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抵消处理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抵消处理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抵消处理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抵消处理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抵消处理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首先必须将上期抵消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消,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

抵消处理。

【教师提示】根据平衡等式(内部交易部分)

期初存货+购入的存货=销售的存货+期末存货

销售的存货=期初存货+购入的存货-期末存货

【教师提示】采用“全销售”假设,即先假定期初存货及本期购入存货全部对外销售,然后按期末存货

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具体抵消处理程序和方法如下:

(1)抵消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影响数额: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2)如果本期发生内部购销活动,抵消本期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抵消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例19-10】上期甲公司与A公司内部购销资料、内部销售的抵消处理见【例19-7】。本期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向A公司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6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4 200万元,甲公司本期销售毛利率与上期相同,为30%。

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从甲公司购进商品本期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5 625万元,销售成本为4 5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期末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为3 500万元(期初存货2 000万元+本期购进存货6 000万元-本期销售成本4 500万元),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1 050万元。

【教师提示】教材数据错误,应当按讲义中的数字来掌握。

此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如下合并处理:

(1)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600

贷:营业成本600

(2)抵消本期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 6 000

贷:营业成本 6 000

(3)抵消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成本 1 050

贷:存货 1 050

合并财务报表的汇编

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导: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通俗解释: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不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阻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预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预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预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不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关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不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阻碍即可。 关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存货抵消

母子公司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一)存货内部交易的界定 只有内部交易的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时才可作存货内部交易来处理 (二)固定的抵销公式由来: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10年甲公司销售商品给乙公司,售价100万元,成本60万元。 (1)假设乙公司购入后当年并未售出,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 个别报表的处理情况(不考虑增值税问题): 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乙公司: 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这里将母子公司看成一个整体,这笔销售只是在内部进行,并未出售给外部第三方,因此只是将价值60的存货从甲公司转移到了乙公司。 母公司个别报表分录中多确认了收入100,主营业务成本60,子公司这里也多确认了(100-60=40)的库存商品,所以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100(母公司) 贷:营业成本60(母公司) 存货40(子公司) 再说减值问题的抵销: 集团角度认可的是母公司里面对存货账面价值的金额(60),那么可变现净值为70是不存在减值迹象的,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子公司由于是按照100入账的,会相应的在个别报表中计提(100-70=30)的减值准备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30 贷:存货跌价准备30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抵销掉,还原为集团角度的处理: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2)假设乙公司购入后当年全部售出,售价为120 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乙公司: 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借:银行存款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合并财务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㈡1、全资子公司 ㈢借:实收资本 ㈣资本公积 ㈤盈余公积 ㈥未分配利润 ㈦借或贷:合并价差 ㈧贷:长期股权投资 ㈨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㈩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 11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 122、非全资子公司 13借:实收资本 14资本公积 15盈余公积 16未分配利润 17借或贷:合并价差 18贷:长期债权投资 19少数股东权益 20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21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221、借:其他应付款 23贷:其他应收款 242、借:预收账款 25贷:预付账款 263、借:应付票据27贷:应收票据 28利息费用不抵销 29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30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31借:应付债券 32借或贷:合并价差 33贷:长期债权投资 34借:投资收益 35借或贷:合并价差 36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37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 38借:应付账款 39贷:应收账款 40借:坏账准备 41贷:管理费用 42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 43借:应付账款 44贷:应收账款 45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46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47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48借:应付账款 49贷:应收账款 50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51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52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53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54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 55借:应付账款 56贷:应收账款 57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58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59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60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61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62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 63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64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65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 66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67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68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 69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 70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71①对外销售的部分 72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销售比例) 73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销售比例) 74②形成存货的部分 75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未销售比例) 76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未销售比例)77存货(毛利×未销售比例) 784、跨年度的抵销(上期购进未销的部分) 79①上期未销存货,本期继续未销,并且本期无新购。 80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81贷:存货(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82②上期未销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并且本期无新购 83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84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本期实现的毛利) 85③上期未销存货,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且无新增存货。 86⑴对外销售 87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88贷: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89⑵形成存货 90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 91贷:存货(未实现毛利×未销售比例) 92㈣、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93类型卖方固定资产……另一方固定资产(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抵销) 94卖方固定资产……另一方产品(不抵销) 95卖方产品……另一方固定资产(重点) 961、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97①交易当年 98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99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成本) 100固定资产原价(母公司的毛利)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二)合并抵销的处理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年初 ——本年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 【提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2.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例题4·计算分析题】沿用〖例题3·计算分析题〗资料。 要求: (1)编制2010年与投资有关的抵销分录。 (2)编制2011年与投资有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1) 借:股本——年初 2 000 ——本年 0 资本公积——年初 1 500 ——本年 100 盈余公积——年初 0 ——本年 1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00(1 000-100-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200(2 800+800-480+80) 少数股东权益 800[(2 000+0+1 500+100+0+100+300)×20%] 借:投资收益 800 少数股东损益 200(1 00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00 (2) 借:股本——年初 2 000 ——本年 0 资本公积——年初 1 600 ——本年 0 盈余公积——年初 100 ——本年 120 未分配利润——年末 1 380(300+1 200-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160(2 800+800-480+80+960) 少数股东权益1 040 [(2 000+0+1 600+0+100+120+1 380)×20%] 借:投资收益 960 少数股东损益 240 (1 20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2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0 未分配利润——年末 1 380 【教材例25-2】接【教材例25-1】。甲公司于20X2年1月1日,以28 600万元的价格取得A公司80%的股权,使其成为子公司。甲公司和A公司20X2年度个别财务报表如教材P481表25-4、教材P482表25-5和教材P483表25-6所示。 A公司20X2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2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 800万元;20X2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8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8 000万元,盈余公积3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800万元。 A公司20X2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0 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X2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 500万元。 本例中,A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 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X2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 500万元。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为25 600万元,20X2年12月31日仍为25 600万元,甲公司当年确认投资收益为3 600万元。 将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的相关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8 400 ①贷:投资收益 8 400 借:投资收益 3 600 ②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3 600 经过上述调整分录后,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 400万元(25 600+8 400-3 600)。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 400万元正好与母公司在A公司股东权益所拥有的份额相等。 接【教材例25-2】,本例经过调整后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0 400万元;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8 000万元,甲公司拥有80%的股权,即在子公司股东权益中拥有30 400万元;其余20%则属于少数股东权益。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时,其抵消分录如下:

