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君——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李君——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李君——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李君——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何编制抵消分录

——针对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计提

李君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在教学中,为了解决对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如何编制抵消分录的难题,尤其是涉及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计提,通过举例分4种情况加以说明。

关键词: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编制第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如何编制抵消分录掌握得不错,但对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如何编制抵消分录却掌握得不够好,尤其是涉及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计提。究其原因,一是教材所举的例题简单,二是受学时所限,教师未展开讲解。

涉及到坏账准备的计提,若第二年结清款项时,收款方不外乎会出现4种情况:以应收账款的净值收到款项、以应收账款的原值收到款项、以介于应收账款的净值和原值之间的金额收到款项、以低于应收账款净值的金额收到款项。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 举例一

第一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500万元的产品(含增值税),成本价为400万元。年末,母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提取了25万元的坏账准备。子公司当年将这批商品全部按600万元(含增值税)出售给集团外的企业。假设双方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第一年,母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下同):

借:应收账款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2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2.65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

贷:库存商品400

借:资产减值损失25

贷:坏账准备25

为此,母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收账款475万元(应收账款原值500万元-计提的坏账准备25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25万元、营业收入427.35万元、营业成本400万元。

第一年,子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42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2.65

贷:应付账款500

借:银行存款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12.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7.18

借:主营业务成本427.35

贷:库存商品427.35

为此,子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付账款50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营业收入512.82万元、营业成本427.35万元。

下面编制合并工作底稿(部分底稿,下同),并编制抵消分录,见表1。

表1 部分合并报表工作底稿A 万元

因此,第一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500

贷:应收账款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贷:资产减值损失25

借:营业收入427.35

贷:营业成本427.35

注意:抵消分录的科目采用的是财务报表项目,以下同。

2 举例二

接上例。第二年,假设母子公司之间未再发生新的商品销售,以下同。母公司收到子公司475万元,用以结清上年所欠购货款。

第二年,母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75

贷:应收账款475

借:坏账准备25

贷:应收账款25

为此,母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该笔应收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475万元。

第二年,子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500

贷:银行存款475

营业外收入25

为此,子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付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营业外收入25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475万元。

下面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并编制抵消分录,见表2。

首先,应对第一年编制的抵消分录进行重新表述:

第一年的抵消分录共有三笔,只需要对第二笔进行重新表述即可,将损益类科目的名称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科目。第一、三笔的借贷双方都是余额数和发生额数,不需要做重新表述。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

然后,编制第二年新的抵消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2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75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75

3 举例三

如果第二年,母公司收到子公司500万元,用以结清上年所欠购货款。

第二年,母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500

贷:应收账款500

借:坏账准备25

贷:资产减值损失25

为此,母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该笔应收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25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500万元。

第二年,子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500

贷:银行存款500

为此,子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付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500万元。

下面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并编制抵消分录,见表3。

表3 部分合并报表工作底稿C 万元

因此,第二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为:

首先,应对第一年编制的抵消分录进行重新表述: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

然后,编制第二年新的抵消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2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500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500

4 举例四

如果第二年,母公司收到子公司490万元,用以结清上年所欠购货款。

第二年,母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90

贷:应收账款490

借:坏账准备15

贷:资产减值损失15

借:坏账准备10

贷:应收账款10

为此,母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该笔应收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15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490万元。

第二年,子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500

贷:银行存款490

营业外收入10

为此,子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付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营业外收入10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490万元。

下面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并编制抵消分录,见表4。

首先,应对第一年编制的抵消分录进行重新表述: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

然后,编制第二年新的抵消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5

借:营业外收入1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90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90

5 举例五

如果第二年,母公司收到子公司460万元,用以结清上年所欠购货款。

第二年,母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60

贷:应收账款460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坏账准备15

借:坏账准备40

贷:应收账款40

为此,母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该笔应收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15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460万元。

