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7
医院感染监测表
医院感染监测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追踪医院内感染情况的工具。
它有助于医疗机构及时了解和控制感染传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监测表结构
医院感染监测表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患者信息:记录感染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
2. 感染类型:列出各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如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3. 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记录感染的可能来源和传播途径,以
便进行溯源和控制。
4. 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描述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检
测结果,包括体温、症状、化验报告等。
5. 感染控制措施:记录医疗机构采取的感染控制措施,如隔离措施、洗手卫生、消毒措施等。
使用方法
医院感染监测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在每位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及时更新监测表中的相关信息。
2. 定期汇总和分析监测表中的数据,找出感染高发因素和病房集中感染情况。
3. 根据监测表的数据,制定和完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改进医疗流程、提高卫生设施和设备维护等。
4.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监测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在使用医院感染监测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护患者隐私,确保监测表中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填写监测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及时上报感染情况和处理措施,以确保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感
染传播。
医院感染监测表是医疗机构管理感染控制的重要工具,它的合
理使用能够帮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标题: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引言概述: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是医疗机构进行院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记录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院感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结果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测内容1.1 包括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方面的监测内容。
1.2 对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1.3 对患者感染情况和院内感染事件的监测。
二、监测方法2.1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包括空气、水质、表面清洁度等检测。
2.2 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监测,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可靠。
2.3 通过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和考核,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三、监测频率3.1 医院环境清洁卫生监测普通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部位每周进行一次。
3.2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监测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测,定期进行全面检查。
3.3 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不定期进行抽查。
四、监测结果4.1 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2 对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4.3 对患者感染情况和院内感染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五、改进措施5.1 针对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5.2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宣传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执行力。
5.3 定期组织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的评估和总结,持续改进院感管理工作。
结论: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对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频率,及时记录和分析监测结果,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院感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医疗机构应重视院感质量监测检查记录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提升院感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
实用标准文档实用标准文档科室:年度:(资料请保存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 、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 小时之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3 年)监测护6 、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 、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 、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10 .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11 .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 小时之报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医院感染情况,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的标准格式。
