特点①单体分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②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组成相同;③反应只生成聚合物。
—(2)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在方括号的右下角。
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表示。
如聚丙烯的结构式。
(3)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①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
如②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
如2.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1)特点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②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不同;③反应除了生成聚合物外,还生成小分子;④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2)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如'(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单体的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要注意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一般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1)。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2O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特别提醒单体与链节不同,如单体是CH2===CH2,链节为—CH2—CH2—,加聚物与单体结构上不相似,性质不同,不为同系物。
如分子中无。
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不同点反应物单体必须是不饱和的!单体不一定是不饱和的,但必须要含有某些官能团生成物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生成物除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水、卤化氢、氨等小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分子组成与单体相同%分子组成与单体不完全相同相同点反应物可以是同一种单体,也可以是不同种单体,生成物是高分子化合物二、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确定1.加聚产物、缩聚产物的判断判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时,首先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 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7)羧酸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第二单元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细品书中知识 关键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和变性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1)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氨基和羧基。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它们的结构简式的通式可表示为R CH 2COOH 。
(2)几种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H 2N -CH 2COOH ,丙氨酸:CH 3CH 2COOH,苯丙氨酸:C 6H 5CH 2CH NH 2COOH,谷氨酸:CH 2COOHCH 2CH 2HOOC 。
例1:L 多巴胺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L多巴胺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解析:在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中因含—NH2和—COOH,故既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又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B点拨:本题依据有机物的结构推测其具有的性质。
通过本题的分析解答,应明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并找出其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同时还要注重有关知识的归纳总结,如能与强碱、强酸都反应的物质类别等。
2.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的性质,要抓住两性特点,在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具有两性。
(1)碱性氨基酸可以跟酸生成铵盐(氨基酸为阳离子)(2)酸性氨基酸还可以跟碱反应生成羧酸盐(氨基酸为阴离子)(3)缩合反应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能够缩合失水,形成的缩合产物叫二肽。
二肽继续与氨基酸发生缩合反水反应,形成三肽、四肽等。
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可形成四种不同的链状二肽。
例2: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H2N–CH2–COOH、丙氨酸CH3CH(NH2)COOH、苯丙氨酸Ph–CH2CH(NH2)COOH和谷氨酸HOOCCH2 CH2CH(NH2)COOH。
(C)——本章总结1.各类烃的衍生物及其代表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H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醇与甲醛发生缩聚有极性,有极性,2.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相互转化关系)3.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4.烃的羟基衍生物比较5.烃的羰基衍生物比较6.有机反应主要类型归纳、加氢反应、专题一 有机物的类别与通式有机化合物种类多,要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物原理加以应用。