第二年,子公司所作的正常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500

贷:银行存款460

营业外收入40

为此,子公司在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应付账款0万元。在年末个别利润表中确认了营业外收入40万元。在年末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确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460万元。

下面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并编制抵消分录,见表5。

表5 部分合并报表工作底稿E 万元

因此,第二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为:

首先,应对第一年编制的抵消分录进行重新表述: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

然后,编制第二年新的抵消分录: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5

贷:资产减值损失15

借:营业外收入4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0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60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60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合并报表编制 简单易懂 便于操作

非常实用的合并报表方法:合并报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2014-09-24 11:42:20) 转载▼ 分类:企业管理 非常实用的合并报表方法:合并报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时间:2013-09-12作者:会计知识网 如果考试时没有特殊要求,你就按以下步骤做就行,其实这种按步就搬的方法好记,还不容易漏掉细节: 步骤一:把子公司的帐面价值调为公允(这个是做在合并报表子公司那列的那个调整分录的框框里的) 借:库存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告诉你什么项目公允不等于帐面你就调什么,对应科目全都挤到资本公积里) 步骤二:将对子公司的的成本调为权益法(这个是做在合并报表母公司那列的那个调整分录的框框里的) 借:长投--损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母% 贷:投资收益 借:长投--其他权益变动(资本公积的公允变动*母%) 贷:资本公积--这里的明细科目有点记不太清楚了

步骤三:开始做调整抵销分录(这里涉及到损益类科目都对第四步的调整后净利润有影响,但涉及到“所得税费用和因为内部销售有应收款而牵扯到抵销坏帐准备”这两点是不考虑的)基本的分录在这里不说,就说几个特殊的 A对于内部卖的存货 第一年: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未卖出去的数量*毛利) 贷:存货 第二年: 上面的第二条分录要换成: 借: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金额不变) B对于内部卖来卖去的资产要补提折旧摊销时,会涉及递延,这里的金额只要用本年内的发生额贷方减借方再乘税率即可,但算出来的是余额,要减去上年的余额才是发生额 C对于处置或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只要将原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科目换成营业外收入D顺流时 借:营业收入(卖价) 贷:营业成本(买价) 贷:存货(差额) 逆流时:

合并报表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概念和方法 NC&HR产品支持部马艳丽 前言:合并会计报表涉及到整个企业集团内多家公司个别报表调整、合并,是会计核算的几大难题之一。下文仅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方法做一简要说明,以期对大家处理具体的企业实际业务时有一定帮助。也希望大家把实际业务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处理方法拿来大家一起分享。 ` 合并会计报表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因控股和被控股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用以综合反映该主体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于会计年度终了编制,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新准则中还增加了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概念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当一家企业在股权关系上控制其他企业时,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意义上,控制指直接或间接拥有其他企业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但这一观点过多强调了法律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投资企业即使持有另一企业不足5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能实质上控制后者,也应将该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应以实际控制为准,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持有50%以上的股份。这也是新准则中强调的问题,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 在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具体包括: 1.母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权益性资本是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具体包括: (1)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2)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3)直接和间接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母公司虽然只拥有其半数以下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与子公司合计拥有其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总公司与分公司合并报表编制举例(1)精选范本

经典案例分析:总公司与分公司财务核算浅析 编者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母子公司作为相互独立的法人实体,各自独立出具会计报表,在会计年度终了,分别视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会计报表,由母公司汇总,实行合并抵销,最终形成合并会计报表。而作为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其业务如何进行财务核算,相关会计报表如何与纳入总公司报表核算,并没有相应的准则和制度来具体规范。编者根据对总分公司会计业务实质的理解和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总分公司会计业务核算和报表汇总的基础理论,以飨读者。 一、对总分公司会计业务实质的理解 由于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实体,没有注册资本,从总分公司会计业务实质上来理解,相当于是总公司投出一块营运资金由分公司来经营管理,分公司的任何一项经营业务就等于是总公司的会计业务,总公司拨付的营运资金,通过分公司的购销业务分别形成不同形式的资产、收入、成本及费用,当期产生的利润相当于增加了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应收款,而当期产生的亏损相当于抵减了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应收款。 二、相关案例分析: 总公司主营纺织品生产业务,2006年拨付营运资金160万元在大连设立总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主营总公司纺织品的出口。 (1)2006年总公司拨付营运资金160万元给分公司时,总分公司应做以下帐务处理: 总公司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分公司1,600,000 贷:银行存款1,600,000 分公司帐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600,000 贷:其他应收款-分公司1,600,000 (2)2006年末分公司经过一年经营,由于建设初期费用支出较多,海外客户业务订单较少,当年形成亏损,当期利润表显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编制方法及技巧