合并_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存货 A为母公司,B为子公司 两种基本情况: 一、已实现损益。对于合并的整体:A和B的存货账户一进一出都平了,不需调整;本应只存在A购进时的成本,和B销售时的售价,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B记了成本(销售给第三方时从存货转到了成本),虽然都是数额上一正一负抵了,不影响损益,但如果不调的话会虚增收入,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母公司账上的) 贷:营业成本(子公司账上的)

二、未实现损益。由于存货未售出,B账上不存在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从整体上看,只应存在A购入时的存货价,但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和成本,B购入存货时以内部交易的售价计价,即B的存货账面价值=A的收入。此时,为了不虚增收入和存货价值,应抵消掉A的收入和成本,将B的存货价值降至A购入时的价值。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A账上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A账上内部交易的成本) 库存商品(B账上库存商品虚增的价值,即内部交易的利润) 设想如果存货售出了,对整体而言实现的收益就是“B收入——A成本”那段。存货没有出售,就是说收益没实现,A却由于内部交易记了收入和成本,就是在“B 收入——A成本”中的“A收入——A成本”段,因此,“A收入——A成本”段叫做“未实现收益”。 理论上是已实现损益的做已实现损益的分录,未实现损益的做未实现损益的分录,但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程序是先假设存货都销售给第三方了,即损益都实现了,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考虑未实现损益部分。即 借:营业收入(假设A售给B100件商品,单价3元,成本1元,这里就是全部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消分录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消分录 A公司和B公司处于同一控制下,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合并日)对B公司投资:发放4.95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4.8元的普通股票,交换B公司股东手中90%的股权。其后,A公司和B公司均维持独立法人资格。A、B公司合并前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图片中所示):