例 1 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 —CH 2CH 2—O —CH 2CH 2—OH 。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D.符合通式C n H 2n O 3解析:与-OH 相连的碳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所以B 正确。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二甘醇含羟基(-OH ),所以它既能溶于H 2O ,也能溶于乙醇。
它的分子式为C 4H 10O 3。
二甘醇的通式应是C n H 2n+2O 3,不符合D 项中的通式。
答案:B 。
点拨:有机反应的复杂性和有机物种类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多样性,各类反应皆有自己的特征,这也与官能团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例2 A 、B 、C 、D 、E 五种芳香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
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3 3 CH 2CH=CH 2 CH 2CH=CH 2 CH 2CH=CH 2 CH 2CH=CH 2A B C D E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这五种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⑵W 氧化反应①−→−−反应②−→−−X反应①采取了适当措施,使分子中烯键不起反应。
第9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考纲 考情三年20考 高考指数:★★★★★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知识梳理】一、有机化合物、甲烷及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_______的化合物,仅含有_____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2.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1)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CH 4(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_____ 气态___溶于水比空气(3)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及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及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3.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_____的反应。
4.烷烃:(1)通式:______(n≥1)。
(2)结构特点: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
①碳原子之间以碳碳_____结合成链状。
②剩余价键全部及_______结合。
(3)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
①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②熔沸点逐渐_____。
③密度逐渐_____。
(4)化学性质:类似甲烷,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燃烧,光照下及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如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1)甲烷及氯气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往往4步反应同时进行,得到的有机产物是混合物;所有有机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三种均为液体。
(2)烷烃及Cl2的取代反应,每取代1 mol氢原子,需要消耗1 mol Cl2。
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代表物结构式H—C≡C—H相对分子质量Mr16 28 26 78碳碳键长(×10-10m)键角109°28′约120°180°120°分子形状正四面体6个原子共平面型4个原子同一直线型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的卤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跟X2、H2、HX、H2O、HCN加成,易被氧化;可加聚跟X2、H2、HX、HCN加成;易被氧化;能加聚得导电塑料跟H2加成;FeX3催化下卤代;硝化、磺化反应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一卤代烃:R—X多元饱和卤代烃:C n H2n+2-m X m卤原子—XC2H5Br(Mr:109)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生成烯醇一元醇:R—OH饱和多元醇:C n H2n+2O m醇羟基—OHCH3OH(Mr:32)C2H5OH(Mr:46)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O—H及C—O均有极性。
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2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乙醇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或酮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醚R—O—R′醚键C2H5O C2H5(Mr:74)C—O键有极性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反应酚酚羟基—OH(Mr:94)—OH直接与苯环上的碳相连,受苯环影响能微弱电离。
生成沉淀3呈紫色醛醛基HCHO(Mr:30)(Mr:44)HCHO相当于两个—CHO有极性、能加成。
专题12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一、常见的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一上一下,取而代之①烷烃的取代:光照、纯卤素单质,,……。