第八章:机械故障诊断的新发展 学号: 姓名:管庆磊 日20月5年2014日期: 提纲模糊诊断8.1 ?灰色诊断8.2 ?机械故障

诊断的发展趋8.3 结束语?河南工业大学月122019年11日星期三2 模糊诊断法8.1 模糊的概8.1.1 模糊数学的相关知 8.1.2 ?模糊控8.1.3 ?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3 模糊的概念8.1.1 是指事物本身的概念不

清楚模糊性 本质上没有确切的定义,在量上没有确定界限的 一种客观属性,研究和 处理模糊性的数学方 法主要是模糊数学。河南 工业大学 2019年1112月日星期三4 中,模糊性主要表现为:在机械故障诊断?检测 目标和外部条件的模糊

性、载荷与环境因素的模糊性。另外,模糊性广泛存在于结构的材料特?性、几何特征、载荷及边界条件等方面。 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5 模糊逻辑本身并不模糊,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而是用来对“模糊”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模糊的逻辑。模糊逻辑本身是一种精确的方法,

只是其处?它理的对象是一些不精确、不完全的信息。语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的言信息和知识。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6 模糊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用清晰的概念来描述,如: 风的强弱人的胖瘦年龄大小个子高低 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7

模糊集合的背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自动年1965 查德)或控制专家L.A Zadeh (扎德教授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并提出了模糊集合用以描述模糊概念。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8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的编制表面看繁而杂,其实合并过程的难点就是怎样编制抵销分录,其具体过程如下: 一:母公司长期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即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 由于子公司的净权益项目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权,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资本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盈余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期末余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之和*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 即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 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东,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所

占分额)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数据)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年发生数据) 应付利润……………………………………………(子公司本年发生数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末数据) 三: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 母子公司经常会发生业务往来,这部分业务很容易造成内部未实现的利润,从母子公司的整体而言,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属于虚增利润,应予以抵销,抵销过程视不同的业务类型而定。 ⑴存货业务 ①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购货方不含税购货金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教学内容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是集团公司中的母公司编制的报表,他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那合并报表是怎么来编制的呢?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 简单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大脑中清晰的知道这四个步骤以后,编合并报表就不是难事了。那么,这四个步骤的详细做法我在下面叙述。 我要先解释一下上面括号内的意思,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 好了,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这只是分录的总结,光看分录不一定能看懂,我会在后面用几个例题帮助大家理解。现在建议大家将这个分录的总结抄在你的笔记本上或是抄在一张纸上粘贴在你的教材当中。然后对比教材和网校老师的讲课,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记忆会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详细,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很简单,你只要详细看我整理的分录和下面的说明,再看看我最后给的例题,就知道很简单了)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合并报表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是集团公司中的母公司编制的报表,他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那合并报表是怎么来编制的呢?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 简单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大脑中清晰的知道这四个步骤以后,编合并报表就不是难事了。那么,这四个步骤的详细做法我在下面叙述。 我要先解释一下上面括号内的意思,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