请问合并日A公司的会计分录以及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的相关抵消分录怎么写? 合并日A公司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16 000(240 000* 90%)

贷:股本49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66 500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A公司的处理 (1)借:股本50 000 资本公积40 000 盈余公积147 000 未分配利润 3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16 000 少数股东权益24 000 (2)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35 000 贷:盈余公积—B公司132 300(147 000*90%) 未分配利润—B公司 2 700(3 000*90%)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区别就是: 1、同一控制不会产生商誉 2、在合并日或资产负债表日,同一控制不用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成公允价值 3、在合并日,同一控制企业需要做一笔恢复分录: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同一控制在合并日需要编制至少三张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而非同一控制只需要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 5、同一控制编制报表需要追溯到合并年初,而非同一控制只需要核算从购买日至年末的数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购买日抵消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贷方差额)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 给大家分享! 不收藏 绝对吃大亏!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给大家分享!不收藏绝对吃大亏!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 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借: 长期股权投资贷: 投资收益(3)收到现金股利借: 投资收益贷: 长期股权投资(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或贷): 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行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 长期股权投资贷: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处理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处理 编者语: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纳入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之间购销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和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同时对二者引起的所得税也要进行调整抵销。该专题通过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内部存货交易情况分析,来探讨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 一、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的处理 (一)当期未实现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理 通过以下练习,巩固以上知识点: 【例题】S公司20×8年向母公司P公司销售商品1 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800万元。 (1)假设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借:营业成本200 贷:存货200 (2)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对外销售400万,取得销售收入500万。则抵销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销售毛利率=(1 000-800)/1 000×100% =20% 借:营业成本120 贷:存货120(600×20%) (3)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则抵销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理 【例题】假定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假设20x8年S公司向P公司销售产品15 000 000元,S公司20x8年销售毛利率与20x7年相同(为20%),销售成本为12 000 000元。P公司20x8年将此商品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18 000 000元,销售成本为12 600 000元;期末存货为12 400 000元(期初存货10 000 000元+本期购进存货15 000 000元-本期销售成本12 600 000元),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2 480 000元(12 400 000×20%)。 【答案】 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如下抵销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合并财务报表六大抵消分 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㈡1、全资子公司 ㈢借:实收资本 ㈣资本公积 ㈤盈余公积 ㈥未分配利润 ㈦借或贷:合并价差 ㈧贷:长期股权投资 ㈨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 ㈩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11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122、非全资子公司 13借:实收资本 14资本公积15盈余公积 16未分配利润 17借或贷:合并价差 18贷:长期债权投资 19少数股东权益 20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21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221、借:其他应付款 23贷:其他应收款 242、借:预收账款 25贷:预付账款 263、借:应付票据 27贷:应收票据 28利息费用不抵销 29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30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31借:应付债券 32借或贷:合并价差 33贷:长期债权投资 34借:投资收益 35借或贷:合并价差 36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37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 38借:应付账款 39贷:应收账款 40借:坏账准备 41贷:管理费用 42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 43借:应付账款44贷:应收账款 45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46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47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48借:应付账款 49贷:应收账款 50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51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52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53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54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 55借:应付账款 56贷:应收账款

