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大发作抢救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突发哮喘抢救流程1. 突发哮喘的定义与症状突发哮喘是指哮喘患者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
主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呼吸困难,特别是呼气困难- 喘息声,哮鸣音- 气喘、咳嗽、胸闷等症状明显加重2. 突发哮喘抢救流程2.1 紧急情况预案在突发哮喘病例出现时,应立即启动紧急情况预案,采取以下措施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1. 让患者采取安静、舒适的体位,避免运动。
2. 鼓励进行深呼吸,放松并逐渐调整呼吸。
3. 夏季天气炎热时,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4. 帮助患者带上使用的哮喘药物。
2.2 喷雾器应急药物使用喷雾器应急药物的使用是突发哮喘抢救的重要环节,具体如下:1. 让患者配戴好口罩。
2. 给患者喷雾器应急药物液体靠近口唇处,使用后将雾化舒张剂吸入口腔。
3. 让患者闭紧唇、吸气稍停,吸吮舌头更好地将药物送到呼吸道。
4. 让患者尽量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避免药物的排出。
2.3 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是指患者在呼气末时,呼吸机通过给与一定的正压,维持呼气末时肺泡内的压力,避免肺泡萎陷。
呼气末正压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认急救患者是否符合呼气末正压使用的指征。
2. 检查呼气末正压装置是否完好,流量是否正确。
3. 按照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不宜太高以防肺塌陷。
3. 突发哮喘抢救后续处理当突发哮喘的急救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后续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康复:1. 提醒患者按医生嘱咐使用哮喘药物,定期复诊。
2. 建议患者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接触过敏源。
3. 为患者做好相关康复指导工作,提供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建议。
注意:本流程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突发哮喘抢救工作。
突发哮喘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概述本文档旨在为机构或单位提供突发哮喘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哮喘患者突发症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预案实施步骤2.1 制定应急预案在机构内部确定一个专门的哮喘反应应急小组,并明确责任分工。
由专业医护人员担任组长,及时更新和调整应急预案。
2.2 事前准备工作- 教育培训:定期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哮喘急救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
- 器材准备:保证应急箱的配备完整,并定期检查器材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 重要联系方式:及时收集和记录哮喘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以便紧急通知家属或联系其他医疗机构。
2.3 紧急响应措施- 接收报警:医护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发生哮喘反应的地点。
- 保障安全:确保哮喘患者的身体安全,将其移至通风良好且无烟尘及其他过敏源的地方。
- 扩张支气管:根据医嘱,按照常规治疗给予吸入药物或口服药物。
- 监控病情: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 呼叫急救车:若患者病情严重,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 应急预案的演练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以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演练时要模拟真实情况,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预案。
4. 应急预案的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
5. 监督和评估机构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以保障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即为突发哮喘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希望能为各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哮喘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关爱。
重症哮喘处理原则
重症哮喘是指严重的哮喘急性发作,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重症哮喘发作可表现下列两种形式:1.哮喘发作,症状逐渐加重,经过常规的治疗不能缓解,严重的喘息持续24小时以上。
过去习惯上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2.急性重症哮喘发作突然发生(突发型),在短时间(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出现严重的喘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
显著改善的标准
最后一次吸入药物后作
能维持1小时以上
无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正常
PEF>70%
呼吸空气血氧饱和度>90%
(儿童95%)
6-12小时后无改善。
(2023最新版)哮喘发作抢救知识及应急处置流程概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
本文档旨在提供哮喘发作抢救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哮喘紧急情况。
哮喘发作抢救知识1. 辨认哮喘发作:哮喘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和喘息等。
患者可能出现喘息音和肺部呼吸音减低。
2. 紧急使用救护药物:在哮喘发作时,紧急使用救护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抢救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和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3. 氧疗:对于严重的哮喘发作,氧疗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减轻组织缺氧的症状。
4. 持续观察与监测:在对哮喘患者进行抢救时,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和饱和度等。
哮喘发作应急处置流程1. 立即帮助患者就坐:哮喘发作时,让患者保持坐位,放宽领口,并鼓励深呼吸。
2. 使用救护药物:紧急使用救护药物,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口服或雾化吸入。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更高级别的呼吸支持措施。