好了,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这只是分录的总结,光看分录不一定能看懂,我会在后面用几个例题帮助大家理解。现在建议大家将这个分录的总结抄在你的笔记本上或是抄在一张纸上粘贴在你的教材当中。然后对比教材和网校老师的讲课,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记忆会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详细,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很简单,你只要详细看我整理的分录和下面的说明,再看看我最后给的例题,就知道很简单了)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借:固定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存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贷:资本公积 (注:这个分录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时候,在工作底稿当中都是一模一样的) 借:营业成本 (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 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通俗解释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通俗解释 会计网2013-10-21 10:18 |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举例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举例 (例34—1)如图34—1所示,假设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S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20×7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 000万元1,拥有S公司80%的股份。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0×7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34—1。 20×7年1月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 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 20×7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00万元,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2480万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 P公司与S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分别见表34—2和表34—3。 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不考虑P公司和S公司及合并资产、负债的所得税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在本例中,P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公司的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34—1),调整S公司的净利润。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A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0万元(700万元一6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万元(100万元÷20年)。假定A办公楼用于S公司的总部管理。在合并工作底稿(见表34—4)中应作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 据此,以S公司20×7年1月1日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重新确定的S 公司20×7年的净利润为995万元(1 000万元一5万元)。 在本例中,20×7年12月31日,P公司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假定未发生减值)。根据合并报表准则的规定,在合并工作底 1在本章,为方便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统一以“万元”为单位。在实务中,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元”为单位列报。 2为了便于说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本章特假定S公司20×7年即进行了现金股利分配。

连续合并报表(1)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 甲公司合并A公司 一、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P463)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要点: 首先,必须将上期抵消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消,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合并处理, 引例: 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通过换股合并的方式,持有A 公司70%股权; 2008年,甲向A销售商品10件,单价200元,单位成本140元,货款已收;A公司从甲公司采购商品,以对外销售为目的,出售单价300元。四种情况: (1)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部未售出; (2)2008年出售6个,剩余4个2009年未出售

(3)2008年出售6个,剩余4个2009年出售 (4)2008年出售10个 问题: 1、编制2008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处理(首次)? 2、编制2009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处理(连续)?注: 1、未分配利润既是资产负债表项目,也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2、合并工作底稿中,“未分配利润—年初”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项目 【例25-11】 上期(2008)甲公司与A公司内部购销资料、内部销售的抵消处理及其合并工作底稿(局部)见【例25-8】。 本期(2009)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向A公司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6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4 200万元,甲公司本期销售毛利率与上期相同,为30%。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从甲公司购进商品本期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5 625万元,销售成本为4 5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 A 公司期末存货=2000+6000-4500=3500? 2009年的抵消分录:?固定格式!

合并报表编制技巧

合并报表编制技巧 一、合并报表合并围 (一)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2、母公司间接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例:A公司拥有B公司90%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54%股权。 A公司拥有C公司的资本比例上有90 %X 54 %48.6 %,但合并围以母公司是否对另一企业的控制为标准, 由于A公司拥有B公司的90 %权益资本,B公司包括对外投资在的所有活动都处于A公司控制之下,B公司少数股东持有C公司5.4 %(10 %X 54 %)的权益性资本也同样处于A公司控制之下,因而A公司拥有C 公司的54 %(48.6 X 5.4 %)的权益性资本,属于合并围。 3、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例:A公司拥有B公司70 %股权,又拥有C公司35%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20 %股权。 A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35%股权,间接拥C公司20%股权,合计拥有55%的权益性资本,属于合并围。 (二)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投资企业。 1、通过与该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该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的权力机构多数成员。 4、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二、不纳入合并围的子公司 (一)不纳入合并围的原因 1、对公司的控制权受到限制。 2、对子公司的资金高度受到限制。 3、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完全受母公司的管理和决策。 4、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一体性。 (二)若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50 %以上股权,但符合下列情形的仍不纳入合并围 1、已准备纳入关停并转的子公司。 2、按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4、准备近期岀售而短期持有的。 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说明: 如母公司考虑子公司为其供应原料,不准备宣告其破产,则仍然必须将其纳入合并围。 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高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一、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1、抵销分录