合并财务报表六大抵消分录资料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 ㈠ 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 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 借:合并价差 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 贷:合并价差 2、非全资子公司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长期债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1、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应收款 2、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3、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利息费用不抵销 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长期债权投资 借:投资收益 借或贷:合并价差 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 (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上年数) 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 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上年数)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 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 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 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 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 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 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 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 ①对外销售的部分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销售比例) ②形成存货的部分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未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未销售比例) 存货(毛利×未销售比例) 4、跨年度的抵销(上期购进未销的部分) ①上期未销存货,本期继续未销,并且本期无新购。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贷:存货 (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②上期未销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并且本期无新购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上期未实现的毛利) 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本期实现的毛利) ③上期未销存货,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且无新增存货。 ⑴对外销售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毛利×销售比例) ⑵形成存货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大全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大全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通俗解释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通俗解释 会计网2013-10-21 10:18 |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实用技巧(一)内部交易的抵消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一)之内部交易抵消 [ 一篇足以让你了解合并抵消的本质] 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长投和权益的抵消,内部往来的抵消,内部交易的抵消,小编后续会出合并抵消原理的系列专题,分别从长投权益抵消、内部往来抵消、内部交易抵消进行解读,今天我们先讨论内部交易的抵消原理。文章来源:爱问财税 首先明确一点,内部交易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其原理一样,只不过逆流交易多出一笔少数股东的会计处理。下面我们先从顺流交易讲起。 举个栗子:假设A 公司与B 公司是母子关系,A 公司系B 公司的母公司,B 公司系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本期单体利润表的营业收入100 万元,系向B 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批产品的销售成本为80 万元,A 公司销售毛利率20%。 B 公司购进该批商品财务入账100 万元,同事在本期将该批购进商品的60% 实现销售,其销售收入为78 万元,结转销售成本为60 万元,B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0% ,列示于B 公司的单体利润表中;剩余的该批商品40% 则形成B 公司的期末存货40 万元,列示于B 公司的单体资产负债表中。 一、审计理论中合并抵消分录如何处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其抵消处理如下: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92 存货8 为方便理解合并抵消原理,我们需要把母子公司双方的分录写出来:

1、母公司的销售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100 此笔系母公司确认收入分录 贷:营业收入100 ②借:营业成本80 此笔系母公司结转成本分录 贷:库存商品80 2、子公司的采购处理 ③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3、子公司在销售的时候 ④借:银行存款78 此笔系子公司确认收入分录 贷:营业收入78 ⑤借:营业成本60 此笔系子公司结转成本分录 贷:库存商品60 对于上述的内部交易分录,我们按照常规理解方式来写抵消分录: 1、针对第①笔母公司销售收入的确认,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不能确认收入,所以应该抵消营业收入100 万元,即借记营业收入100 万元(母公司); 2、针对第②笔母公司销售成本的结转,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应该结转成本为80*60%=48 万元,而母公司结转了80 万元(第②笔),子公司结转了60(第⑤笔),所以在合并报表中应该冲减营业成本=80+60-48=92 万元, 即借记营业成本92 万元(母公司);

《连续合并报表》(Word)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甲公司合并A公司 一、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P463)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要点: 首先,必须将上期抵消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消,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合并处理, 引例: 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通过换股合并的方式,持有A 公司70%股权; 2008年,甲向A销售商品10件,单价200元,单位成本140元,货款已收;A公司从甲公司采购商品,以对外销售为目的,出售单价300元。四种情况: (1)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部未售出; (2)2008年出售6个,剩余4个2009年未出售 (3)2008年出售6个,剩余4个2009年出售

(4)2008年出售10个 问题: 1、编制2008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处理(首次)? 2、编制2009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处理(连续)? 注: 1、未分配利润既是资产负债表项目,也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2、合并工作底稿中,“未分配利润—年初”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项目 【例25-11】 上期(2008)甲公司与A公司内部购销资料、内部销售的抵消处理及其合并工作底稿(局部)见【例25-8】。 本期(2009)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向A公司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6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4 200万元,甲公司本期销售毛利率与上期相同,为30%。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从甲公司购进商品本期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5 625万元,销售成本为4 5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 A 公司期末存货=2000+6000-4500=3500? 2009年的抵消分录:?固定格式!

