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记录簿本
- 格式:docx
- 大小:85.40 KB
- 文档页数:16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册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二、感染事件记录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感染原因改进措施负责人2024-01-01高危手术部位感染阴性菌定性超过正常范围术前皮肤准备不充分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三、感染率统计月份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率2024-012%3%1%2024-021%2%2%2024-033%4%2%四、感染管理成效评估感染项目改进前感染发生率改进后感染发生率改进措施负责人高危手术部位感染5%2%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拔除呼吸机并预防肺炎XX医生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3%1%加强导尿管管理培训XX护士五、其他相关记录日期内容负责人2024-01-05患者家属投诉高危手术部位感染XX护士2024-02-20感染控制培训记录XX感控专家六、总结与改进措施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在过去三个月中有所下降,说明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的质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但还需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染管理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和使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升。
2.定期整理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分析感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个别和集体培训。
3.加强患者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理解和配合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4.进一步完善质控记录册的内容和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本质控记录册将作为监督和指导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的水平。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1. 引言在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和预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本记录本旨在记录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的过程和结果。
2. 感染监测2.1 医院感染监测目的:确保医疗机构内感染发生率的及时、准确监测,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安全。
2.2 感染发生情况的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监测-院内感染类型及发生率监测-感染相关病原体监测-医疗器械消毒及灭菌管理监测2.3 感染监测的记录方法:使用统一的记录表格,记录以下信息:-感染发生日期、时间和地点-感染类型及相关信息-感染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估3. 培训记录3.1 培训内容:针对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控制原则和流程-手卫生的技巧和重要性-消毒和灭菌的操作规范-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指导3.2 培训方式:-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小组研讨会-演示和实践培训3.3 培训记录:记录以下信息:-培训日期、时间和地点-参与培训的医务人员名单-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效果评估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但不限于:-感染监测表格-培训记录表格-相关法律法规5. 法律名词及注释-《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旨在防治传染病,保障公众健康。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规章,规定了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目录:第一章感染监测概述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第二章感染监测指标2.1 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标2.1.1 术前感染率2.1.2 术后感染率2.1.3 重症监护感染率2.1.4 新生儿科感染率2.1.5 产科感染率2.1.6 儿科感染率2.2 感染部位分类2.2.1 呼吸道感染2.2.2 尿路感染2.2.3 血流感染2.2.4 切口感染2.2.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2.2.6 骨科感染2.2.7 神经外科感染2.2.8消化道感染2.2.9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三章监测方法和周期3.1 数据收集方法3.1.1 主动监测3.1.2 被动监测3.1.3 定点监测3.2 监测周期3.2.1 日监测3.2.2 周监测3.2.3 月监测3.2.4 季监测3.2.5 年监测第四章监测人员及培训4.1 监测人员4.2 培训要求4.3 培训内容第五章数据分析及报告5.1 数据分析方法5.1.1 趋势分析5.1.2 国际比较5.1.3 局部比较5.2 报告内容5.2.1 监测数据汇总 5.2.2 异常数据分析 5.2.3 改进措施建议第六章附件6.1 数据汇总表格6.2 监测记录表6.3 相关统计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产生的、非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2、术前感染率:指在手术前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3、术后感染率:指在手术后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4、重症监护感染率: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5、新生儿科感染率:指在新生儿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6、产科感染率:指在产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7、儿科感染率:指在儿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8、主动监测:指主动采集感染数据的监测方式。
9、被动监测:指通过收集医院内部感染报告的监测方式。
10、定点监测:指在特定科室或病区进行感染监测的方式。
11、监测周期:指进行感染监测的时间周期。
12、日监测:指每天进行感染监测。
实用标准文档
实用标准文档
科室:
年度:
(资料请保存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 、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 小时之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士填写医院
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
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3 年)监测护
6 、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 、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 、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10 .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11 .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
24 小时之报感染管理科。
2 .积极预防本科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 .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
5 .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1 .每日监测本科患者有无医院感染,并将感染病例与大夫协商登记填表,上报感染管理科。
2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流行趋势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3 .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
4 .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 、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6 、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7 、按规定对紫外线、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并登记在监测本上。
科医院感染质控方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每月一次,新上岗、实习进修人员请注明)培训计划(85 分为合格)
培训记录(培训类别:科□ 感染办□ 其它)
时间:地点:讲课人:
培训记录(培训类别:科□ 感染办□ 其它)
三、空调(空气消毒机)滤网保洁记录
注:手术室、供应室每周清洗一次,余科室空调滤网每月清洗,疾病流行期间每周清洗,空气
消毒机滤网每两周清洗
四、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自查每周一次,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每月一次)
自查记录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检查人员:
时间: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检查人员:
时间: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检查人员:
时间: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年月年月部分改进□未改进□
粘贴化验单:
消毒隔离及消毒液浓度监测登记表
备注:保洁方法:①擦拭②浸泡。
根据消毒方法选项或打“√”
六、空气消毒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