甘肃省会计继续教育《合并报表编制技巧》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甲公司于2013年12月31日取得对B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又出资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80%。假设甲公司与乙公司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相关交易发生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2014年l2月31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00万元,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为58000万元。则2014年12月31日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合并抵销时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为()万元。A.23200 B.11600 C.11000 D.22000 ?A ??? ? ?B ??? ? ?C ??? ? ?D ??? ? 答案解析:少数股东权益=58000×20%=11600(万元)。 2.下列各项会计报表中,不属于合并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是()。A.合并资产负债表

B.合并利润表C.产品成本计算表D.合并报表附注 ?A ??? ? ?B ??? ? ?C ??? ? ?D ??? ? 答案解析: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根据CAS33第三条规定,企业集团中期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产品成本计算表无法合并。 3.甲公司拥有乙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12年10月,甲公司以900万元将一批自产产品销售给乙公司,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0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对外销售该批商品的60%,该批商品假设未发生减值。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分别均为2 5%和15%,而且在未来期间预计不会发生变化。税法规定,企业存货以历史作为计税基础,则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 A.递延所得税资产16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16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元

合并报表编制步骤_图文版

合并报表编制步骤 一、基础设置: 1 、财务组织、报表合并范围: 2、核算项目:(其中核算内部往来、内部交易的科目挂“客户”、 “供应商”辅助核算项目) 3、内部客户、内部供应商:(核算内部往来、交易业务时以内部客户、内部供应商为辅助核算) 3、需要做内部往来、交易抵销的科目: 内部往来抵销: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 (PRC ) 未出账单应收账款、已出账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 (ERP )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PRC 、ERP ) 应收利息〈——〉应付利息 (PRC 、ERP ) 内部交易抵销: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PRC 、ERP ;朗新“主营业务成本”未挂辅助核算项目)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PRC 、ERP ) +杭州 +天津

5、需要做抵销的现金流量项目:(设置报表项目时,将需要抵销的现金流量项目设置为“往来类”) 6、报表项目类型:(设置报表项目时,按将生成的报表名称加以区分报表项目) 7、报表项目: (1)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 A、ERP报表项目

B、PRC报表项目

(2)损益表报表项目A、ERP损益表报表项目

PRC 损益表报表项目 (3 )现金流量表报表项目

(注:其中编码为4019的报表项目总计项公式为: 4001+4002+4003+4004+4005+4008+4009+4010+4011+4012+4013+4014+4015+4016+4017+4018) 8、取数类型:(报表项目公式Item的取数类型) 9、数据集: 二、报表模板制作: 1、个别报表模板(ERP为国外报表、PRC为国内报表) (注:可把三张主表与抵销表分别编制,这样分别修改较方便,减少已下发模板个别修改均需反分配、反审核的麻烦)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一、抵销分录如何登入工作底稿 (一)资产负债表 1、“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应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 2、“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不必登入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应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计算得出的“未分配利润”抄入。 3、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 (二)损益表 1、收入、成本费用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 2、“少数股东损益”的抵销分录登入损益表工作底稿。 (三)利润分配表 1、“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的抵销分录全部登入利润分配表工作底稿。 2、净利润根据合并损益表中计算得出的“净利润”抄入。 3、“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应登入利润分配表中。 说明: 1、“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登入利润分配表的目的是使整个工作底稿借贷平衡。 2、“未分配利润”合并数不是根据该项目母子公司合计加减抵销分录得出,具体计算过程详见下文。 二、合并数的计算 (一)资产负债表 1、资产项目合并数=资产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 2、备抵项目合并数=备抵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

