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试题2
- 格式:doc
- 大小:368.18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2、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3、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4、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飘浮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6、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9、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10、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在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3、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80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10N ,绳重和摩擦不计。
则手的拉力F 甲、F 乙及机械效率η甲、η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 F =甲乙 ηη<甲乙B . F F <甲乙 ηη>甲乙C . F F >甲乙 ηη<甲乙D . F F >甲乙 ηη>甲乙2.如图,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900N 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 为3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2100N 的物体,绳未断裂,人的拉力为( )A .650NB .700NC .750ND .800N3.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 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 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4.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是()A.牛顿B.焦耳C.瓦特D.帕斯卡5.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研究对象是三脚小桌B.让同一木块从三个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C.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D.用三脚小桌下陷的深度来表示木块重力势能的大小6.某同学沿楼梯以快跑与慢走两种方式从一楼到四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快跑比慢走克服重力做功多B.快跑比慢走能量转换得快C.慢走克服重力做功约为500J D.快跑的功率约为1500W7.向一个轻质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两容器内液面刚好相平,且瓶底和瓶口均相平。
若塑料瓶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 =F乙B.p甲<p乙,ρ乙>ρ甲C.p甲>p乙,ρ乙<ρ甲D.p甲=p乙,F甲=F乙8.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盐水,将同一枚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不等D.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较大9.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有世界最大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3、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6、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7、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有的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 B.C. D.8、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D.焦耳定律9、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0、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11、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 B.C. D.1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32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4、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1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使篮球由下向上运动的力是___,它是由于____而产生的。
班级 考号○ 订 ○ 内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022江西定南期中)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C.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D.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答案 D 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 错误;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 错误;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C 错误;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 正确。
2.【跨学科·地理】(2022河南淅川期中)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C.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D.两个实验装置均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2.答案 A 甲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是真空,当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能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乙图中,外界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瓶内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受温度影响大,虽然能测出水柱的高度,但不知道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平衡。
以下操作中,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的是( )A.左、右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B.左、右两端的钩码下方,各增加一个钩码C.去掉左边一个钩码后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左边增加一个钩码且把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3.答案 D 设每个钩码重力均为G ,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l ,A 中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G ×2l =4Gl ,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G ×3l =3Gl ,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杠杆不平衡,不符合题意;B 中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4G ×2l =8Gl ,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3G ×3l =9Gl ,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杠杆不平衡,不符合题意;C 中去掉左边一个钩码后,探究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不符合题意;D 中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4G ×2l =8Gl ,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G ×4l =8Gl ,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杠杆平衡,符合题意。
物理试题 第1页(共12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1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初二物理(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第二学期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B .80℃的水比80℃的铁冷C .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准确2.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B .4:3C .1:3D .3:13.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辆相同小车的s ﹣t 图像,关于这两辆小车的动能,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的动能相等B .甲车的动能大C .乙车的动能大D .缺乏条件,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是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A . 烧煮食物B . 锯条发烫C . 屁股“冒烟”D . 搓手取暖5.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丁、丙、乙、甲D .丁、丙、甲、乙6.利用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提升重物G ,支点是O ,动力作用在A 点,那么使用它( )A .一定是省力杠杆B .一定是费力杠杆C .不可能是等臂杠杆D .可能是等臂杠杆7.如图所示,m A >m B >m C ,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 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 的方向移动距离s ,比较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A .三次做功一样多B .对A 做的功多C .对B 做的功多D .对C 做的功多物理试题第3页(共12页)物理试题第4页(共12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8.如图所示,拉力F的功率为3.6W,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A重力的0.3倍,不计滑轮处摩擦和绳重,则()A.1s内重力做功3.6J B.A的重力为120NC.拉力F=36N D.摩擦力为18N9.小明将长木板端垫高做成斜面,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半径为10cm的球,沿斜面向下,由A处运动到B 处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茶壶中茶水静止时,壶身中的液面高于壶嘴中的液面C.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接触到容器底D. 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靠拢,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2. 气功表演者躺在地上,胸部上面放上一块大石板,旁边的人抡起大锤子向胸部上面的石板砸去,石板被砸成碎块,石板下面的人却安然无恙。
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锤子向石板砸去的过程中,重力对锤子没有做功B. 石板被砸成碎块的过程中,锤子没有受到石板的作用力C. 人安然无恙是由于胸部承受的压力小于石板承受的压力D. 石板被砸成碎块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 下列事例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 跳远前的助跑B. 溜冰时脚向后蹬地C. 锤头松了向下撞击锤柄D. 司机系安全带4. 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0.8m,撤去拉力后又向前滑行了0.2m,拉力F大小为5N,拉力F做的功为( )A. 1JB. 3JC. 2JD. 4J5. 如图所示是小扬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排球离开手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B. 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C. 动能逐渐减小D. 机械能不变6. 如图所示,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大量气泡,在水中不断上升、变大。
对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气泡未露出液面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 压强变小,浮力变大C.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D.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7. 如图所示是小红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倒入如图液体时,观察到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 为什么试管底部橡皮膜凸起程度不同B. 试管底部橡皮膜突起程度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C.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D.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什么关系8. 水上救援有时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ℎ=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岀,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期末检测卷(二)(70分45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人们在端午节有食用咸鸭蛋的习俗。
咸鸭蛋制作方法之一是将鸭蛋放在盐水中,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咸,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2.如图,空中的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根据如图提供的图文信息,可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我们使用开瓶器开汽水瓶时(图a),可以简化成如图b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
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B∶BO=3∶1,F2=30 N,则F1=7.5N。
5.如图是翼装运动员表演时的情景,翼装的形状与机翼相似,这是利用空气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获得升力。
6.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54 km/h,乙车的速度为12 m/s,开车1 min后两车相距180 m。
7.如图,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竖直黑板上,画出黑板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答案:如图所示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10 cm的水银柱,使玻璃管中封住一段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
当水银柱静止时,被密封的空气柱的压强相当于86cm水银柱的压强。