3. 呼叫医护人员: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病情进一步恶化,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或就近就医。
4. 持续观察与监测:在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医护人员参考。
注意事项1. 不随意停药:哮喘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不得随意停药。
2. 寻求医生帮助:哮喘发作后,应及时就医并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治疗和管理。
3. 避免诱因:哮喘患者应注意避免与自身诱发哮喘的因素接触,如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等。
结论掌握哮喘发作抢救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对于正确处理哮喘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简要的指导,但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仍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同时,个体差异和更详细的情况需要考虑,因此建议与医生进一步沟通以获得更准确、个性化的指导。
哮喘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哮喘危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简介哮喘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及时的应急处理来避免并发症发生。
本文档旨在介绍哮喘危机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便在发现哮喘患者出现危机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2. 应急预案2.1 确立哮喘危机的标准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明确哮喘危机的标准,以便能够及时辨识出危机的发生。
一般哮喘危机的标志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急促、气喘、胸闷、咳嗽加重、不能平躺或睡觉、吸入可变的气流音等。
2.2 应急联系人及通信方式制定一个紧急联系人名单及其通信方式,以确保在哮喘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
联系人名单应包括家庭成员、医生及紧急求助机构等。
2.3 紧急药物及工具配备确保紧急药物和工具的配备是充足和及时的,以便在哮喘危机发生时能够立即使用。
药物包括急救吸入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工具包括吸入器、面罩等。
3. 处理流程3.1 辨识哮喘危机当发现可能有人出现哮喘危机时,需要迅速辨识出其是否真的处于危机之中。
可以通过观察其呼吸频率、咳嗽情况、肺部听诊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3.2 采取立即措施在确认患者处于哮喘危机之中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让患者保持坐姿,以利于呼吸;- 使用急救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以扩张气道;- 若有激素类药物,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若患者无法缓解,立即报警或联系紧急求助机构。
3.3 寻求医疗支援在采取立即措施后,仍然需要寻求医疗支援以进一步处理哮喘危机。
如有家庭医生,应及时与其联系并按其建议行事。
如果没有医生指导,建议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医。
4. 总结哮喘危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是保障哮喘患者在危机时刻能够及时获得救助的关键。
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能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对哮喘突发患者的应急处置。
二、目的1. 确保哮喘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减少哮喘发作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
三、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哮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哮喘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治、信息报告等工作。
3. 医疗救援小组:负责哮喘患者的救治、护理、转运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医护人员发现哮喘患者突发时,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小组和医疗救援小组开展救治工作。
2. 现场处置(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将患者安置在通风、安静的环境中,保持患者舒适体位。
(3)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患者呼吸困难。
(4)遵医嘱给予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6)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口服茶碱、糖皮质激素等。
3. 救治与护理(1)医疗救援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包括给予药物治疗、氧疗、吸痰等。
(2)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哮喘防治知识。
4. 转运与交接(1)如患者病情需要住院治疗,由医疗救援小组负责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
(2)在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与接收医院进行病情交接,确保患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
5. 信息报告与总结(1)应急处置小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哮喘突发事件情况。
(2)对哮喘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氧气、吸氧设备2. 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3. 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呼吸机等设备4. 转运工具六、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哮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哮喘发作的急救流程和治疗原则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慢性炎症。
当哮喘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持续或间断的呼气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为了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及时进行急救对于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哮喘发作的急救流程和治疗原则。