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合并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 4、资产合计项目合并数=资产各项目合并数相加 5、权益合计项目合并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合并数相加+少数股东权益 (二)损益表 1、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净收益合并数=原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 2、成本费用合并数=原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 3、利润总额合并数=收入、成本费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项目合并数的代数和 4、净利润合并数=利润总额合并数-所得税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数-少数股东损益 (三)利润分配表 1、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贷方-抵销借方 2、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合并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母子公司合计+抵销借方-抵销贷方 3、未分配利润合并数=当年净利润项目合并数-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合并数-应付利润项目合并数 说明: 关于合并报表“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项目的理解与会计帐户“利润分配——提攘×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利润”一致。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并报表及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模板及编制方法 最近正在学习关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正好找个一个模板和大家共享下。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给大家分享!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合并报表编制的四个总体特点及原则【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合并报表编制的四个总体特点及原则【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第一个特点和原则就是,凡是涉及到损益的合并调整分录,后续会计报表合并是没有记忆的,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恢复。具体表现为调整当期损益使用的是当期损益类科目,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使用的是“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这里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的损益科目+上期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存货购销、内部固定资产购销、往来坏账准备的抵销原理相同。总之涉及到损益类科目的抵销都要考虑连续性问题,都要找到上期的抵销分录来恢复合并报表的记忆,只有解决了合并报表编制的连续性问题,才算是掌握了合并报表的编制技术。 第二个特点和原则依然是解决合并报表的连续性问题,即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中涉及损益之外的权益调整要承接,如继续调整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额。凡是前期对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调整分录,只要子公司依然在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每期合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都要承接,否则合并报表的连续性问题就无法解决。合并报表连续性问题可以说是合并报表编制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就是上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是否与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金额相否,如果金额不相符,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正确性是无法解释的。 第三个特点和原则是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数理关系问题,通常情况下当期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期末少数股东权益=期初少数股东权益+当期少数股东损益-当期少数股东普通股股利分配±大股东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赎回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数理关系问题是否正确是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除连续性之外另一个大问题,也可以说是连续性问题在少数股东权益方面的延续。要说清楚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数理关系,首先就要说清楚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的概念;对于合并范围内的非全资子公司,合并资产、合并负债包括了子公司全部的资产、负债,不再分别列示大股东(母公司)、少数股东各自占有的资产、负债情况,但在权益部分需要分别列示大股东(母公司)、少数股东各自占有金额。大股东(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分别列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包含母公司自己的净利润及子公司的净利润)项目,各科目的增减变动情况都需要详细列示;而对于少数

合并报表编制思路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销分录时,在题目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1.首先应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其次编制内部交易抵销分录、债权债务抵销分录、债券投资业务抵销分录, 2.然后编制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3.最后编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分录以及投资收益抵销分录。 之所以在编制内部交易抵销分录之后编制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是因为按照权益法确认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时,需要根据子公司个别报表调整以及内部交易抵销分录调整净利润。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除应考虑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而调整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外,还应当通过编制调整分录,根据购买日该子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下列调整分录假定按应税合并处理) 第一年: 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处理。 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或做相反处理。 连续编制的情况下将上述涉及损益类科目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同时调整本年度的折旧或者摊销的影响。 (二)内部交易抵销分录、债权债务抵销分录、债券投资业务抵销分录 (三)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 第一年: (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第二年 (1)将上年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核算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是集团公司中的母公司编制的报表,他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那合并报表是怎么来编制的呢?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 简单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大脑中清晰的知道这四个步骤以后,编合并报表就不是难事了。那么,这四个步骤的详细做法我在下面叙述。 我要先解释一下上面括号内的意思,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 好了,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这只是分录的总结,光看分录不一定能看懂,我会在后面用几个例题帮助大家理解。现在建议大家将这个分录的总结抄在你的笔记本上或是抄在一张纸上粘贴在你的教材当中。然后对比教材和网校老师的讲课,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记忆会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详细,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很简单,你只要详细看我整理的分录和下面的说明,再看看我最后给的例题,就知道很简单了)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借:固定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存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贷: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编制 方法与具体分录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概念和具体方法 前言:合并会计报表涉及到整个企业集团内多家公司个别报表调整、合并,是会计核算的几大难题之一。下文仅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方法做一简要说明,以期对大家处理具体的企业实际业务时有一定帮助。也希望大家把实际业务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处理方法拿来大家一起分享。 ` 合并会计报表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因控股和被控股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用以综合反映该主体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于会计年度终了编制,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新准则中还增加了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概念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当一家企业在股权关系上控制其他企业时,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意义上,控制指直接或间接拥有其他企业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但这一观点过多强调了法律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投资企业即使持有另一企业不足5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能实质上控制后者,也应将该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应以实际控制为准,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持有50%以上的股份。这也是新准则中强调的问题,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 在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具体包括: 1.母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权益性资本是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具体包括: (1)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2)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3)直接和间接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母公司虽然只拥有其半数以下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与子公司合计拥有其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合并报表几个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几个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关于编制合并报表几个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 一、调整分录: 1、将子公司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分别进行调整。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仅需考虑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是否一致,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一致的情况下,不用调整,以子公司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除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需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在购买日设置的备查簿中登记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以合并日子公司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量)相关调整分录: (1)将子公司报表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合并日持续计量的公允价值 借:资产类项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负数则为贷方) 贷:负债类项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负数则为借方) 资本公积(差额借或贷) (2)考虑折旧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而影响的本期折旧摊销额)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或反向分录)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3)考虑所得税影响(以及利润影响)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或 借:所得税费用 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考虑盈余公积影响数(连续编制时,应考虑上年累计调整数) 借:盈余公积(或反向分录) 贷:提取盈余公积