二、登记本封面1. 登记本名称: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2. 医院名称:XX医院3. 有效期:年月日至年月日4. 编制单位:XX医院感染控制科5. 联系方式:联系人、电话号码6. 版本号:V1.0三、登记本目录1.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2. 医院感染病例统计表3. 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报告四、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1.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岁- 住院号:XX- 科室:XX- 入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诊断:XX- 感染部位:XX2. 感染相关信息- 感染类型:XX- 感染发生日期:年月日- 感染来源:XX- 感染原因:XX- 是否为院内感染:是/否- 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否- 感染严重程度:轻/中/重- 感染控制措施:XX- 感染治疗情况:XX- 感染预后:XX3. 感染监测信息- 感染监测日期:年月日- 感染监测结果:XX- 相关检测报告:XX4. 处理措施- 感染处理措施:XX- 危重患者隔离情况:XX- 医务人员防护措施:XX- 患者家属告知情况:XX五、医院感染病例统计表1. 统计周期:年月日至年月日2. 统计指标- 感染类型统计- 科室感染发生率统计- 感染来源统计- 感染原因统计- 院内感染率统计- 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统计- 感染严重程度统计- 感染控制措施统计- 感染治疗情况统计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报告1. 统计周期:年月日至年月日2. 分析内容- 感染类型分析- 科室感染发生率分析- 感染来源分析- 感染原因分析- 院内感染率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析- 感染严重程度分析- 感染控制措施分析- 感染治疗情况分析- 感染预后分析七、总结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是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的重要工具,通过详细登记患者的感染信息,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
2、负责监督本科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3、负责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4、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控制工作。
6、负责组织对本科室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
7、监督和指导本科室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8、完成院感工作记录。
1.我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2.我负责督促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3.我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业务研究。
4.我督促检查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
5.我负责做好本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不合格者予以反馈。
6.我对住院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7.我要完成院感工作记录。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6.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保健科。
年度工作计划:我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目录:第一章感染监测概述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第二章感染监测指标2.1 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标2.1.1 术前感染率2.1.2 术后感染率2.1.3 重症监护感染率2.1.4 新生儿科感染率2.1.5 产科感染率2.1.6 儿科感染率2.2 感染部位分类2.2.1 呼吸道感染2.2.2 尿路感染2.2.3 血流感染2.2.4 切口感染2.2.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2.2.6 骨科感染2.2.7 神经外科感染2.2.8消化道感染2.2.9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三章监测方法和周期3.1 数据收集方法3.1.1 主动监测3.1.2 被动监测3.1.3 定点监测3.2 监测周期3.2.1 日监测3.2.2 周监测3.2.3 月监测3.2.4 季监测3.2.5 年监测第四章监测人员及培训4.1 监测人员4.2 培训要求4.3 培训内容第五章数据分析及报告5.1 数据分析方法5.1.1 趋势分析5.1.2 国际比较5.1.3 局部比较5.2 报告内容5.2.1 监测数据汇总 5.2.2 异常数据分析 5.2.3 改进措施建议第六章附件6.1 数据汇总表格6.2 监测记录表6.3 相关统计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产生的、非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2、术前感染率:指在手术前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3、术后感染率:指在手术后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4、重症监护感染率: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5、新生儿科感染率:指在新生儿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6、产科感染率:指在产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7、儿科感染率:指在儿科内发生的感染的比率。
8、主动监测:指主动采集感染数据的监测方式。
9、被动监测:指通过收集医院内部感染报告的监测方式。
10、定点监测:指在特定科室或病区进行感染监测的方式。
11、监测周期:指进行感染监测的时间周期。
12、日监测:指每天进行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住院病历调查登记表病人编码:监测类别: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手术切口监测□ ICU病人监测□ *调查时间:年月 *院内科别: *调查者:病人基本情况*病历号: *姓名: *性别:男□女□ *年龄:岁/月/日床位号:体重(Kg):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恶化□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间接□无关□疾病诊断:医院感染是□否□ *感染部位: *感染日期:年月日 *感染诊断:感染性疾病病程: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感染有关因素易感因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高龄>75岁□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昏迷□长期卧床□透析□抗菌药物大量应用□器官移植□切口延迟缝合□其它□侵害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人工呼吸机□内窥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心脏起搏器□异物植入□静脉穿刺□引流□静脉高营养□备皮□胃肠道插管□胸腹腔穿刺□输血□透析□腰穿□颅内穿刺□心包穿刺□介入治疗□其它□病原学检验是□否□1.*标本类型: *感染部位: *送检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镜检白细胞数:病原体:药敏结果:敏感:不敏感:2.*标本类型: *感染部位: *送检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镜检白细胞数:病原体:药敏结果:敏感:不敏感:抗菌用药提示:1、与感染相关 2、与手术切口相关的(术前预防、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抗生素1.