一、急救流程1. 判断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语言连续性等指标判断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轻度哮喘发作时患者能完成连续语音;中度哮喘发作时患者语音不连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哮喘发作时患者即使静卧也感觉呼吸困难,可能伴有焦虑、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对于重度哮喘发作患者应第一时间进行急救。
2. 让患者静坐:让患者保持坐姿,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便于呼吸。
避免让患者平卧,以防气道堵塞。
3. 给予雾化吸入药物: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更好地传递药物到肺部,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常用的有沙丁胺醇、托特罗定等支气管舒张剂。
可以辅助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以加强支气管舒张效果。
4. 氧气供给:在哮喘发作急救中,合理供给氧气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组织缺氧状态,还能减轻心脏负担。
推荐使用面罩或导管式给氧装置,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流量。
5. 病情观察与评估: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变。
如果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改变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并及时处理。
6. 紧急情况处理:对于严重哮喘发作患者,在应用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应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等抗炎治疗。
若患者仍无法缓解或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需迅速转至医院进行救治。
二、治疗原则1. 规范用药: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控制气道炎症和缓解气道高反应性。
所选药物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来选择。
轻度哮喘可使用沙丁胺醇、托特罗定等支气管舒张剂进行缓解;中度至重度哮喘则需要较长期的控制剂治疗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2. 知晓触发因素: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了解并避免接触到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因素非常重要。
哮喘急救措施步骤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发作会导致气道收缩、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哮喘发作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介绍哮喘急救措施的步骤。
步骤一:安抚病人在哮喘发作时,病人会感到非常恐慌和呼吸困难,这时候需要安抚病人,让其放松心态,呼吸尽可能缓慢深长,避免因慌乱而加重病情。
可以让病人坐下来,将头抬高,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
步骤二:使用雾化器雾化器是一种能将药物雾化为微观粒子喷入病人呼吸道的设备,可以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症状。
使用雾化器的步骤如下:1.打开雾化器盖子,取出药物。
2.将药物倒入雾化器杯中,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
3.将雾化器杯与雾化器连接好,开机雾化器即可。
病人需将嘴巴紧闭,慢慢吸入药雾,呼气时要尽可能把呼出的气呼到底,帮助药物到达病人的肺部。
步骤三:观察病情变化使用雾化器药物后,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果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可以继续观察观察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出现了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步骤四:呼吸急救如果病人发作严重,呼吸非常困难,需要进行呼吸急救,具体步骤如下:1.让病人坐下,将头部向后仰。
2.紧握病人的双臂,促使病人双肩上升,提高胸部扩张度。
3.让病人先深呼吸3-4次,然后嘴唇紧闭,鼻子呼气,慢慢地用力哼唱,以达到增大内部压力的目的,排出过量的通气量,同时帮助放松气道肌肉。
4.每次哼唱约10秒钟,停顿10秒钟,每次重复3-4次。
步骤五:就医治疗在急救措施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如果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如呼吸暂停、口唇发青等,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求医救治。
小结哮喘的急救措施包括安抚病人、使用雾化器、观察病情变化、呼吸急救、就医治疗等步骤。
大家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缓解病人的症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危害。
同时,定期复查,相信哮喘一定有所缓解。
流程图
.1
无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
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评估要点:
轻度
生命体征平稳 呼吸末期散在
哮鸣音
建立大静脉通道、充分补充血容量并保持气道湿化
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记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立即进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检测
后续处理:反复评估病情变化 复查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支持参数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或塞托溴铵0.5mg 雾化吸入
呼吸支持(多用于危重患者)
对于清醒且能够耐受的低氧血症患者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指征:PEF 持续下降、低氧/高碳酸血症
大流量吸氧,可用面罩,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吸入快速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气雾
剂,15~20分钟重复使用
吸氧(选用) 吸入β-受体
激动剂
后续治疗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0.5mg 雾化吸入 硫酸镁:1~2g ,静脉缓推(20分钟以上)
吸入β-受体激动
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中度
心率100~120次/分、
呼吸20~25次/分、SaO 2
<95%
PEF :50%~75%
重度
心率>120次/分、 呼吸>25次/分、 PEF :33%~50%
危重
心率>120次/分
(减慢或无)、呼吸>30次/分(可以减慢或无)、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