合并报表编制原理

合并报表编制原理 来自投资从入门到精通的雪球原创专栏 假如上市公司是A,子公司是B。 一、正常合并报表的编制原理: 1、把子公司B的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合并到母公司A,开始合并 报表。借记子公司B的所有者权益,贷记同样数额到母公司报表上面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B余额。B公司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对B的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合并报表既不显示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信息,也不显示长期股权投资对B的科目。合并完成。 2、如果是上一步没有抵消,一般说明对子公司B是溢价收购,这时候长期股权投资没有抵消的余额转出,确定为商誉。然后对合并项目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清零) 二,反向收购的合并报表编制原理:确定子公司B为合并报表的编制主体。 1、先虚拟增发确定B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对A的长期股权投资额度。 根据增发恒等式,以B公司股东为视角: B公司公允价值*100%(增发前)=增发后B股东控股权百分比*(壳公司A公允价值+B公司公允价值) 得出壳公司A的公允价值为: 壳公司A公允价值=B公司公允价值/增发后B股东控股权百分比-B公允价值。 (这个壳公司公允价值可以直接用上市公司合并前总股本*增发价计算) 壳公司虚拟增发股份=B公司股本/B股东控股比例-B公司股本。 B公司会计分录为: 借记:B公司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壳公司A公允价值 贷记:壳公司虚拟增发股本+资本公积金。 2、再按法律角度, 确定A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年报归属于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对B的长期股权投资额度:借记: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 贷记:A公司增发股本 贷记:A公司资本公积金(按照增发价确定的溢价-增发股本。) 这时候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变成: 旧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旧负债+合并前净资产+增发股本+增加的资本公积金。 3、把以上A公司资产负债表合并进B公司报表, 然后做抵消分录:先抵消资产侧的长期股权投资。 贷记: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 借记:A公司增发股本+增加的资本公积金。 (和上一步的增发权益抵消) 贷记:B公司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记:A公司剩余的所有者权益。 B公司对A的长期股权投资(壳价值)-反向收购之前A公司的净资产=未能抵消部分, 确定为商誉。 这个过程把合并报表中的A对B的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所有者权益余额全部抵消。 三、借壳上市反向收购合并报表编制原理 借壳上市要求上市公司A不再具有业务能力,只有纯粹的合并前净资产。 1、这时候,非上市公司B(法律上的子公司)报表,不再按照壳价值确定长期股权投资,而是按照合并前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来确定对A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