① 苯的溴代:催化剂、纯卤素单质② 的硝化:浓H 2SO 4 50~60℃(水溶液)③ 的磺化:70~80℃(水溶液)+ HO-SO 3H -SO 3H + H 2O⑤醇的分子间脱水: 浓H 2SO 4 ΔRCOOH + R'CH 2OHRCOOCH 2R ′+ H 2O 2CH 3CH 2OHCH 3CH 2OCHCH 32+ H 2O⑥醇的溴代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R-OH + H-Br → R-Br + H 2OCH 3CH 2OH +HBrCH 3CH 2Br + H 2O⑦苯酚的溴代: 饱和溴水⑧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浓H 2SO 4:催化剂、吸水剂⑨酯的水解RCOOR ′+ H 2ORCOOH + R'OH RCOOR ′+ NaOHRCOONa + R'OH ⑩卤代烃的水解R -X+H 2OR -OH + HX CH 3CH 2Br+H 2OCH 3CH 2OH + HBr2.加成反应①乙烯的加成CH 2=CH 2 + Br 2 → BrCH 2H 2BrCH 2=CH 2 + HX → CH 3CH 2X②乙炔的加成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 ≡CH + 2Br 2 → CHBr 2CHBr 2CH ≡CH + HCl →催化剂→Δ→ CH 2=CHCl④ 苯的加成⑤醛、酮的加成3232CH CHO+H CH CH OH ∆−−−→催化剂 2+H ∆−−−→催化剂3.消去反应① 醇的消去CH 3CH 2OHCH 2=CH 2↑+H 2O(条件为加热170,浓 H 2SO 4)浓H 2SO 4:催化剂、脱水剂 ②卤代烃的消去CH 3CH 2C1+NaOHCH 2=CH 2↑+NaC1+H 2O4.氧化反应①醇的催化氧化② 醛的氧化3232CH CHO+O 2CH COOH −−−→催化剂2RCHO+O 22RCOOH ()3334322CH CHO 2Ag NH OH CH COONH 2Ag 3NH H O ∆⎡⎤+−−→+↓++⎣⎦()()3433222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32322CH CHO 2Cu(OH)CH COOH Cu O 2H O ∆+−−→+↓+催化剂醇 △③有机物的燃烧④苯的同系物被KMnO4/H+氧化⑤烯烃、炔烃、二烯烃与KMnO4/H+反应5.还原反应①乙醛的还原CH3CHO + H2→催化剂→Δ→CH3CH2OH②乙炔、乙烯、苯与H2加成6.加聚反应①烯烃的加聚n CH2=CH2→催化剂→Δ→-[-CH2-CH2-] n-②炔烃的加聚n CH2≡CH2→催化剂→Δ→-[-CH=CH-] n-③二烯烃的加聚④卤代烯烃的加聚nCH2 = CHCl⑤丙烯腈的加聚7.缩聚反应①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缩聚②羟基酸的缩聚n CH3-CH-COOH →H-[-O-CH-CO-]n-OH + (n-1)H2O | |OH CH3③氨基酸的缩聚n CH 3-CH-COOH → H-[-NH-CH-CO-]n -OH + (n-1)H 2O| |NH 2 CH 3④二元羧酸与二元胺的缩聚二、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①单糖葡萄糖(C 6H 12O 6):五羟基醛①加成反应②酯化反应③C 6H 12O 6 →酒化酶→ 2C 2H 5OH + 2CO 2④银镜反应⑤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果糖(C 6H 12O 6) 五羟基酮②二糖C 12H 22O 11+HC 6 H 12O 6 + 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C 12H 22 O 11+H 2C 6H 12O 6 麦芽糖葡萄糖 ③多糖纤维素(C 6H 1O O 5)n +nH 2O nC 6H 12O 6催化剂2.油脂①水解酸性C17H35COO-CH2CH2-OH C17H35COO-CH +3H2O 3C17H35COONa+CH-OH C17H35COO-CH22-OH 碱性(皂化反应)②氢化(硬化)4.蛋白质①两性(以氨基酸为例)②水解:水解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③盐析:物理变化④变性:化学变化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物⑤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HNO3生成黄色物质⑥灼烧有焦羽毛气味3.氨基酸①两性成肽反应二.基础知识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苯的硝化、糖的水解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高中选修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1.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主要官能团
链状化合物(脂肪化合物)
(1)按碳链连接方式不同 脂环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2)按含有官能团不同:烷烃(C -C 、链状)烯烃(C =C )炔烃(C ≡C )苯
及其同系物(一个苯环、支链为烷基)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卤代烃(含C 、H 、X 或C 、X )醇(-OH )醛(-CHO )酮(-CO -)羧酸(-COOH )酯(-COO -)糖(羟基醛或羟基酮或则是他们的缩合物)蛋白质(含有肽键)
2. 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
(1) 碳原子可以成四个共价键
(2) 碳原子和碳原子一不同的方式连接
(3) 碳原子也可以和其他原子以不同的方式连接
3. 有机化合物通式
4. 有机化合物命名(烷烃、烯烃、饱和一元醇、卤代烃) 命名步骤:
(1)选主链(包含官能团最长的碳链)
(2)编号(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如两端一样要满足支链序数之和最小) (3)写名称:支链序号-支链个数+支链名称+主链名称
5.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能发生该反应的官能团
6.五同(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
7.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能发生的反应类型(用代表物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色)
2、取代(浓溴水)
3、显色反应(FeCl3显紫色)
4、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5、与甲醛缩聚生成酚醛树脂
醛基1、氧化(被O2、Br2、KMnO4等氧化剂氧化)
2、还原(和氢气加成)
乙醛
羧基1、酸性(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
2、酯化反应
乙酸
酯基水解(酸部分水解、碱完全水解)乙酸乙酯
肽键水解(产物氨基酸、天然蛋白质产物α—氨基酸)蛋白质