*用途:术前/术中/术后/其他 *药名: *给药途径: *剂量: *用法(次/日): *单位:万单位/单位/mg/g/ml*起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截止时间:年月日时分 *目的: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无指征2.*用途:术前/术中/术后/其他 *药名: *给药途径: *剂量: *用法(次/日): *单位:万单位/单位/mg/g/ml*起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截止时间:年月日时分 *目的: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无指征3.*用途:术前/术中/术后/其他 *药名: *给药途径: *剂量: *用法(次/日): *单位:万单位/单位/mg/g/ml*起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截止时间:年月日时分 *目的: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无指征4.*用途:术前/术中/术后/其他 *药名: *给药途径: *剂量: *用法(次/日): *单位:万单位/单位/mg/g/ml*起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截止时间:年月日时分 *目的: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无指征注:给药途径为:口服、静脉注射、静脉点滴、肌肉注射、舌下含服、气雾吸入、外用、直肠给药、其它手术切口监测1.*手术名称: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损伤 *手术医生:*切口个数: *切口类型: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污秽-感染切口 *ASA评分:Ⅰ/Ⅱ/Ⅲ/Ⅳ/Ⅴ麻醉方式:全麻/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麻/其他/无术前外周WBC数(×10^9): *术前口服抗生素肠道准备:是□否□ *使用窥镜:是□否□ *植入物:是□否□*失血:有□无□失血量(MLS): *输血:有□无□输血量(MLS):愈合情况:甲/乙/丙*感染类型: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手术引起感染:是□否□感染日期:年月日术后并发症:引流□穿孔□瘘管□切口裂开□脂肪液化□深静脉血栓□2.*手术名称: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损伤 *手术医生:*切口个数: *切口类型: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污秽-感染切口 *ASA评分:Ⅰ/Ⅱ/Ⅲ/Ⅳ/Ⅴ麻醉方式:全麻/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麻/其他/无术前外周WBC数(×10^9): *术前口服抗生素肠道准备:是□否□ *使用窥镜:是□否□ *植入物:是□否□*失血:有□无□失血量(MLS): *输血:有□无□输血量(MLS):愈合情况:甲/乙/丙*感染类型: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手术引起感染:是□否□感染日期:年月日术后并发症:引流□穿孔□瘘管□切口裂开□脂肪液化□深静脉血栓□ICU监测上次入ICU日期:年月日时科别:*入ICU日期:年月日时由…科转入: *出ICU日期:年月日时转出至:ICU疾病诊断:尿管、呼吸机、动静脉导管使用情况:1.尿管 *导管类型:普通/抗反凝 *插管日期:年月日 *拔管日期:年月日*插管者:麻醉师/ICU医生/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急诊医生/ICU护士 *置管地点:手术室/ICU/病房/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症状/系统症状感染日期:年月日2.呼吸机 *导管类型:经鼻插入/经口插入/切开插入 *插管日期:年月日 *拔管日期:年月日*插管者:麻醉师/ICU医生/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急诊医生/ICU护士 *置管地点:手术室/ICU/病房/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症状/系统症状感染日期:年月日3.中心静脉插管 *导管类型:抗感染/非抗感染/PICC/其它 *导管腔数:单腔/双腔/三腔/其它 *部位:颈静脉/锁骨下/股静脉/肘上/肘下*插管日期:年月日 *拔管日期:年月日*插管者:麻醉师/ICU医生/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急诊医生/ICU护士 *置管地点:手术室/ICU/病房/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症状/系统症状感染日期:年月日转出ICU时状态:气道□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尿管□动脉置管□其他装置□转出ICU48小时内状态:气道□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尿管□动脉置管□其他装置□系统症状/体征:局部症状/体征:。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范本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教材的第四章——数据收集与处理。
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重点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调查表、统计表格、计算器、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参赛项目调查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然后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格。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统计量对数据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分析过程,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据收集与处理1. 调查与收集数据2. 统计量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 数据分析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根据你在学校的调查结果,计算你们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2)你们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中位数是多少?众数是多少?2. 答案:(1)平均身高:(学生填写的身高数值)(2)中位数:(学生填写的成绩数值)众数:(学生填写的成绩数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量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
科室:
年度:
(资料请保存3年)
一、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内自查每周一次,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每月一次)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二、环境卫生学监测
年月
项目
采样
份数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
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年月
项目
采样
份数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
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含氯消毒液75%酒精高压
灭菌设
备
仪
器
保
洁
签名
配制浓度消毒物品
300 ㎎/L 500
㎎/L
1000
㎎/L
体
温
表
湿
化
瓶
服
药
杯
吸
引
器
瓶
止
血
带
各
种
管
道
物
表
擦
拭
血
压
计
听
诊
器
碘
伏
小
瓶
消毒
方
法日
期
三、消毒隔离及消毒液浓度监测登记表
备注:保洁方法:①擦拭②浸泡。
根据消毒方法选项或打“√”。