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处理

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对于合营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中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抵销投资企业与合营及联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理应在编制个别报表时完成。以下分别逆流交易和顺流交易探讨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 1.逆流交易:逆流交易是指子公司向母公司销货等交易的行为。由合营及联营企业向投资企业销货,假如投资企业未转售给独立的第三方,虽然该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已全部计入联营及合营企业的利润表,但根据交易实质,投资企业只能确认联营及合营企业在这一交易损益中归属于其他投资企业的份额,即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按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扣除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待投资企业将该资产转售给独立的第三方以后,再确认这一交易损益中归属于自己的份额。 逆流交易产生的损益,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扣除;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内部交易所虚增的资产价值。 【例1】甲企业于20×7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为3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①甲企业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7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资——损益调整 5 600 000 【(3 200-400)×20% =560万】贷:投资收益 5 600 000 【解析】由于乙公司净利润3 200万元中包含了400万内部交易损益(甲企业购入的内部商品期末仍未实现对外销售),甲企业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按净利润3 200万扣除400万之后的余额2 800万乘以享有比例20%。即,不应确认乙公司净利润中由内部销售损益形成的,本企业应享有的份额80(400×20%)万元。核心精神是应扣掉被投资方净利润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从而避免因关联交易损益虚增投资收益80万元,如果不扣掉这部分,则甲企业会因关联交易虚增投资收益80万元。在少确认投资收益80万元的同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少确认了80万元。 这是一笔是真正的会计分录(即要编记账凭证,记在甲公司账簿,会进入甲企业报表)。 以后年度,内部交易资产实现对外销售的,原内部交易损益则变为已实现,确认当年投资收益时应加回。 ②投资企业有子公司的(注意可不是乙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该未实现内部交易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账面价值当中,应进行以下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 000 贷:存货800 000 【解析】甲企业购入该批商品后,按照1 000万元的账面价值反映在其账簿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如果甲企业另外拥有一个子公司,比如,甲企业持有丙公司70%的股权,那么,甲企业和丙公司构成一个企业集团,期末要编制甲和丙的合并报表(注意:这里所说的合并报表绝不是甲企业与乙公司之间合并,乙公司是联营企业而不是子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 甲企业的个别报表进入合并报表之前,要把这1 000万元存货价值中自我交易(乙公司20%股权的股东正是甲公司自己)虚增的80万元抵销,即应消除内部交易的影响。如果消除内部交易的话,则应补回甲企业个别报表中因内部交易而少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但少确认的投资收益80万元不补回,因为乙公司对应的利润是内部交易形成的),因此,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80万,贷记存货80万。 这笔分录不是真正的会计分录(存货不是会计科目,而是报表项目,长期股权投资无需写明细科目),而是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进甲公司账簿,也不进甲公司个别报表,只是合并工具而已)。 2.顺流交易:指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销售货物的行为。顺流交易将未实现损益计入了投资企业的个别报表中(净利润),所以应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实现净利润。顺流交易产生的损益,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扣除;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内部交易所虚增的损益。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

一、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将子公司的账面数据按购买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标准为基础进行公允口径调整后再进行合并数据的处理。 1、期末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确认) 资本公积(差额) 2、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 借:营业成本(购买日评估增值的存货对外销售) 管理费用(补提折旧) 贷:存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同时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借:股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评估增值/贬值±本期发生额)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发生额)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本期按调整前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期初数+调整后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按调 整前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应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份额的差额) 四、母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抵消处理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期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按子公司调整前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分配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末数) 五、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 1.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并未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差额) 存货((内部销售方售价-内部销售方成本)×未出售比例)2.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全部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准则要求必须这样写) (1)先假定都卖出去: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2)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4.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留存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 5.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6.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1)先假定都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2)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作如下抵销: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其特殊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二)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汇总和抵销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三)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个别财务报表各 项目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予以抵销。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借记或贷记的均为财务报表项目(即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而不是具体的会计科目。比如,在涉及调整或抵销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均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而不是“累计折旧”、“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来进行调整和抵销。 (四)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等的合并金额。其计算方法如下: 1.资产类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 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2.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3.有关收入类各项目和有关所有者权益变动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4.有关费用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 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五)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