8.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引入
(C-C、C=C、-X(卤素原子)、-OH、-CHO或羰基、-COOH、-COOR、高分
子化合物、-NO
2
)
官能团引入方法
C-C C=C、C≡C的加成
C=C 卤代烃和醇消去、C≡C按1:1加成
-X C=C、C≡C加成、醇与HX取代、烷烃取代、苯环取代
-OH卤代烃水解、醛(酮)加成、酯水解、C=C加成、葡萄糖分解
-CHO 醇氧化、乙烯催化氧化、
-COOH 醛氧化、酯水解(酸性)、蛋白质水解
-COOR 醇与羧酸酯化
高分子
化合物
C=C、C≡C加聚、氨基酸脱水、缩聚反应、
9.常用的化学计算的定量关系
-CHO~2Ag、-CHO~2Cu(OH)
2~Cu
2
O、-OH~Na~0.5H
2
、-COOH~Na~0.5H
2
C=C~H2、C≡C~H2、苯环~3H2
10.常见物质的制备(乙烯、乙炔、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酚醛树脂)原理、
仪器、除杂、收集以及注意事项。
物质原理仪器除杂及收集注意事项
乙烯略可能含有杂质气体
(CO2、SO2)可用
NaOH溶液除去。
1、沸石(暴沸)
2、温度计位置
3、升高温度要快
4、控制温度
5、浓硫酸作用(催
化剂、脱水剂)6、乙醇与浓硫酸
体积比为1:3
乙炔略可能会含有H2S等
杂质气体,可用硫酸
铜溶液(氢氧化钠溶
液)除去。
1、水可用饱和NaCl
2、不能用启谱发生器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溴苯略溴、FeBr3等,用氢
氧化钠溶液处理后
分液、然后蒸馏。
1、催化剂(FeBr3)
2、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导
气
3、右侧导管不能
伸入溶液中4、右侧锥形瓶有
白色烟雾
硝基苯略可能含有未反应完
的苯、硝酸、硫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
和酸,分液,然后用
蒸馏的方法除去苯。
1、导管1的作用
冷凝
2、仪器2为温度
计
3、用水浴控制温
度为50~60°
C
4、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和脱水
剂
乙酸乙酯略1、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和脱水
剂
2、左边导管导气
冷凝
3、饱和碳酸钠吸
收乙醇、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
的溶解度
4、右边导管不能
接触试管中的
液面
酚醛树脂略1、试管上的长导
管作用冷凝回
流
2、用沸水浴进行
加热
3、残留物可用酒
精洗
11.课本中出现的性质检验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检验物质检验方法
烯烃、炔烃Br2、KMnO4(H+)
醛基银铵溶液、Cu(OH)2
酚溴水(白色沉淀)、FeCl3(紫色)
葡萄糖银铵溶液、Cu(OH)2
蔗糖、淀粉、纤维素加硫酸水解,加氢氧化钠中和酸,然后用银铵溶液或Cu(OH)2麦芽糖银铵溶液、Cu(OH)2
蛋白质浓硝酸(变黄)、灼烧(烧焦羽毛味)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用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
淀粉碘水
12.课本中出现的物质分离的实验及其注意事项
方法
名称
适用对象装置图操作注意事项实例
过滤固体与液体不相
溶的混合物(1)一贴、二低、三靠
(2)必要时需对滤渣进
行洗涤(3)沉淀是否洗净
的检查(4)反应时是否沉
淀完全的检查。
除去NaCl溶液中
的BaCO3
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
与液体的混合物(1)上层液体从上口到
处、下层液体从下端释放
出
分离NaCL水溶
液和Br2的CCL4
溶液
蒸馏(含分馏)沸点差较大的物
质组成的“固-液”
混合物或“液-液”
混合物
(1)液体和液体
蒸馏需加沸石(2)
温度计的水银球
在蒸馏烧瓶的支
管口处(2)冷凝
水的进出口位置
分离CaO与
C2H5OH的混合
物。
从H2SO4和
CH3COOH的混
合溶液中分离出
CH3COOH
加热分解杂质可受热分解
成所需物质或
变成气体除去。
碳酸钠固体中的
碳酸氢钠
结晶和重结晶产品和杂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变
化差异较大。
用
蒸发和冷却的方
1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
有大量固体结晶出时停止加热(如
NaCl的分离)
2冷却结晶是配制高温下的饱和溶
从NaCl和KNO3
溶液中分离出
NaCl和
法,使溶质从溶
液中结晶分离出
来
液,冷却而结晶析出(如KNO3)
升华固体混合物中的
某组分受热时易
升华
分离KI与I2
渗析从胶体溶液中分
离出小分子或离
子如果含有胶体的混合物放
在静止的蒸馏水中要多次
渗析
除去淀粉溶液中
的氯化钠或葡萄
糖
洗气瓶内洗气法气态混合物中的
某种组分易溶于
某种液体
进气管要插入洗气瓶底
部、出气口稍稍探出胶塞
即可
用饱和食盐水除
去CI2中的HCI,
用溴水除去CH4
中的乙烯
冷凝法气态混合物中的
某组分易液化
从石油裂化气分
离出汽油
干燥管内转化气体法气态混合物中的
某些组分易与某
种固体作用
进气口
和出气
口处要
各塞一
团棉花
用Na2O2除去氧
气中的CO2 用热
氧化铜除去N2中
的O2
13.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1 N
2O
2
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
2H
2
S CuSO
4
溶液洗气
3 CO CO
2
NaOH溶液洗气
4 CO
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
2HCI 饱和的NaHCO
3
洗气
6 H
2
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
14.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归纳
(1)水中的溶解性
①不溶于水的有:
大部分烃、卤代烃、含C12个以上的醇、酯、硝基苯、溴苯、TNT、三溴苯酚、酯、高级脂肪酸、纤维素等;
②微溶于水的:乙炔、苯甲酸等。
③溶于水的有:C原子数≤11的醇,低级醛、醚、酸,有机钠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④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高于65℃时能跟水以
任意比互溶。
(2)密度:
①p﹤1的物质:烃、苯及其同系物、汽油、乙醇、乙醛、大部分酯等;
②p﹥1的物质:CCl
4、C
2
H
5
Br、溴苯、硝基苯、液态苯酚、三溴苯酚等;
(3)熔沸点规律:结构相似的烃,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当分子量相同时,支链越少,沸点越高;当分子量和支链数均相同时,支链越分散,沸点越低
15.常见有机化学物质的俗名
16.有机化学计算
(3)等物质的量消耗氧气的量为X+Y/4-Z/2(X为碳原子个数,Y为氢原子个数,Z氧原子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