9.如图所示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600 g的酒精,酒精对A点的压强是440Pa(ρ酒精=0.8×103 kg/m3,g=10 N/kg)。
10.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实心正方体A和实心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
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 N;B的体积为0.5×10-3m3,则物体B的密度是 1.4×103kg/m3(ρ水=1.0×103 kg/m3,g=10 N/kg)。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1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温度越低,分子运动的越剧烈B.0 ℃的冰块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2.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A.60 NB.600 NC.6000 ND.60000 N13.如图,物体甲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C点,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A点运动到C点,则两物体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14.如图所示,压力F将重物A、B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A受力不平衡B.压力F与墙壁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重物B所受的重力与墙壁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5.潜艇在国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潜艇涉及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A.潜艇的浮沉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实现的B.潜艇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水对潜艇上表面的压强大于下表面的压强D.悬浮在水中的潜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16.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B.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17.如图所示,一个放有砝码的容器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容器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h,当不断地向水中加入食盐时,下列能正确反映h与食盐质量m之间关系的图像是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6分,共16分)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是(2分)(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杠杆继续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减小(2分)(选填“增大”或“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
八年级物理学科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目和答
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单位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A. 焦耳
B. 秒
C. 千克
D. 牛顿
答案:C
2.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多少?
A. 9.8 m/s^2
B. 5.0 m/s^2
C. 3.0 m/s^2
D. 1.0 m/s^2
答案:A
3. 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功率有关?
A. 质量
B. 加速度
C. 距离
D. 时间
答案:D
二、填空题
1.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m/s^2
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惯性定律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动能。
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请说明什么是电流。
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流动量,其单位是安培(A)。
四、计算题
1.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10 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求其动能。
答案:动能 = 1/2 * m * v^2 = 1/2 * 2 kg * (10 m/s)^2 = 100 J
2. 一个电流为5 A的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中,电阻为10 Ω,求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电压 = 电流 * 电阻= 5 A * 10 Ω = 50 V。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D.牛顿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3、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 B.C. D.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5、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6、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8、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9、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10、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4、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 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 B.0,1N C.2N,1N D.1N,1N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 >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_镜进行矫正.3、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4、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 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B.C. D.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3、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5、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6、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7、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 C. D.8、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10、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1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12、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13、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B.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外观好看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15、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质量为300g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时,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苹果所受的重力由___——施加,若在没有风的天气里,苹果运动的方向一定是_______(g取10Nkg)
2.有一种汽车防滑垫如图所示,它是依靠自身特殊的吸附力挤出与接触面间的空气,利用—
—————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来增大————————,防止汽车在高速行驶或急刹过程中,放置在上
面的物品发生滑落或震动。
3.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软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小重球,从图示位置A处释放时,
弹簧长仍为L,小球从A运动到最低位置B处的过程中____能减小,____能
和____能增加了。
4.如图所示,滑轮________(选填“A”或“B”)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若物体所受重力
均为20 N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N;物体上
升时,它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如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由图观察得出结论:———————————————
———.某人从离海平面1km的位置登上6km的高山时,大气压———————(填“增大”“减小”)了———kPa.
6.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
三处中,B处的水流速度——————;
压强————;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
7. 如图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
A、B、C三个实心物体,A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 B=————————,B物体的密度为——————。
8.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示意图,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
工人在2s时间里,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50cm,把重1000N的重物匀速抬高4cm,
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m/s,所做的有用功是——————J,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
二,选择题(3分×12=36分)
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中抛一只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下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
10.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A.天平、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相同B.天平、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不相同
C.天平称量的结果不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相同
D.天平称量的结果相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不同11.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12.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B.C.D.1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 、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 、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 、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D 、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19.甲、乙两人“五一”假期爬山,已知两人质量之比3:2,同时出发,测得所花时间之比为9:10,则P乙:P甲是( )
A.20:27 B.3:5 C.5:3 D.27:20
20.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15.如图所示,是泡脚用的足浴盆,将脚浸入水中后,
水对足浴盆底部的压力与压强与放入前相比较()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6.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
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
17.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18.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三,作图题(4分×2=8分)
21.如图所示,重4.5N的足球从斜面上加速滚下,请你在该图中画出此过程中足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6分+10分=16分)
23.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
(2)该实验探究的是——————(小车/木块)的动能大小与其——————的关系,实验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
(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让同一小车,从倾斜程度不同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撞击B点的木块,控制AB距离相同,该实验的物体速度是指小车与木块碰撞——————(前小车/后小车/前木块/后木块)的速度,他是通过改变斜面————————(长度/倾斜程度)来改变速度大小的。
老师肯定了小明爱动脑筋的习惯,但指出这种设计通过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并不能说明其动能大,原因是—————————————————————————————。
24.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甲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甲:A较重乙:B较重
丙: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距离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没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按此实验情景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中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正确(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丙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写出具体实验步骤.
五,应用与创新题(8分+9分=17分)
25.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ρ水=1.0×103kg/m3)
(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2)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排开水的体积为23m3,则战车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3)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26.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m、重物匀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10N/kg).
(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